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8603U -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8603U
CN218988603U CN202223489852.0U CN202223489852U CN218988603U CN 218988603 U CN218988603 U CN 218988603U CN 202223489852 U CN202223489852 U CN 202223489852U CN 218988603 U CN218988603 U CN 21898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box
hinge
seat ring
plat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98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晓杰
曹光光
宋强
于卓
陈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98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8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所述起重机底盘座圈包括中间箱型及与中间箱型连接的铰接区域;所述中间箱型内部设置有内圆弧板,所述内圆弧板连接有若干个中间隔板将中间箱型内部均匀分割,所述中间隔板与中间箱型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加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箱型的内部设置内圆弧板,通过内圆弧板外壁连接设置若干个铰接点中间隔板与中间箱型的内壁连接,将中间箱型均匀分成若干个截面属性相同的区域,且通过设置加强筋将铰接点中间隔板与中间箱型内壁连接以增加底盘座圈的承载能力,通过设置外圆弧板将每两个拐角铰接区域连接起来增加底盘座圈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车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项目的不断上马,以及风电市场主流发电机组发电功率的增加,其风机、叶片的吊装高度逐步提升,对起重设备的承载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起重机主要的承载部件,底盘车架为了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对其底盘座圈的强度、刚度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大吨位起重机主要是采用X型支腿车架,如图3、图4所示。该车架主要由车架前段10、车架中段l1、回转支座12及车架后段13焊接而成。其中,回转支座12位于车架中段11和车架后段13之间,并与车架中段11和车架后段13焊接成一体。回转支座12与车架中段11连接处的端部外侧左右对称布置用于连接活动支腿的活动支腿前上安装支座16和活动支腿前下安装支座17,回转支座12与车架后段13连接处的端部外侧左右对称布置用于连接活动支腿的活动支腿后上安装支座14和活动支腿后下安装支座15。
目前,轮式起重机底盘座圈,如图4所示。该座圈中布置多道隔板呈“井”字型,将座圈分成多个不同大小的区域,使座圈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同时,座圈上平面采用分段式拼焊,包括座圈上盖板I1、座圈上盖板II2、座圈上盖板III3。其中座圈上盖板II2用于固定上车中心回转体。
虽然,该结构型式的承载能力、抗弯性能较好,但是其结构复杂、存在焊道数量多,且该处焊道位于高应力区域,对人员的焊接水平要求较高,焊接质量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焊道数量多,热输入量大,容易产生多处热影响区,容易产生残余应力集中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底盘座圈中的隔板焊道复杂、焊道位于高应力区域且焊道数量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包括中间箱型及与中间箱型连接的铰接区域;
所述中间箱型内部设置有内圆弧板,所述内圆弧板连接有若干个中间隔板将中间箱型内部均匀分割,所述中间隔板与中间箱型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加强连接。
通过设置内圆弧板外壁连接设置的若干个中间隔板将中间箱型内部均匀分为若干个区域,减少了焊道数量,使得隔开的各个区域内的截面属性相同,提高底盘座圈的承载能力。
可选的,所述中间箱型呈圆筒形,所述铰接区域包括4个拐角铰接区域,贴合中间箱型外围的弧度连接,每个拐角铰接区域间连接有外圆弧板与中间箱型连接,增加铰接区域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中间箱型及铰接区域顶部及底部对应设置底盘座圈上盖板及底盘座圈下底板,且所述底盘座圈上盖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用于安装上车起吊装置。
可选的,每个所述拐角铰接区域中间设置有铰接点中间隔板将拐角铰接区域分割为铰接点下立板及铰接点上立板,用以实现活动支腿的安装。
可选的,每个所述拐角铰接区域顶部均设置有铰接点加强板用以加强与活动支腿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铰接区域侧面还设置有用于车架主体焊接、转运,以及装配的吊装支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起重机底盘座圈通过在中间箱型的内部设置内圆弧板,通过内圆弧板外壁连接设置若干个铰接点中间隔板与中间箱型的内壁连接,将中间箱型均匀分成若干个截面属性相同的区域,以实现承载能力均匀,且通过设置加强筋将铰接点中间隔板与中间箱型内壁连接以增加底盘座圈的承载能力,通过设置外圆弧板将每两个拐角铰接区域连接起来增加底盘座圈的稳定性,且通过在每个所述拐角铰接区域顶部均设置有铰接点加强板用以加强与活动支腿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座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座圈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盘座圈上盖板,2-铰接区域,3-底盘座圈下底板,4-吊装支架,5-中间箱型,6-外圆弧板,7-铰接点下立板,8-铰接点中间隔板,9-铰接点上立板,10-铰接点加强板,11-内圆弧板,12-中间隔板,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包括中间箱型5及与中间箱型5连接的铰接区域2;
中间箱型5优选为圆筒形结构,铰接区域2呈矩形状连接于中间箱型5的圆周面,铰接区域2优选分为4个拐角处的拐角处铰接区域,每个拐角处铰接区域贴合中间箱型5的圆周面,且每两个相邻的拐角处铰接区域连接有外圆弧板6,外圆弧板6贴合中间箱型5的圆周面连接固定。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间箱型5中心设置有内圆弧板11,内圆弧板11优选为圆柱形结构,内圆弧板11圆周面连接设置有若干个中间隔板12,中间隔板12另一端与中间箱型5的内侧面固定,且中间隔板12将中间箱型5的内部均匀的分割成面积相同的若干个区域,以实现每个区域内的截面属性相同从而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且中间隔板12与中间箱型5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13,以增加中间隔板12与中间箱型5之间的稳定效果。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间箱型5顶部设置有地板座圈上盖板1,且地板座圈上盖板1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连接安装上车起吊装置,中间箱型5顶部设置有底盘座圈下底板3,用于支撑上部结构;
每个拐角铰接区域侧面中间设置有铰接点中间隔板8将拐角铰接区域分割为铰接点下立板7及铰接点上立板9,用以实现活动支腿的安装,且每个拐角铰接区域顶部均设置有铰接点加强板10用以加强与活动支腿的连接;
铰接区域2侧面还设置有吊装支架4,用于车架主体焊接、转运,以及装配时吊装。
上述实施例中所起重机底盘座圈所具备的积极效果同样适用于车架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箱型(5)及与中间箱型(5)连接的铰接区域(2);
所述中间箱型(5)内部设置有内圆弧板(11),所述内圆弧板(11)连接有若干个中间隔板(12)将中间箱型(5)内部均匀分割,所述中间隔板(12)与中间箱型(5)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13)加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型(5)呈圆筒形,所述铰接区域(2)包括4个拐角铰接区域,贴合中间箱型(5)外围的弧度连接,每2个拐角铰接区域间连接有外圆弧板(6)与中间箱型(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型(5)及铰接区域(2)顶部及底部对应设置底盘座圈上盖板(1)及底盘座圈下底板(3),且所述底盘座圈上盖板(1)轴向设置有螺纹孔,用于安装上车起吊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拐角铰接区域中间设置有铰接点中间隔板(8)将拐角铰接区域分割为铰接点下立板(7)及铰接点上立板(9),用以实现活动支腿的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拐角铰接区域顶部均设置有铰接点加强板(10)用以加强与活动支腿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区域(2)侧面还设置有用于车架主体焊接、转运,以及装配的吊装支架(4)。
7.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底盘座圈。
CN202223489852.0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Active CN21898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852.0U CN218988603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852.0U CN218988603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8603U true CN21898860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6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9852.0U Active CN218988603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8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54076A1 (zh) 电池托盘及电池包
CN218988603U (zh) 一种起重机底盘座圈及车架结构
CN21240089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氢气瓶固定框架结构
CN110667629B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动车端梁及下部铰接安装座结构
CN216597828U (zh) 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115416468A (zh)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车架总成和新能源商用车
CN208559536U (zh) 一种汽车减震塔及汽车
CN207984536U (zh) 支撑梁总成及汽车
CN209336476U (zh) 电池包组件和车辆
CN217679241U (zh) 一种钢结构塔吊基础
CN216689560U (zh) 一种回转轴承安装系统和挖掘机
CN217864834U (zh) 卫星承重底板
CN219779066U (zh) 电池安装组件及工程车辆
CN219219832U (zh) 转塔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220865199U (zh) 一种后背式电池框托架
CN218764656U (zh) 一体式蒸发式冷凝器
CN220544128U (zh) 一种铝型材托盘边框结构
CN217804166U (zh) 一种加强型缩短桥
CN217945492U (zh) 一种飞机底板加强梁
CN215160514U (zh) 一种转台及起重机
CN219885534U (zh) 一种整体式填充型平衡重结构
CN220217298U (zh) 一种高端机械设备用精密支撑块
CN21468899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车
CN217730410U (zh) 一种调平支腿连接板固定装置
CN217808440U (zh) 一种可翻转平台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