CN219030743U -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0743U
CN219030743U CN202223438445.7U CN202223438445U CN219030743U CN 219030743 U CN219030743 U CN 219030743U CN 202223438445 U CN202223438445 U CN 202223438445U CN 219030743 U CN219030743 U CN 219030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roller
frame
cold
distribu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84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礼祥
严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enya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enya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enya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enya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84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0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0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0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包括行车,行车具有左轨道、右轨道以及行架;Y向皮带组件,其包括若干组转动设置在行架上的Y向托辊,以及套装在各个Y向托辊上的Y向运输皮带;卸料小车,其滑动安装在行架的长度方向上,卸料小车携带有末端出料皮带,随着该卸料小车的移动,Y向运输皮带上的冷压球能够经卸料小车过渡至末端出料皮带;以及X向皮带组件,该X向皮带组件布置在行架的一端,X向皮带组件沿着右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X向皮带组件在靠近行架端部的位置设有提升机构,其用于将X向皮带组件上的冷压球转移至Y向皮带组件。有益效果是:能够将成品冷压球均匀地码堆在生产场所出料区域的任意位置。

Description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压球压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冷压球工艺是将细磨精矿制成能够满足冶炼压球的块状物料的一个加工过程,即在一定压力下,使粉末物料在模型中受压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度的块状物料。成块后一般还需要经过相应的固结,使之成为具有较高强度的团块。目前,冷压球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有色冶金、煤炭工业、化工、水泥、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冷压球的制备工艺过程通常包括配料、混匀、压球、生球团、干燥以及成品球出料等步骤。其中,在现有技术中,成品球出料通常包括两种方式,其一是:先用铁桶接料,然后用叉车转运布置到堆料场。其二是:直接使用装载机械进行接料和转运。然而采用这两种方式出料均存在影响成品球质量,工作效率较低,以及人工、机械能耗费用高的缺陷。这些缺陷具体表现为,在成品球质量方面:因铁桶装球有较高的落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成品球的强度,甚至破碎;使用装载机械进行堆球会对成品球进行挤压,造成破坏,形成粉末。在生产方面:装载机装球和布球时,整条生产线是间断性作业,无法保证连续制球,会制约产体能提升。在经济性方面:因冷压球生产规模通常是以数千数万吨计,铁通转料或者装载机布料需要不停往返作业,不仅劳作强度高,而且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成品球出料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
行车,所述行车具有左轨道、右轨道以及滑动设置在左轨道和右轨道上的行架;
Y向皮带组件,其布置在所述行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Y向皮带组件包括若干组转动设置在行架上的Y向托辊,以及套装在各个所述Y向托辊上的Y向运输皮带;
卸料小车,其滑动安装在所述行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卸料小车携带有末端出料皮带,随着该卸料小车的移动,Y向运输皮带上的冷压球能够经卸料小车过渡至所述末端出料皮带;
以及X向皮带组件,该X向皮带组件布置在所述行架的一端,X向皮带组件沿着所述右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X向皮带组件在靠近行架端部的位置设有提升机构,其用于将X向皮带组件上的冷压球转移至所述Y向皮带组件。
优选的,所述行架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小车轨道,所述卸料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下部设有与小车轨道滚动配合的驱动轮组,车架上安装有第一改向滚筒和第二改向滚筒,所述车架具有倾斜布置的引导段,所述第一改向滚筒位于引导段上端,引导段的下部安装有压辊,所述Y向运输皮带依次穿过压辊、第一改向滚筒和第二改向滚筒,所述压辊和第一改向滚筒使Y向运输皮带倾斜保持在引导段上方。
优选的,所述车架后端靠近第一改向滚筒的位置设有支架,所述末端出料皮带布置在支架上,末端出料皮带的高度低于第一改向滚筒,末端出料皮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X向皮带组件的输送方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X向皮带组件包括沿右轨道长度延伸的皮带架,皮带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组X向托辊,各个所述X向托辊上套装有X向运输皮带;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与所述行车固定连接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转动安装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四改向滚筒、第五改向滚筒和第三改向滚筒,水平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倾斜支架,倾斜支架上设有引导压辊,所述X向运输皮带依次穿过引导压辊、第四改向滚筒、第五改向滚筒和第三改向滚筒,所述引导压辊和第三改向滚筒使X向运输皮带倾斜保持在倾斜支架上方;所述第三改向滚筒位于Y向皮带组件的一侧,且其安装高度高于Y向皮带组件的Y向运输皮带。
优选的,在各组所述Y向托辊中,至少包括左端滚筒、右端滚筒、第一下部托辊和第二下部托辊,其中,左端滚筒和右端滚筒分别设置在行架两端,左端滚筒为电动滚筒,第一下部托辊和第二下部托辊分别设置在行架的两端下侧,且第一下部托辊和第二下部托辊的向下支托位置低于Y向运输皮带下侧的其他托辊。
优选的,所述左端滚筒通过螺旋拉紧装置安装在行架左端,螺旋拉紧装置能够改变左端滚筒在行架长度方向的安装位置。
优选的,所述车架在靠近第一改向滚筒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清扫器,弹簧清扫器包括支撑架和塑料刮板,所述塑料刮板一端通过弹性元件可上下浮动地装配在支撑架上,塑料刮板另一端与Y向运输皮带接触。
优选的,所述Y向运输皮带、末端出料皮带和X向运输皮带的截面均为V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行架左端下部安装有左滚轮,左滚轮滚动支撑在所述左轨道上,行架左端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与左滚轮之间通过链轮组件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右轨道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具有向上延伸的支撑座,支撑座上端铺装有钢轨,所述X向运输皮带环套在底座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卸料小车停留在Y向运输皮带的哪个位置,冷压球便可以从该位置出料,再结合行车带动卸料小车在X方向移动,所以该系统能够将成品冷压球均匀地码堆在生产场所出料区域的任意位置。
2、卸料小车采用隐藏方式滑动支撑在Y向运输皮带下侧,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导料可靠性高、体积较小、运行噪音低等诸多技术优势。
3、末端出料皮带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可控,相较于传统的出料方式,落差明显减小,且布球的溜板与地面有一定的角度,能起到缓冲作用,使整体成品球的破损率、粉末率大幅减小,从而有助于保证成品球质量。
4、通过卸料小车携带着末端出料皮带在X、Y方向自动移动,能够实现自动化出料和布料,相较于人工往复运转成品球,具有机械费用低、人工成本低、运行成本低的经济性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5、采用卸料小车和末端出料皮带自动化出料,可保证制造冷压球的整个生产线是连续性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及生产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输送量的大小及料堆情况,通过对卸料小车的操作,前后左右来回布料,所以布料方式更加方便灵活,可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决定堆球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为行车1及其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展现提升机构6工作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行车右轨道1b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行车左轨道1a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弹簧清扫器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坐标方位X、Y,以图1中的标注为参考。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该系统包括行车1、Y向皮带组件2、卸料小车3、末端出料皮带4、X向皮带组件5、提升机构6等主要机构。其中,行车1具有铺设于地面的左轨道1a和右轨道1b,左轨道1a和右轨道1b上滑动设置有行架1c。再结合附图2可以看出,Y向皮带组件2布置在行架1c的长度方向上,其包括若干组转动设置在行架1c上的Y向托辊2a,以及套装在各个Y向托辊2a上的Y向运输皮带2b。
结合附图6可以看出,X向皮带组件5布置在行架1c的右端,X向皮带组件5包括沿右轨道1b长度延伸的皮带架5a,皮带架5a的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组X向托辊5b,各组X向托辊5b上套装有X向运输皮带5c。提升机构6安装在靠近行架1c右端端部的位置。在应用时,X向皮带组件5低于Y向皮带组件2,提升机构6的作用是将X向皮带组件5上的冷压球转移至Y向皮带组件2上。
结合附图3可以看出,行架1c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小车轨道1d,卸料小车3滑动安装在小车轨道1d的长度方向上。末端出料皮带4同步安装在卸料小车3后端。Y向运输皮带2b回转输送冷压球的过程中,随着卸料小车3在Y方向的移动,Y向运输皮带2b上的冷压球能够从卸料小车3后端过渡转移至末端出料皮带4。末端出料皮带4的输送方向与X向皮带组件5的输送方向平行,均为X方向。
如图1所示,基于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的以上结构布局,在冷压球出料过程中,成品冷压球从X向皮带组件5的接料端D处进入X向运输皮带5c,X向运输皮带5c将冷压球运输至提升机构6位置,然后由提升机构6将冷压球转移至Y向皮带组件2,然后Y向运输皮带2b使冷压球在行车1长度方向输送。在此过程中,卸料小车3停留在哪个位置,冷压球就会从相应位置转移至末端出料皮带4,最后再由末端出料皮带4将冷压球卸料至预先规划好的成品堆B处。很显然,采用这样的出料方式,能够将成品冷压球均匀的分布在码料区A。
在本实施例中,卸料小车3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图3所示,卸料小车3包括车架3a,车架3a通过驱动轮组3b滑动设置在小车轨道1d上。驱动轮组3b包括前轮3b2、后轮3b1以及驱动前轮3b2转动的驱动机构3b3。车架3a上安装有第一改向滚筒3c和第二改向滚筒3d,车架3a前部具有倾斜设置的引导段3a1,第一改向滚筒3c位于引导段3a1上端,引导段3a1的下部安装有压辊3e,Y向运输皮带2b依次穿过压辊3e、第一改向滚筒3c和第二改向滚筒3d,压辊3e和第一改向滚筒3c使Y向运输皮带2b倾斜保持在引导段3a1上方。车架3a后端靠近第一改向滚筒3c的位置设有支架3f,末端出料皮带4布置在支架3f上,末端出料皮带4的高度低于第一改向滚筒3c。
Y向运输皮带2b回转输送冷压球的过程中,当冷压球经过卸料小车3位置时,冷压球会从引导段3a1上方的Y向运输皮带2b进入末端出料皮带4。所以,卸料小车3停留在Y向运输皮带2b的哪个位置,便可以使冷压球从该位置卸料至预先规划好的成品堆B处。
进一步的,末端出料皮带4的出料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溜板,溜板与地面有一定的角度,能起到缓冲作用,使整体成品球的破损率、粉末率大幅减小,从而有助于保证成品球质量。
再如图7所示,车架3a在靠近第一改向滚筒3c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清扫器8,弹簧清扫器8包括支撑架8a和塑料刮板8b,其中,支撑架8a固定在车架3a上,塑料刮板8b一端与Y向运输皮带2b接触,另一端通过弹性元件8c可上下浮动地装配在支撑架8a上。当冷压球从引导段3a1上方的Y向运输皮带2b卸载后,塑料刮板8b可将Y向运输皮带2b表面的一些渣滓刮出,起到清洁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机构6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图4所示,提升机构6包括水平支架6a,水平支架6a上固定安装有倾斜支架6b,水平支架6a上转动安装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四改向滚筒6c、第五改向滚筒6d和第三改向滚筒6e,水平支架6a左端固定在行车1的行架1a上,能够随着行车1同步滑动。倾斜支架6b上分布有引导压辊6f,X向运输皮带5c依次穿过引导压辊6f、第四改向滚筒6c、第五改向滚筒6d和第三改向滚筒6e,引导压辊6f和第三改向滚筒6e使X向运输皮带5c倾斜保持在倾斜支架6b上方,第三改向滚筒6e位于Y向皮带组件2的一侧,且其安装高度高于Y向皮带组件2的Y向运输皮带2b。基于此,提升机构6随着行车1同步滑动,在X向皮带组件5上输送的冷压球,便可以从倾斜支架6b上方的X向运输皮带5c进入Y向皮带组件2的Y向运输皮带2b。
在本实施例中,X向运输皮带5c、Y向运输皮带2b和末端出料皮带4所对应的输送机构均为V型皮带机,皮带回转送料过程中,其截面近似V字型,能够避免冷压球从皮带两侧掉落。卸料小车3的引导段3a1倾斜地隐藏支撑在Y向运输皮带2b下侧,以及提升机构6的倾斜支架6b隐藏支撑在X向运输皮带5c下侧,均能够与皮带V型截面完美结合,从而以更好的方式实现冷压球换道转移。
如图2、6所示,行架1c左端下部安装有左滚轮1e,左滚轮1e滚动支撑在左轨道1a上,行架1c左端安装有减速电机1f,减速电机1f与左滚轮1e之间通过链轮组件1g传动连接,减速电机1f工作即可驱动行车1移动。再结合附图5所示,右轨道1b包括凹型结构的底座1b1,底座1b1的两端具有向上延伸的支撑座1b2,支撑座1b2上端铺装有钢轨1b3,行架1c的右端也通过滚轮支撑在钢轨1b3上。为方便布局,X向皮带组件5的X向运输皮带5c环套在底座1b1的中部。
再如图2所示,在各组Y向托辊2a中,至少包括左端滚筒a、右端滚筒b、第一下部托辊c和第二下部托辊d,其中,左端滚筒a和右端滚筒b分别设置在行架1c两端,左端滚筒a为电动滚筒,左端滚筒a通过螺旋拉紧装置7安装在行架1c左端,螺旋拉紧装置7能够改变左端滚筒a在行架1c长度方向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Y向运输皮带2b的张紧力。进一步的,第一下部托辊c和第二下部托辊d分别设置在行架1c的两端下侧,且第一下部托辊c和第二下部托辊d的向下支托位置低于Y向运输皮带2b下侧的其他托辊2a。如此设计,能够将Y向运输皮带2b对应第一下部托辊c或第二下部托辊d的两侧均构造成倾斜姿态,一方面能够增加皮带张紧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皮带表面的残渣掉落,起到清洁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其输送卸料对象不仅限于冷压球,将冷压球替换成其他任何物料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诸如:块状物料、粉末状物料、袋装物料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车(1),所述行车(1)具有左轨道(1a)、右轨道(1b)以及滑动设置在左轨道(1a)和右轨道(1b)上的行架(1c);
Y向皮带组件(2),其布置在所述行架(1c)的长度方向上,所述Y向皮带组件(2)包括若干组转动设置在行架(1c)上的Y向托辊(2a),以及套装在各个所述Y向托辊(2a)上的Y向运输皮带(2b);
卸料小车(3),其滑动安装在所述行架(1c)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卸料小车(3)携带有末端出料皮带(4),随着该卸料小车(3)的移动,Y向运输皮带(2b)上的冷压球能够经卸料小车(3)过渡至所述末端出料皮带(4);
以及X向皮带组件(5),该X向皮带组件(5)布置在所述行架(1c)的一端,X向皮带组件(5)沿着所述右轨道(1b)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X向皮带组件(5)在靠近行架(1c)端部的位置设有提升机构(6),其用于将X向皮带组件(5)上的冷压球转移至所述Y向皮带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架(1c)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小车轨道(1d),所述卸料小车(3)包括车架(3a),车架(3a)下部设有与小车轨道(1d)滚动配合的驱动轮组(3b),车架(3a)上安装有第一改向滚筒(3c)和第二改向滚筒(3d),所述车架(3a)具有倾斜布置的引导段(3a1),所述第一改向滚筒(3c)位于引导段(3a1)上端,引导段(3a1)的下部安装有压辊(3e),所述Y向运输皮带(2b)依次穿过压辊(3e)、第一改向滚筒(3c)和第二改向滚筒(3d),所述压辊(3e)和第一改向滚筒(3c)使Y向运输皮带(2b)倾斜保持在引导段(3a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a)后端靠近第一改向滚筒(3c)的位置设有支架(3f),所述末端出料皮带(4)布置在支架(3f)上,末端出料皮带(4)的高度低于第一改向滚筒(3c),末端出料皮带(4)的输送方向与所述X向皮带组件(5)的输送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皮带组件(5)包括沿右轨道(1b)长度延伸的皮带架(5a),皮带架(5a)的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组X向托辊(5b),各个所述X向托辊(5b)上套装有X向运输皮带(5c);
所述提升机构(6)包括与所述行车(1)固定连接的水平支架(6a),水平支架(6a)上转动安装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四改向滚筒(6c)、第五改向滚筒(6d)和第三改向滚筒(6e),水平支架(6a)上固定安装有倾斜支架(6b),倾斜支架(6b)上设有引导压辊(6f),所述X向运输皮带(5c)依次穿过引导压辊(6f)、第四改向滚筒(6c)、第五改向滚筒(6d)和第三改向滚筒(6e),所述引导压辊(6f)和第三改向滚筒(6e)使X向运输皮带(5c)倾斜保持在倾斜支架(6b)上方;所述第三改向滚筒(6e)位于Y向皮带组件(2)的一侧,且其安装高度高于Y向皮带组件(2)的Y向运输皮带(2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组所述Y向托辊(2a)中,至少包括左端滚筒(a)、右端滚筒(b)、第一下部托辊(c)和第二下部托辊(d),其中,左端滚筒(a)和右端滚筒(b)分别设置在行架(1c)两端,左端滚筒(a)为电动滚筒,第一下部托辊(c)和第二下部托辊(d)分别设置在行架(1c)的两端下侧,且第一下部托辊(c)和第二下部托辊(d)的向下支托位置低于Y向运输皮带(2b)下侧的其他托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滚筒(a)通过螺旋拉紧装置(7)安装在行架(1c)左端,螺旋拉紧装置(7)能够改变左端滚筒(a)在行架(1c)长度方向的安装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a)在靠近第一改向滚筒(3c)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清扫器(8),弹簧清扫器(8)包括支撑架(8a)和塑料刮板(8b),所述塑料刮板(8b)一端通过弹性元件(8c)可上下浮动地装配在支撑架(8a)上,塑料刮板(8b)另一端与Y向运输皮带(2b)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运输皮带(2b)、末端出料皮带(4)和X向运输皮带(5c)所对应的输送机构均为V型皮带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架(1c)左端下部安装有左滚轮(1e),左滚轮(1e)滚动支撑在所述左轨道(1a)上,行架(1c)左端安装有减速电机(1f),减速电机(1f)与左滚轮(1e)之间通过链轮组件(1g)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轨道(1b)包括底座(1b1),底座(1b1)的两端具有向上延伸的支撑座(1b2),支撑座(1b2)上端铺装有钢轨(1b3),所述X向运输皮带(5c)环套在底座(1b1)的中部。
CN202223438445.7U 2022-12-21 2022-12-21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Active CN219030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8445.7U CN219030743U (zh) 2022-12-21 2022-12-21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8445.7U CN219030743U (zh) 2022-12-21 2022-12-21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0743U true CN219030743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8445.7U Active CN219030743U (zh) 2022-12-21 2022-12-21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0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6791Y (zh) 均化布料机
CN102134009A (zh) 轨道式筛分堆料机
CN212049636U (zh) 分料布料装置
CN111789166A (zh) 自动理条机及使用方法
CN105540278A (zh) 双向进料矩形料场卸料系统
CN104925508A (zh) 袋装产品分路输送机
CN215247618U (zh) 多工位送料的输送设备及堆场
CN219030743U (zh) 冷压球自动化布料系统
CN213949747U (zh) 一种自由式输送滚筒
KR20120060622A (ko) 이송 원료 평탄 장치
CN205381614U (zh) 环保型矩形料场
CN209427543U (zh) 一种新型板式给料机
CN204714026U (zh) 袋装产品分路输送机
CN115744119A (zh) 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
CN116081343A (zh) 一种摆动式矿粉布料设备
CN218968093U (zh) 用于冷压球布料系统的隐藏式卸料车
CN210709311U (zh) 一种皮带式烧结机循环小车运输系统
CN212325306U (zh) 自动理条机
CN210527587U (zh) 具有辅助进料功能的斗式提升机
CN211812038U (zh) 一种用于弹簧输送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10479874U (zh) 一种回料装置重型板式喂料机
CN201961822U (zh) 移动卸料式皮带输送机
CN207551177U (zh) 一种采矿运输带
CN219956024U (zh) 干燥仓布料系统
CN216189358U (zh) 高架料仓布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