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4708U -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4708U
CN218974708U CN202223123673.5U CN202223123673U CN218974708U CN 218974708 U CN218974708 U CN 218974708U CN 202223123673 U CN202223123673 U CN 202223123673U CN 218974708 U CN218974708 U CN 218974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detection
crystal module
feeding
mechanica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36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成
王远胜
黄挽
杨春城
易文涛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shi Micr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xin Intelligent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xin Intelligent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xin Intelligent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36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4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4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4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上述装置包括上料组件、检测组件以及下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上料传输带以及上料机械臂;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基台、检测分度盘、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均设置于检测基台上;下料组件包括下料传输带以及下料机械臂,下料机械臂设置于检测基台上,下料机械臂用于将检测分度盘上的液晶模组抓取至下料传输带上。液晶模组通过上料机械臂输送至检测分度盘上,检测分度盘依次经过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以便于对液晶模组进行位置纠偏矫正以及光学自动检测,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对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液晶模组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有鉴于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液晶模组屏幕显示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对于屏幕的检测采用多步骤的人工检测,例如,上下料的人工搬运、人工扫码以及光学检测人工操作等,导致对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低下,从而导致液晶模组的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多个工位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也导致液晶模组的生产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包括:上料组件、检测组件以及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传输带以及上料机械臂,所述上料传输带用于液晶模组的上料输送,所述上料机械臂邻近所述上料传输带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用于抓取所述液晶模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基台、检测分度盘、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所述检测分度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检测分度盘用于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抓取的液晶模组,所述模组纠偏器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均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模组纠偏器的检测端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的检测端均朝向所述检测分度盘,所述模组纠偏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检测分度盘的位偏检测,所述光学检测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的光学透光检测;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传输带以及下料机械臂,所述下料机械臂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下料机械臂用于将所述检测分度盘上的液晶模组抓取至所述下料传输带上,所述下料传输带用于传输经过光学透光检测的液晶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上料捕捉件,所述上料捕捉件的图像捕捉端朝向所述上料传输带,所述上料捕捉件用于捕捉所述液晶模组的坐标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捕捉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杆以及第一图像捕捉器,所述固定杆还与所述上料传输带连接,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朝向所述上料传输带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主体捕捉件,所述主体捕捉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主体捕捉件的图像捕捉端朝向所述上料机械臂设置,所述主体捕捉件用于捕捉所述上料机械臂抓取的液晶模组的主体中心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捕捉件包括捕捉架以及第二图像捕捉器,所述捕捉架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与所述捕捉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朝向所述上料机械臂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捕捉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分度盘具有多个检测工位,多个所述检测工位均匀分布于所述检测分度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料传输带包括第一下料带以及第二下料带,所述第一下料带用于传输光学透光检测正常的液晶模组,所述第二下料带用于传输光学透光检测异常的液晶模组。
一种液晶模组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液晶模组通过上料机械臂输送至检测分度盘上,检测分度盘依次经过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以便于对液晶模组进行位置纠偏矫正以及光学自动检测,最后再由上料机械臂放置于下料传输带上,使得液晶模组的整个缺陷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提升,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对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液晶模组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中模组纠偏器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模组纠偏器中纠偏支架和定位纠偏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包括上料组件、检测组件以及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传输带以及上料机械臂。所述上料传输带用于液晶模组的上料输送,所述上料机械臂邻近所述上料传输带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用于抓取所述液晶模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基台、检测分度盘、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所述检测分度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检测分度盘用于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抓取的液晶模组。所述模组纠偏器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均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模组纠偏器的检测端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的检测端均朝向所述检测分度盘,所述模组纠偏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检测分度盘的位偏检测,所述光学检测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的光学透光检测。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传输带以及下料机械臂。所述下料机械臂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下料机械臂用于将所述检测分度盘上的液晶模组抓取至所述下料传输带上,所述下料传输带用于传输经过光学透光检测的液晶模组。液晶模组通过上料机械臂输送至检测分度盘上,检测分度盘依次经过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以便于对液晶模组进行位置纠偏矫正以及光学自动检测,最后再由上料机械臂放置于下料传输带上,使得液晶模组的整个缺陷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提升,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对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液晶模组的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10包括上料组件100、检测组件200以及下料组件300。所述上料组件100包括上料传输带110以及上料机械臂120。所述上料传输带110用于液晶模组的上料输送,所述上料机械臂120邻近所述上料传输带110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120用于抓取所述液晶模组。所述检测组件200包括检测基台210、检测分度盘220、模组纠偏器230以及光学检测器240。所述检测分度盘220转动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210上,所述检测分度盘220用于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120抓取的液晶模组。所述模组纠偏器230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240均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210上,所述模组纠偏器230的检测端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240的检测端均朝向所述检测分度盘220,所述模组纠偏器230用于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检测分度盘220的位偏检测,所述光学检测器240用于所述液晶模组的光学透光检测。所述下料组件300包括下料传输带310以及下料机械臂320。所述下料机械臂320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210上,所述下料机械臂320用于将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的液晶模组抓取至所述下料传输带310上,所述下料传输带310用于传输经过光学透光检测的液晶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模组通过上料机械臂120输送至检测分度盘220上,检测分度盘220依次经过模组纠偏器230以及光学检测器240,以便于对液晶模组进行位置纠偏矫正以及光学自动检测,最后再由上料机械臂120放置于下料传输带310上,使得液晶模组的整个缺陷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提升,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对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液晶模组的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上料组件100还包括上料捕捉件130,所述上料捕捉件130的图像捕捉端朝向所述上料传输带110,所述上料捕捉件130用于捕捉所述液晶模组的坐标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捕捉件130位于所述上料传输带110与所述上料机械臂120之间,即所述上料捕捉件130是对即将被所述上料机械臂120抓取的液晶模组进行图像捕捉,也即所述上料捕捉件130是对位于所述上料传输带110上的液晶模组进行图像采集,便于对所述液晶模组的位置进行捕捉,从而便于确定所述液晶模组在所述上料传输带110上的具体位置,进而便于所述上料机械臂120将所述上料传输带110上的液晶模组准确抓取,使得所述液晶模组被快速且准确抓取,以提高所述上料机械臂120对所述液晶模组的转移效率,从而提高所述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捕捉件130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杆132以及第一图像捕捉器134,所述固定杆132还与所述上料传输带110连接,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134朝向所述上料传输带11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132与所述上料传输带110的支架连接,所述固定杆132远离所述上料传输带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134连接,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134的采集端与所述上料传输带110对应,便于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134对所述上料传输带110上的液晶模组进行图像捕捉,从而便于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134确定所述液晶模组在所述上料传输带110上的具体位置,进而便于所述上料机械臂120将所述液晶模组准确抓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检测组件200还包括主体捕捉件250,所述主体捕捉件250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210上,所述主体捕捉件250的图像捕捉端朝向所述上料机械臂120设置,所述主体捕捉件250用于捕捉所述上料机械臂120抓取的液晶模组的主体中心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捕捉件250位于所述上料机械臂120与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之间,即所述主体捕捉件250对所述上料机械臂120抓取的液晶模组进行图像捕捉,也即所述主体捕捉件250对即将放置于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的液晶模组进行图像采集,便于对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进行拍照,从而便于确定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中心位置,进而便于确定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结构情况。这样,在确定了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结构后,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放置的液晶模组的中心位置将与检测工位对应,使得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的检测工位对齐,便于后续的光学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捕捉件250包括捕捉架252以及第二图像捕捉器254,所述捕捉架252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210上,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与所述捕捉架25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朝向所述上料机械臂12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捕捉架252作为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的固定支架,所述捕捉架252分别与所述检测基台210以及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连接,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的图像采集端朝向所述上料机械臂120,便于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对所述上料机械臂120上的液晶模组进行主体拍照,具体地,在所述上料机械臂120将所述上料传输带110上的液晶模组夹取后,移动至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的上方,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对所述液晶模组进行主体图像捕捉后,再将所述液晶模组放置于所述检测分度盘220的对应检测工位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捕捉架252上。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与所述捕捉架252滑动连接,便于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对所述液晶模组进行多位置的图像采集,从而便于快速获取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图像,使得对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图像的采集效率提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之间的间距相等,即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均匀分布于所述捕捉架252上,进一步提高对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图像的采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检测分度盘220具有多个检测工位222,多个所述检测工位222均匀分布于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为所述液晶模组的检测转盘,具体地,所述检测分度盘220具有五个分度,即所述检测分度盘220具有五个检测工位222,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的各液晶模组通过转动方式依次经过所述模组纠偏器230以及光学检测器240,便于对所述液晶模组进行位置纠偏矫正以及光学缺陷检测。其中,所述模组纠偏器230根据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254采集图像,对所述液晶模组在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位置偏移情况进行矫正,以使得所述液晶模组在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的摆放角度正确,便于后续对所述液晶模组进行精准光学检测,以获得准确的光学检测效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纠偏器230中具有摄像头,以便于将所述检测分度盘220的检测工位222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从而便于对所述液晶模组的位置进行纠正,使得所述液晶模组在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的位置与检测工位222匹配。其中,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中心位置与所述检测工位222的中心位置对齐,使得所述检测分度盘220的电控端与所述液晶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便于后续在光学检测过程中对所述液晶模组中的液晶偏转角度进行调整,以配合所述液晶模组的光学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下料传输带310包括第一下料带312以及第二下料带314,所述第一下料带312用于传输光学透光检测正常的液晶模组,所述第二下料带314用于传输光学透光检测异常的液晶模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料带312与所述第二下料带314为所述液晶模组的两个不同液晶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下料带312上放置有光学检测合格的液晶模组,所述第二下料带314上放置有光学检测不合格的液晶模组,具体地,所述光学检测器240对所述检测分度盘220上的液晶模组进行光学检测后,相应的检测结果向所述下料机械臂320传输,便于所述下料机械臂320将检测结果不同的液晶模组放置于不同的下料带上,使得存在缺陷的液晶模组与合格的液晶模组分开传输,有效地提高了对所述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
可以理解的,对于液晶模组的柔性线路板的纠偏定位,由于液晶模组的柔性线路板本身比较柔软,位置不容易捕捉,通常采用人工插拔定位方式,而人工插拔方式不仅纠偏时间过长,而且准确性也较差。
为了提高对所述液晶模组的柔性线路板的位偏矫正准确度,请参阅图2,所述模组纠偏器230包括纠偏支架23a以及定位纠偏件23b。所述纠偏支架23a用于放置于液晶模组检测基座上。所述定位纠偏件23b包括轴向移动子件232、转向移动子件234以及定位纠偏子件236。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与所述纠偏支架23a连接,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还与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连接,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用于轴向平移。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用于旋转移动,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还与所述定位纠偏子件236连接。所述定位纠偏子件236包括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以及伸缩纠偏器236b,所述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用于朝向液晶模组,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与所述液晶模组的柔性线路板对应,以调整所述柔性线路板相对于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采集的柔性线路板与液晶模组的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轴向移动子件232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平面位置矫正,转向移动子件234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平面转动矫正,伸缩纠偏器236b对柔性线路板进行竖直方向矫正,便于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全方位的位置纠偏矫正,使得柔性线路板与液晶模组的主体之间的纠偏定位准确性,从而使得柔性线路板的纠偏精准度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包括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以及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所述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与所述纠偏支架23a连接,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与所述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还与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作为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的一个平移方向上的平移部件,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为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的另一个平移方向上的平移部件,使得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在两个不同平面方向上进行移动,便于对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平面位置进行纠偏矫正,从而便于调整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提高对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平面位置纠偏的精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平移滑轨2322以及第一驱动电机2324,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与所述纠偏支架23a连接,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2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在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作为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的移动轨道,即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沿着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的轨道进行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发生沿第一轴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24为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提供动能,以便于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在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上进行滑动,使得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相对于所述纠偏支架23a发生位置变化,从而便于对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第一轴向上的位置纠偏。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平移滑轨2326以及第二驱动电机2328,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与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连接,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28用于驱动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在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设置于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上,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相对于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沿着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滑的方向移动。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通过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与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连接,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在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上滑动,使得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相对于所述第二平移滑轨2326以及所述第一平移滑轨2322均发生相对运动,便于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位移,从而便于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对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各方向进行位置矫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面平移结构232b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使得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在平面内进行全方位平移。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的伸缩方向还与所述第二轴向平移件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这样,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在所述第一平面平移结构232a和所述第二轴向平移件的平面方向上进行位偏矫正,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还在垂直于此平面上进行伸缩矫正,实现对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三轴方向的位偏矫正,使得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位偏矫正更加精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支架2342以及第三驱动电机2344,所述旋转支架2342还分别与所述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以及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44的转轴与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架2342作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44、所述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以及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的安装支架,所述旋转支架2342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44、所述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以及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提供固定安装位置。所述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对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图像采集,便于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对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纠偏,而且,根据所述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所采集的图像,可以为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以及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提供位置纠偏量,便于对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之间的位置进行矫正,进一步提高对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位置矫正准确性。其中,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44根据所述定位捕捉摄像头236a所采集的图像,调整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的位置,即将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旋转至需要矫正的位置,有效地提高所述柔性线路板的矫正准确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转向移动子件234还包括悬挂支架2346,所述悬挂支架2346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44的转轴连接,所述悬挂支架2346还悬挂于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支架2346具有挂钩结构,所述悬挂支架2346通过与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的倒挂,使得所述悬挂支架2346固定在所述轴向移动子件232上,而所述悬挂支架2346又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44的转轴连接,便于所述悬挂支架2346带动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进行移动。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伸缩纠偏器236b包括伸缩驱动电机2362以及纠偏杆2364,所述伸缩驱动电机2362与所述旋转支架2342连接,所述伸缩驱动电机2362的伸缩轴与所述纠偏杆236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驱动电机2362作为所述纠偏杆2364的伸缩动力源,即所述伸缩驱动电机2362作为所述纠偏杆2364提供伸缩动力,便于所述纠偏杆2364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便于所述纠偏杆2364的端部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从而便于所述纠偏杆2364对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位置偏移矫正,使得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液晶模组的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匹配,避免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位偏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包括上料组件、检测组件以及下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传输带以及上料机械臂。所述上料传输带用于液晶模组的上料输送,所述上料机械臂邻近所述上料传输带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用于抓取所述液晶模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基台、检测分度盘、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所述检测分度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检测分度盘用于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抓取的液晶模组。所述模组纠偏器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均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模组纠偏器的检测端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的检测端均朝向所述检测分度盘,所述模组纠偏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检测分度盘的位偏检测,所述光学检测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的光学透光检测。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传输带以及下料机械臂。所述下料机械臂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下料机械臂用于将所述检测分度盘上的液晶模组抓取至所述下料传输带上,所述下料传输带用于传输经过光学透光检测的液晶模组。液晶模组通过上料机械臂输送至检测分度盘上,检测分度盘依次经过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以便于对液晶模组进行位置纠偏矫正以及光学自动检测,最后再由上料机械臂放置于下料传输带上,使得液晶模组的整个缺陷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提升,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对液晶模组的检测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液晶模组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传输带以及上料机械臂,所述上料传输带用于液晶模组的上料输送,所述上料机械臂邻近所述上料传输带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用于抓取所述液晶模组;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基台、检测分度盘、模组纠偏器以及光学检测器,所述检测分度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检测分度盘用于放置所述上料机械臂抓取的液晶模组,所述模组纠偏器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均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模组纠偏器的检测端以及所述光学检测器的检测端均朝向所述检测分度盘,所述模组纠偏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检测分度盘的位偏检测,所述光学检测器用于所述液晶模组的光学透光检测;
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传输带以及下料机械臂,所述下料机械臂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下料机械臂用于将所述检测分度盘上的液晶模组抓取至所述下料传输带上,所述下料传输带用于传输经过光学透光检测的液晶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上料捕捉件,所述上料捕捉件的图像捕捉端朝向所述上料传输带,所述上料捕捉件用于捕捉所述液晶模组的坐标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捕捉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杆以及第一图像捕捉器,所述固定杆还与所述上料传输带连接,所述第一图像捕捉器朝向所述上料传输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主体捕捉件,所述主体捕捉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主体捕捉件的图像捕捉端朝向所述上料机械臂设置,所述主体捕捉件用于捕捉所述上料机械臂抓取的液晶模组的主体中心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捕捉件包括捕捉架以及第二图像捕捉器,所述捕捉架设置于所述检测基台上,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与所述捕捉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朝向所述上料机械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捕捉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图像捕捉器之间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分度盘具有多个检测工位,多个所述检测工位均匀分布于所述检测分度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传输带包括第一下料带以及第二下料带,所述第一下料带用于传输光学透光检测正常的液晶模组,所述第二下料带用于传输光学透光检测异常的液晶模组。
10.一种液晶模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
CN202223123673.5U 2022-11-22 2022-11-22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Active CN218974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3673.5U CN218974708U (zh) 2022-11-22 2022-11-22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3673.5U CN218974708U (zh) 2022-11-22 2022-11-22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4708U true CN218974708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3673.5U Active CN218974708U (zh) 2022-11-22 2022-11-22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4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4494B (zh) 一种不带fpc液晶屏自动检测流水线
CN108447429B (zh) 一种液晶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703148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缆绞线质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16081976U (zh) 一种屏幕检测装置
CN113552468A (zh) 一种pcb板的质量检测使用方法
CN110908156A (zh) 一种液晶屏线路aoi自动检测设备
CN115598062A (zh) 用于3c产品的检测装置
CN213444551U (zh) 一种fv-aoi检测仪的进料输送装置
CN207475682U (zh) 手机屏幕检测仪
CN218974708U (zh)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CN104384902A (zh) 一种机器视觉定位压合系统
CN203688935U (zh) 光学检测机
CN219162002U (zh) 一种多角度图像采集装置
CN112087621B (zh) 镜头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12705473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多角度扫描检测装置
CN112461854A (zh) 一种智能优化盖板终检aoi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209841717U (zh) 一种软包电池极耳焊缝检测装置
CN116571471A (zh) 一种屏幕全贴合不良检测装置
CN208921398U (zh) 高精度显示屏检测装置
CN218766689U (zh) 一种用于检测盖板玻璃外观缺陷的传输与检测装置
CN116300166A (zh) 一种用于lcd屏的多工位检测机构及检测装置
CN213843698U (zh) 液晶屏检测设备
CN115877598A (zh) 液晶模组光学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模组检测设备
CN115646846A (zh) 用于3c产品的检测设备
CN208334826U (zh) 一种不带fpc液晶屏自动检测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401, Building 13, 228 Industrial Zone, Silian Community,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shi Micr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01, Building 13, 228 Industrial Zone, Silian Community,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uxin Intelligent V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