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2982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2982U
CN218942982U CN202223020748.7U CN202223020748U CN218942982U CN 218942982 U CN218942982 U CN 218942982U CN 202223020748 U CN202223020748 U CN 202223020748U CN 218942982 U CN218942982 U CN 218942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king tray
hot air
pot body
hot
air f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07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陈龙
楼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07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2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2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2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烤盘的使用效果欠佳。本实用新型包括内设烹饪腔和热风组件的壳体,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烤盘,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以制熟炸篮上的食材,所述烤盘中部通过下凹形成弧形面,周缘通过向下翻折形成环形围边,以减小烤盘高度。烤盘中部向下凹陷并增加外露面积,环形围边向下弯折并有效利用因烤盘中部向下凹陷而与锅体底壁抵触抬升形成的空间,既有效降低烤盘厚度,进而减少占用锅体内空间,为食材提供更多的放置空间,还通过设置凹陷区域来增加外露面积,进而通过增加热风流量的方式提升对食材底部的烹饪效率,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和热风组件的壳体,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烤盘,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以制熟炸篮上的食材。所述烤盘架设在锅体底部,且与锅体底壁间形成供热风流通的扩散腔,所述烤盘的底壁上设有竖向贯通的通孔,热风沿锅体侧壁流入扩散腔,并在扩散腔内向中扩散后穿越通孔,对食材底部进行加热烹饪,由于烤盘底壁为平板状,既导致烤盘底面可供通孔开设区域面积较小,使得热风向上输送的流量偏小,还导致只有位于扩散腔顶部的热风能通过通孔向上输送,而位于扩散腔底部的热风会因无法向上有效输送而出现浪费的情况,影响烹饪效率。此外,当烤盘采用中部向下凹陷的方式增加烤盘中部面积时,会导致烤盘厚度增加,进而会因占用较多锅体内空间而导致食材可放置数量减少,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烤盘中部凹陷的方向与环形围边的设置方向互为同向设置,既有效提升热风扩散效果,还有效控制烤盘厚度,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和热风组件的壳体,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烤盘,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以制熟炸篮上的食材,所述烤盘中部通过下凹形成弧形面,周缘通过向下翻折形成环形围边,以减小烤盘高度。烤盘中部向下凹陷并增加外露面积,环形围边向下弯折并有效利用因烤盘中部向下凹陷而与锅体底壁抵触抬升形成的空间,既有效降低烤盘厚度,进而减少占用锅体内空间,为食材提供更多的放置空间,还通过设置凹陷区域来增加外露面积,进而通过增加热风流量的方式提升对食材底部的烹饪效率,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烤盘中部的下凹深度小于环形围边的高度,以使所述烤盘中部的水平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环形围边的水平向投影内。凹陷区域的水平向投影完整落入环形围边内,有效缩小环形围边与锅体底壁间距离,进而利用文丘里效应来提升热风径向向中流动的流速,有效增大输送至锅体底部中心的热量,确保食材底部内有效制熟。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围边与所述锅体内侧壁间围合形成环状风道,沿锅体内侧壁流动的热风自上而下穿越风道并汇聚至锅体底部。环状风道的周向各区段均能有效接收沿锅体侧壁向下流淌的热风,使得锅体底部周向各区域均能获得均匀的热风,有效提升热风扩散均匀性,确保食材底面各区域能被均匀制熟。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围边的高度为A,10mm≤A,既对热风起到引导作用,还能通过缩短与锅体底壁间距离来提升热风沿锅体底壁径向流动的速度。当A<10mm时,风道竖向距离过短,导致引导效果欠佳,容易导致热风无法沿预设路径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的宽度为B,5mm≤B≤15mm,既通过增加风道宽度来满足热风流动需求,确保热风风量满足烹饪要求,还通过限制风道宽度来增大烤盘尺寸,进而增加食材放置量。当B<5mm时,风道截面面积较小,导致热风流量较小,无法满足烹饪要求;当B>15mm时,风道宽度较大,在锅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导致烤盘直径变小,无法满足食材放置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烤盘中部设置均匀分布的通孔,位于锅体底部的热风通过通孔自下而上流动并与食材底部表面接触。流入烤盘下方的热风在均匀扩散后通过通孔向上输送,使得热风能与食材底部接触,确保食材被均匀制熟。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底壁设有向上隆起的导流筋,所述烤盘通过底面搭接在所述导流筋上,以在烤盘与锅体底壁间形成供热风向中流动的扩散腔。导流筋既起到引导热风沿锅体底壁向中流动的作用,还起到承托烤盘的作用,确保环形围边悬置在锅体底壁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筋呈弧状,且由锅体底壁中部向外延伸设置,既确保导流筋能引导热风向中汇聚,还能利用弧状结构驱使热风缓慢转向,有效减小动能损耗,确保热量传递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筋的顶缘高度自内向外逐渐升高,以使导流筋顶缘可与烤盘中部底面贴合。导流筋的顶缘可与凹陷区域表面匹配贴合,既通过消除导流筋与烤盘间缝隙来提升引导效果,还为烤盘提供可靠承托。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筋的外端部可与环形围边内侧壁抵触,以使烤盘与锅体同心设置。所述导流筋被完整罩置在烤盘内,利用导流筋外端部与环形围边内侧壁抵触,对烤盘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确保风道各区段具有相同的宽度,保证热风均匀扩散。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筋至少为三根,且沿锅体底壁周缘等距分置,既能提升承托烤盘的稳定性,还能有效提升转向引导效果,确保热风均匀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烤盘中部向下凹陷并增加外露面积,环形围边向下弯折并有效利用因烤盘中部向下凹陷而与锅体底壁抵触抬升形成的空间,既有效降低烤盘厚度,进而减少占用锅体内空间,为食材提供更多的放置空间,还通过设置凹陷区域来增加外露面积,进而通过增加热风流量的方式提升对食材底部的烹饪效率,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锅体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风扇,12、发热件,2、锅体,21、导流筋,3、烤盘,31、环形围边,32、通孔,4、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
如图1所示的一种空气炸锅,由内设烹饪腔和热风组件的壳体1组成,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1和发热件12,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2,所述锅体2内设有烤盘3,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2以制熟炸篮上的食材,所述烤盘3中部通过下凹形成弧形面,周缘通过向下翻折形成环形围边31,以减小烤盘3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供热风组件安装的热风腔,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1和发热件12,发热件12位于风扇11周缘,转动的风扇11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形成流经发热件12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件12吸收热量并形成向烹饪腔回流的热风,热风会在流入烹饪腔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自外向内逐渐制熟。热风会因与食材接触而温度降低并扩散至烹饪腔中,为被热风组件再次抽取加热提供气源,以此对空气进行循环抽取加热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内设有烤盘3,所述烤盘3搭接在锅体2底壁上,既起到承托食材的作用,还能在烤盘3与锅体2底壁间形成供热风流通的扩散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可拆卸地安装在烹饪腔内,方便使用者通过拆装锅体2来取放食材。在使用时,首先,将烤盘3放置在锅体2内,并将食材放置在烤盘3上;之后,将锅体2安装在烹饪腔内,以使烹饪腔和热风腔通连并与外界空间隔绝;最后,通过热风组件产生热风,热风输入烹饪腔以使锅体2内食材被加热制熟。
现有空气炸锅的烤盘3为平板状,所述烤盘3周缘设有向上弯折形成的围边,从热风腔内流出的热风在沿锅体2侧壁向下流动后沿围边外侧壁流入扩散腔,热风在扩散腔内向中流动并在沿途分流穿越烤盘3后与食材底面接触,对食材底部起到加热烹饪的作用。由于烤盘3为平板状,既导致烤盘3底面可供通孔32开设区域面积较小,使得热风向上输送的流量偏小,还导致只有位于扩散腔顶部的热风能通过通孔32向上输送,而位于扩散腔底部的热风会因无法向上有效输送而出现浪费的情况,影响烹饪效率,此外,当烤盘3采用中部向下凹陷的方式增加烤盘3中部面积时,会导致烤盘3厚度增加,进而会因占用较多锅体2内空间而导致食材可放置数量减少,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将烤盘3中部的形变方向与环形围边31的设置方向互为同向设置,既确保烤盘3中部能通过向下凹陷来增加外露面积,进而提升热风流量,确保食材底部被有效制熟,还将环形围边31向下弯折,有效利用因烤盘3中部向下凹陷而与锅体2底壁抵触抬升形成的空间,通过降低烤盘3厚度来为食材提供更多的放置空间,提升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2所示,烤盘3中部的形变方向与环形围边31的设置方向均为向下设置,既确保烤盘3中部通过向下凹陷来防止食材向四周滑脱,确保食材被聚集在烤盘3中部,还能通过减小环形围边31底缘与锅体2底壁间距离来利用文丘里效应提升热风流速,确保热风能向扩散腔中部输送,进而提升热风输送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烤盘3中部的下凹深度小于环形围边31的高度,以使所述烤盘3中部的水平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环形围边31的水平向投影内,既确保扩散腔具有较大的空间,方便热风在扩散腔内扩散流通,还有效减小环形围边31底缘与锅体2底壁间距离,有效提升热风流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烤盘3中部凹陷呈弧面状(如图3所示),能对热风起到引导转向的作用,确保热风能以较大的流速与食材接触,有效提升烹饪效率。热风在流动过程进行缓慢转向,通过减少热风动能损耗来确保热量传递效率;热风并在流动至锅体2底部周缘时通过转向沿扩散腔径向向中流动,进而在向上穿越通孔32后与食材底部接触,对食材底部进行加热制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围边31与所述锅体2内侧壁间围合形成环状风道4,沿锅体2内侧壁流动的热风自上而下穿越风道4并汇聚至锅体2底部。所述烤盘3周缘通过向下弯折形成竖置的环形围边31,所述环形围边31外侧壁与锅体2内侧壁间围合形成环形风道4,所述环形围边31顶缘与烤盘3周缘间通过圆角衔接,流动至烤盘3周缘处的热风在圆角引导下进行分流,靠近烤盘3轴线的热风会沿烤盘3呈圆弧状的顶面流动,靠近锅体2内侧壁的热风则会竖向穿越风道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围边31的高度为A,A=15mm,既对热风起到引导作用,还能通过缩短与锅体2底壁间距离来提升热风沿锅体2底壁径向流动的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4的宽度为B,B=10mm,既通过增加风道4宽度来满足热风流动需求,确保热风风量满足烹饪要求,还通过限制风道4宽度来增大烤盘3尺寸,进而增加食材放置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烤盘3中部设置均匀分布的通孔32,位于锅体2底部的热风通过通孔32自下而上流动并与食材底部表面接触。当热风沿烤盘3凹陷区域底面流动时会通过沿途的通孔32进行分流,使得食材底部各区域均能获得均匀的热风。具体地,所述热风可在扩散腔内径向流动,通孔32分置在烤盘3中部的凹陷区域上,使得烤盘3中部各区域的通孔32具有差异化的高度,使得各通孔32能接收扩散腔内对应高度的热风,此外,由于通孔32的轴线为倾斜设置,通过增大通孔32水平向投影的面积来提升接收的热风风量,进而确保各通孔32能获得均衡的热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2底壁设有向上隆起的导流筋21(如图4所示),所述烤盘3通过底面搭接在所述导流筋21上,以在烤盘3与锅体2底壁间形成供热风向中流动的扩散腔。所述导流筋21径向设置在锅体2底壁上,既起到引导热风向扩散腔中部流动,还起到承托定位烤盘3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21呈弧状,且由锅体2底壁中部向外延伸设置,弧状导流筋21的外端部沿锅体2底壁周向设置,用于接收沿锅体2底壁周向流动的热风,内端部沿锅体2底壁径向设置,用于引导热风向扩散腔中部输送,对热风起到缓慢转向的作用,减少动能损耗,有效维持热风流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21的顶缘高度自内向外逐渐升高,以使导流筋21顶缘可与烤盘3中部底面贴合。导流筋21的顶缘轮廓与烤盘3中部底面轮廓匹配并紧密贴合,既能提升承托烤盘3的稳定性,还能有效增大导流筋21的周向投影面积,进而提升引导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21的外端部可与环形围边31内侧壁抵触,以使烤盘3与锅体2同心设置。导流筋21通过外端部与环形围边31抵触,确保烤盘3始终与锅体2同心设置,进而确保环形风道4的各区段具有相同的宽度,以此使得扩散腔周缘各区域获得均衡的热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21为四根,且沿锅体2底壁周缘等距分置,既能提升承托烤盘3的稳定性,还能有效提升转向引导效果,确保热风均匀扩散。
可以理解地,参数A还可以为10mm、13mm、17mm、20mm等,只要符合10mm≤A的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地,参数B还可以为5mm、7mm、13,mm、15mm等,只要符合5mm≤B≤15mm的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地,所述导风筋的数量还可以为三根、五根、六根,等,只要符合不小于三根的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地,所述烤盘还可以通过在其周缘设置至少两个周向等距分置且与锅体内侧壁抵触的定位块,确保烤盘与锅体同心设置,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和热风组件的壳体,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烤盘,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锅体以制熟炸篮上的食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盘中部通过下凹形成弧形面,周缘通过向下翻折形成环形围边,以减小烤盘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盘中部的下凹深度小于环形围边的高度,以使所述烤盘中部的水平向投影完整落入所述环形围边的水平向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边与所述锅体内侧壁间围合形成环状风道,沿锅体内侧壁流动的热风自上而下穿越风道并汇聚至锅体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边的高度为A,10mm≤A;或者,所述风道的宽度为B,5mm≤B≤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盘中部设置均匀分布的通孔,位于锅体底部的热风通过通孔自下而上流动并与食材底部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壁设有向上隆起的导流筋,所述烤盘通过底面搭接在所述导流筋上,以在烤盘与锅体底壁间形成供热风向中流动的扩散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呈弧状,且由锅体底壁中部向外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顶缘高度自内向外逐渐升高,以使导流筋顶缘可与烤盘中部底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外端部可与环形围边内侧壁抵触,以使烤盘与锅体同心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至少为三根,且沿锅体底壁周缘等距分置。
CN202223020748.7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8942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748.7U CN21894298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748.7U CN21894298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2982U true CN218942982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0748.7U Active CN218942982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2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42982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8312370U (zh) 一种燃烧器
CN215383319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110916522A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空气炸锅
CN21538333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3850177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111374567B (zh) 烘烤器具
CN210398901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燃烧器
CN211155139U (zh) 烹饪器具
CN110094728B (zh) 一种燃烧器
CN203852188U (zh) 烤涮一体炉
CN21961366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457397U (zh) 一种改进散热结构的空气炸锅
CN21672422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94297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6809173U (zh) 空气炸锅
CN21914738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68702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68703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1011515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锅圈的大锅灶
CN21894297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94298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175265U (zh) 一种高性能旋火式燃气灶
CN217524624U (zh) 一种电热慢煮水箱
CN21961365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