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5014U -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5014U
CN218945014U CN202223402882.3U CN202223402882U CN218945014U CN 218945014 U CN218945014 U CN 218945014U CN 202223402882 U CN202223402882 U CN 202223402882U CN 218945014 U CN218945014 U CN 218945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tube furnace
source bottle
furnace
mf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28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昌旭
张驰
覃海权
沈维云
郑磊
范世涛
邓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28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5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5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5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一、阀门一与管式炉一连接;铁源源瓶与阀门五并联设置在阀门一和管式炉一之间;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三、阀门三与管式炉二连接;磷源源瓶与阀门八并联设置在阀门三和管式炉二之间;管式炉一、管式炉二分别与反应釜连接。铁源源瓶两端设有阀门六和七;磷源源瓶两端设有阀门九和十;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四、阀门四与反应釜连接。该装置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制备效率低、磷酸铁尺寸较大以及小尺寸磷酸铁在制备过程中易团聚的问题,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控制点少,无废液产生。

Description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磷酸铁生产、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是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的首选材料,磷酸铁又是制备磷酸铁锂的一种重要前驱体。目前,磷酸铁的合成方式分类主要有:液相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空气氧化法、控制结晶法等。其中,水热法因为投料过程不连续、制备受反应釜容器大小限制等缺点而难以工业生产。溶胶凝胶法的缺点是反应时间较长、在干燥时产物易收缩,也难以工业化生产。其他方法也因各种缺点而难以实现工业化。液相沉淀法制备磷酸铁具有设备要求低、成本较低等优点,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得较理想的电池用磷酸铁,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以目前工业上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主要方法为沉淀法。但是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主要为一次颗粒团聚而成的二次颗粒,其二次颗粒中位粒径均在2um~10um,造成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导电性差,制备的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及倍率性能较差。
此外,目前制备纳米磷酸铁的方法存在工艺繁琐, 或是使用较难处理的改性剂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或是反应时间长等缺陷。其中, 水热法和球磨法是最为传统的方法。但是水热周期长, 且容易导致粒子团聚的问题, 影响磷酸铁的性能,且球磨法耗能较高, 损耗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一、阀门一与管式炉一连接;
铁源源瓶与阀门五并联设置在阀门一和管式炉一之间;
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三、阀门三与管式炉二连接;
磷源源瓶与阀门八并联设置在阀门三和管式炉二之间;
管式炉一、管式炉二分别与反应釜连接。
铁源源瓶两端设有阀门六和七;磷源源瓶两端设有阀门九和十;
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四、阀门四与反应釜连接。
管式炉一、管式炉二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氧气进入管,即氧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二、阀门二连接管式炉一、管式炉二;其中阀门二与管式炉一之间设有阀门十一,阀门二与管式炉二之间设有阀门十二。
通常气体与气体接触并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气体的浓度,当气体浓度达到饱和状态,反应速率达到极限。但是当气体附着在较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中,先通过物理吸附反应,后通过作用力更强的化学吸附,使整个磷酸铁生成过程反应速率更大,并且在制备过程中磷源与铁源均以分子的形式混合并反应,有利于生成纳米磷酸铁。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1反应釜,1-1. 管式炉一,1-2.管式炉二,2.铁源源瓶,3. 磷源源瓶,MFC-1流量计一,MFC-2流量计二一,MFC-3流量计三一,MFC-4流量计四一,V1阀门一,V2阀门二,V3阀门三,V4阀门四,V5阀门五,V6阀门六,V7阀门七,V8阀门八,V9阀门九,V10阀门10,V11阀门十一,V12阀门十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使用纳米磷酸铁制备装置,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一MFC-1、阀门一V1与管式炉一1-1连接;
铁源源瓶2与阀门五V5并联设置在阀门一V1和管式炉一1之间;
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三MFC-3、阀门三V3与管式炉二1-2连接;
磷源源瓶3与阀门八V8并联设置在阀门三V3和管式炉二1-2之间;
管式炉一1-1、管式炉二1-2分别与反应釜1连接。
铁源源瓶2两端设有阀门六V6和阀门七V7;磷源源瓶3两端设有阀门九V9和阀门十V10;
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四MFC-4、阀门四V4与反应釜连接。
管式炉一1-1、管式炉二1-2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氧气进入管,即氧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二MFC-2、阀门二V2连接管式炉一1-1、管式炉二1-2。
阀门二V2与管式炉一1-1之间设有阀门十一V11,阀门二V2与管式炉二1-2之间设有阀门十二V12。
有机铁源和有机磷源分别在铁源源瓶和磷源源瓶中加热,在氮气推动下进入管式炉一和管式炉二中被氧气高温氧化,最后进入反应釜中吸附在碳材料上进行反应。
管式炉一和管式炉二的一端均通过管道连接在反应釜上,另一端均连接有氮气进气管和氧气进气管。
一方面,氮气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一MFC-1、阀门一V1连接管式炉一1-1,铁源源瓶2与阀门五V5并联设置在阀门一V1和管式炉一1-1之间,其中铁源源瓶两端设有阀门六V6和阀门七V7;
第二方面,氮气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三MFC-3、阀门三V3连接管式炉二1-2,磷源源瓶3与阀门八V8并联设置在阀门三V3和管式炉二1-2之间,其中磷源源瓶两端设有阀门九V9和阀门十V10;
第三方面,氮气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四MFC-4、阀门四V4直接连接反应釜,使反应釜内物料保持分散流动状态;
氧气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二MFC-2、阀门二V2连接管式炉一1-1和管式炉二1-2;其中阀门二V2与管式炉一1-1之间设有阀门十一V11,阀门二V2与管式炉二1-2之间设有阀门十二V12。
所述反应釜1还连接有真空泵,用于将反应釜抽真空。
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材料使用无水乙醇浸泡洗涤后,置于400-450℃的真空烤箱中烘干后,输送至不锈钢反应釜中;
(2)反应釜与真空泵连接,保持反应釜真空度低于10Torr;
(3)按化学计量比1:(0.8~1.2)将有机铁源和有机磷源加入铁源源瓶和磷源源瓶中,对有机磷源和有机铁源进行加热,使其分别保持在100~250℃和25~100℃;
(4)将反应釜1温度保持在300-500℃,管式炉1-1和管式炉1-2温度保持在450-700℃,管路温度保持在100-150℃;
(5)调节MFC-2,流速设定为20-40sccm,打开V2,V11、V12通入氧气;同时打开V1、V3、V4、V5和V8,并调节MFC-1、MFC-3和MFC-4;再关闭V5,打开V6和V7通入铁源;关闭V8,打开V9和V10通入磷源;MFC-1和MFC-3流速均设定为50-70sccm,MFC-4流速均设定为100-150sccm。
(5)反应1~10h后,关闭V2、V11、V12、V6、V9、V11、V7,打开V5和V8,关闭MFC-2;
(6)将管式炉1-1、管式炉1-2和反应釜1降至室温,且反应釜1的压力大于740torr时,关闭MFC-1、MFC-3、MFC-4,并关闭其它阀门,打开反应釜1得到无定型态磷酸铁与碳材料的复合材料;
(7)将上述复合材料在空气中500~700℃煅烧2~10h后得到纳米磷酸铁。
实施例2
(1)将103.5g活性炭(表面积600 m2/g)至于无水乙醇中浸泡洗涤后,置于400℃真空烤箱中烘烤2h,将干燥后的活性炭输送至不锈钢反应釜中;
(2)将不锈钢反应釜抽真空,反应釜真空度保持在8Torr±1torr,反应釜温度保持在480℃;
(3)将装有100g纯度为99%的三甲基磷酸酯和107.3g纯度为98%的二茂铁的不锈钢源瓶,并分别加热至120℃和50℃;
(4)二茂铁与三甲基磷酸酯在经过500℃的管式炉1-1和管式炉1-2中氧化后通入反应釜中;
(5)待二茂铁与三甲基磷酸酯完全通入反应釜中后,在400℃下保温反应50min后,自然降温后得到无定型态磷酸铁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
(6)将上述复合材料在空气气氛中、600℃下煅烧3h后得到纳米磷酸铁。

Claims (4)

1.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一(MFC-1)、阀门一(V1)与管式炉一(1-1)连接;
铁源源瓶(2)与阀门五(V5)并联设置在阀门一(V1)和管式炉一(1-1)之间;
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三(MFC-3)、阀门三(V3)与管式炉二(1-2)连接;
磷源源瓶(3)与阀门八(V8)并联设置在阀门三(V3)和管式炉二(1-2)之间;
管式炉一(1-1)、管式炉二(1-2)分别与反应釜(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铁源源瓶(2)两端设有阀门六(V6)和七(V7);磷源源瓶(3)两端设有阀门九(V9)和十(V10);
另一氮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四(MFC-4)、阀门四(V4)与反应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管式炉一(1-1)、管式炉二(1-2)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氧气进入管,即氧气管道依次通过质量流量计二(MFC-2)、阀门二(V2)连接管式炉一(1-1)、管式炉二(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阀门二(V2)与管式炉一(1-1)之间设有阀门十一(V11),阀门二(V2)与管式炉二(1-2)之间设有阀门十二(V12)。
CN202223402882.3U 2022-12-19 2022-12-19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Active CN218945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882.3U CN218945014U (zh) 2022-12-19 2022-12-19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882.3U CN218945014U (zh) 2022-12-19 2022-12-19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5014U true CN218945014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2882.3U Active CN218945014U (zh) 2022-12-19 2022-12-19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50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9767A (zh) * 2022-12-19 2023-07-11 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9767A (zh) * 2022-12-19 2023-07-11 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45014U (zh) 纳米磷酸铁的制备装置
CN102730664B (zh) 一种表面含氟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19644A1 (zh) 一种磷化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CN211261799U (zh) 一种用于三元锂正极材料制备的氧气循环系统
CN102757018A (zh) 一种萤石粉生产氟化氢的方法
CN104030265A (zh) 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9889A (zh) 一种制备氟化石墨烯副产高纯氟化锂的方法和设备
Tao et al. Tubular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enabling exceptional atmospheric water harvesting by fast air permeation
CN102849792B (zh) 一种制备四氟化钛的方法
CN202785638U (zh) 将普通氢气提纯至高纯度氢气的设备
CN116409767A (zh) 一种纳米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12691666A (zh) 一种非晶态羟基氧化铁-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9060B (zh) 一种快速合成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方法
CN207030958U (zh) 一种连续化制备纳米碳材料的装置
CN204261532U (zh) 新型有机废气吸附-脱附处理装置
CN108620133B (zh) 一种二维横向聚合物异质结可见光响应催化产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162805B (zh) 一种碳纳米管生产系统
CN114177771B (zh)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843079U (zh) 一种改进的高纯硅烷生产线
CN114436260A (zh) 制备氧同位素标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
CN209696311U (zh) 一种新型稀硫酸浓缩装置
CN113563594B (zh) 一种空气稳定n型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9394B (zh)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碘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
CN107827096A (zh) 一种自催化裂解制备内嵌双金属与三金属碳洋葱的方法
CN203545683U (zh) 一种快速浓缩稀磷酸的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