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2768U -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2768U
CN218982768U CN202223533438.5U CN202223533438U CN218982768U CN 218982768 U CN218982768 U CN 218982768U CN 202223533438 U CN202223533438 U CN 202223533438U CN 218982768 U CN218982768 U CN 218982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dies
trailer
chut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34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鲁县
王清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shan Luheng Trailer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gshan Luheng Trailer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gshan Luheng Trailer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gshan Luheng Trailer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34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2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2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2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属于挂车弯梁折弯模具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工作台上端另一侧设置液压缸,液压缸与挡板之间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压模,工作台下端设置有用于将压模调换方向的调位箱,调位箱可随压模的移动而在工作台下端滑动,本自动换模设备通过设计调位箱,使压模能够自动提升转动方向后再落到工作台上,实现两个压模对折弯钢板折弯方向的改变,同时还能实现压模的自动复位,完全代替了人工换模的工作方式,当压模体积过大时,无需人工手动抬起压模来改变压模的方向,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工人只需拉动折弯钢板,以及控制调位箱工作即可,提升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弯梁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背景技术
挂车底盘车架的弯梁在焊接前,需要对钢片进行多道反向折弯,目前都是在折弯台上通过液压缸推动模具实现对钢片的折弯作业,连续的反向折弯时,需要人工调换两个模具的方向,实现钢板弯折角度的对换,小型的模具通过手提的方式便可实现模具方向的调换,但当生产的挂车车型体积大时,所需的弯梁以及折弯模具体积也较大,造成人工换模困难,影响加工效率。
基于此,我们对传统的折弯工作台进行了改进,通过在工作台底部设计工作箱,在工作箱内部通过电机与气缸的配合,使模具中对应的两个压模均能自动升起调换方向后再落到工作台上,实现模具折弯方向的自动变换,工人只需抽动钢板,便可连续的实现弯梁的反向折弯作业,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挂车配件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工作台上端另一侧设置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挡板之间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压模,所述工作台下端设置有用于将压模调换方向的调位箱,所述调位箱可随压模的移动而在工作台下端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设计的调位箱,来使压模能够自动提升转动方向后再落到工作台上,来实现两个压模对折弯钢板折弯方向的改变,当压模体积过大时,无需人工手动抬起压模来改变压模的方向,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工人只需拉动折弯钢板,以及控制调位箱工作即可,提升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每个压模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滑动设置于工作台下端的第二滑板,第二滑板下端设置有调位箱,所述调位箱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依次贯穿第二滑板及工作台并与压模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端与第二滑板及工作台转动连接,且输出端可随压模在工作台上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及气缸的配合,便可实现压模的升降以及转向运动,通过气缸带动压模升起后,转向电机带动气缸转动,进而带动压模转动,实现压模方向的改变,结构简单,且操控方便,使调位箱加工制造成本较低,便于对传统的工作台进行改造,也便于批量定制生产推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上端前后两侧设置有导向板,压模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板对第一滑板的水平限位,可保证第一滑板带动压模能在工作台上稳定的滑动,选择导向板而非采用导轨,便于第一滑板的升降运动,避免来了使用导轨而限制第一滑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输出端贯穿第一滑槽并与第一滑板下端连接,且输出端能够在第一滑槽内转动及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第一滑槽,保证气缸的输出端能够随第一滑板沿工作台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位于第一滑槽前后两侧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板下端固定设置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下端依次贯穿第二滑槽及第二滑板,所述稳定杆能随第一滑板在第二滑槽中上下以及前后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稳定杆及第二滑槽,当压模落在工作台上时,稳定杆插设到第二滑槽以及第二滑板内,一是能够保证第一滑板带动压模在工作台上稳定滑动,二是稳定杆与气缸的输出单共同带动第二滑板第调位箱随第一滑板的运动而运动,保证了第二滑板运动的稳定性,避免了只通过气缸输出端带动第二滑板移动而导致输出端受力过大易对气缸造成损伤的问题,保证了气缸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下端设置有多个底座,两个调位箱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靠近调位箱的底座并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底座及调位箱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液压缸的输出端只能推动压模移动,而无法将压模拉回,使两个压模分离,因此通过滑杆以及复位弹簧的配合,能够使两个压模回到初始位置,便于压模升起调换方向,在当钢板的一个折弯过程结束时,液压缸的输出端收回时,两个压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均向靠近液压缸一侧的方向移动,靠近液压缸一侧的压模移动距离大,另一个压模的移动距离小,保证两个压模分离的同时,原本与挡板接触的压模能够离开挡板,使两个压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调换方向,无需人工再调动压模的位置,提高了该设备的自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轨,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置于导向轨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导向轨,能够保证第二滑板在工作台下端的稳定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自动换模设备通过在传统的压模装置上设计上调位箱,使压模能够自动提升转动方向后再落到工作台上,来实现两个压模对折弯钢板折弯方向的改变,同时通过复位弹簧还能实现压模的自动复位,完全代替了人工换模的工作方式,当压模体积过大时,无需人工手动抬起压模来改变压模的方向,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工人只需拉动折弯钢板,以及控制调位箱工作即可,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自动换模设备中两个压模在对折弯钢板折弯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两个压模在初始位置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图2对应的该自动换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自动换模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与图1对应的两个压模各自的方向改变后的折弯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导向板;3、压模;4、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6、挡板;7、液压缸;8、第一滑板;9、折弯钢板;10、底座;11、滑杆;12、复位弹簧;13、调位箱;14、转向电机;15、气缸;16、输出端;17、第二滑板;18、导向轨;19、稳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6,工作台1上端另一侧设置液压缸7,液压缸7与挡板6之间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压模3,上述为目前挂车弯梁冷折弯设备中所使用的传统工具,压模3为两侧都能够使用的常规模具,根据需求可定制体积不同的压模3,本自动换模设备中,在工作台1上端前后两侧设置有导向板2,压模3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板8,第一滑板8滑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板2之间,在工作台1下端设置有用于将压模3调换方向的调位箱13,调位箱13可随压模3的移动而在工作台1下端滑动,具体的,结合图3,在每个压模3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滑动设置于工作台1下端的第二滑板17,在工作台1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轨18,所述第二滑板17滑动设置于导向轨18之间,第二滑板17下端设置有调位箱13,调位箱13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向电机14,转向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气缸15,气缸15的上端可选择与第二滑板17转动连接,来保证转向电机14带动气缸15转动时气缸15的稳定性,气缸15的输出端16依次贯穿第二滑板17及工作台1并与压模3下端固定连接,输出端16与第二滑板17及工作台1转动连接,且输出端16可随压模3在工作台1上滑动。
进一步,为了实现输出端16能够随压模3在工作台1上移动,在工作台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4,输出端16贯穿第一滑槽4并与第一滑板8下端连接,且输出端16能够在第一滑槽4内转动及滑动,其结构可参照图2-4所示。
再进一步,为了保证第一滑板8带动压模3在工作台1上能够稳定的滑动,同时为了保证第二滑板17运动的稳定性,避免只通过气缸15的输出端16带动第二滑板17移动而导致输出端16受力过大易对气缸15造成损伤的问题,在工作台1上开设有位于第一滑槽4前后两侧的第二滑槽5,第一滑板8下端固定设置有稳定杆19,稳定杆19下端依次贯穿第二滑槽5及第二滑板17,稳定杆19能随第一滑板8在第二滑槽5中上下以及前后移动,当压模3落在工作台1上时,稳定杆19便插设到第二滑槽5以及第二滑板17内,使第二滑板17能够稳定的随第一滑板8移动,当气缸15的输出端16将压模3顶起后,此时第一滑板8带动稳定杆19上升,使稳定杆19位于第二滑槽以及导向板2的上方,使稳定杆19不会影响压模3的转动,两个稳定杆19对称设计,压模3在调换方向落下后,稳定杆19又重新插到第二滑槽5以及第二滑板17内。
另外,在工作台1下端设置有多个底座10,考虑到在两个压模3转动时不受彼此的影响,以及压模3不受挡板6的影响,将压模3设计为在一道折弯程序完成后能够自动复位,具体的,参照图4所示,在两个调位箱1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滑杆11,滑杆11贯穿靠近调位箱13的底座10并与底座10滑动连接,所述滑杆11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两端分别与底座10及调位箱13固定连接,当折弯钢板9的一个折弯过程结束时,液压缸7的输出端收回时,两个压模3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均向靠近液压缸7一侧的方向移动(此时左侧的复位弹簧12处于拉伸状态,右侧的复位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靠近液压缸7一侧的压模3移动距离大,另一个压模3的移动距离小,保证两个压模3分离的同时,原本与挡板6接触的压模3能够离开挡板6,使两个压模3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调换方向,压模3调换方向前后的两个不同状态可分别参照图1及图5所示。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自动换模设备,下面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阐述:
首先结合图2及图3,为本设备处于初设状态时的示意图,两个压模3此时可以升降与转动,彼此互不影响,将折弯钢板9放到两个压模3之间,通过外部的控制器控制液压缸7的输出端移动,液压缸7输出端与左侧的压模3接触,推动压模3沿工作台1右移,使两个压模3压住折弯钢板9,此时右侧的压模3还未与挡板6接触,液压缸7继续推动两个压模3右移,当右侧的压模3与挡板6接触后,在液压缸7的施力下,两个压模3处于图1的状态,完成对折弯钢板9的一道折弯作业;随后,通过控制外部控制器,液压缸7输出端收回,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调位箱13带动第二滑板17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滑板8运动,使两个压模3重新回到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此时,通过控制外部的控制器,使调位箱13工作,其内部气缸15的输出端16伸出,首先将两个压模3推起,稳定杆19完全离开工作台1,随后转向电机14工作,带动气缸15转动,进而使压模3转动,使其调换方向,随后气缸15带动压模3落下到初始的位置,工人向前拉动折弯钢板9,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缸7工作,来完成对折弯钢板9的下一道折弯作业,压模3变换方向后折弯时的状态如图5所示,依次反复作业,便可完成对弯梁的反复折弯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的液压缸7、转向电机14、气缸15以及控制器均通过定制购买获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获得的常规设备,控制器对液压缸7、转向电机14及气缸15的控制程序在出厂时设置即可,两个压模3的复位后的原始位置可根据对复位弹簧12型号的选择来设计,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定制购买可直接获得的常规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针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进行具体、清楚的描述。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现有技术或者公知常识的方案或特征,在上面实施例中就不作详细地描述了。
另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只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从而可以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6),工作台(1)上端另一侧设置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与挡板(6)之间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下端设置有用于将压模(3)调换方向的调位箱(13),所述调位箱(13)可随压模(3)的移动而在工作台(1)下端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压模(3)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滑动设置于工作台(1)下端的第二滑板(17),第二滑板(17)下端设置有调位箱(13),所述调位箱(13)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转向电机(14),转向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气缸(15),气缸(15)的输出端(16)依次贯穿第二滑板(17)及工作台(1)并与压模(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端(16)与第二滑板(17)及工作台(1)转动连接,且输出端(16)可随压模(3)在工作台(1)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前后两侧设置有导向板(2),压模(3)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板(8),所述第一滑板(8)滑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板(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输出端(16)贯穿第一滑槽(4)并与第一滑板(8)下端连接,且输出端(16)能够在第一滑槽(4)内转动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位于第一滑槽(4)前后两侧的第二滑槽(5),所述第一滑板(8)下端固定设置有稳定杆(19),所述稳定杆(19)下端依次贯穿第二滑槽(5)及第二滑板(17),所述稳定杆(19)能随第一滑板(8)在第二滑槽(5)中上下以及前后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下端设置有多个底座(10),两个调位箱(1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贯穿靠近调位箱(13)的底座(10)并与底座(10)滑动连接,所述滑杆(11)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两端分别与底座(10)及调位箱(1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轨(18),所述第二滑板(17)滑动设置于导向轨(18)之间。
CN202223533438.5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Active CN218982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3438.5U CN218982768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3438.5U CN218982768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2768U true CN218982768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3438.5U Active CN218982768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2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94256U (zh) 一种折弯机
CN204430050U (zh) 一种适用于冲压自动生产线工件移载的机械手
CN218982768U (zh) 一种挂车弯梁冷折弯自动换模设备
CN201997583U (zh) 折弯机
CN219745918U (zh) 一种船舶装件弯曲压模工装
CN211588168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冲压机
CN104759595A (zh) 微震压实式造型机及其造型方法
CN204545339U (zh) 微震压实式造型机
CN101172298A (zh) 镦锻成型机
CN213944550U (zh) 汽车边梁加强板翻边整形、侧翻边冲孔合模模具
CN103264118A (zh) 一种螺母毛坯成型装置及其毛坯成型方法
CN211218364U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抱圆机
CN210821471U (zh) 一种票据整理压平装置
CN201102053Y (zh) 镦锻成型机
CN112078117A (zh) 一种能间歇进行多类冲压模具的制造装置
CN220627889U (zh) 一种电池热压密封机
CN211591467U (zh) 大行程推压成型机构
CN219443087U (zh) 一种采用双向定型的冲压装置
CN117925919B (zh) 一种皮革自动化压制、冲裁一体化装置
CN218946121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
CN215847027U (zh) 一种金属件数控加工用工装夹具的辅助举升装置
CN220901566U (zh) 一种cnc机器人加工精密模具
CN218452531U (zh) 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冲压装置
CN219851659U (zh) 窗扇执手处型材开孔设备
CN214639400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冲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