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4807U -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4807U
CN219004807U CN202223373134.7U CN202223373134U CN219004807U CN 219004807 U CN219004807 U CN 219004807U CN 202223373134 U CN202223373134 U CN 202223373134U CN 219004807 U CN219004807 U CN 219004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ld
clamping
driving
jack c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31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Jinn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Jinn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Jinn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Jinnuo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31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4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4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4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切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夹持模具转动的夹持机构以及至少两组用于加工模具的切削组件,每组所述切削组件包括安装箱、转塔刀架和用于连接所述安装箱和所述转塔刀架的主轴,所述转塔刀架上设有多种刀具。本申请能够对模具的两端同时进行切削,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切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为满足人们的日常消耗,需要制作质量好的模具来适应玻璃瓶的生产,通常玻璃瓶模具需要切削等外加工。
目前在对玻璃瓶模具进行切削时需要使用夹具夹紧模具以保证切削过程中的稳定性,模具夹紧后,转塔刀架对模具的一端进行切削,切削完成后,将模具从夹具中取出换另一侧进行切削。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夹具是将模具的一端夹紧,转塔刀架对模具的另一端进行切削,一端切削完成后,模具需从夹具中取出并旋转角度后再次固定,进行另一端的切削,操作麻烦,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模具的两端同时进行切削,提升加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夹持模具转动的夹持机构以及至少两组用于加工模具的切削组件,每组所述切削组件包括安装箱、转塔刀架和用于连接所述安装箱和所述转塔刀架的主轴,所述转塔刀架上设有多种刀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在夹持机构内夹紧固定后,模具两侧的转塔刀架控制刀具放置在模具需要切削的位置,夹持机构使模具进行高速旋转,使得刀具对模具进行切削,能够实现对模具的两端同时进行切削加工,有助于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固定支座、连接轴和至少两组用于夹紧模具的夹持组件,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支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固定支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组件能够对模具进行夹持的同时使得模具的两端能够同时进行切削加工,有助于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卡爪盘和卡爪,所述卡爪盘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卡爪盘上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槽内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塞板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板在滑槽内滑动,带动连接杆和卡爪移动,多个卡爪能够对模具的外壁进行夹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卡爪盘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盘,所述卡爪上设有用于卡接模具的第一卡槽,所述限位盘上设有用于卡接模具的第二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有助于将模具更加牢固的锁紧,有助于提升模具的切削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卡爪盘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滑槽的第一气体通道,所述固定支座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气体通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二气体通道,穿过第二通孔后进入第一气体通道,高压气体进入第一气体通道后,对滑槽内的活塞板施加压力,使得活塞板移动,从而带动卡爪移动,多个卡爪移动后能够对模具进行夹紧,有助于进行模具的切削加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圈、主动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齿圈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运转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圈和连接轴转动,连接轴的转动能够使得卡爪盘和模具进行转动,有助于实现模具的切削加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安装箱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运转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和主轴转动,主轴的转动能够使得转塔刀架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切削刀具的更换,有助于更换不同的切削刀具对模具进行切削加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控制安装箱移动的电动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安装箱移动,从而带动转塔刀架和刀具进行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夹持机构在对模具夹紧时,模具的两端均可进行切削加工,通过在夹持机构的两侧设置两组切削组件,能够对模具的两端同时进行切削加工,有助于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
2.通过高压气体驱动夹持组件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操作简单,有助于提升模具的夹紧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连接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体现卡爪盘内部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4是体现壳体内部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5是体现安装箱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夹持机构;3、切削组件;31、安装箱;32、转塔刀架;33、主轴;4、壳体;5、固定支座;6、连接轴;7、夹持组件;71、卡爪盘;72、卡爪;8、滑槽;9、第一通孔;10、活塞板;11、连接杆;12、限位盘;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15、第一气体通道;16、第二通孔;17、第二气体通道;18、进气管;19、出气管;20、驱动组件;201、齿圈;202、主动齿轮;203、第一驱动电机;21、从动轮;22、第二驱动电机;23、主动轮;24、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参照图1和图2,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固定有用于夹持模具转动的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包括壳体4、多个固定支座5、连接轴6和两组用于夹紧模具的夹持组件7,壳体4设置在工作台1上,多个固定支座5间隔设置在壳体4内,连接轴6与固定支座5转动连接。
参照图3和图4,夹持组件7包括卡爪盘71和多个卡爪72,卡爪盘71转动设置在固定支座5内,卡爪盘71的侧壁与连接轴6固定连接,卡爪盘71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8,每个滑槽8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滑槽8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10,活塞板10朝向第一通孔9的一面上固定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贯穿第一通孔9,连接杆11远离所述活塞板10的一端与卡爪72固定连接。卡爪盘71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多个滑槽8的第一气体通道15,固定支座5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气体通道15连通的第二通孔16,壳体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通孔16连通的第二气体通道17,壳体4的外壁上固定有进气管18和出气管19,进气管18和出气管19均与第二气体通道17连通。在将模具放入卡爪盘71内后,高压气体通过进气管18进入第二气体通道17内,穿过第二通孔16后进入第一气体通道15,第一气体通道15连通多个滑槽8,使得高压气体对活塞板10施加压力,使得活塞板10带动卡爪72朝向模具的外壁移动,对模具进行夹紧,有助于实现模具切削加工前的夹紧;在模具切削完成后,高压气体通过出气管19被抽出,使得活塞板10带动卡爪72远离模具,解除对模具的夹紧效果。
参照图3和图4,卡爪盘71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盘12,卡爪72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模具的第一卡槽13,限位盘12上开设有用于配合第一卡槽13对模具卡接的第二卡槽14,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能够对模具进行卡接,提升模具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夹持机构2还包括驱动组件20,驱动组件20包括齿圈201、主动齿轮202和第一驱动电机203,齿圈201固定套在连接轴6的外壁上,第一驱动电机203固定安装在壳体4的外壁上,第一驱动电机203的输出轴插入壳体4内部,主动齿轮202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203的输出轴上,主动齿轮202和齿圈201相啮合,当模具夹紧后,第一驱动电机203运转带动主动齿轮202转动,从而带动齿圈201和连接轴6转动,连接轴6的转动使得被卡爪盘71和卡爪72夹紧的模具进行转动,从而进行模具的切削加工。
参照图1和图5,工作台1上设置有两组用于加工模具的切削组件3,两组切削组件3设置在夹持机构2的两侧,每组切削组件3包括安装箱31、转塔刀架32和用于连接安装箱31和转塔刀架32的主轴33,转塔刀架3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不同种类的刀具,能够在加工模具的过程中使转塔刀架32转位来变换不同的刀具,从而完成不同的加工过程,减少刀具的拆装过程,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在模具夹紧固定后,两个转塔刀架32能够同时对模具的两端进行切削,有助于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
参照图1和图5,安装箱3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2,第二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轮23,主轴33上固定有从动轮21,从动轮21与主动轮23相啮合,第二驱动电机22运转能够带动主动轮23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21和主轴33转动,主轴33的转动能够使转塔刀架32转位,从而变换不同的刀具对模具进行加工,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工作台1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24,电动伸缩杆24伸出时,带动安装箱31在工作台1上朝向夹持机构2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转塔刀架32上的刀具伸入模具内部;电动伸缩杆24收缩时,带动安装箱31在工作台1上朝向远离夹持机构2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转塔刀架32上的刀具撤出模具内部,进行换刀或完成加工。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模具放入卡爪盘71内后,进气管18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穿过第二气体通道17和第二通孔16后进入第一气体通道15,对活塞板10施加压力,使得活塞板10带动卡爪72朝向模具的外壁移动,对模具进行夹紧。模具夹紧后,电动伸缩杆24伸出,带动安装箱31在工作台1上朝向模具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转塔刀架32上的刀具从模具的两端伸入模具内部,第一驱动电机203运转带动主动齿轮202转动,从而带动齿圈201和连接轴6转动,连接轴6的转动使得被卡爪盘71和卡爪72夹紧的模具进行转动,从而同时对模具的两端进行切削加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用于夹持模具转动的夹持机构(2)以及至少两组用于加工模具的切削组件(3),每组所述切削组件(3)包括安装箱(31)、转塔刀架(32)和用于连接所述安装箱(31)和所述转塔刀架(32)的主轴(33),所述转塔刀架(32)上设有多种刀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壳体(4)、固定支座(5)、连接轴(6)和至少两组用于夹紧模具的夹持组件(7),所述壳体(4)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固定支座(5)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所述连接轴(6)与所述固定支座(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卡爪盘(71)和卡爪(72),所述卡爪盘(71)与所述连接轴(6)连接,所述卡爪盘(71)上设有多个滑槽(8),所述滑槽(8)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滑槽(8)内设有活塞板(10),所述活塞板(10)上设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9),所述卡爪(72)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1)远离所述活塞板(10)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盘(7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盘(12),所述卡爪(72)上设有用于卡接模具的第一卡槽(13),所述限位盘(12)上设有用于卡接模具的第二卡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盘(7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滑槽(8)的第一气体通道(15),所述固定支座(5)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5)的第二通孔(16),所述壳体(4)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6)的第二气体通道(17),所述壳体(4)的外壁上设有进气管(18)和出气管(19),所述进气管(18)和所述出气管(19)均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驱动组件(20),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齿圈(201)、主动齿轮(202)和第一驱动电机(203),所述齿圈(201)设置在所述连接轴(6)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3)设置在所述壳体(4)的外壁上,所述主动齿轮(202)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3)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202)和所述齿圈(20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3)上设有从动轮(21),所述安装箱(31)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23),所述主动轮(23)与所述从动轮(2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控制安装箱(31)移动的电动伸缩杆(24)。
CN202223373134.7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Active CN219004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3134.7U CN219004807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3134.7U CN219004807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4807U true CN219004807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3134.7U Active CN219004807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4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5507A (zh) 一种铝制卡车车轮斜孔钻镗用机床
CN202517094U (zh) 一种多边形铣削专用设备
CN203509213U (zh) 一种同步带轮去毛刺装置
CN2897482Y (zh) 汽车消声器和净化器壳体旋压成型数控机床
CN114799922A (zh) 数控转盘式多工位工具磨床
CN213702606U (zh) 一种机床加工用定位夹持装置
CN219004807U (zh) 一种模具双向切削装置
CN201776500U (zh) 一种气动十字轴铣切油槽机床
CN207806723U (zh) 一种方便自动供料的精铣设备
CN202555829U (zh) 自动不停机装夹工件的深孔抬刀车床
CN212822799U (zh) 高精度加工机器
CN102632250A (zh) 自动不停机装夹工件的深孔抬刀车床
CN215092453U (zh)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CN109108657A (zh) 一种可多工件夹持的数控机床
CN115609021A (zh) 一种主轴、飞刀盘同驱动车床
CN114799890A (zh)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CN112620727A (zh) 一种工件旋转加工装置
CN206366707U (zh) 刀具下置式的多刀机床
CN205996533U (zh) 一种刀具侧置式的多刀机床
CN219465420U (zh) 一种刀具快速装夹夹具
CN219925173U (zh) 一种复合车铣一体机床
CN219542455U (zh) 柔性分选装置多工位精密加工工装
CN219053622U (zh) 一种五金件数控加工用多工位夹具
CN211413825U (zh) 一种用于铣对边的由车床改造的铣床
CN219054481U (zh) 一种旋转进料式镜片切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