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6873U -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6873U
CN219006873U CN202223154241.0U CN202223154241U CN219006873U CN 219006873 U CN219006873 U CN 219006873U CN 202223154241 U CN202223154241 U CN 202223154241U CN 219006873 U CN219006873 U CN 219006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rod
workpiece
driving
de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42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pt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42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6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6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6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脱模装置、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模具主体设有成型件;脱模装置设有驱动杆、牙杆和止转针;牙杆的顶端设有成型部,成型部的侧壁设有外螺纹;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模具主体,第一驱动件驱使驱动杆转动;第二驱动件驱动牙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止转针阻挡工件转动,第一驱动件带动牙杆持续转动,使牙杆螺旋下降,最终牙杆将完全退出工件,第二驱动件驱动牙杆向上移动并将工件顶出,在不修改产品的前提下,达到对工件的止转顶出效果,模具自动加工并下料工件,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及工件成品的完整还原度。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螺纹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背景技术
常规有螺纹的产品都需要螺旋抽芯的结构,产品必须要有定位止转,否则旋转退牙的时候,产品会随着牙杆转动导致产品刮坏,通常的做法是修改产品,增加止转槽来达到效果,但是修改产品会影响到外观,有些产品也不能增加止转槽,需要用户手动旋出工件,影响工件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能够自动旋出工件,有效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脱模装置、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模具主体设有成型件,所述成型件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脱模装置设有驱动杆、牙杆和止转针,所述止转针朝上延伸设置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牙杆和所述第二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牙杆底端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模具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转轴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牙杆的顶端设有成型部,所述成型部的侧壁设有外螺纹;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驱动杆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外螺纹转动;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牙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牙杆沿竖直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模具主体合模后,牙杆上的外螺纹会穿设第二通孔,工件会在成型件上成型,并包裹外螺纹,从而形成内螺纹,此时,工件的内螺纹和牙杆的外螺纹紧密接合,当模具主体开模后,第二驱动件启动并驱使牙杆向上移动,从而将牙杆和工件一起顶出一定距离,随后第一驱动件启动并驱使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牙杆及工件一起转动,工件上的隔板转动到止转针位置时,止转针阻挡工件转动,第一驱动件继续作业并带动牙杆持续转动,使牙杆螺旋下降,外螺纹和内螺纹逐渐分离,最终牙杆将完全退出工件,第一驱动件停止作业,第二驱动件再次启动,驱动牙杆向上移动并将工件顶出,在不修改产品的前提下,达到对工件的止转顶出效果,模具自动加工并下料工件,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及工件成品的完整还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转针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止转针沿所述成型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件设置为马达,所述模具主体设有中心转轴,所述马达和所述中心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杆的底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安装于所述模具主体,并且所述平面轴承的松环和所述第二齿轮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脱模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脱模装置沿所述中心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成型件与所述脱模装置对应设有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主体设有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位于所述成型件和所述驱动杆之间,所述牙杆的中间段穿设于所述限位轴承,所述牙杆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限位轴承下方,并且所述凸出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轴承的轴承孔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具主体设有复位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复位板上方,所述限位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复位板的底端设有安装槽,所述牙杆的底端设有轴套,所述牙杆穿设于所述限位轴承,并且所述轴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复位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板和所述安装板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件设有气泵和芯轴,所述驱动杆设有通腔,所述牙杆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内腔,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通腔并容纳于所述内腔,所述芯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通气口和排气口,所述通气口和所述气泵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成型件和所述牙杆之间设有导套,所述导套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牙杆穿设于所述导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杆和所述牙杆之间设有橡胶圈,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卡槽,所述橡胶圈卡接于所述卡槽并套设于所述驱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的半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模具主体100;第二通孔101;成型槽102;成型件110;导套111;中心转轴120;第一齿轮121;复位板130;安装板140;限位轴承150;复位弹簧160;底座171;安装座172;模板173;脱模装置200;安装孔201;通腔202;内腔203;驱动杆210;橡胶圈211;第二齿轮212;牙杆220;成型部221;凸出部222;止转针230;平面轴承240;轴套250;第一驱动件300;芯轴400;空腔401;通气口402;排气口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00、脱模装置200、第一驱动件300和第二驱动件,模具主体100包括底座171、安装座172和多个模板173,底座171、安装座172和多个模板173沿竖直方向依次堆叠连接(此处的多个模板173包括后文描述的复位板130和安装板140等板件,此外,为避免重复多余的描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类部件安装于模具主体100,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安装座172和多个模板173设有与各类部件对应的孔槽,相关部件安装或容纳于对应的孔槽中,在此特别说明,今后不再赘述),模具主体100设有成型件110,成型件110位于模具主体100顶端的两块模板173之间,成型件110设有成型槽102,成型槽102和成型件110上方的模板173之间形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腔(图中未示出),成型件110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101;脱模装置200设有驱动杆210、牙杆220和止转针230,止转针230朝上延伸设置并穿设于第一通孔,即止转针230在竖直方向上至少要高于成型件110的端面,牙杆220和第二通孔101滑动配合,牙杆220底端设有安装孔201,驱动杆210穿设于安装孔201,驱动杆210和模具主体100转动连接,驱动杆210的转轴垂直于水平面,牙杆220的顶端设有成型部221,成型部221的侧壁设有外螺纹;第一驱动件300安装于模具主体100,第一驱动件300的输出端和驱动杆210连接以驱使驱动杆210转动,从而带动外螺纹转动;第二驱动件和牙杆220连接以驱动牙杆220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模具主体100合模后,牙杆220上的外螺纹会穿设第二通孔101,工件会在成型件110上成型,并包裹外螺纹,从而形成内螺纹,此时,工件的内螺纹和牙杆220的外螺纹紧密接合,当模具主体100开模后,第二驱动件启动并驱使牙杆220向上移动,从而将牙杆220和工件一起顶出一定距离,直到工件离开成型槽102,即工件的底面和成型件110的端面共面或工件的底面略高于成型件110的端面,随后第一驱动件300启动并驱使驱动杆210转动,驱动杆210带动牙杆220及工件一起转动,工件上的隔板转动到止转针230位置时,止转针230阻挡工件转动,第一驱动件300继续作业并带动牙杆220持续转动,使牙杆220螺旋下降,外螺纹和内螺纹逐渐分离,最终牙杆220将完全退出工件,第一驱动件300停止作业,第二驱动件再次启动,驱动牙杆220向上移动并将工件顶出成型件110,方便用户收集,在不修改产品的前提下,达到对工件的止转顶出效果,模具自动加工并下料工件,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及工件成品的完整还原度。
进一步的,止转针230设有多个,多个止转针230沿成型件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将止转针230设置为多个,当牙杆220带动工件转动时,工件的侧板能够快速到达止转针230的位置,从而减少工件的转动路径,进一步提高工件的脱模效率,设置多个止转针230还可以均匀分散工件的应力,增加对工件的阻力,避免单个止转针230作用于工件的应力小于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单个止转针230断裂等问题的发声,有效延长止转针23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带工件的脱模装置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设置为马达,模具主体100设有中心转轴120,马达和中心转轴120传动连接,传动链接即两个转动件(例如马达的输出轴和中心转轴120)之间通过同步带或链带连接,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即为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中心转轴120设置有从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中心转轴120设有第一齿轮121,驱动杆210的底端设有第二齿轮212,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212啮合。通过设置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212带动驱动杆210转动,可以提高驱动杆210的转动稳定性,进而提高牙杆220的移动稳定性,使牙杆220可以稳定高效地旋出工件,有效降低工件成品地废品率。
进一步的,脱模装置200设有多个,多个脱模装置200沿中心转轴120的周向间隔布置,成型件110与脱模装置200对应设有多个。将脱模装置200和成型件110对应设置为多个,使模具在一次加工流程中可以加工下料多个工件,有效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同时,每个脱模装置200的第二齿轮212与同一中心转轴120的第一齿轮121内核,在提高牙杆220移动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工件成品的一致性。
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齿轮212和模具主体100之间设有平面轴承240,平面轴承240安装于模具主体100,并且平面轴承240的松环和第二齿轮212抵接。平面轴承240(推力轴承)是由带滚针或圆柱滚子或钢球的平面保持架组件和平面垫圈组成的元件,装配体中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将第二齿轮212的底端与平面轴承240的松环抵接,一方面,平面轴承240可以为第二齿轮212提供稳定支撑,从而提高第二齿轮212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第二齿轮212转动的同时,平面轴承240可以减少第二齿轮212受到的摩擦,进而提高第二齿轮212即驱动杆210的作业稳定性。
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成型件110和牙杆220之间设有导套111,导套111安装于第二通孔101,牙杆220穿设于导套111。当工件定型完成后,第一驱动件300会持续驱使驱动杆210转动并带动牙杆220转动,牙杆220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相互作用下,做螺旋下降运动,此时,牙杆220相对成型件110向下滑动,通过设置导套111,可以减少牙杆220受到的阻力,进而减少牙杆220的虽好,延长牙杆220的使用寿命,此外,导套111还可以引导牙杆220笔直的向下螺旋滑动,减少牙杆220自身出现振动、移位等不稳定运动的频率及幅度,有效提高牙杆220的移动稳定性。
进一步的,驱动杆210和牙杆220之间设有橡胶圈211,安装孔201的孔壁设有卡槽,橡胶圈211卡接于卡槽并套设于驱动杆210。通过设置橡胶圈211,橡胶圈211的内壁和驱动杆210的外壁抵接,可以增大驱动杆210和牙杆220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驱动杆210带动牙杆220转动,避免牙杆220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打滑、松动等问题,有效提高脱模装置200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模具主体100设有限位轴承150,限位轴承150位于成型件110和驱动杆210之间,牙杆220的中间段穿设于限位轴承150,牙杆220设有凸出部222,凸出部222位于限位轴承150下方,并且凸出部222的外径大于限位轴承150的轴承孔的直径。由于第二驱动件可以驱动牙杆220向上移动,如果没有限位结构限制牙杆220向上移动的距离,当牙杆220将工件向上顶出并使工件的底面高于止转针230的顶面,此时转动牙杆220,止转针230并不能发挥止转作用,影响工件脱模,通过设置限位轴承150及凸出部222,限位轴承150一方面可以方便牙杆220转动,提高牙杆220的移动稳定性,另一方面,限位轴承150通过阻挡凸出部222,对牙杆220进行限位,限制牙杆220向上移动的距离,从而保证止转针230的正常运作,进一步提高夹具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模具主体100设有复位板130和安装板140,安装板140位于复位板130上方,限位轴承150安装于安装板140,复位板130的底端设有安装槽,牙杆220的底端设有轴套250,牙杆220穿设于限位轴承150,并且轴套250安装于安装槽,复位板130和安装板14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60,复位弹簧160的两端分别与复位板130和安装板140抵接。牙杆220旋出工件后,第二驱动件驱动牙杆220第二次上移动,为工件提供支撑,将工件向上顶出移动距离,避免工件在重力作用下回到成型槽102,方便用户收集整理,随后第二驱动件停止作业,复位板130在复位弹簧160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通过轴套250带动牙杆220向下移动复位,这样设置,使第二驱动件不需要连续作业并驱动牙杆220下降,降低第二驱动件的能耗,在进一步提高夹具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
参照图2、图3和图4,第二驱动件设有气泵(图中未示出)和芯轴400,驱动杆210设有通腔202,牙杆220设有与安装孔201连通的内腔203,芯轴400穿设于通腔202并容纳于内腔203,芯轴400设有空腔401,空腔40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通气口402和排气口403,通气口402和气泵连通,排气口403和内腔203连通。第二驱动件作业时,气泵向通气口402通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一次经过空腔401和排气口403,最终到达内腔203,由于内腔203的端口被安装于安装孔201的驱动杆210封闭,由于芯轴400即空腔401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压缩气体会持续冲击内腔203的顶壁,又由于驱动杆210是穿设于安装孔201的,因此,压缩气体可以驱动牙杆220沿竖直方向上升移动,芯轴40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设置气泵和芯轴400,可以有效简化夹具结构、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主体,设有成型件,所述成型件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脱模装置,设有驱动杆、牙杆和止转针,所述止转针朝上延伸设置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牙杆和所述第二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牙杆底端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模具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转轴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牙杆的顶端设有成型部,所述成型部的侧壁设有外螺纹;
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驱动杆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外螺纹转动;
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牙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牙杆沿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针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止转针沿所述成型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为马达,所述模具主体设有中心转轴,所述马达和所述中心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杆的底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安装于所述模具主体,并且所述平面轴承的松环和所述第二齿轮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脱模装置沿所述中心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成型件与所述脱模装置对应设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设有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位于所述成型件和所述驱动杆之间,所述牙杆的中间段穿设于所述限位轴承,所述牙杆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限位轴承下方,并且所述凸出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轴承的轴承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设有复位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复位板上方,所述限位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复位板的底端设有安装槽,所述牙杆的底端设有轴套,所述牙杆穿设于所述限位轴承,并且所述轴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复位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板和所述安装板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设有气泵和芯轴,所述驱动杆设有通腔,所述牙杆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内腔,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通腔并容纳于所述内腔,所述芯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通气口和排气口,所述通气口和所述气泵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和所述牙杆之间设有导套,所述导套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牙杆穿设于所述导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牙杆之间设有橡胶圈,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卡槽,所述橡胶圈卡接于所述卡槽并套设于所述驱动杆。
CN202223154241.0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Active CN219006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241.0U CN21900687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4241.0U CN21900687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6873U true CN219006873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4241.0U Active CN21900687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6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06873U (zh) 一种应用于螺旋抽芯产品的模具
CN201530076U (zh) 医用眼罩模具内螺纹自动脱模机构
CN216267362U (zh) 一种斜齿轮注塑模具
CN210758923U (zh) 一种用于转动脱模模具的型芯组件
CN112477029B (zh) 一种螺纹连接盖模具的预顶脱模机构
CN210026177U (zh)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CN209999614U (zh) 一种汽车模具型位深筋二次顶出结构
CN209987324U (zh) 滑块脱螺纹注塑模具
CN210334028U (zh) 一种模架自动润滑导柱导套组件
CN209775392U (zh) 具有螺旋顶出结构的模具组合
CN215791143U (zh) 一种来复线脱模驱动机构
CN111497297A (zh) 一种橡胶轮胎胎圈制造定型加工机
CN111204015A (zh) 一种快速定位可调螺纹起始牙瓶盖注塑模具
CN208456331U (zh) 汽车锁用凸轮
CN220362898U (zh) 一种自动旋转脱模的丝牙注塑模具
CN112009011A (zh) 一种基于洁净煤的煤碳高效成型加工系统
CN209141345U (zh) 一种自动脱螺纹的模具机构
CN210590258U (zh) 一种用于热流道系统的电动针阀的驱动机构
CN210651648U (zh) 一种简易式螺旋脱模机构
CN113524581A (zh) 一种多嵌件螺旋扇形齿轮自动旋齿机构
CN220841216U (zh) 一种塑料瓶盖注塑模具
CN217356438U (zh)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嵌件取料机构
CN116902625B (zh) 一种粉杯顶托装置
CN115401882B (zh) 一种脱模机构
CN219095786U (zh) 一种抽芯机构和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