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4069B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14069B CN115314069B CN202210947999.5A CN202210947999A CN115314069B CN 115314069 B CN115314069 B CN 115314069B CN 202210947999 A CN202210947999 A CN 202210947999A CN 115314069 B CN115314069 B CN 1153140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field effect
- module
- common mode
- effect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2—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该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包括共模发射模块、滤除模块和接收模块,该共模发射模块中各支路对应的负载值可调;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一端与滤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二端与滤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滤除模块的第三端与接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滤除模块的第四端与接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共模发射模块被配置为发射反向共模信号,而滤除模块被配置为对包含正向差分信号和反向共模信号的混合信号中反向共模信号进行滤除,并将正向差分信号输出至接收模块。采用本发明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能够在单通道上实现全双工通信,同时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串行器和解串器)是一种在发送端多路低速并行信号被转换成高速串行信号,经过传输媒体(比如光纤、同轴电缆等)后,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号重新转换成低速并行信号的通信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串行器和解串器之间一般是单向通道,没有回传功能,比如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和LVDS(Low 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即便有部分协议通过增设额外的信道来回传控制信息,比如DP(Display Port,显示接口),但这种方式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广泛应用,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能够在单通道上实现全双工通信,同时降低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所述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包括共模发射模块、滤除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共模发射模块中各支路对应的负载值可调;
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共模发射模块被配置为发射反向共模信号;
所述滤除模块被配置为对包含正向差分信号和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混合信号中所述反向共模信号进行滤除,并将所述正向差分信号输出至所述接收模块。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模发射模块包括转换单元和负载单元;
所述转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所述转换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负载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转换单元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负载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
所述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反向共模信号转换为各支路的信号分量,所述负载单元被配置为均衡所述信号分量的波形。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电流源、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二电流源,所述负载单元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第二可变电阻和可变电容;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可变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可变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为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架构。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第三电流源、第八电阻、第四场效应管、第四电流源、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十电阻;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四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串电路芯片,所述解串电路芯片包括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串行电路芯片、传输媒体以及第二方面所述的解串电路芯片,其中所述传输媒体设置在所述串行电路芯片与所述解串电路芯片之间。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通过在接收模块的基础上增加共模发射模块和滤除模块,并且该共模发射模块中各支路对应的负载值可调,因此当共模发射模块发射反向共模信号时,该反向共模信号作用在正向接收端的共模信号就不会由于负载差异过大而产生差分信号分量,即只剩下共模信号分量,从而滤除模块可以对包含正向差分信号和反向共模信号的混合信号中反向共模信号进行有效滤除,并向接收模块输出正向差分信号,这样能够在单通道上实现全双工通信,结构简单,便于广泛应用,同时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和可变电容的参数,还可以提升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的正向接收性能,效果更为优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的应用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LE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的具体示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串电路芯片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的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图1所示的应用框图进行说明。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TLE(Continuous Time Linear Equalizer,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架构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可以应用在COAX(Coaxial cable,同轴电缆)传输模式中,即发送端为Serializer(串行器)电路,接收端为Deserilalizer(解串器)电路,二者之间通过COAX这个传输媒体进行信号传输。其中,FC表示正向通道,FC_driver表示正向驱动,FC_receiver表示正向接收,RC表示反向通道,RC_driver表示反向驱动,RC_receiver表示反向接收,TX表示发送以及RX表示接收。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LE架构包括场效应管Q01、电流源A01、电阻R01、场效应管Q02、电流源A02、电阻R02、电容C01和电阻R03。其中,场效应管Q01的栅极通过端脚RX_P接入一路正向差分信号,场效应管Q01的源极连接电流源A01的第一端,电流源A01的第二端接地,场效应管Q01的漏极分别与端脚RX_OP和电阻R01的第一端相连接,电阻R01的第二端连接电源(VDD),场效应管Q02的栅极通过端脚RX_N接入另一路正向差分信号,场效应管Q02的源极连接电流源A02的第一端,电流源A02的第二端接地,场效应管Q02的漏极分别与端脚RX_ON和电阻R0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阻R02的第二端连接电源(VDD),电容C01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01的源极,电容C01的第二端连接场效应管Q02的源极,电阻R03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01的源极,电阻R03的第二端连接场效应管Q02的源极。
下面通过图3至图8详细的阐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的结构框图,该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100包括共模发射模块101、滤除模块102和接收模块103,该共模发射模块101中各支路对应的负载值可调,接收模块103为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架构。其中,共模发射模块101的第一端与滤除模块102的第一端连接,共模发射模块101的第二端与滤除模块102的第二端连接,滤除模块102的第三端与接收模块103的第一端连接,滤除模块102的第四端与接收模块103的第二端连接。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100首先通过共模发射模块101发射反向共模信号,而由于共模发射模块101中各支路对应的负载值可调,使得该反向共模信号作用在正向接收端的共模信号就不会因负载差异过大导致产生差分信号分量,即只剩下共模信号分量,因此滤除模块102可以对包含正向差分信号和反向共模信号的混合信号中反向共模信号进行有效滤除,并将正向差分信号输出至接收模块103,这样能够在单通道上实现全双工通信,结构简单,便于广泛应用,同时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可选的,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共模发射模块101可以包括转换单元1011和负载单元1012,该转换单元1011配置用于将反向共模信号转换为各支路的信号分量,而该负载单元1012配置用于均衡信号分量的波形。其中,该转换单元1011的第一端连接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该转换单元1011的第二端分别与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一输入端、负载单元1012的第一端和滤除模块102的第一端相连接,该转换单元1011的第三端分别与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二输入端、负载单元1012的第二端和滤除模块102的第二端相连接。
示例性的,请参考图5,下面对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100中各个组成模块或者单元的具体电路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比如,共模发射模块101中转换单元101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场效应管Q1、第一电流源A1、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二电流源A2,而负载单元10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可变电阻RT1、第二可变电阻RT2和可变电容CT。其中,第一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连接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对应RCH_TX),第一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流源A1的第一端,第一电流源A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第三端(对应共模发射模块101的第一端)分别与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一输入端(对应PAD_P)和第一可变电阻RT1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可变电阻RT1的第二端连接电源(VDD18),第二场效应管Q2的第一端连接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对应RCH_TX),第二场效应管Q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流源A2的第一端,第二电流源A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的第三端(对应共模发射模块101的第二端)分别与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二输入端(对应PAD_N)、第二可变电阻RT2的第一端和可变电容CT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可变电阻RT2的第二端连接电源(VDD18),可变电容CT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均为NMOS管,则第一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g),第一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s),第一场效应管Q1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d),以及第二场效应管Q2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g),第二场效应管Q2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s),第二场效应管Q2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d)。
再如,滤除模块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对应滤除模块102的第一端)连接共模发射模块10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对应滤除模块10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对应滤除模块102的第二端)连接共模发射模块101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对应滤除模块102的第四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电源(VDD12)。
又如,接收模块1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三场效应管Q3、第三电流源A3、第八电阻R8、第四场效应管Q4、第四电流源A4、第九电阻R9、第三电容C3和第十电阻R10。其中,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一端(对应接收模块103的第一端)连接滤除模块102的第三端,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流源A3的第一端,第三电流源A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三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接收模块103的第一输出端(RX_OP)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电源(VDD12),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一端(对应接收模块103的第二端)连接滤除模块102的第四端,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流源A4的第一端,第四电流源A4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接收模块103的第二输出端(RX_ON)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电源(VDD12),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二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均为NMOS管,则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g),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s),第三场效应管Q3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d),以及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g),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s),第四场效应管Q4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d)。
下面结合图1和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1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反向共模信号RCH_TX通过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发射到端脚PAD_P和PAD_N上,此时端脚PAD_P和PAD_N还会接收到从串行电路芯片端发送过来的正向差分信号。而使用同轴线缆(Coaxial cable)作为上下游芯片之间的通信信道,由于只有一根线,所以端脚PAD_P会连接导线,但端脚PAD_N不会连接导线,这会导致两边负载不完全一样,此时端脚PAD_P上既有串行电路芯片端发送过来的正向差分信号,也有解串电路芯片本身发出来的反向共模信号,而端脚PAD_N上只有解串电路芯片本身发出来的反向共模信号,这会造成反向回传通道的信号分量在端脚PAD_P和PAD_N上所产生的波形存在差异,影响了正向通道中AFE(Active Front End,整流/回馈单元)的接收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AFE的正向接收性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调节端脚PAD_N上的负载值,比如第二可变电阻RT2和可变电容CT参数,这样反向共模信号作用在正向接收端的共模信号就不会因负载差异过大导致产生差分信号分量,即只剩下共模信号分量,从而该反向共模信号就可以被尽可能多的在正向接收端抵消,端脚RX_OP和RX_ON处就只有正向差分信号,便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串电路芯片。如图6所示,该解串电路芯片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图2~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100。
作为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串行电路芯片301、传输媒体302以及图6对应实施例中解串电路芯片200。其中,传输媒体302设置在串行电路芯片301与解串电路芯片200之间,比如该传输媒体302可以为同轴电缆。
作为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8所示,该车辆400可以包括图7对应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3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通过在接收模块的基础上增加共模发射模块和滤除模块,并且该共模发射模块中各支路对应的负载值可调,因此当共模发射模块发射反向共模信号时,该反向共模信号作用在正向接收端的共模信号就不会由于负载差异过大而产生差分信号分量,即只剩下共模信号分量,从而滤除模块可以对包含正向差分信号和反向共模信号的混合信号中反向共模信号进行滤除,并向接收模块输出正向差分信号,这样能够在单通道上实现全双工通信,结构简单,便于广泛应用,同时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些实施例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和可变电容的参数,还可以提升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的正向接收性能,效果更为优异。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包括共模发射模块、滤除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共模发射模块中各支路对应的负载值可调;
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共模发射模块被配置为发射反向共模信号;
所述滤除模块被配置为对包含正向差分信号和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混合信号中所述反向共模信号进行滤除,并将所述正向差分信号输出至所述接收模块;
所述共模发射模块包括转换单元和负载单元;所述转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所述转换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负载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转换单元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负载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反向共模信号转换为各支路的信号分量,所述负载单元被配置为均衡所述信号分量的波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电流源、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二电流源,所述负载单元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第二可变电阻和可变电容;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向共模信号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正向差分信号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可变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可变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端为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为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三端为NMOS管的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除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共模发射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为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架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第三电流源、第八电阻、第四场效应管、第四电流源、第九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十电阻;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除模块的第四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源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流源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接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端。
7.一种解串电路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串电路芯片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串行电路芯片、传输媒体以及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串电路芯片,其中所述传输媒体设置在所述串行电路芯片与所述解串电路芯片之间。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7999.5A CN115314069B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7999.5A CN115314069B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4069A CN115314069A (zh) | 2022-11-08 |
CN115314069B true CN115314069B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386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47999.5A Active CN115314069B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140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40562B (zh) * | 2023-10-08 | 2023-12-26 | 慷智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器、解串器及车辆 |
CN117081620B (zh) * | 2023-10-13 | 2023-12-19 | 慷智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CN117938192B (zh) * | 2024-01-22 | 2024-09-27 | 慷智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CN117914344B (zh) * | 2024-01-22 | 2024-09-20 | 慷智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3877A (zh) * | 1999-01-08 | 2002-01-30 | 真实定位公司 | 无线定位系统的带宽合成 |
WO2002033969A1 (en) * | 2000-10-16 | 2002-04-25 | Xtend Network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anding the operational bandwidth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201509191U (zh) * | 2009-09-01 | 2010-06-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 |
CN102694567A (zh) * | 2012-06-11 | 2012-09-26 | 天津里外科技有限公司 | 多标准全兼容移动用户终端芯片的射频前端收发系统 |
CN102723913A (zh) * | 2012-06-11 | 2012-10-10 | 天津里外科技有限公司 | 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 |
CN103152154A (zh) * | 2011-10-12 | 2013-06-12 | 马克西姆综合产品公司 | 全双工单端串行链路通信系统 |
CN207557802U (zh) * | 2017-11-29 | 2018-06-29 | 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共模反馈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
CN110504927A (zh) * | 2019-08-02 | 2019-11-26 | 武汉谐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D类功放的接口电路以及数字输入的d类功放电路 |
CN111669170A (zh) * | 2020-05-20 | 2020-09-15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数字隔离器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
CN112055951A (zh) * | 2018-05-01 | 2020-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反向信道通信的差分终结调制 |
CN213844127U (zh) * | 2021-01-07 | 2021-07-30 | 成都旋极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半双工高速传输的1553收发驱动电路 |
CN114624695A (zh) * | 2022-01-25 | 2022-06-14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114696771A (zh) * | 2022-03-14 | 2022-07-01 | 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共模瞬态干扰抑制电路、隔离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98602B2 (en) * | 2009-08-21 | 2012-01-17 |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over full-duplex differential serial link |
US9780943B2 (en) * | 2015-11-13 | 2017-10-03 |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 | Broadband distributed amplifier based active duplexer |
EP3258597B1 (en) * | 2016-06-13 | 2020-07-2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mplification circuit, apparatus for amplifying, low noise amplifier, radio receiver,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amplifying |
-
2022
- 2022-08-08 CN CN202210947999.5A patent/CN1153140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3877A (zh) * | 1999-01-08 | 2002-01-30 | 真实定位公司 | 无线定位系统的带宽合成 |
WO2002033969A1 (en) * | 2000-10-16 | 2002-04-25 | Xtend Network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anding the operational bandwidth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201509191U (zh) * | 2009-09-01 | 2010-06-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 |
CN103152154A (zh) * | 2011-10-12 | 2013-06-12 | 马克西姆综合产品公司 | 全双工单端串行链路通信系统 |
CN102694567A (zh) * | 2012-06-11 | 2012-09-26 | 天津里外科技有限公司 | 多标准全兼容移动用户终端芯片的射频前端收发系统 |
CN102723913A (zh) * | 2012-06-11 | 2012-10-10 | 天津里外科技有限公司 | 多标准全兼容四代移动射频前端宽带低噪声放大装置 |
CN207557802U (zh) * | 2017-11-29 | 2018-06-29 | 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共模反馈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
CN112055951A (zh) * | 2018-05-01 | 2020-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反向信道通信的差分终结调制 |
CN110504927A (zh) * | 2019-08-02 | 2019-11-26 | 武汉谐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D类功放的接口电路以及数字输入的d类功放电路 |
CN111669170A (zh) * | 2020-05-20 | 2020-09-15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数字隔离器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
CN213844127U (zh) * | 2021-01-07 | 2021-07-30 | 成都旋极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半双工高速传输的1553收发驱动电路 |
CN114624695A (zh) * | 2022-01-25 | 2022-06-14 | 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微波探测方法和装置 |
CN114696771A (zh) * | 2022-03-14 | 2022-07-01 | 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共模瞬态干扰抑制电路、隔离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2.5Mbps全双工线路收发器的设计研究;刘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 * |
Angular-Momentum Biased Circulator with a Common-Differential Mode Topology for RF and Modulation Isolation;Haysam M.Kadry;2020 IEEE/MTT-S 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全文 * |
基于压缩感知的大规模MIMO系统导频优化及信道估计算法;金凤;《计算机应用》;第38卷(第5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4069A (zh) | 2022-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314069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5296783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5296690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5296687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5296689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US10790794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rface | |
CA1087258A (en) | Circuit for wire transmission of high frequency data communication pulse signals | |
CN117081620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5296688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US6051989A (en) | Active termination of a conductor for bi-directional signal transmission | |
CN117040562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器、解串器及车辆 | |
US10805124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rface | |
CN112311381A (zh) | 接口电路和用于检测热拔出状态的方法 | |
CN117914344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7938192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7914345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7856816B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117439596B (zh) | 一种接收电路、解串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CN206077379U (zh) | 用于半双工通讯的中继电路及半双工通讯线路 | |
US20210409003A1 (en) | Reflection attenuation device for a bus of a b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enuating reflections during a data transfer in a bus system | |
CN221652595U (zh) | 一种光通信监控电路及装置 | |
CN106488152B (zh) | 遥感ccd相机高速差分信号转换电路 | |
CN118101861B (zh) | Earc切换电路、模组及装置 | |
CN117856815A (zh) | 全双工发射接收电路、串行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及车辆 | |
US10897252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auxiliary chan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Room 409, Building 2, No. 2966 Jinke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ugust 2012 Applicant after: Kangzhi integrated circuit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8 Room 302, building 1, No. 2966, Jinke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Kangzhi integrated circuit (Shanghai)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