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2235U -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2235U
CN219012235U CN202223060337.0U CN202223060337U CN219012235U CN 219012235 U CN219012235 U CN 219012235U CN 202223060337 U CN202223060337 U CN 202223060337U CN 219012235 U CN219012235 U CN 219012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ock
unlocking
tongu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03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斐
黄星钊
林淡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dun Weishi Loc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dun Weishi L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dun Weishi Lock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dun Weishi L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03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2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2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2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包括:壳体、锁舌组件、拨舵组件、驱动组件、执手解锁组件、锁头解锁组件;驱动组件利用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拨舵组件的锁舌拨舵转动,使得锁舌组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伸出壳体或缩回壳体内,达到锁体自动上锁和自动解锁的目的;执手解锁组件通过执手拨块、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拨舵组件的锁舌拨舵往解锁方向转动,可使用户在室内应急逃生时快速开门;锁头解锁组件通过锁芯的锁芯拨片、第三传动机构驱动锁舌拨舵往解锁方向转动,可使用户通过钥匙进行室外应急开门。因此,本锁体的室内解锁和室外解锁的动作更加简单,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酒店、宾馆、公寓的电子锁,大部分为半自动电子锁体,即当用户进行开锁验证后,用户还需将门锁把手下压,以使锁体的锁舌缩回锁体内,此时用户才能打开门。当用户双手抱着物品或婴儿、或无法很好腾出双手时,用户需尽可能地腾出单手持门禁卡验证开锁,然后再利用抓握门禁卡的手下压把手开门,导致用户开门十分不便,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酒店公寓锁体开锁困难,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且无法应急开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包括:
壳体,其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第一锁舌孔;
锁舌组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舌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锁舌组件具有用于伸出所述第一锁舌孔的伸出部;
拨舵组件,其具有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组件伸缩的锁舌拨舵;所述锁舌拨舵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驱动组件,其具有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使所述锁舌组件的所述伸出部伸缩;
执手解锁组件,其具有执手拨块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执手拨块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使所述锁舌组件的所述伸出部缩回所述安装腔内;
锁头解锁组件,其具有锁芯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锁芯具有锁芯拨片,所述锁芯拨片转动设置在所述锁芯上;所述锁芯拨片可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使所述锁舌组件的所述伸出部缩回所述安装腔内;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芯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执手拨块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芯位于所述锁舌组件的一侧,所述执手解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拨舵组件位于所述锁舌组件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锁舌拨舵设置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第一抵接部插入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拨动件设置有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拨动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锁舌拨舵设置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有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二拨动件设置有第四抵接部,所述第四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拨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二抵接部伸至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第四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执手拨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第四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具有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一复位装置,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执手拨块设置有推动拨块,所述第一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推动拨块抵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中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拨动件配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配合传动;当所述执手拨块转动时,所述推动拨块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绕第一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推动拨块设置有拨动凹槽,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有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所述第一抵接块伸至所述拨动凹槽内,所述拨动凹槽在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拨动面和第二拨动面;当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第一拨动面抵接,且所述执手拨块正转时,所述第一拨动面通过所述第一抵接块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当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第二拨动面抵接,且所述执手拨块反转时,所述第二拨动面通过所述第一抵接块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电路板;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信号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插头;
所述连接插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插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双向斜舌组件、斜舌锁定组件、第三复位装置;
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第二锁舌孔,所述双向斜舌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双向斜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二锁舌孔;
所述斜舌锁定组件具有锁定件、第四复位装置;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设置有锁定部,所述双向斜舌组件设置有第六抵接部,所述第六抵接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四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锁定部转动至对应所述第六抵接部的位置;
当所述双向斜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二锁舌孔,且所述第六抵接部与所述锁定部对应抵接时,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锁紧状态;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一解锁推动部;当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进行解锁运动时,所述第一解锁推动部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二解锁推动部;当所述执手拨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进行解锁运动时,所述第二解锁推动部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三解锁推动部;当所述锁芯拨片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三解锁推动部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优选地,所述保险舌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第三锁舌孔;所述第五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保险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三锁舌孔;所述保险舌组件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解锁钩挂部,所述锁定件设置有与所述解锁钩挂部配合的勾臂;当所述第五复位装置驱动所述保险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三锁舌孔时,所述解锁钩挂部钩挂所述勾臂,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锁孔板,所述第一锁舌孔、所述第三锁舌孔、所述第二锁舌孔依次设置,所述第三锁舌孔、所述第二锁舌孔均位于所述锁舌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锁芯的钥匙转动轴的轴心与所述执手拨块的转动中心的距离为93毫米至95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有益效果为:驱动组件利用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拨舵组件的锁舌拨舵转动,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可正转和反转,则可驱动锁舌拨舵往两个方向摆动,使得锁舌组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伸出壳体或缩回壳体内,达到锁体自动上锁和自动解锁的目的;其次,执手解锁组件通过执手拨块、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拨舵组件的锁舌拨舵往解锁方向转动,可使用户在室内可直接抓握把手开门,解锁动作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开门,以便用户在室内应急逃生时快速开门;并且,锁头解锁组件通过锁芯的锁芯拨片、第三传动机构驱动锁舌拨舵往解锁方向转动,可使用户在室外采用钥匙开门,即当驱动电机故障后,也可通过钥匙进行室外应急开门。因此,在室外解锁时,若驱动电机正常工作,用户仅需单手或人脸识别验证开锁信息,驱动组件便可打开锁体,方便用户打开门;当在室内解锁时,用户可单手转动室内的门把手,便可打开门,使室内解锁和室外解锁的动作更加简单,方便腾不出双手的用户打开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的锁舌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的锁舌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的锁舌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拨舵组件、锁舌组件、执手解锁组件与壳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拨舵、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拨舵、第一拨动件、第二拨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拨舵、第一拨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拨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执手解锁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的执手解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执手解锁组件驱动锁舌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驱动锁舌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舌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的锁头解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头解锁组件驱动锁舌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斜舌组件、保险舌组件、斜舌锁定组件与壳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斜舌组件、保险舌组件、斜舌锁定组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斜舌组件、斜舌锁定组件与壳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传动机构驱动锁定件转动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传动机构驱动锁定件转动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传动机构驱动锁定件转动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壳体;110、安装腔;120、第一锁舌孔;130、第二锁舌孔;140、第三锁舌孔;150、锁孔板;160、限位杆;170、第一安装孔;180、第二安装孔;
200、锁舌组件;210、伸出部;220、拨动槽;
300、拨舵组件;310、锁舌拨舵;320、转动座;330、拨动块;331、第一抵接部;332、第二抵接部;340、拨叉传动部;350、第一转轴;360、拨动段;
400、驱动组件;410、驱动电机;420、第一传动机构;430、第一拨动件;431、第一弧形滑槽;432、第三抵接部;433、第一解锁推动部;
500、执手解锁组件;510、执手拨块;511、推动拨块;512、拨动凹槽;513、第一拨动面;514、第二拨动面;520、第二传动机构;530、第二拨动件;531、第四抵接部;532、第二弧形滑槽;540、第一传动件;541、第一抵接块;550、第二传动件;551、第二解锁推动部;560、第一复位装置;
600、控制器;610、连接插头;620、电路板;
700、锁头解锁组件;710、锁芯;711、锁芯拨片;720、第三传动机构;730、传动拨叉;731、第五抵接部;732、拨叉拨动片;734、第一凸柱;735、第二凸柱;740、解锁拨片;741、第一解锁臂;742、第二解锁臂;743、第三解锁推动部;750、第二复位装置;
800、双向斜舌组件;810、第三复位装置;820、双向锁舌;830、第六抵接部;
900、斜舌锁定组件;910、锁定件;911、锁定部;912、勾臂;913、第一解锁块;914、第二解锁块;915、第三解锁块;920、第四复位装置;930、保险舌组件;931、解锁钩挂部;932、撞舌;940、第五复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1,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酒店公寓权自动锁体进行说明。
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包括:壳体100、锁舌组件200、拨舵组件300、驱动组件400、执手解锁组件500、锁头解锁组件700、控制器600;
参照图1至图3,壳体100内部设置有安装腔110;壳体100设置有连通安装腔110的第一锁舌孔120;
参照图1至图3,锁舌组件200滑动设置在壳体100上;锁舌组件200位于安装腔110内,锁舌组件200具有用于伸出第一锁舌孔120的伸出部210;锁舌组件200背离伸出部210的一端设置有拨动槽220;锁舌组件200的滑动方向为直线,壳体100上可设置直线的滑槽,锁舌组件200沿该直线的滑槽进行直线移动;锁舌组件200的伸出部210伸出壳体100,用于锁门,拨动槽220用于与拨舵组件300配合,方便拨舵组件300通过拨动槽220带动锁舌组件200伸出壳体100或缩回壳体100内。其中,锁舌组件200的形状可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如斜舌、方舌或具有其他特征形状的锁舌;在本实施例中,可将锁舌组件200设置成方舌。
参照图2至图8,拨舵组件300具有用于驱动锁舌组件200伸缩的锁舌拨舵310;锁舌拨舵310通过第一转轴35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锁舌拨舵310设置在拨动槽220的一侧,锁舌拨舵310具有伸入拨动槽220的拨动段360,拨动段360可绕第一转轴350摆动,通过转动锁舌拨舵310,以摆动拨动段360,使拨动段360对锁舌组件200施力,达到锁舌组件200的伸出部210从第一锁舌孔120伸出安装腔110或伸出部210从第一锁舌孔120缩回安装腔110的目的,以便上锁或解锁。需要说明的是,当伸出部210从第一锁舌孔120伸出安装腔110时,锁舌组件200处于锁定状态;当伸出部210从第一锁舌孔120缩回安装腔110时,锁舌组件200处于解锁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锁舌组件200不限于通过拨动槽220与锁舌拨舵310传动,锁舌拨舵310的拨动段360可通过凸块、凸柱、限位块、推块的形式推动锁舌组件200滑动。
参照图2至图8、图12,驱动组件400具有驱动电机410和第一传动机构420;驱动电机410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20带动锁舌拨舵31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使锁舌组件200的伸出部210伸缩;即驱动电机410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20带动锁舌拨舵310转动,以驱动锁舌拨舵310往上锁方向或往解锁方向摆动,以带动锁舌组件200的伸出部210从第一锁舌孔120伸出至安装腔110外或从第一锁舌孔120处缩回至安装腔110内,达到锁舌组件200上锁或解锁的目的。控制器600与驱动电机410信号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600可为市面上常用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控制芯片,也可为PLC控制器600。控制器600可通过电信号、蓝牙信号、wifi信号与驱动电机410信号连接,以接收用户的解锁信息或上锁信息,以启动驱动电机410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20带动锁舌拨舵310上锁或解锁。
参照图2至图11,执手解锁组件500具有执手拨块510和第二传动机构520;执手拨块510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520带动锁舌拨舵31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使锁舌组件200的伸出部210缩回安装腔110内;执手拨块510用于连接室内的门把手,用户通过转动室内的门把手,以驱动执手拨块510转动,使执手拨快通过第二传动机构520带动锁舌拨舵310朝向解锁方向摆动,以驱动锁舌组件200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达到室内应急解锁锁体的目的。
参照图2至图3、图13、图14,锁头解锁组件700具有锁芯710和第三传动机构720;锁芯710具有锁芯拨片711,锁芯拨片711转动设置在锁芯710上;锁芯拨片711可通过第三传动机构720带动锁舌拨舵31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使锁舌组件200的伸出部210缩回安装腔110内;锁芯710为市面上常见的锁头,该锁芯710插入钥匙后,可转动钥匙,以带动锁芯拨片711转动,即通过转动锁芯拨片711,可通过第三传动机构720驱动锁舌组件200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锁头一般设置在门体的室外侧,以便用户室外应急开门。通过设置该锁头解锁组件700,使锁体可利用钥匙直接驱动锁体解锁,则结合驱动组件400、执手解锁组件500、锁头解锁组件700,可为锁体提供多种解锁方式,方便使用。
参照图1,壳体100设置有用于安装锁芯710的第一安装孔170,第一安装孔170的形状与锁芯710的形状相适配,锁芯710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孔170处;壳体100设置有与执手拨块510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孔180;执手拨块510可在第二安装孔180内摆动,以便用户通过室内门把手对锁体解锁。锁芯710位于锁舌组件200的一侧,执手解锁组件500、驱动组件400、拨舵组件300位于锁舌组件200的另一侧。即第一安装孔170和第二安装孔180分别位于锁舌组件200的不同侧,以将执手解锁组件500和锁头解锁组件700分别设置在锁舌组件200的不同侧,以便结构设计和零件排布,避免锁头解锁组件700与执手解锁组件500之间产生干涉。
本实施例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具有驱动组件400、执手解锁组件500、锁头解锁组件700,驱动组件400利用驱动电机410和第一传动机构420驱动拨舵组件300的锁舌拨舵310转动,驱动组件400的驱动电机410可正转和反转,则可驱动锁舌拨舵310往两个方向摆动,使得锁舌组件200在驱动电机410的驱动下伸出壳体100或缩回壳体100内,达到锁体自动上锁和自动解锁的目的;其次,执手解锁组件500通过执手拨块510、第二传动机构520驱动拨舵组件300的锁舌拨舵310往解锁方向转动,可使用户在室内可直接抓握把手开门,解锁动作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开门,以便用户在室内应急逃生时快速开门;并且,锁头解锁组件700通过锁芯710的锁芯拨片711、第三传动机构720驱动锁舌拨舵310往解锁方向转动,可使用户在室外采用钥匙开门,即当驱动电机410故障后,也可通过钥匙进行室外应急开门。因此,在室外解锁时,若驱动电机410正常工作,用户仅需单手或人脸识别验证开锁信息,驱动组件400便可打开锁体,方便用户打开门;当在室内解锁时,用户可单手转动室内的门把手,便可打开门,使室内解锁和室外解锁的动作更加简单,方便腾不出双手的用户打开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锁芯710的钥匙转动轴的轴心与执手拨块510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参照图2中d)为93毫米至95毫米。通过限定锁芯710的钥匙转动轴的轴心与执手拨块510的转动中心的距离,锁芯710与执手拨块510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安放锁舌组件200、拨舵组件300、驱动组件400、锁头解锁组件700、执手解锁组件500,以便结构设计和零件安装。最优地,锁芯710的钥匙转动轴的轴心与执手拨块510的转动中心的距离为94毫米,以更好地适配现有的酒店公寓门体,适用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8、图12,锁舌拨舵310设置有第一抵接部331,第一传动机构420具有第一拨动件430,第一拨动件43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431,第一抵接部331插入第一弧形滑槽431内,第一拨动件430设置有第三抵接部432,第三抵接部432位于第一弧形滑槽431内,驱动电机410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20带动第一拨动件430围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以使第三抵接部432与第一抵接部331抵接。第一传动机构420为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电机410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递动力给第一拨动件43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则第一拨动件430可绕第一转轴350正转或反转,以通过第三抵接部432驱动第一抵接部331转动,便可驱动锁舌拨舵310正转或反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11,锁舌拨舵310设置有第二抵接部332;第二传动机构520具有第二拨动件530;第二拨动件530设置有第四抵接部531,第四抵接部531用于与第二抵接部332抵接;第二拨动件53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滑槽532,第二抵接部332伸至第二弧形滑槽532内,第四抵接部531位于第二弧形滑槽532内,执手拨块510通过第二传动机构520带动第二拨动件530围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以使第四抵接部531与第二抵接部332抵接。即第二拨动件530为第二传动机构520作用于锁舌拨舵310的传动件,第二拨动件530围绕第一转轴350转动;当执手拨块510转动后,通过第二传动机构520带动第二拨动件530转动,则第四抵接部531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使得第四抵接部531与第二抵接部332抵接,因此,第四抵接部531可带动第二抵接部332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以驱动锁舌拨舵310反转,使锁舌拨舵310推动锁舌组件200从第一锁舌孔120处缩回至壳体100内,锁舌组件200解锁。通过设置绕相同的第一转轴350转动,当第四抵接部531与第二抵接部332抵接时,第二拨动件530可更好地驱动第二抵接部332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使第二传动机构520更好地传递动力给锁舌拨舵310,方便解锁。第二拨动件530可套在拨动块330上,使第二抵接部332插入第二弧形滑槽532内。第二弧形滑槽532的圆心位于第一转轴350上。第二弧形滑槽532的大小大于第二抵接部332的大小,以便第二抵接部332伸进第二弧形滑槽532内。第二抵接部332可沿着第二弧形滑槽532滑动,避免第四抵接部531和第二抵接部332卡死。第四抵接部531为伸入第二弧形滑槽532的凸块。需要说明的是,锁舌拨舵310设置有与第一转轴350转动连接的转动座320,转动座320设置有拨动块330,第一抵接部331和第二抵接部332均设置在拨动块33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11,第二传动机构520还具有第一传动件540、第二传动件550、第一复位装置560,第一传动件54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执手拨块510设置有推动拨块511,第一复位装置560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540与推动拨块511抵接;第二传动件550的中部与壳体100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件550的一端与第二拨动件530配合传动,第二传动件550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件540配合传动;当执手拨块510转动时,推动拨块511驱动第一传动件540转动,第一传动件540通过第二传动件550带动第二拨动件53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第一传动件540的一端用于与第二传动件550抵接,第一传动件540的另一端用于与推动拨块511抵接,第一传动件540的中部与壳体100转动连接;因此,当执手拨块510转动时,推动拨块511带动第一传动件540的一端转动,则第一传动件540的另一端带动第二传动件550的端部转动,随后第二传动件550传递动力给第二拨动件530,使第二拨动件53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以带动锁舌拨舵310进行解锁运动,达到锁舌组件200解锁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11,推动拨块511设置有拨动凹槽512,第一传动件540设置有第一抵接块541,第一复位装置560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540的第一抵接块541伸至拨动凹槽512内,拨动凹槽512在第一抵接块54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拨动面513和第二拨动面514;当第一抵接块541与第一拨动面513抵接,且执手拨块510正转时,第一拨动面513通过第一抵接块541驱动第一传动件540转动,即第一传动件540往解锁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二传动件550、第二拨动件530、锁舌拨舵310转动,使锁舌组件200解锁;当第一抵接块541与第二拨动面514抵接,且执手拨块510反转时,第二拨动面514通过第一抵接块541驱动第一传动件540转动,即第一传动件540往解锁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二传动件550、第二拨动件530、锁舌拨舵310转动,使锁舌组件200解锁。因此,当需要室内开锁时,用户可往两个方向摆动门把手,均可以利用执手解锁组件500驱动锁舌组件200解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拨动面513和第二拨动面514的端部连接,且形成一个V型抵接面;初始状态时,第一复位装置560驱动第一抵接块541与第一拨动面513和第二拨动面514之间的位置抵接,则当执手拨块510正转时,第一抵接块541便与第一拨动面513抵接;当执手拨块510反转时,第一抵接块541与第二拨动面514抵接。第一拨动面513与第二拨动面514之间的夹角为110度至15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11,锁头解锁组件700包括有锁芯710、第三传动机构720;锁芯710具有锁芯拨片711,锁芯拨片711转动设置在锁芯710上;第三传动机构720设置有第五抵接部731,锁舌拨舵310设置有用于与第五抵接部731抵接的拨叉传动部340;当锁舌组件200处于锁定状态时,锁芯拨片711通过第三传动机构720驱动第五抵接部731带动拨叉传动部34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以驱动锁舌拨舵310往解锁方向摆动,使锁舌组件200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锁芯710为市面上常见的锁头,该锁芯710插入钥匙后,可转动钥匙,以带动锁芯拨片711转动,即通过转动锁芯拨片711,可通过第三传动机构720驱动锁舌组件200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通过设置该锁头解锁组件700,使锁体可利用钥匙直接驱动锁体解锁。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图13、图14,第三传动机构720包括:传动拨叉730、第二复位装置750;传动拨叉730通过第三转轴与壳体100转动连接;第二复位装置750用于驱动传动拨叉730压向锁芯710;传动拨叉730对应锁芯拨片711的位置设置有拨叉拨动片732;第五抵接部731设置在传动拨叉730上;当锁芯拨片711转动且推动拨叉拨动片732时,传动拨叉730朝向远离锁芯710的方向转动,传动拨叉730的第五抵接部731推动拨叉传动部340,锁舌拨舵310往解锁方向摆动,使锁舌组件200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第二复位装置750用于驱动传动拨叉730的拨叉拨动片732靠近锁芯拨片711,以便锁芯拨片711转动后便可驱动拨叉拨动片732,以带动传动拨叉730远离锁芯710;当传动拨叉730远离锁芯710时,传动拨叉730的移动方向与锁舌拨舵310的解锁方向相同,则传动拨叉730的第五抵接部731与拨叉传动部340抵接,并推动锁舌拨舵310做解锁运动,锁舌组件200便可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抵接部731位于传动拨叉730背离锁芯拨片711的一侧,以方便第五抵接部731在背离锁芯710时驱动锁舌拨舵310。当传动拨叉730驱动锁舌拨舵310解锁锁舌组件200后,钥匙拔出,锁芯拨片711复位,第二复位装置750将会驱动传动拨叉730复位,以等待下次的解锁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还具有电路板620,电路板620设置在安装腔110内,控制器600设置在电路板620上,电路板620还设置有连接插头610,外部设备可通过连接插头610与控制器600连接,方便控制器600内的程序升级或参数更改。连接插头610设置在壳体100上,可固定连接插头610,以便外部设备与控制器600直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至图21,还包括:位于安装腔110内的双向斜舌组件800、斜舌锁定组件900、第三复位装置810;
壳体100设置有连通安装腔110的第二锁舌孔130,双向斜舌组件800滑动设置在壳体100上,第三复位装置810用于驱动双向斜舌组件800伸出第二锁舌孔130;双向斜舌组件800的滑动方向与锁舌组件200的滑动方向平行,双向斜舌组件800具有伸出第二锁舌孔130的双向锁舌820,该双向锁舌820为市面上常见的剪刀锁舌,该剪刀锁舌具有前斜舌和后斜舌,该前斜舌和后斜舌均铰接在双向斜舌组件800上;若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则当门往前推动开门或往后拉开门时,均可将该剪刀锁舌往第二锁舌孔130内推动,以将剪刀锁舌缩回至壳体100内;
斜舌锁定组件900具有锁定件910、第四复位装置920;锁定件91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锁定件910设置有锁定部911,双向斜舌组件800设置有第六抵接部830,第六抵接部830位于安装腔110内,第四复位装置920用于驱动锁定部911转动至对应第六抵接部830的位置;其中,壳体100可设置限位杆160,第四复位装置920驱动锁定件910转动,以将锁定件910与限位杆160相抵,此时锁定部911将会对应第六抵接部830;
当双向斜舌组件800伸出第二锁舌孔130,且第六抵接部830与锁定部911对应抵接时,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锁紧状态;
驱动组件400、执手解锁组件500、锁头解锁组件700在驱动锁舌组件200解锁时,均可推动锁定件910转动,以使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使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则此时用户便可往前开门或往后开门,达到开门的目的。
参照图19,第一传动机构420设置有用于推动锁定件910的第一解锁推动部433;当驱动电机410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20带动锁舌拨舵310绕第一转轴350进行解锁运动时,第一解锁推动部433推动锁定件910转动,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使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其中,第一解锁推动部433设置在上述的第一拨动件430的外侧,锁定件910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解锁推动部433抵接的第一解锁块913;当锁舌组件200处于锁定状态,且驱动电机410驱动第一拨动件430往解锁方向转动时,第一解锁推动部433推动第一解锁块913转动,以驱动锁定件910远离限位杆160,则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双向斜舌组件800恢复活动状态,双向锁舌820组件200可沿自身的滑动方向移动,以便开门时缩回壳体100内,确保用户可开门。
参照图20,第二传动机构520设置有用于推动锁定件910的第二解锁推动部551;当执手拨块510通过第二传动机构520带动锁舌拨舵310绕第一转轴350进行解锁运动时,第二解锁推动部551推动锁定件910转动,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使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其中,第二解锁推动部551设置在上述的第二传动件550上,锁定件910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解锁推动部551抵接的第二解锁块914;当锁舌组件200处于锁定状态,且执手拨块510通过第一传动件540驱动第二传动件550转动时,第二解锁推动部551推动第二解锁块914转动,以驱动锁定件910远离限位杆160,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双向斜舌组件800恢复活动状态,双向斜舌组件800可沿自身的滑动方向移动,以便开门时缩回壳体100内,确保用户可开门。
参照图21,第三传动机构720设置有用于推动锁定件910的第三解锁推动部743;当锁芯拨片711通过第三传动机构720带动锁舌组件200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时,第三解锁推动部743推动锁定件910转动,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使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第三传动机构720还具有解锁拨片740,解锁拨片740的中部与第一转轴350转动连接,解锁拨片740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解锁臂741,解锁拨片74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解锁臂742,第三解锁推动部743设置在第二解锁臂742上,上述的传动拨叉730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解锁臂741抵接的第一凸柱734和第二凸柱735,第一凸柱734和第二凸柱735用于限定第一解锁臂741的摆动角度,锁定件910设置有用于与第三解锁推动部743抵接的第三解锁块915;当锁舌组件200处于锁定状态,且锁芯拨片711通过传动拨叉730驱动锁舌拨舵310转动时,第一凸柱734通过第一解锁臂741驱动解锁拨片740绕第一转轴350转动,第二解锁臂742的第三解锁推动部743推动第三解锁块915转动,以驱动锁定件910远离限位杆160,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双向斜舌组件800恢复活动状态,双向斜舌组件800可沿自身的滑动方向移动,以便开门时缩回壳体100内,确保用户可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至图18,还包括:保险舌组件930、第五复位装置940;当门体打开时,保险舌组件930用于保持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保证门体打开后,双向斜舌组件800可随意活动,方便用户关门;
保险舌组件930滑动设置在壳体100上,壳体100设置有连通安装腔110的第三锁舌孔140;第五复位装置940用于驱动保险舌组件930伸出第三锁舌孔140;保险舌组件930设置有位于安装腔110内的解锁钩挂部931,锁定件910设置有与解锁钩挂部931配合的勾臂912;当第五复位装置940驱动保险舌组件930伸出第三锁舌孔140时,即此时门处于打开状态,保险舌组件930伸出壳体100外,解锁钩挂部931钩挂勾臂912,锁定件910转动,锁定部911脱离第六抵接部830,使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保险舌组件930具有伸出第三锁舌孔140的锥形撞舌932,撞舌932转动连接在保险舌组件930上,当门体关门时,撞舌932可随意往一边翻转,以便推动保险舌组件930缩回壳体100内。当门体关门后,保险舌组件930缩回壳体100内,双向斜舌组件800伸出壳体100外,此时解锁钩挂部931无法钩挂锁定件910的勾臂912,锁定件910在第四复位装置920的驱动下靠近限位杆160,以使第六抵接部830与锁定部911抵接,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锁紧状态。即保险舌组件930缩回壳体100后,必须采用驱动组件400、执手解锁组件500、锁头解锁组件700的其中一个对双向斜舌组件800解锁,使双向斜舌组件800处于活动状态,才可以打开门。
其中,参照图16,壳体100设置有锁孔板150,第一锁舌孔120、第三锁舌孔140、第二锁舌孔130依次设置,第三锁舌孔140、第二锁舌孔130均位于锁舌组件200朝向第二安装孔180的一侧。即锁舌组件200、保险舌组件930、双向斜舌组件800依次设置,以便锁舌组件200、保险舌组件930、双向斜舌组件800往第二安装孔180的方向依次排布,方便结构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复位装置560、第二复位装置750、第三复位装置810、第四复位装置920、第五复位装置940均为扭簧,除此之外,第一复位装置560、第二复位装置750、第三复位装置810、第四复位装置920、第五复位装置940还可以为复位拉簧、压缩弹簧等复位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第一锁舌孔;
锁舌组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舌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锁舌组件具有用于伸出所述第一锁舌孔的伸出部;
拨舵组件,其具有用于驱动所述锁舌组件伸缩的锁舌拨舵;所述锁舌拨舵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驱动组件,其具有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使所述锁舌组件的所述伸出部伸缩;
执手解锁组件,其具有执手拨块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执手拨块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使所述锁舌组件的所述伸出部缩回所述安装腔内;
锁头解锁组件,其具有锁芯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锁芯具有锁芯拨片,所述锁芯拨片转动设置在所述锁芯上;所述锁芯拨片可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使所述锁舌组件的所述伸出部缩回所述安装腔内;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芯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执手拨块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芯位于所述锁舌组件的一侧,所述执手解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拨舵组件位于所述锁舌组件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舌拨舵设置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第一抵接部插入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拨动件设置有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拨动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舌拨舵设置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有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二拨动件设置有第四抵接部,所述第四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拨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二抵接部伸至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第四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执手拨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第四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具有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一复位装置,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执手拨块设置有推动拨块,所述第一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推动拨块抵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中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拨动件配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配合传动;当所述执手拨块转动时,所述推动拨块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绕第一转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拨块设置有拨动凹槽,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有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所述第一抵接块伸至所述拨动凹槽内,所述拨动凹槽在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拨动面和第二拨动面;当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第一拨动面抵接,且所述执手拨块正转时,所述第一拨动面通过所述第一抵接块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当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第二拨动面抵接,且所述执手拨块反转时,所述第二拨动面通过所述第一抵接块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器、电路板;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插头;
所述连接插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插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双向斜舌组件、斜舌锁定组件、第三复位装置;
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第二锁舌孔,所述双向斜舌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双向斜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二锁舌孔;
所述斜舌锁定组件具有锁定件、第四复位装置;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设置有锁定部,所述双向斜舌组件设置有第六抵接部,所述第六抵接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四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锁定部转动至对应所述第六抵接部的位置;
当所述双向斜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二锁舌孔,且所述第六抵接部与所述锁定部对应抵接时,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锁紧状态;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一解锁推动部;当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进行解锁运动时,所述第一解锁推动部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二解锁推动部;当所述执手拨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拨舵绕所述第一转轴进行解锁运动时,所述第二解锁推动部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三解锁推动部;当所述锁芯拨片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锁定状态移动至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三解锁推动部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险舌组件、第五复位装置;
所述保险舌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第三锁舌孔;所述第五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保险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三锁舌孔;所述保险舌组件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解锁钩挂部,所述锁定件设置有与所述解锁钩挂部配合的勾臂;当所述第五复位装置驱动所述保险舌组件伸出所述第三锁舌孔时,所述解锁钩挂部钩挂所述勾臂,所述锁定件转动,所述锁定部脱离所述第六抵接部,使所述双向斜舌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锁孔板,所述第一锁舌孔、所述第三锁舌孔、所述第二锁舌孔依次设置,所述第三锁舌孔、所述第二锁舌孔均位于所述锁舌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芯的钥匙转动轴的轴心与所述执手拨块的转动中心的距离为93毫米至95毫米。
CN202223060337.0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Active CN219012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0337.0U CN219012235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0337.0U CN219012235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2235U true CN219012235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0337.0U Active CN219012235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2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3534B (zh) 插芯锁
US4725085A (en) Single and double latch opera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rack-pinion operation and motion transfer
JP2001234659A (ja) ゲートラッチ
WO2010088799A1 (zh) 自复位且电源来自钥匙的智能旋转锁芯及配套锁具和钥匙
CN113700381B (zh) 锁芯结构及门锁
CN209855437U (zh) 一种无线控制防盗锁
JP3788968B2 (ja) 電気錠
CN112282514A (zh) 一种复位结构、防猫眼开锁结构及具有换向功能的防盗锁
CN219012235U (zh) 一种酒店公寓全自动锁体
CN115110840B (zh) 锁体结构及无钥匙门锁
CN219100978U (zh) 一种采用锁头解锁的锁体
CN116241129A (zh) 一种锁体
CN207988716U (zh) 一种双锁芯箱包锁
KR101410865B1 (ko) 실내측, 실외측 손잡이 각각의 회전 상태에 상관없이 도어의 개방이 가능한 모티스 잠금 장치
CN215889609U (zh) 防盗锁具
CN110685509B (zh) 可排障的锁体
CN212837152U (zh) 一种锁体及智能家居门锁
CN218759274U (zh) 一种可双向拨动解锁的自动锁体
JP3060832U (ja) 引き違い窓のロック装置
WO2020151245A1 (zh) 一种具备机械锁功能和电子锁功能的双重功能锁体
CN217353882U (zh) 推拉门把手
CN216690680U (zh) 双钩锁及应用该双钩锁的门体
CN220319335U (zh) 一种房车锁的内开总成
CN216641751U (zh) 逃生门锁
CN216240165U (zh) 一种自动弹开锁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