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5521U -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 Google Patents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5521U
CN218955521U CN202223212398.4U CN202223212398U CN218955521U CN 218955521 U CN218955521 U CN 218955521U CN 202223212398 U CN202223212398 U CN 202223212398U CN 218955521 U CN218955521 U CN 218955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oil
oil cooler
cooling structure
coll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2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海
齐晓亮
马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New Energ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New Energ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New Energ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New Energ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2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5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5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5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接;油冷器芯体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引流管的设置,在油冷器芯体内部形成直流通道,使得油阻相比现有的U型结构降低一半多,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降低了油阻,提高了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背景技术
风冷油冷器通常是由温控阀和油冷器芯体组成,在温控阀和油冷器芯体之间组成流通通路。多层流道根据实际需要以不同方式叠置起来,再钎焊成为一个整体组成油冷器芯体,最后将油冷器芯体和对应的橡胶垫、衬套和温控阀等零件装配在一起,就组成了风冷油冷器。
现有的风冷油冷器中油冷器芯体的内部流道为U型流道,即一部分流道中的流体朝向一个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流道中流体的流向相反,这样的U型流道造成了油阻较大,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散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以缓解现有U型流道油阻较大,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所述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相连接;
所述油冷器芯体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
更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法兰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法兰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
更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第一法兰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端相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口设于所述出油端,所述进油端与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均连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口设于所述进油端,所述出油端与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均连通。
更进一步的,
所述油冷器芯体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根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通,多根所述扁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的,
所述油冷器芯体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于所述油冷器芯体的顶部和底部。
更进一步的,
所述引流管的中部通过支撑板与所述顶板连接。
更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法兰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法兰焊接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油冷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所述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相连接;所述油冷器芯体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
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接,即引流管将油冷器芯体的两端部连接形成流通通道,这样油冷器芯体内部多个油路通道内的流体具有相同的流向。油冷器芯体内部流体流向成直流,相比于现有的U型流道油阻大大降低,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提高了散热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图标:
100-油冷器芯体;110-第一集流管;120-第二集流管;130-扁管;140-顶板;150-底板;160-支撑板;200-第一法兰;300-第二法兰;400-引流管;500-温控阀;510-进油口;520-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实施例一
风冷油冷器通常是由温控阀和油冷器芯体组成,在温控阀和油冷器芯体之间组成流通通路。多层流道根据实际需要以不同方式叠置起来,再钎焊成为一个整体组成油冷器芯体,最后将油冷器芯体和对应的橡胶垫、衬套和温控阀等零件装配在一起,就组成了风冷油冷器。
现有的风冷油冷器中油冷器芯体的内部流道为U型流道,即一部分流道中的流体朝向一个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流道中流体的流向相反,这样的U型流道造成了油阻较大,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散热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芯体100、第一法兰200、第二法兰300和引流管400,油冷器芯体1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法兰200和第二法兰300,引流管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200和第二法兰300相连接;油冷器芯体100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
引流管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200和第二法兰300相连接,即引流管400将油冷器芯体100的两端部连接形成流通通道,这样油冷器芯体100内部多个油路通道内的流体具有相同的流向。油冷器芯体100内部流体流向成直流,相比于现有的U型流道油阻大大降低,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提高了散热效率。
由于引流管400的设置,流体会从第一法兰200的一端经过油冷器芯体100内部的油路通道后再通过引流管400流到第一法兰200的另一端流出,或者流体会从第一法兰200的一端经过引流管400后流到油冷器芯体100内部的油路通道后再汇集到第一法兰200的另一端流出,从而在油冷器芯体100内部形成直流通道,使得油阻相比现有的U型结构降低一半多。引流管400可以沿不同方向引出,均可以在油冷器芯体100内部形成直流通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第一法兰200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法兰300设有第二连接口,引流管400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引流管400的两端插设于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实现引流管400与第一法兰200和第二法兰300的连接。为了确保引流管400与第一法兰200和第二法兰300连接的密封性,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处可以设置有密封元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请参见图1,第一法兰200连接有温控阀500,温控阀500设有进油口510和出油口520,第一法兰200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进油口510与进油端相连通,出油口520与出油端相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第一连接口设于出油端,进油端与多个油路通道均连通。这种结构下,流体会从温控阀500上的进油口510进入第一法兰200的进油端,经过油冷器芯体100内部的油路通道后再通过引流管400流到第一法兰200的出油端流出,最终流到温控阀500上的出油口520,完成一次循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口设于进油端,出油端与多个油路通道均连通。这种结构下,流体会从温控阀500上的进油口510进入第一法兰200的进油端,经过引流管400后流到油冷器芯体100内部的油路通道后再汇集到第一法兰200的出油端流出,最终流到温控阀500上的出油口520,完成一次循环。
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布置方式均可以实现油冷器芯体100内部多个油路通道内的流体具有相同的流向,从而在油冷器芯体100内部形成直流通道,使得油阻得以降低。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油冷器芯体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10、第二集流管120和多根扁管130,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一法兰200连接,第二集流管120与第二法兰300连接,扁管1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相连通,多根扁管130沿第一集流管110的延伸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二集流管120均为中空结构,内部均具有流道,第一集流管110的流道与第一法兰200相连通,第二集流管120的流道与第二法兰300相连通,每根扁管130内部的流道均与第一集流管110的流道和第二集流管120的流道相连通,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循环的流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请参见图1,油冷器芯体100还包括顶板140和底板150,顶板140和底板150相对设置于油冷器芯体100的顶部和底部。
顶板140和底板150能够对多根扁管130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油冷器芯体100的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1,引流管400的中部通过支撑板160与顶板140连接。
将引流管400与顶板140通过支撑板160相连接,可以对关键部件引流管400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使得引流管400安装牢固使用稳定。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一法兰200焊接连接,第二集流管120与第二法兰300焊接连接。
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一法兰200以及第二集流管120与第二法兰300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可以使得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一法兰200之间以及第二集流管120与第二法兰300之间连接牢固,保证循环油路的畅通。
本申请通过引流管400的设置,在油冷器芯体100内部形成直流通道,使得油阻相比现有的U型结构降低一半多,在散热量满足的情况下,降低了油阻,提高了散热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冷油冷器,包括实施例一的直流冷却结构。
由于风冷油冷器包括直流冷却结构的一切结构,因而具有实施例一述及的一切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冷器芯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和引流管,所述油冷器芯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相连接;
所述油冷器芯体内部具有多个油路通道,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内的流体流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法兰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法兰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第一法兰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口设于所述出油端,所述进油端与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口设于所述进油端,所述出油端与多个所述油路通道均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冷器芯体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根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通,多根所述扁管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冷器芯体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于所述油冷器芯体的顶部和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的中部通过支撑板与所述顶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法兰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法兰焊接连接。
10.一种风冷油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
CN202223212398.4U 2022-11-30 2022-11-30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Active CN218955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2398.4U CN218955521U (zh) 2022-11-30 2022-11-30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2398.4U CN218955521U (zh) 2022-11-30 2022-11-30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5521U true CN218955521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2398.4U Active CN218955521U (zh) 2022-11-30 2022-11-30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5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8820B2 (en) Evaporator
CN103090578B (zh) 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热端内部导流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03221773A (zh) 热交换器组件和方法
CN111490311B (zh) 一种集成式换热板及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8955521U (zh) 直流冷却结构及风冷油冷器
CN101696862B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全焊接板束
CN215523834U (zh) 一种制冷蒸发系统的专用板式蒸发器
CN113606961B (zh) 一种具有辅助换热结构的三介质换热器
CN211739967U (zh) 一种板式组合换热器
CN201652994U (zh) 新型多通道换热器
WO2024002198A1 (zh) 动力电池换热器、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20380322U (zh) 一种散热型工业冷却机用双通道散热器
CN220400703U (zh) 电池换热装置、电池包及车辆
CN217275737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其换热组件
CN220672682U (zh) 一种高效钎焊式口琴管冷板
CN219457889U (zh) 液冷板、电池包及配电设备
CN221076837U (zh) 一种多流道的冷凝器
CN215524292U (zh) 便于拆装的油水组合式冷却器
CN220764144U (zh) 膨胀水壶及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17197694U (zh) 新能源汽车的集成歧管
CN217303678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2721010U (zh) 一种高效表冷器
CN116045700B (zh) 冷油冷水器
CN214822458U (zh) 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及阀体结构
CN113865130B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