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3794U -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3794U
CN218973794U CN202222542288.8U CN202222542288U CN218973794U CN 218973794 U CN218973794 U CN 218973794U CN 202222542288 U CN202222542288 U CN 202222542288U CN 218973794 U CN218973794 U CN 218973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guide rail
screw rod
motor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22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依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xie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xie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xie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xie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22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3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3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3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产品自动抓取机构、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底板与仿真检测机构,仿真检测机具有台架、马达丝杠移动结构、测试标靶,其中台架可支撑于平面上,台架上端装有一马达丝杠移动结构,马达丝杠移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第一导轨、第一丝杠与滑套,第一导轨设有两组且其固定在台架侧面,测试标靶设于台架前侧且其上通过滑座与第一导轨滑接,丝杠移动标靶上部为菲林chart光学测试MTF标靶包含菲林片及灯箱等设备,丝杆移动标靶下部为显示器播放路况实景,进行视觉模拟测试。本实用新型为一站式检测设备,可以一站式检测产品光学系统、视觉识别系统,整个检测过程全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操作及干涉。

Description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驾驶产品检测领域,具体为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驾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作为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无人驾驶也获得了巨大进步。智能驾驶系统包括感知、认知、决策、控制和执行五大功能模块,通过车载传感系统获取车辆相关信息,进而对车辆进行控制。
智能驾驶产品一般指智能前视系统或ADAS主机,目前针对智能驾驶产品一般使用标靶常规测试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ADAS主机作为自动及辅助驾驶的眼睛,也是自动驾驶中极为重要的感知层器件,通常由于产品设计可靠性因素驱动,ADAS主机摄像头多采用固定泛对焦无穷远方式,无穷远对焦通常为最近对焦距离2米之外且2米非测试最佳像距,所以常规测试如果标靶离测试对象采取大于2米设置会非常影响设备场地空间因为测试标靶也要满足成像区域也要同部放大;
2、ADAS对产品的光学及仿真测试有严格的要求常规工站通常区分光学测试及电器或功能测试,这种测试方式需要产品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切换,例如测试MTF的光学检测站、模拟测试实际工况的视觉检测系统、常规的主机软硬件版本验证等,由于分成了不同的设备就需要多次对产品经行上机台夹装不仅增加了测试工时及上下电时间同时也增加产品划伤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产品自动抓取机构、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底板与仿真检测机构,其中仿真检测机具有台架、马达丝杠移动结构、测试标靶,其中台架可支撑于平面上,台架上端装有一马达丝杠移动结构,马达丝杠移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第一导轨、第一丝杠与滑套,其中第一导轨设有两组且其固定在台架侧面,测试标靶设于台架前侧且其上通过滑座与第一导轨滑接。
优选的,丝杠移动标靶上部为菲林chart光学测试MTF标靶包含菲林片及灯箱等设备,丝杆移动标靶下部为显示器播放路况实景,进行视觉模拟测试。
优选的,第一驱动马达装于台架上端,第一驱动马达轴端连接有第一丝杠,该第一丝杠上套有滑套,且该滑套与测试标靶后侧连接,滑套可在第一丝杠运转时沿第一丝杠上下移动并带动测试标靶。
优选的,产品自动抓取机构位于台架一侧,产品自动抓取机构包括左右移动组件、丝杠上下移动组件、支架以及产品吸取组件,其中左右移动组件可安装在支架上,左右移动组件为无杆气缸滑台模组,该无杆气缸滑台模组前端安装丝杠上下移动组件;所述丝杠上下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导轨板、第二丝杠与连接座,其中导轨板固定在无杆气缸滑台模组前端,导轨板前侧设有滑槽,导轨板顶侧装有第二驱动马达,该第二驱动马达轴端连接第二丝杠,且第二丝杠伸进导轨板内侧,第二丝杠上套有连接座,该连接座端部设有伸出导轨板前侧滑槽的连接板,且该连接板端部安装有产品吸取组件;所述产品吸取组件为一具有柔性吸附的柔性真空吸附夹爪,柔性真空吸附夹爪可在左右移动组件、丝杠上下移动组件的带动下进行左右及上下方向的移动;所述底板设于支架一侧,底板上装置有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包括俯仰马达、安装架、测试台板、产品供电组件、俯仰缓冲器,测试台板用于固定待测产品,测试台板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架连接,测试台板另一端连接俯仰马达,测试台板可在俯仰马达启动时带动其上的待测产品做俯仰运动,以对应不同产品模组安装不同的角度,确保产品sensor与标靶对齐。
优选的,所述测试台板端部一侧装有产品供电组件,产品供电组件包括供电接口以及驱动该供电接口移动对接的上电驱动气缸,测试台板靠近测试标靶的一侧设有增距透镜,增距透镜为模拟无穷远用增距透镜,用于在有限的空间距离如30cm的像距模拟实际100m的相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一站式检测设备,可以一站式检测产品光学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包含并不局限于LDW、FCW、AEB、TSR)及软件版本功能信息读取,利用马达驱动检测标靶在直线导轨上下移动切换光学检测及视觉检测,使用菲林片制作的chart进行MTF检测光学检测;使用显示器播放路况经行视觉识别检测,区别以往需要不同的设备经行不同的检测项目,解决了现在车辆智能驾驶产品检测率低下检测项目覆盖不全,多种检测项目需要多种设备反复装夹产品及自动化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两种检测期间产品无需离开夹具无需断电及位移,固定产品底座可以俯仰转动适应视觉产品不同的模组安装角度,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操作及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与仿真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架;2、第一驱动马达;3、第一导轨;4、第一丝杠;5、滑套;6、测试标靶;7、左右移动组件;8、第二驱动马达;9、导轨板;10、第二丝杠;11、连接板;12、支架;13、产品吸取组件;14、底板;15、俯仰马达;16、安装架;17、测试台板;18、俯仰缓冲器;19、供电接口;20、上电驱动气缸;21、增距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产品自动抓取机构、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底板14与仿真检测机构,其中仿真检测机具有台架1、马达丝杠移动结构、测试标靶6,其中台架1可支撑于平面上,台架1上端装有一马达丝杠移动结构,马达丝杠移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2、第一导轨3、第一丝杠4与滑套5,其中第一导轨3设有两组且其固定在台架1侧面,测试标靶6设于台架1前侧且其上通过滑座与第一导轨3滑接,测试标靶6为附带两种测试项目的标靶,测试标靶6上部为菲林chart光学测试MTF标靶包含菲林片及灯箱等设备,测试标靶6下部为显示器播放路况实景,进行视觉模拟测试,通过马达丝杠移动结构实现上下移动并切换测试种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马达2装于台架1上端,第一驱动马达2轴端连接有第一丝杠4,该第一丝杠4上套有滑套5,且该滑套5与测试标靶6后侧连接,滑套5可在第一丝杠4运转时沿第一丝杠4上下移动并带动测试标靶6;所述产品自动抓取机构位于台架1一侧,产品自动抓取机构包括左右移动组件7、丝杠上下移动组件、支架12以及产品吸取组件13,其中左右移动组件7可安装在支架12上,左右移动组件7为无杆气缸滑台模组,该无杆气缸滑台模组前端安装丝杠上下移动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丝杠上下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8、导轨板9、第二丝杠10与连接座,其中导轨板9固定在无杆气缸滑台模组前端,导轨板9前侧设有滑槽,导轨板9顶侧装有第二驱动马达8,该第二驱动马达8轴端连接第二丝杠10,且第二丝杠10伸进导轨板9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丝杠10上套有连接座,该连接座端部设有伸出导轨板9前侧滑槽的连接板11,且该连接板11端部安装有产品吸取组件13。
在本实施例中,产品吸取组件13为一具有柔性吸附的柔性真空吸附夹爪,柔性真空吸附夹爪可在左右移动组件7、丝杠上下移动组件的带动下进行左右及上下方向的移动,柔性真空吸附夹爪抓取产品前后移动,并把产品整机放置在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产品自动抓取机构通过PLC及感应装置自动抓取产品放置在俯仰可调装置中,由于PLC控制及感应识别属于现有常识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不赘述其构成及运行原理。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4设于支架一侧,底板14上装置有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包括俯仰马达15、安装架16、测试台板17、产品供电组件、俯仰缓冲器18,测试台板17用于固定待测产品,测试台板17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架16连接,测试台板17另一端连接俯仰马达15,测试台板17可在俯仰马达15启动时带动其上的待测产品做俯仰运动,以对应不同产品模组安装不同的角度,确保产品sensor与标靶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测试产品的测试台板17带有角度传感器俯仰可调,通过PLC控制切换不同角度对应不同的产品模组安装不同的角度确保产品sensor与标靶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台板17端部一侧装有产品供电组件,产品供电组件包括供电接口19以及驱动该供电接口19移动对接的上电驱动气缸20,测试台板17靠近测试标靶6的一侧设有增距透镜21。增距透镜21为模拟无穷远用增距透镜,用于在有限的空间距离如30cm的像距模拟实际100m的相距。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上述产品测试方法及过程(基于PLC控制):
1、产品流入自动产品抓取装置下部;
2、自动产品抓取装置机构(吸嘴/柔性真空吸附夹爪)下移吸取产品后并上移;
3、抓取产品左右移动至测试机构平台(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上部;
4、自动产品抓取装置机构(吸嘴)及产品下移并把产品放入测试机构平台内;
5、测试机构平台通过俯仰电机调节至指定俯仰角度并产品上电;
6、产品进行视觉仿真测试,显示器播放路况视频包含行人红绿灯及车道线等工况,带测试OK后;
7、测试标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经行下移至指定位置;
8、测试光学MTF测试;
9、测试OK后,测试标靶上移复位;
10、自动产品抓取装置取出产品放回流水线。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PLC控制系统对其实现控制,由于PLC系统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自动抓取机构、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底板(14)与仿真检测机构,其中仿真检测机具有台架(1)、马达丝杠移动结构、测试标靶(6),其中台架(1)可支撑于平面上,台架(1)上端装有一马达丝杠移动结构,马达丝杠移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2)、第一导轨(3)、第一丝杠(4)与滑套(5),其中第一导轨(3)设有两组且其固定在台架(1)侧面,测试标靶(6)设于台架(1)前侧且其上通过滑座与第一导轨(3)滑接,测试标靶(6)上下分布有菲林chart及显示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装于台架(1)上端,第一驱动马达(2)轴端连接有第一丝杠(4),该第一丝杠(4)上套有滑套(5),且该滑套(5)与测试标靶(6)后侧连接,滑套(5)可在第一丝杠(4)运转时沿第一丝杠(4)上下移动并带动测试标靶(6);所述产品自动抓取机构位于台架(1)一侧,产品自动抓取机构包括左右移动组件(7)、丝杠上下移动组件、支架(12)以及产品吸取组件(13),其中左右移动组件(7)可安装在支架(12)上,左右移动组件(7)为无杆气缸滑台模组,该无杆气缸滑台模组前端安装丝杠上下移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上下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马达(8)、导轨板(9)、第二丝杠(10)与连接座,其中导轨板(9)固定在无杆气缸滑台模组前端,导轨板(9)前侧设有滑槽,导轨板(9)顶侧装有第二驱动马达(8),该第二驱动马达(8)轴端连接第二丝杠(10),且第二丝杠(10)伸进导轨板(9)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杠(10)上套有连接座,该连接座端部设有伸出导轨板(9)前侧滑槽的连接板(11),且该连接板(11)端部安装有产品吸取组件(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吸取组件(13)为一具有柔性吸附的柔性真空吸附夹爪,柔性真空吸附夹爪可在左右移动组件(7)、丝杠上下移动组件的带动下进行左右及上下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设于支架(12)一侧,底板(14)上装置有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俯仰可调产品固定装置包括俯仰马达(15)、安装架(16)、测试台板(17)、产品供电组件、俯仰缓冲器(18),测试台板(17)用于固定待测产品,测试台板(17)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架(16)连接,测试台板(17)另一端连接俯仰马达(15),测试台板(17)可在俯仰马达(15)启动时带动其上的待测产品做俯仰运动,以对应不同产品模组安装不同的角度,确保产品sensor与标靶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板(17)端部一侧装有产品供电组件,产品供电组件包括供电接口(19)以及驱动该供电接口(19)移动对接的上电驱动气缸(20),测试台板(17)靠近测试标靶(6)的一侧设有增距透镜(21)。
CN202222542288.8U 2022-09-26 2022-09-26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Active CN218973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2288.8U CN218973794U (zh) 2022-09-26 2022-09-26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2288.8U CN218973794U (zh) 2022-09-26 2022-09-26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3794U true CN218973794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2288.8U Active CN218973794U (zh) 2022-09-26 2022-09-26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3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2797U (zh) 一种双面自动检测机
CN203414208U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继电器簧片压力及间隙测试设备
CN211426316U (zh) Aoi检测设备
CN211374554U (zh) 一种方形组合式外观缺陷检测装置
CN104639936A (zh) 摄像头的自动测试方法
CN202886588U (zh) 电能表外观检测装置
CN209910947U (zh) 一种驾驶辅助视觉系统的检测装置
CN209606061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的自动检测机
CN218973794U (zh) 智能驾驶产品自动检测设备
CN203385925U (zh) 一种高像素模组的自动调焦设备
CN210075406U (zh) 转盘检测机检测模组上的自动对焦装置
CN209565257U (zh) 电机换向器外观缺陷自动化在线视觉检测装置
CN209640248U (zh) 一种智能视觉检测拍摄装置
CN111174700A (zh) 一种点胶自动识别的检测设备
CN208239771U (zh) 一种ccd自动调焦机构
CN204064971U (zh) 背光模组质量检测装置
CN215640940U (zh) 一种pcb高速外观缺陷检测用角度识别装置
CN215868286U (zh) 一种线阵扫描型的机器视觉教学实验平台
CN213579466U (zh) 多相机端子检测设备及检测装置
CN115180388A (zh) 一种大尺寸显示模组线路自动检测设备
CN21086355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线扫描检测设备
CN107738023A (zh) 基于线阵ccd的焊缝自动跟踪装置及方法
CN208736364U (zh) 一种视觉卡托检测机
CN207508491U (zh) 基于线阵ccd的焊缝自动跟踪装置
CN219224622U (zh) 一种pcb板缺陷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