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8019U - 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 - Google Patents
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58019U CN218958019U CN202320035830.2U CN202320035830U CN218958019U CN 218958019 U CN218958019 U CN 218958019U CN 202320035830 U CN202320035830 U CN 202320035830U CN 218958019 U CN218958019 U CN 218958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strip
- dual
- reference ground
- differential antenn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50—Systems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of target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e. electromagnetic waves with a wavelength of one millimetre or mor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包括一参考地面,承载所述参考地面的一电路基板,两条形振子以及承载所述条形振子的一天线基板,其中以两所述条形振子的接入激励信号的两端分别为两所述条形振子的馈电端,两所述条形振子自两所述馈电端在所述参考地的同一侧向空间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3/16且小于等于5/16波长电长度,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分别具有一耦合段,其中以所述耦合段的靠近其所属的所述条形振子的所述馈电端的一端为所述耦合段的近端,两所述耦合段自所述近端在相向方向延伸,通过对所述馈电端接入相差180度的激励信号,以此形成两所述耦合段之间的相互耦合和共同谐振的状态,以维持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定向辐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
背景技术
微波探测技术是基于微波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其能够对一目标空间的活动动作进行探测,以判断所述目标空间内是否有人体进入和存在,从而在不侵犯人隐私的情况下,探测出活动物体,因而能够作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联的重要枢纽被应用于行为探测和存在探测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地,相应微波探测器被一激励信号馈电而发射对应所述激励信号的频率一微波波束至所述目标空间,进而于所述目标空间形成一探测区域,和接收所述微波波束被所述探测区域内的相应物体反射形成的一反射回波而传输对应所述反射回波频率的一回波信号至一混频检波单元,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混频所述激励信号和所述回波信号而输出对应于所述激励信号和所述回波信号之间的频率/相位差异的一多普勒中频信号,其中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在反射所述微波波束的所述物体处于运动的状态时,所述回波信号与所述激励信号之间具有一定的频率/相位差异而于所述多普勒中频信号呈现相应的幅度波动以反馈人体活动。
现有的微波探测器依辐射源的结构主要分为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和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其中在结构上,由于所述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的柱状辐射源垂直于其参考地面,相对于趋于平板结构的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所述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实际安装中易占用更大的安装空间,因而在如今追求小型简洁的外观审美趋势下,具有平板辐射源结构的所述微波探测器因占用空间小和相对稳定的优势而备受青睐,其中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直接受限于其参考地面的面积,然而,由于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对其平板辐射源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以致其参考地面的面积在满足大于其平板辐射源的面积的结构基础上同样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对应使得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相对于所述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其参考地面方向的平面尺寸难以降低。也就是说,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在其参考地面方向上的平面尺寸较大,并且依赖于所述参考地面的尺寸大小,同时所述柱状辐射源在垂直于参考地面的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尺寸,难以应用于小型化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能够基于对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馈电端趋于180°相差的平衡差分馈电,在保障所述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的状态降低所述天线的最小发射功率极值,从而在降低所述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至小于等于0dBm或更低的状态保障微信号形态的所述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维持辐射增益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有利于微波探测器的微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保持原有的尺寸下极大地提高了辐射增益,从而改善了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两所述条形振子分别具有一耦合段,其中以所述耦合段的靠近其所属的所述条形振子的所述馈电端的一端为所述耦合段的近端,两所述耦合段自所述近端在相向方向延伸,以此形成两条形振子相互耦合的形态而形成共同的谐振频点的结构特性,保证了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定向辐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上,能够基于所述天线基板的介电常数高于空气介质环境中的介电常数,以使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的两所述条形振子在相应的波长电长度的设置下的实际物理尺寸被缩小,从而使得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进一步在结构上相对于所述柱状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和所述平板辐射源结构的微波探测器具有显著的微型化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两所述条形振子的所述近端和/或所述远端的位置被切角处理,能够基于在相对电荷能量集中的区域进行切角处理,平衡所述条形振子的电荷能量分布,减少天线额外的分布参数,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增益和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包括:
一参考地面;
一电路基板,其中所述参考地面被承载于所述电路基板;
两条形振子,其中以两所述条形振子的接入激励信号的两端分别为两所述条形振子的馈电端,两所述条形振子自两所述馈电端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向空间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3/16且小于等于5/16波长电长度,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分别具有一耦合段,其中以所述耦合段的靠近其所属的所述条形振子的所述馈电端的一端为所述耦合段的近端,两所述耦合段自所述近端在相向方向延伸;以及
一天线基板,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以带状导线形态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的两相对面。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自两所述馈电端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向空间顺序在垂直远离所述参考地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馈电段,和在距所述参考地面等距离的位置相向延伸形成所述耦合段,以于该位置形成两所述耦合段的所述近端。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自两所述馈电端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向空间顺序在垂直远离所述参考地面方向延伸形成一馈电段,和在距所述参考地面等距离的位置相向延伸形成所述耦合段,以于该位置形成两所述耦合段的所述近端,以及在垂直靠近所述参考地面方向延伸形成一调谐段。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两所述耦合段自所述近端在错位相向方向延伸,并具有大于等于λ/128且小于等于λ/6的错位距离,即其中一所述耦合段上的任一点至另一所述耦合段的距离大于等于λ/128且小于等于λ/6,其中λ为与所述激励信号的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两所述耦合段的至少一端被切角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天线基板的对应于所述耦合段的被切角处理的端部位置被切角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工作在5.725GHz-5.875GHz的频率范围内,所述馈电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5mm,所述耦合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8.4mm,所述调谐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0.7mm。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被工作在5.725GHz-5.875GHz的频率范围内,所述馈电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77mm,所述耦合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7mm,所述调谐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1mm。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天线基板靠近参考地面的位置被挖空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两焊盘,其中各所述焊盘被设置于各所述馈电端的相应位置,同时所述参考地面和各所述焊盘之间设置一隔离区,以实现所述参考地面和所述焊盘之间的电气隔离,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于相应所述馈电端被焊接固定于所述焊盘。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在两所述条形振子的两所述馈电端之间,所述天线基板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至少一插入部,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适于被所述插入部插入的固定通孔,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以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在所述天线基板的位于所述耦合段的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天线基板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至少两插入部,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适于被所述插入部插入的固定通孔,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以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在两所述条形振子的两所述馈电端的相应位置,所述天线基板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两插入部,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适于被所述插入部插入的两固定通孔,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以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对应形成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的两所述条形振子于所述馈电端延伸嵌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结构形态。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图。
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天线基板的尺寸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图。
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天线基板的尺寸图。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1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作为微波探测器的发射天线作为举例,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天线的互易性,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也可以作为微波探测器的接收天线,其中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包括一参考地面20和两条形振子30,其中命名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接入激励信号的两端分别为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馈电端301,两所述条形振子30自两所述馈电端301在所述参考地面20的同一侧向空间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3/16且小于等于5/16波长电长度,基于对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所述馈电端301趋于180°相差的平衡差分馈电,在保障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的状态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最小发射功率极值,从而在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作为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至小于等于0dBm或更低的状态保障微信号形态的所述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30分别具有一耦合段31,其中以所述耦合段31的靠近其所属的所述条形振子30的所述馈电端301的一端为所述耦合段的近端311,两所述耦合段31自所述近端311在相向方向延伸,以此形成两所述耦合段31之间的相互耦合形态,通过两所述条形振子30之间的相互耦合将天线的能量辐射出去,从而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有利于微波探测器的微型化设计。
另外,两所述条形振子30分别具有所述耦合段31,其中以所述耦合段31的靠近其所属的所述条形振子30的所述馈电端301的一端为所述耦合段的所述近端311,两所述耦合段31自所述近端311在相向方向延伸,以此形成两所述耦合段31在平行于参考地面20的方向上相向延伸,为了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两所述条形振子30在相应所述耦合段31的远离所述近端311的一远端312,在垂直靠近参考地面20的方向上进一步延伸,以此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两所述耦合段31的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优化微波探测器的微型化设计。同时命名两所述条形振子30自两所述馈电端301在所述参考地面20的同一侧向空间顺序在垂直远离所述参考地面20方向延伸形成一馈电段32,和在距所述参考地面20等距离的位置相向延伸形成所述耦合段31,以于该位置形成两所述耦合段31的所述近端311,耦合段31的另一端为远端312,以及在垂直靠近所述参考地面20方向延伸形成一调谐段33。
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还包括一电路基板40,所述参考地面20被承载于所述电路基板40的一侧,其中所述电路基板40上设置有两通孔43,两所述条形振子30于所述馈电端301延伸嵌入所述通孔43内,以此形成两所述条形振子30相对于所述参考地面20被固定的结构状态。另外,两所述条形振子30相互间隔设置,对应两所述耦合段31自所述近端311错位相向延伸。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2A和图2B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中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还包括一天线基板10,所述参考地面20和两所述条形振子30,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30以带状导线形态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10,以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接入激励信号的两端分别为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馈电端301,两所述条形振子30自两所述馈电端301在所述参考地面20的同一侧向空间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3/16且小于等于5/16波长电长度,基于对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馈电端301趋于180°相差的平衡差分馈电,在保障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的状态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最小发射功率极值,从而在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作为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至小于等于0dBm或更低的状态保障微信号形态的所述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30具有两所述耦合段31,其中以所述耦合段31的靠近其所属的所述条形振子30的所述馈电端301的一端为所述耦合段的近端311,两所述耦合段31自所述近端311在相向方向延伸,以此形成两所述耦合段31之间的相互耦合形态,通过两所述条形振子30之间的相互耦合将天线的能量辐射出去,从而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有利于微波探测器的微型化设计。
更近一步,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两所述条形振子30分别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10的两相对面,以基于所述天线基板10的介电常数高于空气介质环境中的介电常数,使得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10的两所述条形振子20在相应的波长电长度的设置下的实际物理尺寸被缩小,从而使得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进一步在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微型化优势,优选的,所述天线基板10与所述参考地面20相互垂直,两所述条形振子30分别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10的两相对面,能够基于两耦合段31之间的耦合面积的增加,增大两所述耦合段31之间的相互耦合的能量,以此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增益。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所述条形振子30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10上,则基于批量生产误差和日常使用所形成的各所述条形振子30的轻度形变难以影响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工作参数,相应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20自两所述馈电端301在所述参考地面20的同一侧向空间顺序在垂直远离所述参考地面2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馈电段32,和在距所述参考地面20等距离的位置相向延伸形成所述耦合段31,以于该位置形成两所述耦合段31的所述近端311,所述耦合段31的另一端为远端312。同时为了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更进一步,两所述耦合段31在所述远端312处,在垂直靠近所述参考地面20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所述调谐段33,所述调谐段33通过设置于垂直靠近所述参考地面20的方向延伸,在进一步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的同时,能够对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工作频率进行调谐,以优化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两所述耦合段31自所述近端311在错位相向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大于等于λ/128且小于等于λ/6的错位距离,即其中一所述耦合段31上的任一点至另一所述耦合段31的距离大于等于λ/128且小于等于λ/6,其中λ为与所述激励信号的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以此保证两所述耦合段之间的耦合能量,维持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增益。
另外,如图2A和2B所示,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40的两焊盘21,其中各所述焊盘21被设置于各所述馈电端301的相应位置,同时所述参考地面20和各所述焊盘21之间设置一隔离区22,以实现所述参考地面20和所述焊盘21之间的电气隔离,两所述条形振子30于相应所述馈电端301被焊接固定于相应所述焊盘21以经所述焊盘21接入相差180度的激励信号,以此形成两耦合段31之间相互耦合以及共同的谐振状态,以保障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定向辐射。其中所述焊盘21通过金属化过孔的形态,将相差180度的激励信号接入所述焊盘21,其中所述焊盘21被设置为一导电金属片,所述焊盘21通过所述隔离区22和所述参考地面20物理隔离和电气隔离,以实现对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差分馈电,进而保障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的状态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最小发射功率极值,从而在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作为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至小于等于0dBm或更低的状态保障微信号形态的所述微波波束的稳定发射。
相应的,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3至4B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结构基础上,由于所述耦合段31的近端311和所述耦合段31的远端312为电荷能量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将两所述条形振子30在所述近端311和所述远端312的相应位置做切角处理,平衡所述条形振子30的电荷能量分布,减少天线额外的分布参数,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增益和均匀性。更进一步,上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被工作在5.725GHz-5.875GHz的频率范围,上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具体尺寸被示意,具体的,所述馈电段32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5mm,所述耦合段31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8.4mm,所述调谐段33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0.7mm,更进一步,所述天线基板10在±20%的误差范围内具有10.4mm的长度,1mm的宽度,2.5mm的高度,以在保证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小体积的同时,保证两所述条形振子30之间的间距,进而保障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性能稳定性以及工艺稳定性。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5A和5B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所述天线基板10的靠近所述参考地面20的一侧被挖空处理,以此形成两所述馈电端的相应位置的所述天线基板10被间隔设置,能够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和占用面积,相应的被挖空的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微波芯片等其他元器件,从而方便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馈电线路的电路布局,还能够缩短其馈电线路的长度,优化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性能,同时能够缩小微波探测器的尺寸,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6A和6B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在上述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两所述条形振子30在所述近端311和所述远端312的相应位置也做切角处理,由于所述耦合段31的近端311和所述耦合段31的远端312为相对电荷能量较为集中的区域,以此平衡所述条形振子30的电荷能量分布,减少天线额外的分布参数,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增益和均匀性。
特别的,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7A和7B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具体尺寸被示意。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被工作在5.725GHz-5.875GHz的频率范围,所述馈电段32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77mm,所述耦合段31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7mm,所述调谐段33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1mm,更进一步,所述天线基板10在±20%的误差范围内具有8.6mm的长度,1mm的宽度,2.6mm的高度,以在保证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小体积的同时,保证两所述条形振子30之间的间距,以保障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性能稳定性以及工艺稳定性。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8A和8B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在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天线基板10的对应于所述近端311和/或所述远端312的位置被切角处理,进一步降低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尺寸,相应的,在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高度方向上被切角,使得两条形振子30的不同位置的介质分布是相同的,从而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辐射能量的均匀性,降低所述微波探测器中布局在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附近的元器件对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性能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辐射增益和辐射性能。其中对所述天线基板10和所述条形振子30的切角设计可以为三角形结构、不规则图形结构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更进一步,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9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为了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还包括电路基板40,所述参考地面20被承载于所述电路基板40,承载有所述条形振子30的所述天线基板10被插接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具体地,在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所述馈电端301的相应位置,所述天线基板10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两插入部11。相应的,其中所述电路基板40具有两固定通孔41,其中所述固定通孔41具有适于被所述插入部11插入的结构形态,从而使得所述天线基板10能够以其所述插入部11插入所述固定通孔41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对应形成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10的两所述条形振子30于所述馈电端301延伸嵌入所述固定通孔41内的结构形态,其中在所述天线基板10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的状态,所述参考地面20在各所述固定通孔41的周缘被开设具有隔离区42,从而在所述天线基板10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状态,各所述馈电端301基于各所述隔离区42而在物理结构上与所述参考地面20电性隔离。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在所述天线基板10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的状态,所述插入部11所在的该边沿在所述插入部11的插入方向被抵接于所述电路基板40,则所述电路基板40能够形成对所述天线基板10的支撑,同时基于所述固定通孔41形成对所述插入部11的限位,提高所述天线基板10被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的牢固程度,如此以进一步保障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结构稳定性。
特别地,对应在相应的生产工序之中,所述天线基板10以其所述插入部11插入所述固定通孔41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则相应的生产工序更加简化,有利于实现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自动化生产和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生产效率。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10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八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为了避免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馈电线路中通孔的应用,同时避免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馈电能量的泄漏,保证其天线的性能,第八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同样的被插接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40,和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的所述天线基板10的插接固定的位置不设置在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所述馈电端301。具体地,其中所述天线基板10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至少一插入部11,其中所述插入部11设置于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两所述馈电端301之间,且不与两所述馈电端301的相应位置重合,也就是说,所述插入部11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10的中部位置,以此形成所述插入部11的插装固定于所述参考地面20的结构形态,但不影响所述馈电端301的馈电形态。特别的,为了增加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结构平衡性和稳定性,所述插入部11设置为至少两个,同时所述插入部11以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中线对称。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11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九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不同的是,该实施例的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插接固定的位置不被设置在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所述馈电端301,而被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10的位于所述耦合段31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以此提高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牢固程度,同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微波探测器的应用场景。具体地,其中所述天线基板10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至少两插入部11,其中两所述插入部11设置于两所述条形振子30的两所述馈电端301的附近,且不与两所述馈电端301的相应位置重合,也就是说,所述插入部11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10的端部位置,并且与两所述馈电端相互错开,以此形成所述插入部11的插装固定于所述参考地面20的结构形态,但不影响所述馈电端301的馈电形态。特别的,为了增加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结构平衡性和稳定性,所述插入部11设置为至少两个,同时所述插入部11以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的中线对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3)
1.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参考地面;
一电路基板,其中所述参考地面被承载于所述电路基板;
两条形振子,其中以两所述条形振子的接入激励信号的两端分别为两所述条形振子的馈电端,两所述条形振子自两所述馈电端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向空间延伸并分别具有大于等于3/16且小于等于5/16波长电长度,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分别具有一耦合段,其中以所述耦合段的靠近其所属的所述条形振子的所述馈电端的一端为所述耦合段的近端,两所述耦合段自所述近端在相向方向延伸;以及
一天线基板,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以带状导线形态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的两相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自两所述馈电端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向空间顺序在垂直远离所述参考地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馈电段,和在距所述参考地面等距离的位置相向延伸形成所述耦合段,以于该位置形成两所述耦合段的所述近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自两所述馈电端在所述参考地面的同一侧向空间顺序在垂直远离所述参考地面方向延伸形成一馈电段,和在距所述参考地面等距离的位置相向延伸形成所述耦合段,以于该位置形成两所述耦合段的所述近端,以及在垂直靠近所述参考地面方向延伸形成一调谐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两所述耦合段自所述近端在错位相向方向延伸,并具有大于等于λ/128且小于等于λ/6的错位距离,即其中一所述耦合段上的任一点至另一所述耦合段的距离大于等于λ/128且小于等于λ/6,其中λ为与所述激励信号的频率相对应的波长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两所述耦合段的至少一端被切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基板的对应于所述耦合段的被切角处理的端部位置被切角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工作在5.725GHz-5.875GHz的频率范围内,所述馈电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5mm,所述耦合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8.4mm,所述调谐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0.7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被工作在5.725GHz-5.875GHz的频率范围内,所述馈电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77mm,所述耦合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7mm,所述调谐段的长度在±20%的误差范围内为1.1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天线基板靠近参考地面的位置被挖空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所述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两焊盘,其中各所述焊盘被设置于各所述馈电端的相应位置,同时所述参考地面和各所述焊盘之间设置一隔离区,以实现所述参考地面和所述焊盘之间的电气隔离,其中两所述条形振子于相应所述馈电端被焊接固定于所述焊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在两所述条形振子的两所述馈电端之间,所述天线基板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至少一插入部,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适于被所述插入部插入的固定通孔,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以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在所述天线基板的位于所述耦合段的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天线基板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至少两插入部,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适于被所述插入部插入的固定通孔,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以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其中在两所述条形振子的两所述馈电端的相应位置,所述天线基板具有自其一边沿延伸而凸出于该边沿的两插入部,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适于被所述插入部插入的两固定通孔,其中所述天线基板以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状态被插装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对应形成被承载于所述天线基板的两所述条形振子于所述馈电端延伸嵌入所述固定通孔的结构形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865788 | 2022-01-25 | ||
CN202210086578 | 2022-01-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58019U true CN218958019U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190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2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72451.7U Active CN21872799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2539.XA Active CN114624695B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72112.9U Active CN21776684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84827.6U Active CN217820850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2584.5A Active CN114624696B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75915.XU Active CN217332843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4400.9A Active CN114624697B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69625.4U Active CN217820849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735.0U Active CN217332840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697.9U Active CN217332838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72211.7U Active CN217332841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72236.7U Active CN21733284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623.5U Active CN218331959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4510.5A Pending CN114624698A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83306.9U Active CN217332844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72478.6U Active CN21736029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731.2U Active CN217332839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310020857.9A Pending CN116148833A (zh) | 2022-01-25 | 2023-01-06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310020862.XA Pending CN116231275A (zh) | 2022-01-25 | 2023-01-06 | 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 |
CN202320035830.2U Active CN218958019U (zh) | 2022-01-25 | 2023-01-06 | 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 |
CN202320144322.8U Active CN219811054U (zh) | 2022-01-25 | 2023-01-12 | 去模块化微波探测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9)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72451.7U Active CN21872799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2539.XA Active CN114624695B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72112.9U Active CN21776684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84827.6U Active CN217820850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2584.5A Active CN114624696B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75915.XU Active CN217332843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4400.9A Active CN114624697B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69625.4U Active CN217820849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735.0U Active CN217332840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697.9U Active CN217332838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72211.7U Active CN217332841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72236.7U Active CN21733284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623.5U Active CN218331959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10344510.5A Pending CN114624698A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202220783306.9U Active CN217332844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72478.6U Active CN217360292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220769731.2U Active CN217332839U (zh) | 2022-01-25 | 2022-04-02 | 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310020857.9A Pending CN116148833A (zh) | 2022-01-25 | 2023-01-06 | 微发射功率的微波探测装置 |
CN202310020862.XA Pending CN116231275A (zh) | 2022-01-25 | 2023-01-06 | 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44322.8U Active CN219811054U (zh) | 2022-01-25 | 2023-01-12 | 去模块化微波探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1) | CN218727992U (zh) |
WO (1) | WO20231431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8727992U (zh) * | 2022-01-25 | 2023-03-24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波探测装置 |
CN115314069B (zh) * | 2022-08-08 | 2023-10-13 | 慷智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CN220137410U (zh) * | 2023-04-16 | 2023-12-05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波探测装置 |
CN116315663A (zh) * | 2023-05-11 | 2023-06-23 | 深圳芯盛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差分发射差分接收方式的抗干扰型收发一体天线 |
CN117411575B (zh) * | 2023-11-21 | 2024-10-18 |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产品的干扰信号的定位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8487040B (zh) * | 2024-07-09 | 2024-10-22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微带贴片天线的双极化微波探测模块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27311A (en) * | 1986-03-06 | 1988-02-23 | Walker Charles W E | Microwave moisture measurement using two microwave signals of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phase shift determination |
US7432772B2 (en) * | 2001-06-14 | 2008-10-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Electrical oscillator circuit and an integrated circuit |
JP3660623B2 (ja) * | 2001-07-05 | 2005-06-15 | 株式会社東芝 | アンテナ装置 |
US7068122B2 (en) * | 2004-09-28 | 2006-06-27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iniaturized multi-layer balun |
CN101471486A (zh) * | 2007-12-24 | 2009-07-01 | 联想(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 |
CN101997515B (zh) * | 2009-08-31 | 2012-11-21 |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集生物电信号的全差分同相并联放大装置 |
US8089394B2 (en) * | 2009-11-02 | 2012-01-03 | Invention Planet, LLC | Continuous-wave field disturbance sensing system |
CN102522984B (zh) * | 2011-12-31 | 2014-02-19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锁相环及其压控振荡电路 |
US8902109B2 (en) * | 2012-02-05 | 2014-12-02 | Auden Techno Corp. |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4821426B (zh) * | 2015-03-26 | 2017-05-10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环‑振子组合天线 |
US10680465B2 (en) * | 2015-09-25 | 2020-06-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
US10129635B1 (en) * | 2017-08-08 | 2018-11-13 | Google Llc | Antenna for a wearable audio device |
CN207502725U (zh) * | 2018-01-25 | 2018-06-15 | 西安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差分信号链路方式的激光外差探测系统 |
US11165138B2 (en) * | 2018-04-09 | 2021-11-02 | Qorvo Us, Inc. | Antenna element and related apparatus |
CN110398781A (zh) * | 2019-08-05 | 2019-11-01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抗干扰微波探测模块及抗干扰方法 |
CN110579759A (zh) * | 2019-09-06 | 2019-12-17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趋于即时响应的微波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
CN110824464A (zh) * | 2019-10-25 | 2020-02-21 | 深圳市海纳微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微波传感器及智能探测装置 |
US12003031B2 (en) * | 2019-11-21 | 2024-06-04 |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 Dual-polarize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and array |
WO2021128672A1 (zh) * | 2019-12-24 | 2021-07-01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波多普勒探测模块及设备 |
US11749903B2 (en) * | 2020-03-03 | 2023-09-05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Antenna structure |
WO2021204349A1 (en) * | 2020-04-06 | 2021-10-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ual mode antenna arrangement |
CN212729795U (zh) * | 2020-04-15 | 2021-03-19 | 深圳市金安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窄波束微带多普勒雷达生物体体动探测器 |
CN112510362A (zh) * | 2020-09-25 | 2021-03-16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反相双馈电式微波探测模块 |
CN112768908B (zh) * | 2020-12-29 | 2021-09-10 | 南通大学 | 差分介质谐振器天线与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集成结构 |
CN113839191B (zh) * | 2021-04-27 | 2024-10-01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空间交错式一体收发分离微波探测天线 |
CN113131202B (zh) * | 2021-04-27 | 2024-02-09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半波回折式定向微波探测天线 |
CN113949380A (zh) * | 2021-10-26 | 2022-01-18 | 南京砺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基频频率综合电路 |
CN218727992U (zh) * | 2022-01-25 | 2023-03-24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波探测装置 |
-
2022
- 2022-04-02 CN CN202220772451.7U patent/CN218727992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10342539.XA patent/CN114624695B/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72112.9U patent/CN217766842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84827.6U patent/CN217820850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10342584.5A patent/CN114624696B/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75915.XU patent/CN217332843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10344400.9A patent/CN114624697B/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69625.4U patent/CN217820849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69735.0U patent/CN217332840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69697.9U patent/CN217332838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72211.7U patent/CN217332841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72236.7U patent/CN217332842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69623.5U patent/CN218331959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10344510.5A patent/CN114624698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4-02 CN CN202220783306.9U patent/CN217332844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72478.6U patent/CN217360292U/zh active Active
- 2022-04-02 CN CN202220769731.2U patent/CN217332839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1-06 CN CN202310020857.9A patent/CN116148833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1-06 CN CN202310020862.XA patent/CN116231275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1-06 CN CN202320035830.2U patent/CN218958019U/zh active Active
- 2023-01-12 CN CN202320144322.8U patent/CN219811054U/zh active Active
- 2023-01-12 WO PCT/CN2023/071952 patent/WO2023143104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32842U (zh) | 2022-08-30 |
CN114624697B (zh) | 2024-10-22 |
CN116231275A (zh) | 2023-06-06 |
CN217332844U (zh) | 2022-08-30 |
CN217766842U (zh) | 2022-11-08 |
CN217360292U (zh) | 2022-09-02 |
CN114624696B (zh) | 2024-10-22 |
CN114624696A (zh) | 2022-06-14 |
CN217332840U (zh) | 2022-08-30 |
CN114624697A (zh) | 2022-06-14 |
CN217332838U (zh) | 2022-08-30 |
CN219811054U (zh) | 2023-10-10 |
CN217332839U (zh) | 2022-08-30 |
CN217820849U (zh) | 2022-11-15 |
CN217332841U (zh) | 2022-08-30 |
CN116148833A (zh) | 2023-05-23 |
CN114624695A (zh) | 2022-06-14 |
CN114624695B (zh) | 2024-10-15 |
WO2023143104A1 (zh) | 2023-08-03 |
CN218727992U (zh) | 2023-03-24 |
CN217332843U (zh) | 2022-08-30 |
CN218331959U (zh) | 2023-01-17 |
CN217820850U (zh) | 2022-11-15 |
CN114624698A (zh) | 2022-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958019U (zh) | 双端馈电式差分天线 | |
CN215771548U (zh) | 半波回折式定向微波探测天线 | |
CN216773505U (zh) | 空间交错式一体收发分离微波探测天线 | |
WO2022062208A1 (zh) | 反相双馈电式微波探测模块 | |
US20220342065A1 (en) | Half-Wave Back-Folding Directional Microwave Detection Antenna | |
CN217427079U (zh) | 错位微波探测天线 | |
CN218602736U (zh) | 5.8g微型微波探测天线 | |
CN217239741U (zh) | 错位正交的一体微波探测天线 | |
CN118610752B (zh) | Uwb天线 | |
KR200348650Y1 (ko) | 야기 안테나 구조를 이용한 고이득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 |
CN217239743U (zh) | 抗干扰的微波探测天线 | |
CN218215671U (zh) | 板载式微波探测天线 | |
CN212303899U (zh) | 一种新型四模缝隙宽带天线 | |
CN217361896U (zh) | 半波回折式定向微波探测天线和半波振子编带 | |
CN114883805A (zh) | 一种具有前后比抑制的小型化天线单元及其阵列 | |
CN116505269A (zh) | 用于毫米波的介质谐振器天线及终端设备 | |
CN115313039A (zh) | 一种宽带斜极化阵列天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