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9268U -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 Google Patents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9268U
CN218939268U CN202222801893.2U CN202222801893U CN218939268U CN 218939268 U CN218939268 U CN 218939268U CN 202222801893 U CN202222801893 U CN 202222801893U CN 218939268 U CN218939268 U CN 218939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t
cable
cores
tensile
br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18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锐
华健
吕鹏
陆水玉
程斌
黄力平
苏永奇
王啸
芮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amei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amei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amei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amei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18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9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9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9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包括线芯、填充绳、内衬层、加强层、外护套;其中,所述加强层包括凯夫拉丝编织带和至少两层抗压芯,所述抗压芯平行于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长度方向设置,并被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编织连接形成复合带材,所述复合带材绕包在所述内衬层的外壁;将抗压芯与凯夫拉丝相结合,绕包在内衬层的外壁形成加强层,使电缆更具抗拉抗扭特性,在电缆卷绕过程中能抵抗拉力对电缆产生的损坏以及扭转力产生螺旋造成电缆内部结构损坏,有效抵抗外力对电缆产生的扭转力和拉伸力,使电缆保持柔软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弯曲柔韧性,抗卷绕性能好。

Description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背景技术
卷筒电缆适用于卷筒机、运输机械及输送机等,也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的移动装备的电力提供以及用在拖链系统中卷筒及拖拽。卷筒电缆随拖轴或其他类似装置的导向进行收展运动,可安装在干燥室内或潮湿的工业环境中,也可用于露天安装。
由于使用要求和特殊使用环境,如经常收放卷绕、抗压性不强、长期的拖拽,极易造成护套开裂及线芯断裂。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柔软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耐磨和抗卷绕性能的移动装备用卷筒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包括:
线芯,所述线芯包括两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多根动力线芯和多根控制线芯,多根所述动力线芯围绕轴心120°两两相切设置,多根所述控制线芯分设在相邻两根所述动力线芯之间,并与所述动力线芯相切设置;
填充绳,填充在所述动力线芯与所述控制线芯之间的绞合缝隙内,并与所述动力线芯和所述控制线芯一起被绕包层卷绕固形成圆形截面;
内衬层,挤包在所述绕包层的外壁;
加强层,绕包在所述内衬层的外壁;
外护套,挤包在所述加强层的外壁;
其中,所述加强层包括凯夫拉丝编织带和至少两层抗压芯,所述抗压芯平行于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长度方向设置,并被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编织连接形成复合带材,所述复合带材绕包在所述内衬层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卷筒电缆包括多个抗压芯,多个抗压芯沿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宽度方向等距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抗压芯沿线缆长度方向螺旋等距分布,所述抗压芯的绕包节距比为8-12倍。
优选的,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由多股凯夫拉丝交叉编织成凯夫拉丝编织带,相邻两个所述抗压芯通过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的编织密度为30%~40%,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中编织丝与电缆轴向夹角为45°-60°。
优选的,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多根彼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动力导芯,所述动力导芯的外壁挤包有绕包带,所述绕包带的外壁挤包有动力导芯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控制线芯包括多根彼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控制导芯,所述控制导芯的外壁挤包有控制导芯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填充绳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凯夫拉丝填充绳。
优选的,所述绕包层包括无纺布绕包带,绕包搭盖率为20%-30%。
优选的,所述内衬层包括交联聚乙烯层,挤包厚度为0.2mm-0.4mm。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包括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层,挤包厚度为2.0mm-2.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电缆的显著优点在于:
1、将抗压芯与凯夫拉丝相结合,先通过编织机将多股凯夫拉丝编织成凯夫拉丝编织带,再将多个抗压芯通过编织机与多条凯夫拉丝编织带连接在一起,再通过编织机编织连接抗压芯与凯夫拉丝编织带形成复合编织带材,绕包在内衬层的外壁形成加强层,使电缆更具抗拉抗扭特性,且利用抗压芯绕包形成的螺旋结构,使线缆具备径向抗压性能,在电缆卷绕过程中能抵抗拉力和外部挤压力对电缆产生的损坏;
2、外护套采用聚氨酯弹性体通过适用于弹性体的挤塑机挤包在加强层的外壁,聚氨酯弹性体材质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高弹性性能、耐磨性、高抗撕裂性和抗拉强度,作为外护套挤包在加强层的外壁,使电缆外护层具有良好的耐磨和抗撕裂性能,不易因频繁卷绕或拖拽产生护套开裂的问题;
3、绕包带、绕包层以及加强层均采用同向绕包的方式,减小了线芯外径,加强了电缆的结构强度,且使电缆的柔软性更好,具有良好的弯曲柔韧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的一种轴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的另一种轴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加强层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线芯;11、动力线芯;111、动力导芯;112、绕包带;113、动力导芯绝缘层;12、控制线芯;121、控制导芯;122、控制导芯绝缘层;2、填充绳;3、绕包层;4、内衬层;5、加强层;51、抗压芯;52、凯夫拉丝编织带;6、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结合图1-4所示,一种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包括线芯1、填充绳2、绕包层3、内衬层4、加强层5以及外护套6。
其中,线芯1包括两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多根动力线芯11和多根控制线芯12。图示的实施例中以三根动力线芯11和三根控制线芯12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多根动力线芯11围绕轴心120°两两相切设置,多根控制线芯12分设在相邻两根动力线芯11之间,并与动力线芯11相切设置。
进一步的,动力线芯11包括多根彼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动力导芯111,动力导芯111的外壁挤包有绕包带112,绕包带112的外壁挤包有动力导芯绝缘层113。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多根彼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动力导芯111的绞合结构缝隙内填充有凯夫拉丝填充绳,以使动力导芯111的绞合结构可被绕包带112卷绕固形成圆形截面。
具体的,动力导芯111一般采用镀锡铜导线绞合形成,采用1+6+12的正规绞合方式形成绞合结构,绞合节径比为12倍,绞合方向为左向。
绕包带112采用无纺布右向绕包,其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起到固形的作用,使动力线芯11成缆后的截面更加圆整;动力导芯绝缘层113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通过挤包机挤包在绕包带112的外壁。
进一步的,控制线芯12包括多根彼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控制导芯121,控制导芯121的外壁挤包有控制导芯绝缘层122。
具体的,控制导芯121一般采用镀锡铜导线绞合形成,采用1+6的正规绞合方式形成绞合结构,绞合节径比为6倍,绞合方向为右向。
控制导芯绝缘层122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挤包在控制导芯121绞合结构的外侧。
通过控制动力导芯111的绞合方向为左向,控制导芯121的绞合方向为右向,使动力导芯111和控制导芯121的绞合方向相反,使成缆后的电缆更加柔软。
如图1所示,填充绳2,填充在动力线芯11与控制线芯12之间的绞合缝隙内,并与动力线芯11和控制线芯12一起被绕包层3卷绕固形成圆形截面。
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以四根控制导芯121和四根动力导芯111为例进行示例行说明。
其中,填充绳2采用截面为圆形的凯夫拉丝填充绳,凯夫拉丝强度高,柔韧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切割性能和拉伸性能,作为填充绳填充在线芯1的绞合缝隙内,不仅使成缆后的电缆截面更加圆整,还使电缆具有柔韧性的同时还能保持有较高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的,绕包层3采用无纺布绕包,无纺布具有质轻、柔软的优点,具体的,采用厚度为0.15mm,宽度为55mm的薄型无纺布,无纺布的绕包搭盖率为20%-30%,为了降低成缆的线径,无纺布的绕包方向与绕包带112的绕包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右向绕包。
如图1-3所示,内衬层4,挤包在绕包层3的外壁。
进一步的,内衬层4采用交联聚乙烯挤包而成,挤包厚度为0.2-0.4mm,交联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和隔热性能,还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且能够任意弯曲,不会发生脆裂,抗蠕变强度高。作为内衬层4挤包在绕包层3的外壁,可防止金属加强层在线缆弯曲状态下刺伤绝缘,对线芯1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4所示,加强层5包括凯夫拉丝编织带52和至少两层抗压芯51,抗压芯51平行于凯夫拉丝编织带52长度方向设置,并被凯夫拉丝编织带52编织连接形成复合带材,复合带材沿线缆长度方向绕包在内衬层4的外壁。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前述的复合带材的编织方式如下:
先通过编织机将多股凯夫拉丝编织成凯夫拉丝编织带,编织过程中,沿编织带宽度方向等距添加多根平行分布的钢丝绳,每根钢丝绳沿编织带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根钢丝绳通过编织带编织连接,与编织带一起,被编织机编织形成复合编织带。
具体的,如图4所示,复合编织带被设置成沿复合带材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为凯夫拉丝编织带52-抗压芯51-凯夫拉丝编织带52-抗压芯51-凯夫拉丝编织带52的交替式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复合编织带的绕包搭盖率≧20%,绕包方向与绕包层3和绕包带112的绕包方向相同,均为右向绕包,同向绕包可提高线缆成缆后的柔软性,便于线缆弯曲敷设,凯夫拉丝编织带52的编织密度为85%~95%,编织带中凯夫拉丝编织丝与电缆轴向夹角为≦30°,抗压芯51的外径为2.5-6mm,抗压芯51的绕包节距比为8-12倍。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的示例,抗压芯51包括沿凯夫拉丝编织带52长度方向延伸的六根截面为圆形的钢丝绳,六根钢丝绳沿凯夫拉丝编织带52宽度方向等距平行设置,钢丝绳具有高抗拉强度和机械强度,并能承受径向压力,作为抗压芯51编织在凯夫拉编织带52内,随凯夫拉编织带沿线缆长度方向绕包到内衬层4的外壁,形成绕线缆轴线分布的螺旋结构,通过螺旋结构实现径向抗压,对线芯起到径向抗压防护效果。
本实施例中,将钢丝绳添加至凯夫拉丝编织带52的编织结构中,随编织带一起绕包在内衬层4的外壁形成的加强层5,使线缆成缆后具有良好的轴向抗拉伸和径向抗压性能。
具体的,凯夫拉丝强度高、柔韧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切割性能和拉伸性能,编织成带后具有良好的抗拉伸和耐弯曲性能;钢丝绳具有良好的径向抗压性能,绕包在内衬层4的外壁,形成螺旋结构,通过螺旋结构实现径向抗压,使线缆成缆后具有良好的径向抗压性。
结合本实施例的实施例,钢丝绳与凯夫拉丝编织带52相结合形成的复合编织带,利用凯夫拉丝编织带52的抗拉伸性能,将多根钢丝绳编织连接在一起,通过小角度高密度的编织,限制抗压芯51形成的螺旋结构长度方向的形变,进而限制钢丝绳绕包在内衬层4外壁形成的螺旋结构的节距,避免螺旋节距受拉伸力作用产生变形,提高螺旋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螺旋结构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和耐扭转性,作为电缆结构添加至电缆中,并不会影响电缆的正常敷设。
进一步的,外护套6,采用聚氨酯弹性体通过挤塑机挤包在加强层5的外壁,挤包厚度为2.0-2.6mm;聚氨酯弹性体材质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高弹性性能、耐磨性、高撕裂性和抗拉强度,作为外护套挤包在加强层5的外壁,可对电缆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芯(1),所述线芯(1)包括两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多根动力线芯(11)和多根控制线芯(12),多根所述动力线芯(11)围绕轴心120°两两相切设置,多根所述控制线芯(12)分设在相邻两根所述动力线芯(11)之间,并与所述动力线芯(11)相切设置;
填充绳(2),填充在所述动力线芯(11)与所述控制线芯(12)之间的绞合缝隙内,并与所述动力线芯(11)和所述控制线芯(12)一起被绕包层(3)卷绕固形成圆形截面;
内衬层(4),挤包在所述绕包层(3)的外壁;
加强层(5),绕包在所述内衬层(4)的外壁;
外护套(6),挤包在所述加强层(5)的外壁;
其中,所述加强层(5)包括凯夫拉丝编织带(52)和至少两层抗压芯(51),所述抗压芯(51)平行于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52)长度方向设置,并被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52)编织连接形成复合带材,所述复合带材绕包在所述内衬层(4)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电缆包括多个抗压芯(51),多个抗压芯(51)沿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52)宽度方向等距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芯(51)沿线缆长度方向螺旋等距分布,所述抗压芯(51)的绕包节距比为8-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52)由多股凯夫拉丝交叉编织成凯夫拉丝编织带,相邻两个所述抗压芯(51)通过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的编织密度为30%~40%,所述凯夫拉丝编织带中编织丝与电缆轴向夹角为4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11)包括多根彼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动力导芯(111),所述动力导芯(111)的外壁挤包有绕包带(112),所述绕包带(112)的外壁挤包有动力导芯绝缘层(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芯(12)包括多根彼此相切且相互绞合的控制导芯(121),所述控制导芯(121)的外壁挤包有控制导芯绝缘层(1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绳(2)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凯夫拉丝填充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层(3)包括无纺布绕包带,绕包搭盖率为20%-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4)包括交联聚乙烯层,挤包厚度为0.2mm-0.4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6)包括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层,挤包厚度为2.0mm-2.6mm。
CN202222801893.2U 2022-10-24 2022-10-24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Active CN218939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1893.2U CN218939268U (zh) 2022-10-24 2022-10-24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1893.2U CN218939268U (zh) 2022-10-24 2022-10-24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9268U true CN218939268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1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1893.2U Active CN218939268U (zh) 2022-10-24 2022-10-24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9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3257B1 (en) Hybrid rop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EP2021407B1 (en) Cabl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30135139A (ko) 하이브리드 코어 로프
JPH1121776A (ja) ゴム補強用の収束スチールコード及び収束スチールコード・ゴム複合体
CN218939268U (zh)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
CN211628720U (zh) 高强度抗拉信号传输卷筒电缆
CN216719546U (zh) 一种加强型采煤机电缆
CN216084362U (zh) 抗拉耐磨扁平电力电缆
CN202694877U (zh) 一种加强型起重机械和运输设备用扁软电缆
WO2018190065A1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装置
CN113808784A (zh)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CN210777955U (zh) 机器人用的多芯控制线
CN115691867A (zh) 移动装备用抗拉、耐磨、抗卷绕卷筒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CN216053917U (zh)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CN220155226U (zh) 抗拉伸电缆
CN211654381U (zh) 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
CN218826250U (zh) 一种渣车用卷筒扁电缆
CN210777900U (zh) 光纤复合卷筒软电缆
CN216119605U (zh) 抗拉耐磨控制电缆
CN220569426U (zh) 抗拉伸防断芯型电动葫芦手柄电缆
CN215496111U (zh) 一种镀锌钢丝编织护套式电力电缆
CN217008725U (zh) 抗拉伸防断芯卷筒电缆
CN217982882U (zh) 高层建筑用吊装耐火绝缘电缆
CN211265029U (zh) 一种数据信号传输铲运机电缆
CN219997903U (zh) 一种铲运车用抗碾压型拖曳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