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5690U -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5690U
CN219005690U CN202222767628.7U CN202222767628U CN219005690U CN 219005690 U CN219005690 U CN 219005690U CN 202222767628 U CN202222767628 U CN 202222767628U CN 219005690 U CN219005690 U CN 219005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filling
driving
base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76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成
胥典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76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5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5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5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抛光治具,用于定位产品,产品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抛光治具包括支撑组件、定位件、驱动机构和填充组件;定位件设置于支撑组件上,定位件用于抵接产品内侧,以对产品进行内撑定位;驱动机构安装于支撑组件,且与定位件间隔设置;填充组件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填充组件用于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向定位件运动时,以填充于通孔,其中,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填充组件的运动方向相交。本申请还同时公开一种包括该抛光治具的打磨设备。

Description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件抛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治具及包括该抛光治具的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产品电镀之前,通常需要对产品进行抛光,以消除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刀痕,从而使产品表面变得光滑。经过抛光后,镀层和产品之间可以更加紧密的结合。
然而,采用打磨工具直接对产品进行打磨时,会使得产品上的一些孔发生塌边,从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抛光治具及包括该抛光治具的打磨设备,能够解决产品抛光过程中产品上的孔出现塌边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治具,用于定位产品,所述产品的侧面开设有孔,所述抛光治具包括支撑组件、定位件、驱动机构和填充组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定位件用于抵接产品内侧,以对所述产品进行内撑定位;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且与所述定位件间隔设置;所述填充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填充组件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定位件运动时,以填充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填充组件的运动方向相交。
上述抛光治具,先将产品放置于定位件上,定位件抵接于产品的内侧,以对产品进行内撑定位,然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向定位件运动,此时驱动机构驱动填充组件运动,以使填充组件填充于通孔。由于填充组件填充于产品的孔内,使得用于打磨产品的工具无法伸入到孔内,从而避免了孔的边缘被打磨,进而避免了孔发生塌边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推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推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且与所述定位件间隔设置;所述填充组件包括第一填充件;所述第一填充件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卡接,且所述第一填充件的一端滑动套设于所述推拨件,所述第一填充件沿着所述推拨件运动的方向与所述推拨件运动的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填充件的另一端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拨件朝向所述定位件运动时,所述推拨件推动所述第一填充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填充件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拨件包括主体和推拨部;所述主体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推拨部连接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推拨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的运动方向相交,其中,所述第一填充件滑动套设于所述推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二通孔;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板、推拉件和连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件运动,其中,所述推拨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板上;所述推拉件设置于所述驱动板上,且与所述推拨件间隔设置;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推拉件转动连接;所述填充组件包括第二填充件;所述第二填充件滑动卡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填充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填充件的另一端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填充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驱动板的运动方向垂直;其中,所述驱动板在所述驱动件驱动下朝向所述定位件运动时,所述推拉件在所述驱动板的带动下通过所述连杆推动所述第二填充件滑动以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上朝向所述产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吸附槽,所述吸附槽用于吸附所述产品,以对所述产品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基座和多个导柱;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座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填充组件设于所述基座;每个所述导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驱动板滑动套设于多个所述导柱,且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基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驱动板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用于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板靠近所述基座时以抵接于所述基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填充件和所述第二填充件一一对应,所述滑槽为T型槽或燕尾槽,所述第一填充件和所述第二填充件分别滑动卡接于对应的所述滑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治具还包括耐磨件;所述耐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安装所述定位件的一侧,所述耐磨件位于所述定位件的外侧,所述耐磨件的侧面凸出所述基座的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打磨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抛光治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抛光治具的分解图。
图3是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填充组件和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填充组件和驱动机构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抛光治具                                100
支撑组件                                10
底座                                    11
基座                                    12
第一基板                                121
避让孔                                  1211
第二基板                                122
滑槽                                    123
第一安装块                              124
第二安装块                              125
导柱                                    13
定位件                                  20
吸附槽                                  21
驱动机构                                30
驱动件                                  31
推拨件                                  32
主体                                    321
推拨部                                  322
驱动板                                  33
推拉件                                  34
连杆                                    35
限位件                                  36
填充组件                                40
第一填充件                              41
第一填充部                              411
第二填充件                              42
第二填充部                              421
耐磨件                                  50
产品                                    200
第一通孔                                201
第二通孔                                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光治具100。将产品200安装于抛光治具100上后,抛光治具100用于定位产品200并可对产品200上的孔进行封堵,当打磨设备对产品200进行打磨时可以防止产品200上的孔出现塌边现象。本实施例中的产品200为电脑后壳,产品200的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可以用于连接耳机;产品200也可以为其它电子产品200的后壳,此时通孔可以用于散热。
请参阅图1和图2,抛光治具100包括支撑组件10、定位件20、驱动机构30和填充组件40。定位件20设置于支撑组件10上,定位件20用于抵接于产品200的内侧以对产品200进行内撑定位。
驱动机构30安装于支撑组件10上,且驱动机构30与定位件20间隔设置。填充组件40与驱动机构3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填充组件40插接于产品200上的通孔,以对产品200上的通孔进行填充。其中,驱动机构30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填充组件40的运动方向相交。
如此,抛光治具100在使用时,先将产品200定位于定位件20上,然后驱动机构30驱动填充组件40插接于产品200上的通孔,以对产品200上的通孔进行填充。以打磨工具为研磨刷为例,当研磨刷对产品200进行抛光时,研磨刷的部分刷毛会伸入到通孔的内部,从而对通孔的内壁和孔边缘进行打磨,进而造成塌边的现象;由于抛光治具100能够填充产品200上的通孔,填充组件40阻碍了研磨刷伸入到孔内,使得孔的内壁和孔边缘不会被打磨,从而避免了发生塌边现象,提高了产品200的生产质量。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产品200上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201,第一通孔201为倾斜设置的孔,即第一通孔201的中心线与Z轴相交,其中,Z轴的具体方向如图2中三维坐标所示。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件31和推拨件32。驱动件31设置于支撑组件10上,推拨件32与驱动件31连接,且推拨件32与定位件20间隔设置,推拨件32在驱动件31的驱动下能够靠近或远离定位件20运动。填充组件40包括第一填充件41。第一填充件41与支撑组件10滑动卡接,第一填充件41的一端滑动套设于推拨件32上,第一填充件41的另一端用于插接于第一通孔201,以填充第一通孔201。当驱动件31驱动推拨件32靠近定位件20运动时,推拨件32会驱动第一填充件41运动,此时第一填充件41沿着推拨件32滑动,且第一填充件41沿着推拨件32运动的方向与推拨件32运动的方向相交。驱动件31可以气缸或其它输出直线运动的机构。
具体地,第一填充件41上设有第一填充部411,第一填充部411用于插接于第一通孔201,以填充第一通孔201,其中,第一通孔2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第一填充部411的数量与第一通孔20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如此,在驱动件31驱动推拨件32靠近定位件20运动时,推拨件32会驱动第一填充件41运动,推拨件32对第一填充件41产生推力,由于第一填充件41沿着推拨件32运动的方向与推拨件32运动的方向相交,该推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第一个分力驱动第一填充件41沿平行XY平面方向运动,第二个分力驱动第一填充件41沿Z轴方向运动,在两个分力的合力作用下第一填充件41实现斜向运动。X轴和Y轴的具体方向如图2中三维坐标所示。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拨件32包括主体321和推拨部322。主体321与驱动件31连接,用于在驱动件31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定位件20运动。推拨部322连接于主体321上,具体地,推拨部32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推拨部32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其它形状。推拨部322的一端固定在主体321朝向定位件20的一侧,推拨部322的另一端朝向定位件20延伸,推拨部32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321的运动方向相交,即推拨部322以倾斜的状态设置于主体321上。其中,第一填充件41滑动套设于推拨部322上。
如此,当推拨部322驱动第一填充件41运动时,推拨部322对第一填充件41产生推力,推力的方向垂直于推拨部322与第一填充件41的接触面,推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第一个分力沿X轴或Y轴方向,第二个分力沿Z轴方向,在两个分力的共同作用下,第一填充件41对第一通孔201进行填充。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产品200上的通孔包括第二通孔202,第二通孔202为水平设置的孔,即第二通孔202的中心线与Z轴垂直。驱动机构30还包括驱动板33、推拉件34和连杆35。驱动板33与驱动件31连接,推拨件32和推拉件34均设置于驱动板33上,且推拨件32和推拉件34间隔设置。连杆35的一端与推拉件34转动连接。
填充组件40还包括第二填充件42。第二填充件42滑动卡接于支撑组件10,第二填充件42的一端与连杆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填充件42的另一端用于插接于第二通孔202。第二通孔2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第二填充件42上设有第二填充部421,第二填充部421的数量与第二通孔20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个第二填充部421插接于对应的第二通孔202。
当驱动件31驱动驱动板33靠近定位件20运动时,驱动板33会同时驱动推拨件32和推拉件34朝向定位件20运动,此时,推拨件32驱动第一填充件41插接于第一通孔201,而推拉件34会驱动连杆35运动,此时连杆35与推拉件3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连杆35驱动第二填充件42滑动并插接于第二通孔202,其中,第二填充件42的运动方向与驱动板33的运动方向垂直。如此,抛光治具100上只需设置一个驱动件31驱动驱动板33靠近定位件20运动,便可实现驱动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分别插接于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的目的,不仅可以简化抛光治具100的结构设计,也可以减少驱动件31的使用,降低设备成本。
此外,由于第二填充件42的运动方向与驱动板33的运动方向垂直,即驱动板33在驱动件31的驱动下沿Z轴运动,第二填充件42在驱动板的驱动下沿X轴或Y轴运动,并填充于第二通孔202,由于抛光治具100既可以填充倾斜设置的第一通孔201,也可以填充水平设置的第二通孔202,因此使得抛光治具100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件20朝向产品20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吸附槽21,多个吸附槽21可以互相连通,也可以互相间隔,吸附槽21与外设气源(图未示)连通。具体地,定位件20大致呈板状,以尽可能地增大定位件20与产品200的接触面积。当产品200放置于定位件20上时,产品200的内侧底部贴靠于定位件20的端面上,此时,吸附槽21吸附产品200,使得产品200固定在定位件20上,以使在抛光产品200的过程中,产品200不会发生晃动。
如此,通过将定位件20设置成板状的结构可以增大定位件20与产品20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产品200定位更加稳固;当产品200放置于定位件20上后,定位件20上的每个吸附槽21都会对产品200产生一定的吸力,由于吸附槽21的数量越多,产品200承受的吸力也越大,从而产品200被更牢靠地吸附在定位件20上,进而避免了产品200在抛光过程中发生晃动或偏移。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10包括底座11、基座12和多个导柱13。底座11和基座12相对设置,多个导柱13设置于底座11和基座12之间,且每个导柱13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1和基座12连接。
驱动件31安装于底座11上,具体地,驱动件31位于底座11朝向基座12的一侧。驱动板33套设于多个导柱13上,且位于底座11和基座12之间,驱动板33在驱动件31的驱动作用下在底座11和基座12之间作往复运动。
定位件20设置于基座12上,且位于基座12背离底座11的一侧,填充组件40安装于基座12上。具体地,基座12包括第一基板121和第二基板122。定位件20安装于第一基板121背离第二基板122的一侧,第一基板121对定位件20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基板121上开设有多个避让孔1211。
每个导柱1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基板122上,每个导柱13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座11上,驱动板33在第二基板122和底座11之间运动。
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间隔设置于第二基板122上,且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均滑动卡接于第二基板122上,第二基板122对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多个避让孔1211一一对应于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当驱动板33带动推拨件32和推拉件34运动时,推拨件32驱动第一填充件41相对第二基板122滑动,并使第一填充件41穿过对应的避让孔1211以插接于第一通孔201,而推拉件34也驱动第二填充件42相对第二基板122滑动,并使第二填充件42穿过对应的避让孔1211以插接于第二通孔202。
如此,通过将驱动板33套设在多个导柱13上,使得驱动件31在驱动驱动板33运动时,驱动板33能够沿着导柱13运动,导柱13对驱动板33起到了导向作用,使得驱动板33能够在第二基板122和底座11之间精准地运动。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2上开设有多个滑槽123,多个滑槽123分别一一对应于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滑槽123为T型槽或燕尾槽,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分别滑动卡接于对应的滑槽123中。具体地,第二基板122上安装有分别与第一填充件41、第二填充件42对应的第一安装块124和第二安装块125,第一安装块124和第二安装块125上分别开设一个滑槽123。其中,第一安装块124上的滑槽123的延伸方向与Z轴相交,第二安装块125上的滑槽123的延伸方向与Z轴垂直。当推拨件32驱动第一填充件41运动时,第一填充件41沿着第一安装块124上倾斜的滑槽123滑动并插接于第一通孔201;推拉件34通过连杆35驱动第二填充件42沿着第二安装块125上的滑槽123滑动并插接于第二通孔202。
如此,在抛光治具100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滑槽123会出现磨损,此时作业人员可以单独更换一个新的第一安装块124或第二安装块125即可,从而无需更换整个第二基板122,进而节约了成本;此外,为了使滑槽123使用寿命更长,通常会对滑槽123进行热处理,此时,作业人员只需单独对第一安装块124或第二安装块125进行热处理即可,无需对整个第二基板122进行热处理,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30还包括限位件36。限位件36设置于驱动板33朝向基座12的一侧。当驱动件31驱动驱动板33朝向基座12运动时,限位件36会抵接于基座12,此时限位件36使得驱动板33停止运动。如此,由于限位件36能够控制驱动板33停止运动,因此限位件36起到准确控制驱动板33行程的作用,当限位件36抵接于基座12时,推拨件32和推拉件34正好使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分别插接于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以完成填充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的目的。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抛光治具100还包括耐磨件50。耐磨件50安装于基座12朝向定位件20的一侧。具体地,耐磨件50为矩形框状结构,耐磨件50固定于第一基板121背离第二基板122的一侧,且位于定位件20的外侧。为了保护基座12的侧面不被打磨,耐磨件50的侧面凸出基座12的侧面,当研磨刷对产品200的侧面进行抛光时,研磨刷的部分刷毛会接触到耐磨件50,由于耐磨件50的侧面凸出基座12的侧面,使得研磨刷不会打磨到基座12,从而避免了损坏基座12。
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治具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
首先,将产品200放置于定位件20上,定位件20对产品200进行内撑定位;然后,吸附槽21对产品200吸附固定,使得产品200牢靠地固定在定位件20上;接着,驱动件31驱动驱动板33朝向定位件20运动,此时,驱动板33带动推拨件32和推拉件34靠近定位件20,同时推拨件32与第一填充件41发生相对滑动,推拨件32推动第一填充件41插接于第一通孔201,而推拉件34通过连杆35驱动第二填充件42插接于第二通孔202,当限位件36抵接于基座12时,驱动板33停止运动,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正好填充于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治具100,当产品200放置于定位件20上时,定位件20对产品200进行内撑定位以实现产品200的准确定位,当吸附槽21对产品200进行吸附时,产品200被牢固地固定在定位件20上,从而在产品200抛光过程中产品200不会发生偏移或晃动。
当限位件36抵接于基座12时,驱动板33停止运动,限位件36起到控制驱动板33行程的作用,当驱动板33停止运动时,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也停止运动,此时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正好分别填充于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当研磨刷对第一通孔201或第二通孔202进行抛光时,由于第一填充件41和第二填充件42能够阻碍研磨刷对第一通孔201的孔边缘和第二通孔202的孔边缘进行打磨,从而实现防止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出现塌边的现象。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打磨设备(图未示),打磨设备包括上述的抛光治具100。可以理解地,打磨设备可以包括更多的机构或部件,例如,打磨设备还包括打磨工具和冷却机构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抛光治具,用于定位产品,所述产品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
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定位件用于抵接产品内侧,以对所述产品进行内撑定位;
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且与所述定位件间隔设置;
填充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填充组件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定位件运动时,以填充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填充组件的运动方向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推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且与所述定位件间隔设置;
所述填充组件包括:
第一填充件,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卡接,且所述第一填充件的一端滑动套设于所述推拨件,所述第一填充件沿着所述推拨件运动的方向与所述推拨件运动的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填充件的另一端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
其中,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拨件朝向所述定位件运动时,所述推拨件推动所述第一填充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填充件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拨件包括:
主体,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推拨部,连接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推拨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的运动方向相交,其中,所述第一填充件滑动套设于所述推拨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包括第二通孔;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驱动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件运动,其中,所述推拨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板上;
推拉件,设置于所述驱动板上,且与所述推拨件间隔设置;
连杆,一端与所述推拉件转动连接;
所述填充组件包括:
第二填充件,滑动卡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填充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填充件的另一端用于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填充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驱动板的运动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驱动板在所述驱动件驱动下朝向所述定位件运动时,所述推拉件在所述驱动板的带动下通过所述连杆推动所述第二填充件运动以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上朝向所述产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吸附槽,所述吸附槽用于吸附所述产品,以对所述产品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
基座,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座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填充组件设于所述基座;
多个导柱,每个所述导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驱动板滑动套设于多个所述导柱,且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基座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限位件,设于所述驱动板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用于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板靠近所述基座时以抵接于所述基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填充件和所述第二填充件一一对应,所述滑槽为T型槽或燕尾槽,所述第一填充件和所述第二填充件分别滑动卡接于对应的所述滑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治具还包括:
耐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安装所述定位件的一侧,所述耐磨件位于所述定位件的外侧,所述耐磨件的侧面凸出所述基座的侧面。
10.一种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治具。
CN202222767628.7U 2022-10-20 2022-10-20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Active CN219005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7628.7U CN219005690U (zh) 2022-10-20 2022-10-20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7628.7U CN219005690U (zh) 2022-10-20 2022-10-20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5690U true CN219005690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7628.7U Active CN219005690U (zh) 2022-10-20 2022-10-20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5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3951U (zh) 一种全自动ic平面固晶机的固晶机构
CN111745410B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外壳体生产的钻孔装置
CN219005690U (zh) 抛光治具及打磨设备
CN211193362U (zh) 一种针对人造髋关节的机器人打磨抛光工站
CN215093599U (zh) 一种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CN210996701U (zh) 一种数控龙门铣床加工设备
TW201404522A (zh) 車床
CN218826039U (zh) 一种屏幕承载机构及贴合设备
CN205951571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113172348B (zh) 夹持对位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4920803U (zh) 加工设备
KR200481326Y1 (ko) 연삭장치
CN213379506U (zh) 一种数控铣床用治具
KR101180351B1 (ko) 조립지그의 지지장치
KR102121068B1 (ko) 지그를 포함하는 밀링장치
US6864431B2 (en) Fragile-board supporting method, circuit-board supporting device, and electric-circuit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2296862A (zh) 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抛光加工方法、应用
CN114800142B (zh) 油门踏板臂支撑座底面精加工机床
KR200496261Y1 (ko) 다중 그룹 연마 기구를 구비하는 그라인딩 머신
CN219258848U (zh) 上下料搬运机构以及上下料搬运设备
CN216791810U (zh) 一种用于金属试样的表面抛光装置
CN214722080U (zh) 一种汽车排挡板双工位锁螺丝机
CN215547604U (zh) 一种侧面打磨装置
CN216327473U (zh) 一种板件抛光机的抛光机构
TWI597116B (zh) Drilling tapping center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