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0674U -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0674U
CN218960674U CN202320093802.6U CN202320093802U CN218960674U CN 218960674 U CN218960674 U CN 218960674U CN 202320093802 U CN202320093802 U CN 202320093802U CN 218960674 U CN218960674 U CN 21896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optical fiber
fiber bundle
adapter sleeve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38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38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申请所公开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部件以及用于导光的光纤束,其中:所述光纤束在其近端一侧与所述牵引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部件具有连接所述光纤束的附接点,所述牵引部件通过所述附接点对所述光纤束施加牵引力,所述牵引力沿着所述光纤束所在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牵引力用于实现所述内窥镜的主动弯曲段的弯曲。上述方案能够增大器械管的布局空间,且能够实现结构简化、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其插入部进入患者腔道内,并通过对插入部中的主动弯曲段进行弯曲控制,而实现插入部前端朝向的调节,从而获取到目标部位的影像信息。基于上述功能,内窥镜在疾病的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相关技术中,器械管和光纤束均设于主动弯曲段的安装通道内,如此会导致器械管的布局空间存在较大限制,从而导致器械管的传输处置器械等性能难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能够增大器械管的布局空间,且能够实现结构简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机构,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部件以及用于导光的光纤束,其中:
所述光纤束在其近端一侧与所述牵引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部件具有连接所述光纤束的附接点,所述牵引部件通过所述附接点对所述光纤束施加牵引力,所述牵引力沿着所述光纤束所在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牵引力用于实现所述内窥镜的主动弯曲段的弯曲。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柄,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牵引机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插入部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插入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牵引机构中,通过光纤束替代传统的牵引绳实现牵引功能,这样无需再设置专用的牵引绳,能够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其二,通过将光纤束作为牵引绳使用,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光纤束被设于主动弯曲段侧面的安装槽内,此种结构布局改变了光纤束的安装位置,使光纤束不再占据主动弯曲段内的布局空间,这样就增大了器械管的布局空间,能够提升器械管传输处置器械、抽吸组织液的性能。
其三,通过配置牵引部件在附接点对光纤束施加的牵引力沿光纤束所在的延伸方向分布,确保光纤束在牵引部件的附接点处不会被弯折而维持较为平直的延伸姿态,避免二者在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光纤束在与牵引部件的连接处出现受损折断的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部分壳体);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牵引机构的装配示意图以及其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牵引机构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其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公开的光纤束、转接套管和衔接套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牵引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公开的牵引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手柄、
100-壳体、
200-牵引机构、
210-牵引部件、211-传动部、212-过线孔、213-容置槽、214-避让缺口、215-夹持部、216-第一滑槽、217-衔接臂、218-第二限位部、219-滑动部、
220-光纤束、221-光纤本体、222-护套管、
230-转接套管、231-第一限位部、
240-衔接套管、
250-支撑座、251-第三限位部、252-第二滑槽、
300-操控件、400-枢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在相关技术中,内窥镜插入部的主动弯曲段内部构造有安装通道,以穿设器械管和光纤束等结构。发明人发现,在相关技术中插入部的主动弯曲段内,由于布局空间有限,而光纤束需要占据一定的布局空间,这就导致器械管的布局空间较小,在器械管的尺寸难以增大的情况下,其用于传输处置器械、抽吸组织液等方面的性能均无法加以提升。
对此,请参见图1~图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机构200,用于内窥镜。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的牵引机构200包括牵引部件210以及用于导光的光纤束220,其中:
光纤束220在其近端一侧与牵引部件210固定连接,牵引部件210具有连接光纤束220的附接点,牵引部件210通过附接点对光纤束220施加牵引力,牵引力沿着光纤束220所在的延伸方向分布,牵引力用于实现内窥镜的主动弯曲段的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近端”和“远端”是指内窥镜及其配件在使用环境下,相对于使用者的远近位置而言,其中,距离使用者较近的一端拟定为“近端”,距离使用者较远的一端拟定为“远端”。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光纤束220除了用于传导光线的功能之外,其还用于传递牵引力。牵引部件210是牵引机构200中用于产生牵引力的结构,其通过向光纤束220施加牵引力,并再经由光纤束220传递牵引力,而实现对主动弯曲段的拉拽效果,从而使主动弯曲段实现弯曲动作。
其中,光纤束220可采用包括位于内部的芯线和包覆于芯线外部的蒙皮的类型,此时,光纤束220可通过位于外部的蒙皮实现固定连接,这样就主要是通过蒙皮传递牵引力以及承受外部作用力,从而能够对起到导光效果的芯线进行保护。
光纤束220可以为照明用光纤束220,用于将光源的光线传导至插入部的远端一侧,或者,其可以为拍摄用光纤束220,用于将插入部远端一侧的外部光线传导回摄像模组。本申请实施例未限制光纤束220的具体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部件210可以有多种类型,例如,牵引部件210为牵引轮,或者为基于丝杠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实现线性移动的驱动结构。
在相关技术的内窥镜技术中,牵引绳均穿设于主动弯曲段侧面的安装槽内。回归到本申请,由于通过光纤束220替代传统的牵引绳,光纤束220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仍穿设于主动弯曲段的安装槽(通常开设于衔接蛇骨的侧面),如此,光纤束220就不再占据主动弯曲段内的布局空间,从而能够增大器械管的布局空间。
考虑到光纤束220属于脆性易断的结构,特别是光纤束220在与牵引部件210的连接处,由于应力更为集中、更易出现光纤束220受损折断的问题。对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牵引部件210对光纤束220施加的牵引力配置为沿光纤束220的延伸方向分布来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而言,基于以上布局,使牵引部件210通过附接点对光纤束220施加牵引力是沿光纤束220的延伸方向分布,也就是说,牵引力的作用方向就大致位于光纤束220的延伸方向上,如此就使牵引部件210对光纤束220施加牵引力的牵引方向与光纤束220所在的延伸方向不存在明显的偏离,从而确保光纤束220在牵引部件210的附接点处不会被弯折而始持较为平直的延伸姿态,以避免光纤束220与牵引部件210的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牵引部件210为牵引轮,牵引轮通过转动向光纤束220施加牵引力,则光纤束220可延伸布置在牵引轮所在的转动平面内,牵引轮套设在枢转轴400上,而经由枢转轴400带动实现转动,牵引轮与枢转轴400间通过齿轮结构实现配合,具体地,牵引轮可在其用于安装枢转轴400的安装孔周向上设置齿轮部,以作为与枢转轴400配合的传动部211。
例如,如图6所示,牵引部件210通过移动向光纤束220施加牵引力,则光纤束220可沿牵引部件210的移动轨迹延伸布置;具体地,牵引部件210上设有齿条结构,以作为与枢转轴400配合的传动部211,枢转轴400上设有齿轮结构,牵引部件210与枢转轴400构成齿轮齿条机构。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牵引机构200通过光纤束220替代传统的牵引绳,这样无需再设置专用的牵引绳,既简化了牵引机构200的结构,又节约了成本。同时,此种结构布局使得光纤束220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改变了在主动弯曲段内的安装位置,使光纤束220不再占据主动弯曲段内的布局空间,从而能够增大器械管的布局空间,可通过设置尺寸更大的器械管来提升其用于传输处置器械、抽吸组织液的性能。此外,此种结构布局能够确保光纤束220在牵引部件210的附接点处不会被弯折而维持较为平直的延伸姿态,避免二者在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光纤束220在与牵引部件210的连接处出现受损折断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牵引部件210设有用于穿设光纤束220的过线孔212,光纤束220上固定套设有转接套管230,转接套管230具有第一限位部231,转接套管230通过第一限位部231在过线孔212的近端开口处与牵引部件210限位配合。
可以理解,牵引部件210的过线孔212为光纤束220提供了穿设的布局空间,而过线孔212也是光纤束220与牵引部件210的连接部位。在该实施例中,光纤束220通过转接套管230安装在过线孔212处,转接套管230能够将光纤束220与牵引部件210的连接部位间隔开,这样能防止牵引部件210在向光纤束220施加牵引力的过程中牵引部件210直接抵压在光纤束220上,以避免对光纤束220造成直接的刚性损伤。
值得指出的是,光纤束220在牵引部件210的过线孔212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风险,而该实施例的转接套管230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其能够增大与光纤束220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光纤束220上对应过线孔212处的受抵压区域出现应力集中,达到降低光纤束220受损的风险;同时,正是由于转接套管230具备一定的延伸长度,其能够起到引导光纤束220在过线孔212处平直延伸的效果,进一步地降低光纤束220在与牵引部件210的连接处出现受损折断的风险。
此外,牵引部件210在牵拉光纤束220的过程中,二者会存在脱离的风险,对此,该实施例的转接套管230通过第一限位部231在过线孔212处与牵引部件210限位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光纤束220与牵引部件210脱离,从而确保牵引部件210能够可靠地牵引光纤束220。
可选地,鉴于光纤束220为脆性易断的结构,转接套管230可以被配置为具备一定的刚度,以更好地在过线孔212处约束光纤束220的延伸姿态。
其中,转接套管230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组配方式在牵引部件210的过线孔212处实现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牵引部件210包括设于过线孔212近端开口的容置槽213,第一限位部231至少部分过盈配合于容置槽213内。
可以理解,容置槽213可为转接套管230的第一限位部231提供容置空间,如此布局就相当于第一限位部231嵌设在牵引部件210内部,可提升牵引机构200的结构紧凑性,有利于牵引机构200在内窥镜手柄10内的结构布局;同时,容置槽213的槽壁能够在周向上对第一限位部231起到限位作用,这样能够防止转接套管230以及光纤束220沿径向位移,从而进一步地提升转接套管230和光纤束220的安装稳定性;此外,过盈配合的组配方式能够简化转接套管230以及光纤束220在过线孔212处的安装过程,提升装配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限位部231沿转接套管230的周向环绕设置。如此布局下,第一限位部231为环形结构,这样可使转接套管230在整个周向上均与牵引部件210限位配合,以使牵引部件210对转接套管230的抵接作用在周向上较为均匀的分布,从而避免转接套管230乃至光纤束220出现偏斜而导致应力集中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部231为圆环形挡板,且其轴线位于转接套管230的轴线上,此种结构布局使转接套管230整体更为规则,能够进一步优化受力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牵引机构200还包括衔接套管240,转接套管230的端部通过衔接套管240与光纤束220固定连接;衔接套管240的柔度大于转接套管230的柔度。
可以理解,在光纤束220外周套设有转接套管230的实施例中,转接套管230的端部可能会对光纤束220造成一定的应力集中问题,而使光纤束220对应转接套管230端部的部位存在受损甚至折断的风险。在该实施例中,衔接套管240套装在光纤束220和转接套管230的端部,其能够对光纤束220对应转接套管230端部附近的部位起到约束并引导平直延伸的作用,从而能够防止光纤束220在转接套管230的端部被折断。
同时,正是由于衔接套管240较转接套管230具备更大的柔度,其对于光纤束220施加的是柔性约束,衔接套管240可随光纤束220的姿态变化进行适应性的弧形变形,以引导光纤束220实现弧形的弯曲动作,进一步地优化防止光纤束220被折断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未限制衔接套管240的具体类型,其可选为热缩膜。
可选地,为了便于安装,转接套管230可以与光纤束220间隙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牵引部件210开设有与过线孔212连通的避让缺口214,以形成相对布置的两个夹持部215,过线孔212设于两个夹持部215之间,两个夹持部215夹持固定住转接套管230。
可以理解,如此布局下,避让缺口214形成了与过线孔212连通的安装缺口,套设有转接套管230的光纤束220能够通过避让缺口214安装到过线孔212内,这样无需采取经由过线孔212穿设光纤束220和转接套管230的方式,以提升装配效率。同时,两个夹持部215能够对转接套管230施加夹持力以实现转接套管230和光纤束220在过线孔212处的固定装配,因此只需要将转接套管230压入过线孔212内即完成了装配,由此也提升了装配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光纤束220包括光纤本体221和护套管222,护套管222固定套设于光纤本体221的连接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该护套管222并非是指芯线外部包覆的蒙皮,而是指额外的保护管结构,其应具备一定的刚度。
其中,光纤本体221的连接部位即是指光纤束220在于牵引部件210固定装配时实现连接的部位。护套管222将光纤本体221与牵引部件210隔离开,能够防止牵引部件210对光纤本体221造成直接的刚性损伤,而护套管222可起到缓冲伤害的作用。同时,护套管222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其能够增大与光纤本体221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光纤本体221上的受抵压区域出现应力集中,达到降低光纤本体221受损的风险。此外,护套管222能够引导光纤本体221平直延伸,降低光纤本体221在于牵引部件210的连接处出现受损折断的风险。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牵引机构200包括转接套管230和衔接套管240的实施例中,护套管222可具备更大的长度,且转接套管230和衔接套管240均套设在护套管222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牵引机构200还包括支撑座250,牵引部件210与支撑座250滑动配合,且牵引部件210设有第二限位部218,支撑座250设有第三限位部251,第二限位部218和第二限位部218在牵引部件210与支撑座250的对接方向上限位配合。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运动轨迹牵拉光纤束220的方案,由于第二限位部218和第三限位部251能够在牵引部件210与支撑座250的对接方向上限位配合,如此就提升了牵引部件210和支撑座250在对接方向上的连接可靠性,以防止二者在相对滑动过程中脱离,从而优化了牵引机构200内顺利牵拉光纤束220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牵引部件210和支撑座250的滑动配合关系以及第一限位部231和第二限位部218的具体结构均可以有多种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例如,如图7所示,牵引部件210具有第一滑槽216,支撑座250的一端能够伸入第一滑槽216内实现滑动配合,而牵引部件210位于第一滑槽216相对两侧的衔接臂217上设有作为第二限位部218的限位槽,支撑座250上设有与限位槽适配的、作为第三限位部251的限位凸起。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为了优化牵引部件210与支撑座250间的滑动稳定性,牵引部件210在第一滑槽216内可设有滑动部219,而支撑座250对应滑动部219的部位设有第二滑槽252,牵引部件210和支撑座250还通过滑动部219与第二滑槽252实现滑动配合。
请参见图1~图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柄10,包括前述任一方案所提及的牵引机构200,如此使该手柄10具备了前述牵引机构200的有益效果。
其中,手柄10包括至少部分设于壳体100外的操控件300,操控件300与牵引部件210连接,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操控件300而驱动牵引部件210。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插入部以及前述的手柄10,如此使该内窥镜具备前述手柄10的有益效果。
其中,手柄10与插入部连接,通过操控手柄10,经由牵引部件210实现对光纤束220的牵拉,再由光纤束220传递牵引力,以实现对主动弯曲段的弯曲控制,从而调节插入部前端的朝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窥镜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牵引机构,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部件以及用于导光的光纤束,其中:
所述光纤束在其近端一侧与所述牵引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部件具有连接所述光纤束的附接点,所述牵引部件通过所述附接点对所述光纤束施加牵引力,所述牵引力沿着所述光纤束所在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牵引力用于实现所述内窥镜的主动弯曲段的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件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光纤束的过线孔,所述光纤束上固定套设有转接套管,所述转接套管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转接套管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过线孔的近端开口处与所述牵引部件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件包括设于所述过线孔近端开口的容置槽,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过盈配合于所述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转接套管的周向环绕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衔接套管,所述转接套管的端部通过衔接套管与所述光纤束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套管的柔度大于所述转接套管的柔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件开设有与所述过线孔连通的避让缺口,以形成相对布置的两个夹持部,所述过线孔设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两个所述夹持部夹持固定住所述转接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包括光纤本体和护套管,所述护套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光纤本体的连接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牵引部件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座,且所述牵引部件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三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三限位部在所述牵引部件与所述支撑座的对接方向上限位配合。
9.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机构。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插入部连接。
CN202320093802.6U 2023-01-31 2023-01-31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Active CN21896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3802.6U CN218960674U (zh) 2023-01-31 2023-01-31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3802.6U CN218960674U (zh) 2023-01-31 2023-01-31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0674U true CN218960674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2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3802.6U Active CN218960674U (zh) 2023-01-31 2023-01-31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0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1603B2 (en) Endoscope
JP5059231B2 (ja) 医療装置
WO2022062513A1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WO2013093391A1 (en) Imaging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EP2127589B1 (en) Endoscope
US20210219818A1 (en) Endoscope bending portion and endoscope
CN219048381U (zh) 牵引绳组件、牵引机构、插入部及内窥镜
CN216933145U (zh) 一次性纤维支气管镜及可转向吸痰装置
US20230165444A1 (en) Endoscope with enhanced steering wire arrangement
US20070299311A1 (en) Endoscope insertion portion
CN218960674U (zh) 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US20090299139A1 (en) Endoscope
US11382491B2 (en) Endoscope, distal end structure of endoscope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distal end structure of endoscope
JP2010005277A (ja) 内視鏡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WO2019102679A1 (ja) 内視鏡の先端部および内視鏡
CN218792196U (zh) 主动弯曲段、插入部及内窥镜
CN220438576U (zh) 光纤束、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CN107405051B (zh) 内窥镜系统
JP5059663B2 (ja) 内視鏡照明機構および内視鏡照明機構の組立方法
CN111712176A (zh) 内窥镜
CN112312820A (zh) 内窥镜
CN219021093U (zh) 内窥镜用管件、导引鞘、插入部及内窥镜
US20220296089A1 (en) Endoscope, distal end portion of endoscope, and insertion portion of endoscope
CN110446450A (zh) 软性内窥镜和具有该软性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
CN219557232U (zh) 光纤束用防折弯片的固定结构、牵引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