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8754U - 手持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8754U
CN218978754U CN202222655719.1U CN202222655719U CN218978754U CN 218978754 U CN218978754 U CN 218978754U CN 202222655719 U CN202222655719 U CN 202222655719U CN 218978754 U CN218978754 U CN 218978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st collection
cavity
air inlet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57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道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u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u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u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u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57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8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8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8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吸尘器包括主体、把手结构、风道结构以及风门组件,主体包括集尘仓,集尘仓形成有集尘腔,集尘腔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把手结构连接于主体一侧,风门组件活动安装于集尘腔侧壁,以封闭或开启进风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集尘仓形成有集尘腔,集尘腔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手持吸尘器吸附的灰尘被收集在集尘腔内,集尘腔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门组件,用以封闭或开启进风口,当手持吸尘器开始吸尘工作时,风门组件打开,让灰尘吸入集尘腔中,当手持吸尘器工作结束时,风门组件关闭,使得手持吸尘器在被搬运时,灰尘不会沿进风口向外倾倒,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手持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的清洁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家庭清洁中,需要对住宅内部的脏污进行彻底的清洁,但是通过传统的方式不能够满足室内的干净度,而且费时费力,吸尘器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现有的吸尘器,由于风道与集尘仓连通,导致吸尘器再未被使用时,灰尘容易从集尘仓内倒出,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吸尘器,旨在解决灰尘容易被倾倒出集尘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持吸尘器,包括:
主体,包括集尘仓,所述集尘仓形成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把手结构,连接于所述主体一侧;
风道结构,对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集尘腔内;
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集尘腔侧壁,以封闭或开启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在所述集尘腔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另一端向所述安装槽的顶壁延伸;
风门,所述风门通过轴套转动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风门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以及,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以将所述风门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将所述风门抵顶于所述集尘腔内侧壁,以封闭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轴与所述轴套之间,所述扭簧形成有两个勾头,两个所述勾头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槽侧壁和所述轴套内壁,所述扭簧用以将所述风门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将所述风门抵顶于所述集尘腔内侧壁,以封闭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把手结构包括:
把手,形成有安装腔;以及,
电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以电连接手持吸尘器的主体。
可选地,所述把手包括:
手持部,呈中空设置,且其上端和侧面均设有开口,所述手持部的侧面沿其开口的边缘向外部延伸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连接手持吸尘器的主体;以及,
盖体,盖合于所述手持部上端的开口处,以与所述手持部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
可选地,所述盖体内侧设有安置台,所述安置台上设有限位孔;
所述把手结构还包括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贯通所述盖体向外侧延伸,以电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电芯与所述充电端口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把手和电芯,所述把手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电芯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主体还包括风机仓,所述风机仓形成有吸风腔,所述吸风腔设置在所述集尘腔上方;
所述手持吸尘器还包括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安装在在所述吸风腔内,且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吸风腔相连通;
所述把手与所述主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滤网组件;
所述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吸风腔与所述集尘腔之间。
可选地,沿所述风机仓顶部周向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所述吸风腔通过所述通风孔与大气相连。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且设于所述集尘腔内,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集尘腔内壁面之间形成风道腔室;以及,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形成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进风通道内形成有圆弧形壁面,所述圆弧形壁面与所述集尘腔内侧壁相切设置;
其中,外界空气进入所述进风通道,经过所述圆弧形壁面导流后进入所述集尘仓内,以在所述集尘仓内能够沿所述集尘腔侧壁回转,并在所述风道腔室内形成旋风。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集尘仓形成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手持吸尘器吸附的灰尘被收集在所述集尘腔内,所述集尘腔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门组件,用以封闭或开启所述进风口,当所述手持吸尘器开始吸尘工作时,所述风门组件打开,让灰尘吸入所述集尘腔中,当所述手持吸尘器工作结束时,所述风门组件关闭,使得所述手持吸尘器在被搬运时,灰尘不会沿所述进风口向外倾倒,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持吸尘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位于进风口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风门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880876020000031
Figure BDA00038808760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的清洁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家庭清洁中,需要对住宅内部的脏污进行彻底的清洁,但是通过传统的方式不能够满足室内的干净度,而且费时费力,吸尘器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现有的吸尘器,由于风道与集尘仓连通,导致吸尘器再未被使用时,灰尘容易从集尘仓内倒出,影响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吸尘器,旨在解决灰尘容易被倾倒出集尘仓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包括主体1、把手结构2、风道结构3以及风门组件4,所述主体1包括集尘仓11,所述集尘仓11形成有集尘腔111,所述集尘腔111上设置有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所述把手结构2连接于所述主体1一侧,所述风门组件4,所述风门组件4活动安装于所述集尘腔111侧壁,以封闭或开启所述进风口11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集尘仓11形成有集尘腔111,所述集尘腔111上设置有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吸附的灰尘被收集在所述集尘腔111内,所述集尘腔111的进风口112处,设置有风门组件4,用以封闭或开启所述进风口112,当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开始吸尘工作时,所述风门组件4打开,让灰尘吸入所述集尘腔111中,当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工作结束时,所述风门组件4关闭,使得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在被搬运时,灰尘不会沿所述进风口112向外倾倒,提高用户体验。
为方便所述风门组件4安装,所述进风口112在所述集尘腔111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具体地,所述风门组件4包括安装轴41、风门42和复位件43,所述安装轴41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另一端向所述安装槽的顶壁延伸,一般来说,所述安装轴4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可以采用打孔安装,也可以采用粘结剂粘接,但由于所述安装轴41设于所述安装槽内,若两者之间采用粘接设置,会降低结构上的连接质量,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轴41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以提高所述安装轴41与所述安装槽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风门42通过轴套转动套设于所述安装轴41上,所述风门42与所述进风口112相对设置,所述风门42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要是能够封闭所述进风口112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所述风道结构3的导风能力,所述风门42为贴合所述集尘腔111侧壁形状的弧形,当所述集尘仓11内外形成风压时,风压可使所述风门42打开所述进风口112,同时所述风门42可以起到导风作用,进一步引导旋风形成;所述复位件43用以将所述风门42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将所述风门42抵顶于所述集尘腔111内侧壁,以封闭所述进风口112,避免停止进风后,灰尘由所述集尘仓11内从进风管32倾倒出。
需要补充的是,所述复位件43不局限于带有复位功能的零部件,如弹簧、扭簧等,也包括带有复位功能的零部件组,如磁吸组(可在所述进风口112和所述风门42上分别设置磁极相反的磁性体)、连接杆组等,若采用带有复位功能的零部件组,则会使结构相对复杂,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43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安装轴41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轴41与所述轴套之间,所述扭簧形成有两个勾头,两个所述勾头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槽侧壁和所述轴套内壁,所述扭簧用以将所述风门42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将所述风门42抵顶于所述集尘腔111内侧壁,以封闭所述进风口112,结构简单,且功能性好,易于检修替换。
所述主体1还包括风机仓,所述风机仓形成有吸风腔121,所述吸风腔121设置在所述集尘腔111上方,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还包括电芯22和吸风组件5,所述吸风组件5安装在所述吸风腔121内,所述电芯22用以给所述吸风组件5供能,以驱动所述吸风组件5产生向内的吸力向内吸尘。
可以理解地,当所述吸风组件5、电芯22、集尘腔111都设于所述主体1上时,所述主体1将因需容纳过多的结构而变得臃肿,进而导致整个手持吸尘器1000体积增大,影响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设置在把手21中,具体地,所述把手结构2包括把手21和电芯22,所述把手21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电芯22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如此,以将所述电芯22由主体1转移至把手21内,提高了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的空间利用率,优化了结构布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1与所述主体1一体成型,便于制作,所述把手21包括手持部211和盖体213,所述手持部211呈中空设置且其上端和侧面均设有开口,所述手持部211的侧面沿其开口的边缘向外部延伸以形成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用以连接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的主体1,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吸风腔121相连通,通过所述连接部212,所述电芯22可为所述吸风组件5进行供电。
一般来说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手持部211之间的连接不做具体限制,但由于将电芯22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把手21的整体质量会有所上升,若两者之间采用分体设置,会增加结构上的复杂程度,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手持部211一体设置,以提高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手持部211之间的强度;所述盖体213盖合于所述手持部211上端的开口处,以与所述手持部211共同限定出所述容腔,所述盖体213与所述手持部2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确认电芯22的老化情况,及时进行更换。
在所述盖体213的内侧设有安置台,所述安置台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以供所述把手结构2的充电端口安装,以防止所述充电端口移动,所述充电端口由所述盖体213的内侧贯通所述盖体213向外侧延伸,以能够电连接外部电源,并且所述电芯22与所述充电端口电连接,以使得所述充电端口可以连接外部电源给所述电芯22充电。
为保证风由所述出风口113进入所述吸风腔121后可以重新进入大气中,沿所述风机仓顶部周向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22,所述吸风腔121通过所述通风孔122与大气相连,如此,以保证所述集尘腔111与所述吸风腔121内风路流通顺畅。
为保证集尘腔111内的灰尘不会进入吸风腔12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3还包括滤网组件31,所述滤网组件31设置在所述吸风腔121与所述集尘腔111之间,以阻止灰尘向吸风腔121运动。
为使吸入所述集尘腔111内的灰尘,不会与所述滤网组件31粘连,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吸尘器1000的进风口112呈弧形设置,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3包括滤网组件31和进风管32,所述滤网组件31对应所述出风口113设置,且设于所述集尘腔111内,所述滤网组件31与所述集尘腔111内壁面之间形成风道腔室,所述进风管32形成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对应所述进风口112设置,所述进风通道内形成有圆弧形壁面321,所述圆弧形壁面321与所述集尘腔111内侧壁相切设置,其中,外界空气进入所述进风通道,经过所述圆弧形壁面321导流后进入所述集尘仓11内,以在所述集尘仓11内能够沿所述集尘腔111侧壁回转,并在所述风道腔室内形成旋风,经过圆弧形壁面321导流后进入集尘仓11内,以在集尘仓11内能够沿容纳腔侧壁回转,以使外界空气在集尘仓11与安装于集尘仓11内部的过滤组件之间所形成的风道腔室内形成旋风,进而带动灰尘在集尘仓11内回转,可以避免灰尘与滤网粘接,减少过滤孔被堵塞的情况,以提高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包括集尘仓,所述集尘仓形成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把手结构,连接于所述主体一侧;
风道结构,对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集尘腔内;
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集尘腔侧壁,以封闭或开启所述进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在所述集尘腔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另一端向所述安装槽的顶壁延伸;
风门,所述风门通过轴套转动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风门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以及,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以将所述风门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将所述风门抵顶于所述集尘腔内侧壁,以封闭所述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轴与所述轴套之间,所述扭簧形成有两个勾头,两个所述勾头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槽侧壁和所述轴套内壁,所述扭簧用以将所述风门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将所述风门抵顶于所述集尘腔内侧壁,以封闭所述进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结构包括:
把手,形成有安装腔;以及,
电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以电连接手持吸尘器的主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
手持部,呈中空设置,且其上端和侧面均设有开口,所述手持部的侧面沿其开口的边缘向外部延伸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连接手持吸尘器的主体;以及,
盖体,盖合于所述手持部上端的开口处,以与所述手持部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侧设有安置台,所述安置台上设有限位孔;
所述把手结构还包括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贯通所述盖体向外侧延伸,以电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电芯与所述充电端口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把手和电芯,所述把手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电芯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主体还包括风机仓,所述风机仓形成有吸风腔,所述吸风腔设置在所述集尘腔上方;
所述手持吸尘器还包括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安装在所述吸风腔内,且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吸风腔相连通;
所述把手与所述主体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滤网组件;
所述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吸风腔与所述集尘腔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机仓顶部周向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所述吸风腔通过所述通风孔与大气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且设于所述集尘腔内,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集尘腔内壁面之间形成风道腔室;以及,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形成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进风通道内形成有圆弧形壁面,所述圆弧形壁面与所述集尘腔内侧壁相切设置;
其中,外界空气进入所述进风通道,经过所述圆弧形壁面导流后进入所述集尘仓内,以在所述集尘仓内能够沿所述集尘腔侧壁回转,并在所述风道腔室内形成旋风。
CN202222655719.1U 2022-10-09 2022-10-09 手持吸尘器 Active CN218978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5719.1U CN218978754U (zh) 2022-10-09 2022-10-09 手持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5719.1U CN218978754U (zh) 2022-10-09 2022-10-09 手持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8754U true CN21897875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0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5719.1U Active CN218978754U (zh) 2022-10-09 2022-10-09 手持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8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000264U (ko) 핸디형 진공청소기
CN218978754U (zh) 手持吸尘器
CN209285355U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
CN212378187U (zh) 小型家用换气机
CN219594485U (zh) 集污箱和清洁机器人
CN218400271U (zh) 一种防尘散热充电桩
CN213216744U (zh) 一种新型家用扫地机器人
CN213464919U (zh) 一种磁吸式的尘盒、一体式尘盒水箱及清洁机器人
CN219460046U (zh) 宠物吸吹一体机
CN211100269U (zh) 一种超净工作台的清理装置
CN114271728B (zh) 尘盒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20489311U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水箱
CN217610766U (zh) 一种电机盒安装结构和吸尘器
CN215874512U (zh) 集尘装置
CN215777762U (zh) 一种用于手持无线集尘吸尘器的集尘桶壳体
CN217242067U (zh) 一种毛发收集盒可拆装的宠物吹水机
CN216797520U (zh)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主机装置及背包式吸尘器
CN220608231U (zh) 一种尘杯组件及手持吸尘器
CN219270770U (zh) 一种集尘装置和吸尘器
CN214595700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20309074U (zh) 扫地机器人
CN212213637U (zh) 一种真空吸尘器
CN218051600U (zh) 一种幕墙施工孔内灰尘清理装置
CN214958995U (zh) 电机动力组件及地面清洁设备
CN215424417U (zh) 一种机器人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