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3103U -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3103U
CN218943103U CN202223022941.4U CN202223022941U CN218943103U CN 218943103 U CN218943103 U CN 218943103U CN 202223022941 U CN202223022941 U CN 202223022941U CN 218943103 U CN218943103 U CN 218943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juice
food processor
main body
clam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29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王少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29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3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3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3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申请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上的集汁腔和进料仓,所述集汁腔与进料仓合围形成加工容腔,所述加工容腔内设置有与机座驱动连接的挤压组件和配合挤压出汁的过滤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顶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支撑所述主体上端部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对设置且重心位于主体轴心。本申请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轴向支撑定位,以此使得加工容腔内的挤压组件和过滤组件锁紧适配,避免在榨汁过程中挤压受力出现向上窜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家用食品加工电器逐渐成为了家庭必备的厨房电器,在满足用户健康饮食多样化的同时也减轻了劳动负担。例如,被用户广泛推崇的榨汁机、原汁机等,既减轻了用户工作量,补充用户对果蔬营养的摄入需求,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食用口感。
目前,市场上带有榨汁功能的食品加工机往往是采用螺杆配合榨汁网对食材进行挤压出汁,而螺杆在驱动的过程中受到物料的反作用力极易出现偏摆或上顶等现象,进而会导致与侧部榨汁网的受力不均匀,出现挤压效果不佳、出汁效率底等问题。
而为进一步提升螺杆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往往采用对螺杆传动轴的两端进行固定,例如申请号为201980029237.3的专利中就公开的榨汁机,通过在料斗下盖板中心位置设置定位孔,与电机传动轴分别对螺杆上下两端进行定位。但利用定位孔对螺杆轴心上端定位的方式虽然能够提升螺杆的稳定性,但定位孔需要料斗下盖板进行支撑,而下盖板的设置无疑会阻挡物料向下运动,大大增加落料的难度,进而对榨汁效率产生影响,导致榨汁过程需要用户较长时间的等待,产生不好的使用体验。
基于此,如何设置一种榨汁结构稳定、榨汁效率高、出汁效果好、清洗方便的食品加工机,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通过在挤压组件端部设置固定压板,以使得将螺杆上端中心的定位作用力分散至周向上,进而通过周向上的腔体结构与之配合进行限位,对挤压主体的上端部进行支撑固定,在周向上确保挤压主体上下两端的同轴度,在轴向上避免挤压主体受到物料反作用力向上窜动,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榨汁稳定性。
本申请针对上述所涉及到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上的集汁腔和进料仓,所述集汁腔与进料仓合围形成加工容腔,所述加工容腔内设置有与机座驱动连接的挤压组件和配合挤压出汁的过滤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顶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支撑所述主体上端部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对设置且重心位于主体轴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至少设置有1个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绕所述主体轴心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容腔上设置有对固定部上端面抵接限位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的上端面可与所述限位部抵接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设置在加工容腔内侧壁上一体成型的凸起或环筋,所述限位部下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主体活动装配,所述过滤组件上端或加工容腔内侧在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应配合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口,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末端容置于避让口内周向抵接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主体固定装配,所述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沿限位部下端面引导跟随所述主体周向转动。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延伸末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限位部包括周向水平设置在加工容腔内侧的第一环形轨道;当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延伸末端位于不同水平面面,所述限位部还包括周向水平设置在加工容腔内侧的第二环形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轨道位于第二环形轨道上方,且第一环形轨道的内接圆直径相对要小于位于下方的第二环形轨道内接圆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一体成型安装在主体顶部;或,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体式上下叠放安装在主体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顶端设置有装配所述固定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周向与主体相对转动的第一安装位,以及与主体相对固定的第二安装位。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食品加工机可以通过集汁腔和进料仓合围形成加工容腔,使得容纳在其内部的榨汁结构可以直接与进料仓上下贯通,通过增大将下料口径,进而大大加快了工作状态下物料的下落速度,加快挤压组件的吃料量和咬合速率,从而配合滤网组件达到快速榨汁并出汁的目的。
其中,挤压组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方、沿中心向外延伸的固定部,通过固定部将主体顶端的定位受力点向外侧分散延伸,直至延伸至与加工容腔向接触,而与之对应的,加工容腔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部上端面抵接限位的限位部,当榨汁结构安装到位后,能够通过限位部形成一个对固定部的下压作用力,通过沿轴向抵接限位以实现对挤压组件顶部固定,再配合挤压组件底部与传动轴的耦合定位确保榨汁状态下的挤压组件的同轴度,避免工作状态下出现横向摆动或上顶窜动等不稳定因素。
2、固定部包括沿挤压组件主体向外延伸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至限位部和过滤组件之间,将挤压组件的定位点沿轴心向外分散延伸,进而通过限位部的下端面与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的上端面进行抵接,使得挤压组件的上端定位结构稳定,再配合挤压组件底部与机座传动轴的耦合定位关系,以使得挤压组件在榨汁过程中沿轴向相对位置关系稳定,进而保障与过滤组件的装配关系可靠,确保榨汁过程的出汁率和出汁效率。
3、固定部至少设置有1个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绕主体轴心中心对称设置,和/或,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相对设置且重心点位于主体轴心,通过平衡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两侧与限位部的抵接力臂,确保固定部周向上的受力重心位于挤压组件的主体轴心上,以使得挤压组件在榨汁过程中端面保持水平。
4、过滤组件或加工容腔内侧上设置有避让口,通过将第一压板或第二压板的末端容置在避让口内进行固定,以使得固定部保持不动,与过滤组件和加工容腔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而避让口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对固定部进行支撑定位、增加固定部的受力强度,使固定部在榨汁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与运动状态下的切削刃配合对物料进行剪切,进而增强整体稳定性。
5、加工容腔内侧设置环形轨道,通过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末端容置在环形轨道内,进而使得固定部可以跟随挤压组件主体沿周向旋转,可进一步直接通过固定部配合加工容腔内壁筋位进行切削,或直接将切削部和固定部一体设置,大大减少挤压组件的安装配件,降低装配工艺成本;此外,一体化的挤压组件也可以大大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6、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末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环形轨道包括轴向水平设置在加工容腔内侧的第一环形轨道,通过压板端面抵接支撑以实现在第一环形轨道内滑动旋转,确保挤压组件整体的平稳性和切削效果;而当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延伸末端不在同一水平面时,环形轨道还包括容纳第二压板末端的第二环形轨道,可以进一步通过上下多轨道抵接支撑进一步对挤压组件辅助支撑。
7、挤压组件主体部分的顶部还设置有装配固定部的安装部,通过在安装部上设置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适应性实现与主体相对固定或相对转动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在确保整体结构的装配稳定性,同时可满足用户不同程度的切削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加工容腔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加工容腔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固定部装配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挤压组件安装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安装部装配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环形轨道和第二环形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标:1-机座、2-集汁腔、3-进料仓、4-加工容腔、5-挤压组件、6-过滤组件;
41-限位部、42-切削筋、43-上盖、44-出料口;
51-主体、52-固定部、53-切削部、54-安装部;
511-排渣段、521-第一压板、522-第二压板、523-耐磨件、531-上切削刃、532-下切削刃、541-第一安装位、542-第二安装位;
61-避让口、62-环形轨道、63-定位筋、64-定位槽;
621-第一环形轨道、622-第二环形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结构示意图,该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设置在机座1上方的集汁腔2和进料仓3,进料仓3的底部开口设置,盖合固定于集汁腔2上端开口处,通过集汁腔2和进料仓3合围形成加工容腔4。加工容腔4内部设置有与机座1驱动连接的挤压组件5,以及设置在挤压组件5和集汁腔2之间的过滤组件6。
于一实施例中,加工容腔4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部41,而挤压组件5包括用于驱动挤压的主体51和设置在主体51顶部的固定部52。具体地,固定部52可以是沿主体51中心向外侧延伸的压板,通过向外延伸将中心的固定作用力分散到外围周向上。当挤压组件5与加工容腔4对应装配到位时,限位部41向内侧凸出的部分刚好会与固定部52的上端面相抵接,从而实现对挤压组件5的上端固定,避免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摆动,影响整体的挤压出汁效果。
同时,由于固定部52将主体51顶端的固定方式由受力点转化成了一个受力面,减轻了主体顶端定位的受力强度,进而可以留出更大的下料通道,提高物料从进料仓3进入榨汁结构的效率。
优选的,限位部41可以是直接设置在进料仓3内侧壁上一体成型的凸起或环筋,当进料仓3与集汁腔2对应装配到位后,限位部41恰好可以同时与固定部52的上端面相抵接。容易想到的是,限位部41也可以是设置在集汁腔2的上端口,通过错位旋合装入,使得限位部41压盖在固定部52的上方,其主要目的仍是在于对挤压组件5的顶部进行固定,确保轴向定位稳定。
可以理解的,挤压组件5的下端通过机座1的传动轴耦合固定,而顶部通过固定部52与限位部41抵接固定,使得挤压组件5整体上、下保持同轴度,确保传动状态下保持水平,维持榨汁结构稳定,提升出汁效率的一致性。
于一操作过程中,加工容腔4的顶部设置有可活动翻转的上盖43,内侧壁设置有用于配合挤压组件5拨料的切削筋42,底部设置有用于出汁或排渣的出料口44,用户可通过翻转打开上盖43,将物料投放后启动榨汁结构,通过挤压组件5配合过滤组件6加工后,分别在出料口44处放置接汁杯或接渣杯以盛放果汁和果渣。
请再参照图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加工容腔的结构爆炸示意图。挤压组件5的顶端还包括有切削部53,所述切削部53位于固定部52的上方,能够与加工容腔4上的切削筋42配合对物料进行初步的剪切预处理,以便于将大块的物料提前切碎后自动落入榨汁结构内进行榨汁。
于一实施例中,切削部53固定设置在主体51的顶部,且与主体51一体驱动旋转,包括上切削刃531和下切削刃532。其中,上切削刃531相对位于下切削刃532的上方,当在驱动转动过程时,上切削刃531可以预先对进料仓3内的大块物料进行搅拌,同时还可与加工容腔4上的切削筋42配合进行第一次剪切,将物料切分成小块;而随着剪切后的物料继续下落至下切削刃532位置时,下切削刃532可进一步与固定部52配合,通过两者的相对运动对物料进行第二次剪切和搅拌,以使得物料可以更加高效的进入到主体51侧部进行挤压榨汁。
优选的,上切削刃531和下切削刃532均呈圆弧形相对设置,以形成开口朝向侧壁的半弧形的切削刃口,通过主体51传动轴驱动,确保有足够的应力对食材进行加工切削或搅拌。
于一操作过程中,当物料整体体积较小时,可直接从背离切削刃口处下落至主体51侧部进行挤压加工,或是先在主体51的顶部停留,后通过下切削刃532回转到位后配合固定部52进行切削后再进一步下料;而当物料整体体积较大时,会相应落至上切削刃531高度位置处,并通过上切削刃531配合加工容腔4上的切削筋42进行切削加工,进而将大块的物料分解以提升落料效率。
此外,进料仓3的内壁周向还设置有多个竖向设置的筋条,食材在通过切削部53搅动周向转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供一定的摩擦力,增大物料与切削部之间的受力关系以提升更好的切削效果。
可以理解的,切削部53与固定部52可以是分体式可拆装设置,通过套设在主体51顶部固定轴上,并通过螺钉限位锁紧,同理,也可以是直接通过内外螺纹旋合装配,或者是直接两者一体成型设置。其中,上切削刃531和下切削刃532也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仅包含上切削刃531或下切削刃532,也可以是沿固定轴心中心对称设置来进行搅动。
请再参照图3和图4,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加工容腔4的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优选的,固定部52套设在切削部53和主体51之间,其中,固定部52的最大外接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能够完全覆盖主体51和切削部53,过滤组件6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装配固定部52的安装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过滤组件6顶部设置有装配固定部52的避让口61,而固定部52套设在主体51和切削刃53之间,且可与两者发生相对转动。具体地,固定部52为沿主体51轴心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的末端对应容置在两个避让口61内,并通过避让口61的侧壁分别与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的侧面进行抵接,以此实现固定部52与过滤组件6位置相对固定,且与主体51和切削部53相对发生转动。
可以理解的,固定部52在容置在避让口61后,固定部52的上端面水平高度至少要相对高于过滤组件6的上端面,进而实现与加工容腔4内部的限位部41进行抵接。或者,固定部52在沿中心向外延伸的固定末端要凸出于过滤组件6,进而通过与加工容腔4的限位部41上下抵接以实现对挤压组件5和过滤组件6的轴向定位。
容易想到的是,避让口61也可以是设置在加工容腔4的侧壁上,通过限位部41向下延伸凸筋以形成能够对固定部52周向抵接限位的避让口61。
于又一实施例中,加工容腔4下端面和/或过滤组件6的上端面也可以是周向连续设置形成的环形轨道62,可以理解的,固定部52与主体51和切削部53一体固定设置,当在通过电机驱动挤压组件5的时候,固定部52可跟随主体51或者切削部53一起转动,由于环形轨道62的抵接引导,使得固定部52在实现上端面抵接限位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实现转动切削,确保轴向固定和周向转动两种状态保持平衡稳定。
可以理解的,环形轨道62内还设置有耐磨件523。耐磨件523可以是安装固定在限位部41下端面的耐磨垫片,所述固定部52末端也采用耐磨材质,所述耐磨垫片可以是不锈钢金属垫片,以使得固定部52末端在环形轨道62相对转动稳定,避免摩擦产生毛刺或者磨粉掉落的情况,影响挤压组件5整体转动平稳度以及食材的加工品质。容易想到的是,耐磨件523也可以通过在限位部41与固定部52之间的配合面上喷涂耐磨涂层来提升耐磨性。
进一步的,加工容腔4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筋63,而过滤组件6上设置有定位槽64。
于一实施例中,定位筋63具体设置在集汁腔2的底部,过滤组件6包括通过对插形成过滤间隙的第一对插网和第二对插网,而位于对插网的下端形成有与所述定位筋63插接定位配合的定位槽64,过滤组件6上下插接装入集汁腔2,通过底部的对插筋63和对插槽64插接配合固定,而过滤组件6的上端在进料仓3与集汁腔2对应装配后,通过固定部52进一步对上端下压固定。
请再参照图5和图6,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挤压组件5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优选的,挤压组件5包括主体51和设置在主体51顶部的安装部54,所述安装部54上设置有安装固定部52的第一安装位541和安装切削部53的第二安装位542。
于一实施例中,挤压组件5的传动轴凸出于主体51上端面设置,并在轴的末端分别形成第一安装位541和第二安装位542,其中,第二安装位542相对设置在第一安装位541的上方。具体地,第一安装位541为圆形截面配合位,而第二安装位542为带有切面的配合扁位,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多边形截面配合位,相对的,在固定部52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安装位541适配的圆形孔,在切削部53的中心下端口设置有与第二安装位542适配驱动的扁位孔,通过将固定部52套设在第一安装位541后,再将切削部53盖合在第二安装位542锁定,从而可实现固定部52固定不动,而切削部53可跟随主体1相对于固定部52发生转动。
于又一实施例中,当榨汁结构为固定部52跟随主体1也进行转动时,可以理解的,将固定部52至少部分的与切削部53同时装配在第二安装位542上,在切削部53的设置有固定部52锁定装配的多个对插筋,通过对插装配使得两者一体式同步驱动;又或者,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两个第二安装位542,在固定部52和切削部53中心分别设置具有同样扁位的安装孔,以对应套设在第二安装位542上实现驱动。其主要目的均在于实现固定部52与切削部53都可以通过传动轴来驱动,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实现方式。
优选的,主体51的下端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排渣段511,可进一步提升挤压组件5的固定部52上端面水平支撑高度,延长轴向的支撑力臂,避免挤压受力后向上窜动;同时还可以留出更宽的出渣通道,加快物料在挤压榨汁后的出料效率。
于一实施例中,主体51具体为一个螺旋延伸的挤压螺杆,包括挤压段和设置在底部的排渣段511,所述排渣段511位于挤压段的下方,对应装入集汁腔2底部的安装台阶内,排渣段511的外侧部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排渣筋,通过排渣筋推动果渣向出料口44处运动。具体地,排渣段511的轴向延长高度不超过出料口的轴向高度。
请再参照图7,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与滤网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优选的,第二压板522可以设置有多个,且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的受力重心位于挤压组件5的轴心位置处。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沿轴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压板522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压板521互呈120°夹角设置。进一步的,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分别向外周等距离延伸,且压板均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可以理解的,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之间需满足受力中心点位于轴心位置处,具体地,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之间中心受力点可根据周向压板之间的夹角、压板的数量、压板向外延伸的宽度、以及压板末端的水平高度等做出适应性调整,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位置结构。
请再参照图8,具体地,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单独安装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分别是两个单独的、且带有安装孔的压板结构,具体地,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带有安装孔的一端可通过上下叠放安装固定于主体51的安装部54,而两者分别向外延伸的压板末端对应装入过滤组件6的避让口61内周向进行固定,当加工容腔4装配到位后,限位部41对应与位于上方的压板上端面进行抵接支撑。
可以理解的,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也可以是通过扁位周向限位安装于主体51的端部,而压板延伸末端也可以是对应装入加工容腔4上的环形轨道62,在榨汁过程中可跟随主体51同时旋转,配合加工容腔4上的切削筋42对物料进行剪切。
请再参照图9,进一步的,第一压板521和第二压板522的延伸末端可以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旋转平面上,而环形轨道62上可对应容纳压板末端的第一环形轨道621和第二环形轨道622。
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轨道621相对位于第二环形轨道622的上方,且第一环形轨道621的内接圆直径相对要小于位于下方的第二环形轨道622内接圆直径。当加工容腔4对应装配到位后,第一环形轨道621对应与位与上方的压板进行轴向抵接限位,而第二环形轨道622对应与位于下方的压板同时进行轴向抵接限位;又或者是,两者至少存在一个能够与第一压板521或第二压板522轴向上能够抵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至少可以结合上述部分结构实施例,通过该实施方案以使得食品加工机在加工过程中内部结构相对稳定,整体物料处理效率更高,应用于榨汁时可以提高物料下料速率以及整体的出汁率。同时,本申请的食品加工机除了适用于榨汁功能以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搅拌、挤压等食品加工产品,例如,冰淇淋机、绞肉机等均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上的集汁腔和进料仓,所述集汁腔与进料仓合围形成加工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容腔内设置有与机座驱动连接的挤压组件和配合挤压出汁的过滤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顶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支撑所述主体上端部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对设置且重心位于主体轴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至少设置有1个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绕所述主体轴心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容腔上设置有对固定部上端面抵接限位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的上端面可与所述限位部抵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设置在加工容腔内侧壁上一体成型的凸起或环筋,所述限位部下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主体活动装配,所述过滤组件上端或加工容腔内侧在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应配合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口,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末端容置于避让口内周向抵接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在加工容腔内侧设置环形轨道,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末端与环形轨道抵接装配,所述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沿环形轨道引导跟随所述主体周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延伸末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环形轨道包括周向水平设置在加工容腔内侧的第一环形轨道;当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延伸末端位于不同水平面面,所述环形轨道还包括周向水平设置在加工容腔内侧的第二环形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轨道位于第二环形轨道上方,且第一环形轨道的内接圆直径相对要小于位于下方的第二环形轨道内接圆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一体成型安装在主体顶部;或,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体式上下叠放安装在主体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端设置有装配所述固定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周向与主体相对转动的第一安装位,以及与主体相对固定的第二安装位。
CN202223022941.4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8943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941.4U CN218943103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941.4U CN218943103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3103U true CN218943103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2941.4U Active CN218943103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3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4012A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装置
CN218943103U (zh)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18943104U (zh)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18943105U (zh)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18942802U (zh)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18943106U (zh)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US11717114B2 (en) Multifunctional food processor
CN208876001U (zh) 多功能家用小型榨汁搅拌机一体机
CN218943102U (zh)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118021132A (zh) 一种榨汁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EP3895584A1 (en) Juice extractor and spiral-extruded juicing screw thereof
JP2015527115A (ja) 果汁又は野菜汁を果物又は野菜の果肉から分離するための石臼式分離器
CN211186948U (zh) 搅拌杯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211160085U (zh) 一种带绞肉功能的菜馅机
KR20170030628A (ko) 압착에 의하여 주스를 추출하기 위한 음식물 조리 장치
CN213371551U (zh) 一种卫生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09883780U (zh) 榨汁机
CN210144439U (zh) 榨汁组件及榨汁机
CN209284907U (zh) 食物处理机
CN110721783A (zh) 一种带绞肉功能的菜馅机
CN211066109U (zh) 多功能榨汁机
CN220344169U (zh) 榨汁机用螺杆组件
CN213371291U (zh) 一种多功能的便携式原汁机
CN210114363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装置
CN108125545B (zh) 挤压桶及食物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