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2283U -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2283U
CN218992283U CN202223142485.7U CN202223142485U CN218992283U CN 218992283 U CN218992283 U CN 218992283U CN 202223142485 U CN202223142485 U CN 202223142485U CN 218992283 U CN218992283 U CN 218992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earing
output shaft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24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栾彩强
胡乃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Nuclea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Nuclea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Nuclea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Nuclea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24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2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2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2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轮边减速装置,其包括壳体,包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轮毂的输出轴、用于连接原动机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安装于输出轴上方,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惰轮、被动齿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进行传动,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转动,行星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行星架围绕被动齿轮公转;行星架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并保持相同的转速。本实用新型将主动轴通过惰轮与被动齿轮啮合,保证主动轴与输出轴的径向距离,主动轴连接原动机,输出轴连接轮毂,这样避免了原动机与轮毂同轴输出,使得原动机远离地面,避免原动机与地面发生剐蹭和磕碰情况,使原动机远离粉尘、泥泞,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边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业机械车辆轮边驱动设计中,大部分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的减速装置,同时行星齿轮减速机的输出轴动力一般都是内齿圈输出,并且输入轴和输出轴是同心设计。
由于内齿圈直径比较大,同时为了能够使原动机(电机或马达)在车辆行走过程中不与地面或地面上的低矮障碍物发生剐蹭、磕碰,同时远离泥沙、粉尘,延长原动机和减速机的密封件使用寿命,最终车辆轮毂设计的直径都比较大,这样导致车辆底盘偏高、重心随之偏高、轮胎抓地力减弱、转向时安全性降低易造成翻车,同时高速行驶时车身平稳性随之下降。
为此,希望设计一款轮边减速装置,在降低轮毂直径的同时能够提高轮边减速机输入端的高度,使得车辆底盘高度降低,同时提高原动机相对于轮边减速装置输出轴的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边减速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轮毂的输出轴、用于连接原动机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安装于输出轴上方,其径向距离为h;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惰轮、被动齿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进行传动,具体为:
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轴通过主动齿轮与惰轮啮合;被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其设置有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同轴转动;其右排齿轮与惰轮相啮合传动,左排齿轮与行星轮相啮合传动;行星轮与内齿圈相啮合转动,行星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行星架围绕被动齿轮公转;行星架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并保持相同的转速和扭矩。
优选的方案中,主动轴与输出轴的径向距离h超过30cm。
优选的方案中,主动轴输入端部设置有端盖,主动轴与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
优选的方案中,输出轴上设置有轴承三、轴承四、轴承六、锁紧圆螺母,输出轴通过轴承三和轴承六固定在轴承座和壳体上,同时锁紧圆螺母将轴承三和轴承六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优选的方案中,输出轴穿过被动齿轮内孔且与被动齿轮通过轴承四径向定位并各自转动,其轴承四两侧设置有轴承挡圈一、轴承挡圈二,用于轴向定位被动齿轮和轴承四。
优选的方案中,被动齿轮和轴承四位于轴承挡圈一和轴承挡圈二中间,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轴向存在0.2mm~0.5mm间隙,以便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自由转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行星架与输出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卡,用于将行星架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输出轴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二。
优选的方案中,内齿圈与轴承座通过止口定位并通过螺钉三固定连接,以降低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轮边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与车辆轮毂连接,可以根据车辆底盘的高度设计需要,随意更改轮毂直径大小,避免了因减速机内齿圈输出导致轮毂直径比较大的缺点。
2.通过在主动轴和输出轴之间增加惰轮的设计,在不改变轮边减速装置传动比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调整惰轮的齿数和惰轮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实现主动轴和输出轴径向距离的调整。
3.被动齿轮设计为双联齿轮结构,由于双联齿轮左右两排齿数的不同,使少齿端的齿轮和行星轮、内齿圈组成行星传动系统,在最大限度降低整个轮边减速装置最大外径的同时实现最大的轮边减速传动比,节能减排的同时更有利于车辆底盘的降低。
4.在降低轮边减速装置与轮毂连接直径大小的同时提高了原动机相对于输出轴的高度,这样在轮边减速装置工作时不但降低了车辆底盘高度,同时避免了原动机与输出轴同轴输出,有效保证原动机远离地面,避免了原动机与地面发生剐蹭和磕碰情况,使原动机和轮边减速装置主动轴远离粉尘、泥泞,有利于提高原动机和轮边减速装置主动轴端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轮边减速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主动齿轮、惰轮、从动齿轮的径向啮合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
1、主动轴;2、螺钉一;3、端盖;4、密封圈一;5、轴承一;6、壳体;7、螺钉二;8、轴承二;9、惰轮;10、轴承座;11、输出轴;12、密封圈二;13、轴承三;14、轴卡;15、轴承挡圈一;16、轴承四;17、轴承五;18、螺钉三;19、内齿圈;20、行星架;21、行星轮;22、被动齿轮;23、轴承挡圈二;24、轴承六;25、止动垫圈;26、锁紧螺母;27、轴承压盖一;28、螺钉四;29、螺钉五;30、轴承压盖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一种轮边减速装置,其包括壳体6,包述壳体6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轮毂的输出轴11、用于连接原动机(马达或电机,图中未示出)的主动轴1,所述主动轴1安装于输出轴11的上方,距离为h,该距离反映了轮边减速装置输出轴与原动机的高度差,根据现在农业机械车辆轮边驱动的设计,主动轴1与输出轴11的距离h优选超过30cm。
主动轴1上的主动齿轮与输出轴11之间通过惰轮9、被动齿轮22、行星轮21、行星架20、内齿圈19进行传动,具体连接方式为:主动轴1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轴1通过主动齿轮与惰轮9啮合;主动轴1收入端部设置有端盖3,端盖3通过螺钉一2与壳体6固定连接,在端盖3内设置有密封圈一4,用来密封轮边减速装置内的润滑油,被动齿轮22是双联齿轮,其设置有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同轴转动;其右排齿轮与惰轮9啮合传动杆,左排齿与行星轮21啮合传动,行星轮21与内齿圈19啮合传动,行星轮21在与被动齿轮22的左排齿和内齿圈19啮合传动过程中,行星轮21除了通过轴承五17围绕行星架20的行星架柱自转外,还带动行星架20围绕被动齿轮22公转,而行星架20通过花键与输出轴11连接并保持相同的转速和扭矩,至此,由原动机通过主动轴1经过轮边减速装置的减速后最后将动力通过输出轴11输出到轮毂(图中未示出)上。
轴承一5将主动轴1固定在壳体6上,轴承二8将惰轮9固定在壳体6上,轴承二8的右侧通过固定在壳体6上轴承压盖二30将轴承二8轴向固定在壳体6上,轴承压盖二30通过螺钉五29固定在壳体6上,轴承座10与壳体6通过螺钉二固定在一起。
输出轴11通过轴承三13和轴承六16固定在轴承座10和壳体6上,锁紧圆螺母26配合止动垫圈25将轴承三13和轴承六16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输出轴11穿过被动齿轮22内孔且与被动齿轮22通过轴承四16径向定位并各自转动,其轴承四16两侧设置有轴承挡圈一15、轴承挡圈二23,用于轴向定位被动齿轮22和轴承四16。
被动齿轮22和轴承四16位于轴承挡圈一15和轴承挡圈二23中间,且轴向存在0.2mm~0.5mm间隙,以便被动齿轮22和轴承四16自由转动。
行星架20与输出轴11的花键连接右侧设置有轴卡14,用于将行星架20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11。
在轴承座10和输出轴11的左侧设置有密封圈二12,用以轮边减速装置内的润滑油,轴承压盖一27通过螺钉四28固定在壳体6上,当安装轴承挡圈二23、轴承24、止动垫圈25和锁紧圆螺母26时将其打开,安装完毕后再将其安装在壳体6上。
内齿圈19与轴承座10通过止口定位并通过螺钉三18固定连接,以降低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成本。
使用时,马达或电机等原动机连接主动轴1,主动齿轮1上的主动齿轮经过惰轮9将力传递到被动齿轮22上,被动齿轮22是双联齿轮,左排齿轮与行星轮21啮合传动,行星轮21与内齿圈19啮合转动,行星轮21在自转的同时围绕被动齿轮22公转,而行星轮20带动所在行星架20转动,因行星架20与输出轴11通过花键固定连接,所以行星架20与输出轴11保持相同的转速和扭矩,输出轴11连接轮毂,进而带动轮胎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主动轴1和输出轴11之间增加惰轮9的设计,在不改变轮边减速装置传动比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调整惰轮9的齿数和惰轮9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实现主动轴1和输出轴11径向距离的调整;被动齿轮22设计为双联齿轮结构,由于双联齿轮左右两排齿数的不同,使少齿端的齿轮和行星轮21、内齿圈19组成行星传动系统,在最大限度降低整个轮边减速装置最大外径的同时实现最大的轮边减速传动比,节能减排的同时更有利于车辆底盘的降低;通过可以不受限制的调整与车辆轮毂连接的输出轴直径的大小,来控制轮毂直径的大小和车辆底盘的高度,避免了因减速机内齿圈输出导致轮毂直径比较大的缺点;通过调整、提高原动机相对于输出轴的高度,这样在轮边减速装置工作时不但降低了车辆底盘高度,同时避免了原动机与输出轴同轴输出,有效保证原动机远离地面,避免了原动机与地面发生剐蹭和磕碰情况,使原动机和轮边减速装置主动轴远离粉尘、泥泞,有利于提高原动机和轮边减速装置主动轴端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轮边减速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轮毂的输出轴、用于连接原动机的主动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轴安装于输出轴上方,其径向距离为h;
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惰轮、被动齿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进行传动,具体为:
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轴通过主动齿轮与惰轮啮合;被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其设置有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同轴转动;其右排齿轮与惰轮相啮合传动,左排齿轮与行星轮相啮合传动;行星轮与内齿圈相啮合转动,行星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行星架围绕被动齿轮公转;
行星架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并保持相同的转速和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轴与输出轴的径向距离h超过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轴输入端部设置有端盖,主动轴与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上设置有轴承三、轴承四、轴承六、锁紧圆螺母,输出轴通过轴承三和轴承六固定在轴承座和壳体上,同时锁紧圆螺母将轴承三和轴承六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穿过被动齿轮内孔且与被动齿轮通过轴承四径向定位并各自转动,其轴承四两侧设置有轴承挡圈一、轴承挡圈二,用于轴向定位被动齿轮和轴承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动齿轮和轴承四位于轴承挡圈一和轴承挡圈二中间,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轴向存在0.2mm~0.5mm间隙,以便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自由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与输出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卡,用于将行星架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齿圈与轴承座通过止口定位并通过螺钉三固定连接,以降低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成本。
CN202223142485.7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Active CN218992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2485.7U CN21899228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2485.7U CN21899228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2283U true CN21899228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2485.7U Active CN21899228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2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9640B (zh) 一种同轴式独立电驱桥及电动汽车
JP3463366B2 (ja)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CN203401944U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US6080077A (en) Planetary gear drive train
CN106828076B (zh) 具有轮边减速装置的电动轮毂
CN103434385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US5588931A (en) Planetary reducer and wheel bearing unit
CN218992283U (zh)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CN210034308U (zh) 一种双联行星齿轮轮边减速器
CN104786824B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边驱动装置
JP5130780B2 (ja) 車輪駆動装置
CN217002953U (zh) 新型轮边集成系统
CN110345202A (zh) 一种二级减速的agv驱动轮
CN107882925A (zh) 拖拉机前驱动桥减速传动系统
CN210760074U (zh) 转向驱动前桥总成和车辆
CN215444939U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及车辆
CN108290491B (zh)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CN216279216U (zh) 一种用于智能载重机器人的大转速比减速机
CN220947369U (zh) 轮盘驱动轴
CN220616086U (zh) 中置电机传动系统的定位结构
WO2023130240A1 (zh)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及机动车
CN203796889U (zh) 用于车辆的驱动组件
CN214367631U (zh) 一种齿轮箱内的新型传动结构
CN216588599U (zh) 一种盾构的中心驱动结构
CN209813698U (zh) 一种汽车及其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