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9644U -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9644U
CN219009644U CN202320165766.XU CN202320165766U CN219009644U CN 219009644 U CN219009644 U CN 219009644U CN 202320165766 U CN202320165766 U CN 202320165766U CN 219009644 U CN219009644 U CN 219009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railment
assembly
upper beam
plat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57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57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9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9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9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用零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上梁体、位于两上梁体端部的防脱轨组件以及安装在两上梁体中部的返绳轮组件;其中,所述防脱轨组件互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导靴,所述防脱轨组件与两上梁体连接,防脱轨组件抵接设置有限位缓震组件,所述限位缓震组件位于防脱轨组件靠近所述返绳轮组件的一侧,限位缓震组件安装在两上梁体之间,在限位缓震组件作用下所述防脱轨组件具有远离所述返绳轮组件的趋势。本实用新型在地震来临时,压缩弹簧推动推板将防脱轨组件上的导靴向外与导轨工作面压紧,并随导轨震动幅度变化而变化,从而避免轿厢脱轨造成轿厢内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以及财产受到损失。

Description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零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电梯系统主要由井道、位于井道顶部的机房、位于井道底部的底坑和缓冲器、设置于机房与底坑之间的导向系统、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以及层门构成,机房内设置有曳引轮、导向轮、减速箱、限速箱、控制柜等装置,是电梯系统的动力部分,机房的机座(也称为机房上梁)下方安装有曳引钢丝绳和绳头组合,曳引钢丝绳和绳头组合下方安装有轿厢,导靴安装在轿厢架和对重架的两侧,导靴与导轨工作面配合,使电梯在曳引钢丝绳的牵引下,一边为轿厢,另一边为对重,分别沿着各自的导轨作上、下运动。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轿厢在地震来临时运行的稳定性不够,无法保证轿厢与导轨稳定地接触,轿厢与导轨脱离导致轿厢失控,无法确保轿厢内乘客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轿厢在地震来临时运行的稳定性不够,无法保证轿厢与导轨稳定地接触,轿厢与导轨脱离导致轿厢失控的问题,提供一种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该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具有可在地震来临时,防脱轨组件的顶升电机将在短时间内将防脱轨组件的定位杆与上梁体的定位孔脱离,压缩弹簧推动推板将防脱轨组件上的导靴向外与导轨工作面压紧,并随导轨震动幅度变化而变化,从而避免轿厢脱轨造成轿厢内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以及财产受到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轨上梁装置,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上梁体、位于两上梁体端部的防脱轨组件以及安装在两上梁体中部的返绳轮组件;
其中,所述防脱轨组件互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导靴,所述防脱轨组件与两上梁体连接,防脱轨组件抵接设置有限位缓震组件,所述限位缓震组件位于防脱轨组件靠近所述返绳轮组件的一侧,限位缓震组件安装在两上梁体之间,在限位缓震组件作用下所述防脱轨组件具有远离所述返绳轮组件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轨组件包括防脱板、顶升电机、定位销组件以及开关组件,所述防脱板滑动安装在两上梁体上,防脱板可沿着上梁体的长度方向滑动,防脱板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顶升电机,所述顶升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设置于防脱板上表面的所述定位销组件,定位销组件包括与两上梁体开设的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杆,以使得顶升电机工作后可带动定位销组件脱离两上梁体;所述防脱板还安装有所述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远离防脱板的一端安装有位于定位销组件上方的限位开关,以当定位销组件移动到一定距离后可触发所述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顶升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定位板两端安装有两所述定位杆,定位杆位于定位板靠近上梁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安装在防脱板上的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震组件包括压缩弹簧、弹簧安装杆以及推板,所述压缩弹簧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套设于一所述弹簧安装杆上,两弹簧安装杆一端穿过上梁体上的弹簧安装板,两弹簧安装杆远离一端固定至所述推板,所述推板在压缩弹簧推动下可抵接至防脱板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震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安装板,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导向杆另一端固定至所述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梁体通过板体弯折形成,板体具有平行于高度方向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部,连接部上侧的安装部安装有防脱板。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板安装有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上梁体两侧安装的轮轨滚动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电梯,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轨组件安装在上梁体上,在地震来临时,防脱轨组件电路系统中的地震传感器收到地震信号,防脱轨组件开始启动,顶升电机将在短时间内将防脱轨组件的定位杆与上梁体的定位孔脱离,压缩弹簧推动推板将防脱轨组件上的导靴向外与导轨工作面压紧,并随导轨震动幅度变化而变化,从而避免轿厢脱轨造成轿厢内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以及财产受到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防脱轨上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脱轨上梁装置主视图;
图3是防脱轨上梁装置侧视图;
图4是限位缓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梁体1、防脱轨组件2、导靴21、防脱板22、定位销组件24、定位板241、定位杆242、开关组件25、导向轮26、返绳轮组件3、限位缓震组件4、压缩弹簧41、弹簧安装杆42、推板43、弹簧安装板44、导向杆45、螺母46、导轨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上梁体安装在导轨上时的上部和下部,左、右指的是上梁体与导轨连接的左端或是右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轨上梁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上梁体1、位于两上梁体1端部的防脱轨组件2以及安装在两上梁体1中部的返绳轮组件3;
其中,所述防脱轨组件2互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导靴21,所述防脱轨组件2与两上梁体1连接,防脱轨组件2抵接设置有限位缓震组件4,所述限位缓震组件4位于防脱轨组件2靠近所述返绳轮组件3的一侧,限位缓震组件4安装在两上梁体1之间,在限位缓震组件4作用下所述防脱轨组件2具有远离所述返绳轮组件3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两上梁体1水平设置在导轨5之间,导轨5垂直于地面安装,上梁体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安装有防脱轨组件2,防脱轨组件2上固定有导靴21,通过导靴21与导轨5滑动连接。
限位缓震组件4安装在两个上梁体1之间,在限位缓震组件4作用下所述防脱轨组件2具有远离所述返绳轮组件3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导靴21与导轨5滑动连接,当遭遇地震时,地震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中心,此时防脱轨组件2启动,使得防脱轨组件2可以相对上梁体1左右滑动,而限位缓震组件4可使得防脱轨组件2的导靴21与导轨5保持滑动连接。
现有技术中,导靴21是电梯导轨5与轿厢之间的可以滑动的尼龙块,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21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或是墙体上的导轨5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轨组件2包括防脱板22、顶升电机、定位销组件24以及开关组件25,所述防脱板22滑动安装在两上梁体1上,防脱板22可沿着上梁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防脱板22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顶升电机,所述顶升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设置于防脱板22上表面的所述定位销组件24,定位销组件24包括与两上梁体1开设的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杆242,以使得顶升电机工作后可带动定位销组件24脱离两上梁体1;所述防脱板22还安装有所述开关组件25,所述开关组件25远离防脱板22的一端安装有位于定位销组件24上方的限位开关,以当定位销组件24移动到一定距离后可触发所述限位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防脱板22两侧位于两上梁体1之上,上梁体1上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沿着上梁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防脱板22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顶升电机(安装在防脱板22下部,图中不可见),所述顶升电机输出端穿过防脱板22后固定至定位销组件24,在平常时刻,定位杆242卡入定位孔内,使得导靴21和导轨5滑动连接,遇到地震后顶升电机工作使得定位杆242脱离两上梁体1上的定位孔,在限位缓震组件4作用下所述防脱轨组件2具有远离所述返绳轮组件3的趋势,从而在遭遇地震时,轿厢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晃动,但是在限位缓震组件4作用下的导靴21也可以与导轨5持续滑动连接,并且能够保证轿厢内乘客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组件24包括定位板241,定位板241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上梁体1上,所述顶升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定位板241固定,具体可以是顶升电机输出端端部与定位板241螺纹连接,定位板241两端安装有两所述定位杆242,定位杆242位于定位板241靠近上梁体1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定位杆242穿过防脱板22后伸入上梁体1对应的定位孔内,定位杆242位于定位板241的两端并与定位板241固定,定位杆242垂直于定位板241固定即可,当顶升电机工作时可以通过定位板241带动定位杆242移动,从而将防脱板22与上梁体1固定为一体或是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组件25包括安装在防脱板22上的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开关。开关板远离防脱板22延伸,端部弯折使得位于定位板241上方,以供定位板241触发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缓震组件4包括压缩弹簧41、弹簧安装杆42以及推板43,所述压缩弹簧41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套设于一所述弹簧安装杆42上,两弹簧安装杆42一端穿过上梁体1上的弹簧安装板44,两弹簧安装杆42远离一端固定至所述推板43,所述推板43在压缩弹簧41推动下可抵接至防脱板22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两个压缩弹簧41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上梁体1的长度方向,弹簧安装板44两侧通过螺栓与上梁体1内壁固定,弹簧安装板44上端安装有弹簧安装杆42,弹簧安装杆42数量与压缩弹簧41对应,弹簧安装杆42穿过压缩弹簧41后固定至推板43一侧,推板43竖直设置,抵接在防脱板22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震组件4还包括导向杆45,所述导向杆45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安装板44,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46,导向杆45另一端固定至所述推板43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限位缓震组件4还包括导向杆45,导向杆45位于两个弹簧安装杆42之间,导向杆45的作用是,地震结束后由维保人员检测安全后,手动转动导向杆45端部的螺母46,将防脱定位杆242重新与上梁体1的定位孔配合卡入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上梁体1通过板体弯折形成,板体具有平行于高度方向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部,连接部上侧的安装部安装有防脱板22,上梁体1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连接部上侧和下侧延伸形成的安装部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板22安装有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导向轮26,所述导向轮26与所述上梁体1两侧安装的轮轨滚动连接。具体,轮轨安装在上梁体1连接部处,导向轮26为中部开设环形槽的轮型结构,轮轨卡入导向轮26的环形槽,防脱板22可以在靠近上梁体1的一面固定轮轴,轮轴穿过上梁体1的安装部,轮轴远离防脱板22的一端安装有导向轮26。这样,导向轮26可以沿着轮轨滚动,使得轿厢左右移动更加顺畅,并且可以避免轮轴与上梁体1滑动带来的磨损。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电梯,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如下,防脱轨组件2安装在上梁体1上,在地震来临时,防脱轨组件2电路系统中的地震传感器收到地震信号,防脱轨组件2开始启动,顶升电机将在短时间内(0.1S)将防脱轨组件2的定位杆242与上梁体1的定位孔脱离,顶升电机的输出端推动定位板241向上移动,即移向限位开关,定位板241与限位开关接触后顶升电机停止运行,定位杆242与上梁体1分离后,压缩弹簧41推动推板43将防脱轨组件2上的导靴21向外与导轨5工作面压紧,并随导轨5震动幅度变化而变化,从而避免轿厢脱轨造成轿厢内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以及财产受到损失。
地震结束后由维保人员确认安全后,手动转动导向杆45上的螺母46,使得压缩弹簧41复位,将定位杆242重新插入上梁体1的定位孔内,使得防脱板22恢复初始位置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上梁体、位于两上梁体端部的防脱轨组件以及安装在两上梁体中部的返绳轮组件;
其中,所述防脱轨组件互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导靴,所述防脱轨组件与两上梁体连接,防脱轨组件抵接设置有限位缓震组件,所述限位缓震组件位于防脱轨组件靠近所述返绳轮组件的一侧,限位缓震组件安装在两上梁体之间,在限位缓震组件作用下所述防脱轨组件具有远离所述返绳轮组件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轨组件包括防脱板、顶升电机、定位销组件以及开关组件,所述防脱板滑动安装在两上梁体上,防脱板可沿着上梁体的长度方向滑动,防脱板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顶升电机,所述顶升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设置于防脱板上表面的所述定位销组件,定位销组件包括与两上梁体开设的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杆,以使得顶升电机工作后可带动定位销组件脱离两上梁体;所述防脱板还安装有所述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远离防脱板的一端安装有位于定位销组件上方的限位开关,以当定位销组件移动到一定距离后可触发所述限位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顶升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定位板两端安装有两所述定位杆,定位杆位于定位板靠近上梁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安装在防脱板上的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震组件包括压缩弹簧、弹簧安装杆以及推板,所述压缩弹簧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套设于一所述弹簧安装杆上,两弹簧安装杆一端穿过上梁体上的弹簧安装板,两弹簧安装杆远离一端固定至所述推板,所述推板在压缩弹簧推动下可抵接至防脱板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震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安装板,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导向杆另一端固定至所述推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体通过板体弯折形成,板体具有平行于高度方向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部,连接部上侧的安装部安装有防脱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板安装有两侧分别安装有两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上梁体两侧安装的轮轨滚动连接。
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脱轨上梁装置。
CN202320165766.XU 2023-02-08 2023-02-08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Active CN219009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5766.XU CN219009644U (zh) 2023-02-08 2023-02-08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5766.XU CN219009644U (zh) 2023-02-08 2023-02-08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9644U true CN21900964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5766.XU Active CN219009644U (zh) 2023-02-08 2023-02-08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9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11117A (en) Safety device arrangement
CN210824982U (zh) 一种电梯用防坠落装置
US8973717B2 (en) Rope braking apparatus
CN21274029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落人货电梯
CN111891145A (zh) 脱轨保护巡检机器人
CN219009644U (zh) 防脱轨上梁装置及电梯
CN114030966A (zh) 一种应对轿厢电梯冲顶情况的多重保护装置
CN210313042U (zh) 家用升降平台装置
CN209522445U (zh) 一种电梯机械吊装用缓冲装置
CN214269848U (zh) 浅底坑电梯顶吊式绕绳结构
CN211521281U (zh) 一种用于电梯维修时的底坑防护装置
JP2001278568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CN212356124U (zh) 一种电梯轿厢的坠落缓冲保护装置
CN115258864A (zh) 一种防坠落施工升降机
CN211594721U (zh) 防地震的电梯对重装置
US5238088A (en) Pit buffer assembly for high speed elevators
CN208279139U (zh) 方便维修的安全制停电梯
CN111994753B (zh) 一种电梯安全辅助系统
CN219489489U (zh) 一种转向架升降设备
CN219910231U (zh) 新型机械式杠杆防坠落系统
JP2011042422A (ja) せり上げ式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CN215160076U (zh) 一种电梯预缓冲结构
CN217376912U (zh) 一种涨绳装置
KR102351808B1 (ko) 레일 이탈방지구조를 갖는 엘리베이터용 가이드롤러장치
CN210710633U (zh) 一种架车机举升柱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