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6297U -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297U
CN218936297U CN202223506501.6U CN202223506501U CN218936297U CN 218936297 U CN218936297 U CN 218936297U CN 202223506501 U CN202223506501 U CN 202223506501U CN 218936297 U CN218936297 U CN 218936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aser beam
beam lamp
sm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65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理
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ke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ongke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ongke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ongke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65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光束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该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导热管,第一导热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在小型激光光束灯中激光器的发热位置表面;第二导热板设置于小型激光光束灯的灯壳内部并与灯壳的侧面抵接;导热管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本公开进一步提升了小型激光光束灯中对激光器的散热能力,避免了散热不足导致激光器寿命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束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背景技术
目前光束灯的散热基板依靠底部的热沉散热器散热,在产品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会要求光束灯亮度越高越好,为此一般会采用增加激光器的方式来提升光束灯的亮度,但随着亮度的提升,激光器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由于激光器对温度的要求非常敏感,需要精确的控温,当热量增大后,如果散热不足,则会造成激光器寿命降低,所以需要针对激光器进行强化散热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以解决如何对小型激光光束灯进行强化散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导热管,第一导热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在小型激光光束灯中激光器的发热位置表面;第二导热板设置于小型激光光束灯的灯壳内部并与灯壳的侧面抵接;导热管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中,激光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中,第一导热板的数量与小型激光光束灯中激光器的数量相同,第一导热板与激光器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中,激光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激光器并排且间隔设置在小型激光光束灯的底部散热器上。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中,激光器为RGB三色激光器,第一导热板连接在激光器发射红色激光的位置侧面。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中,导热管为空心管。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三导热板,固定连接于小型激光光束灯的底部散热器表面;至少一个导热管的一端与第三导热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热板或/和第二导热板连接。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中,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为金属板,并且与第二导热板抵接的灯壳侧面为金属面。
优选地,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中,金属板为铜板、铝板、铁板或合金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其包括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通过第一导热板与小型激光光束灯内的激光器固定,起到吸收激光器产生的热量的作用,并利用导热管将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导热板吸收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管传递至第二导热板,由于第二导热板与小型激光光束灯的灯壳侧面抵接,由此再将热量传递至灯壳,这样灯壳外部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灯壳上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小型激光光束灯中对激光器的散热能力,避免了散热不足导致激光器寿命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在光束灯壳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在光束灯去除灯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在光束灯壳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在光束灯去除灯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灯体部分的分解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 侧向散热装置 14 第三导热板
2 小型激光光束灯 21 激光器
11 第一导热板 22 灯壳
12 第二导热板 23 底部散热器
13 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包括:第一导热板11、第二导热板12和导热管13,第一导热板1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在小型激光光束灯2中激光器21的发热位置表面;第二导热板12设置于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灯壳22内部并与灯壳22的侧面抵接;导热管1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导热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热板11和第二导热板12。
小型激光光束灯2内激光器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优选地,如图1所示,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底部散热器23上设有两个激光器21,两个激光器21并排且间隔设置在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底部散热器23上。具体地,增加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激光器21数量可以起到提高小型激光光束灯2亮度的效果,但同时激光器21所产生的热量也更多。尤其是小型激光光束灯2,其现有的底部散热器23的散热能力有限,在不改变产品尺寸的情况下,相比于一个激光器21,两个激光器21所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超过在激光器21下方的底部散热器23的最大散热能力,导致散热不足,从而影响激光器21的使用寿命。
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通过第一导热板11与小型激光光束灯2内的激光器21固定,起到吸收激光器21产生的热量的作用,并利用导热管13将第一导热板11与第二导热板12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导热板11吸收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管13传递至第二导热板12,由于第二导热板12与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灯壳22侧面抵接,由此再将热量传递至灯壳22,这样灯壳22外部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灯壳22上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小型激光光束灯2中对激光器21的散热能力,避免了散热不足导致激光器21寿命降低的问题。
小型激光光束灯2中每个激光器21上可以固定连接一个第一导热板11,也可以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导热板11,或者多个激光器21共同连接一个第一导热板11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板11的数量与小型激光光束灯2中激光器21的数量相同,第一导热板11与激光器21一一对应连接。这样每个激光器21产生的热量均能够传导至一个单独的第一导热板11,有利于快速散热,同时第一导热板11也不会过多占用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内部空间。
由于不同激光器21的类型、形状和构造等因素,导致每个激光器21的发热位置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第一导热板11在激光器21上的具体固定位置并不唯一。例如,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所在小型激光光束灯2中的激光器21优选为RGB三色激光器21,该RGB三色激光器21上发射红色激光的位置的发热量最大,故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热板11连接在激光器21发射红色激光的位置侧面,使第一导热板11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减少底部散热器23的散热压力。
此外,导热管13与第一导热板11和第二导热板12连接,以将第一导热板11上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导热板12。导热管13可实现为实心结构,也可以实现为空心结构,并且对于导热管13在小型激光光束灯2内的弯折形状,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再参见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与图1所示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导热板14,其固定连接于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底部散热器23表面,至少一个导热管13的一端与第三导热板1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热板11或/和第二导热板12连接。这里增加第三导热板14来与第一导热板11连接,这样可以将第一导热板11从激光器21上吸收的热量快速传递给第三导热板14和第二导热板12进行散热;或者,也可以将第三导热板14与第一导热板11和第二导热板12均连接,这样第一导热板11吸收的热量可以快速传导至第二导热板12和第三导热板14的位置进行散热,以提升对激光器21的散热能力。
例如,如图4所示,在有两个激光器21的小型激光光束灯2内,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一共设有3个导热管13,其中2个导热管1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激光器21上的第一导热板11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二导热板12连接;剩余1个导热管13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导热板11和第三导热板14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热板11、第二导热板12和第三导热板14优选为金属板,并且与第二导热板12抵接的灯壳22侧面为金属面。例如,金属板可实现为铜板、铝板、铁板或合金板等。
具体地,每个激光器21上连接的第一导热板11的形状与构造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图4中小型激光光束灯2内有两个激光器21,每个激光器21上各自连接有一个第一导热板11,两个第一导热板1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个激光器21上的第一导热板11下方设有底座,另外一个激光器21上的第一导热板11则没有设计底座,这是由于每个第一导热板11在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内部空间中的固定位置不同,需要根据固定位置的空间大小以及周围部件的位置关系来进行具体设计;而两个第一导热板11的相同之处在于:两个第一导热板11固定在激光器21上的一面均为平面。此外,对于第二导热板12和第三导热板14也一样,均需要根据各自所处的位置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如图1所示,小型激光光束灯2的灯壳22的侧面为弧形面,那么,第二导热板12抵接在灯壳22的一面优选为一致的弧形面,使得第二导热板12与灯壳22的侧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请参见图,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2,其包括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其中,小型激光光束灯2具有至少一个激光器、底部散热器21和灯壳22,激光器21和底部散热器23分别设置于灯壳22内,通过在激光器21的侧面增加上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1,来进一步提升小型激光光束灯2中对激光器21的散热能力,避免了散热不足导致激光器21寿命降低的问题。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热板,数量为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在小型激光光束灯中激光器的发热位置表面;
第二导热板,设置于小型激光光束灯的灯壳内部并与所述灯壳的侧面抵接;
导热管,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数量与所述小型激光光束灯中激光器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激光器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激光器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底部散热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为RGB三色激光器,所述第一导热板连接在所述激光器发射红色激光的位置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为空心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导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小型激光光束灯的底部散热器表面;
至少一个导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导热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热板或/和第二导热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为金属板,并且与所述第二导热板抵接的灯壳侧面为金属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铜板、铝板、铁板或合金板。
10.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侧向散热装置。
CN202223506501.6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Active CN218936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6501.6U CN218936297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6501.6U CN218936297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297U true CN218936297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6501.6U Active CN218936297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7358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module with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CN21381673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激光光源
CN218936297U (zh) 一种小型激光光束灯的侧向散热装置和小型激光光束灯
CN112286325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置散热器
CN217787721U (zh) 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
CN107477547B (zh) 扩展式灯具散热结构
CN114001336B (zh) 大功率热源散热装置及其结构
CN212570971U (zh) 一种具有多面散热管的散热器
CN212781639U (zh) 一种带制冷散热功能的相机散热器
CN210774357U (zh) 一种光谱仪散热装置
CN112304138B (zh) 回路式热虹吸散热装置
CN220323817U (zh) 笔记本电脑
CN220249926U (zh) 一种多重散热的led灯模组
CN211152536U (zh) 高导热散热模组
CN211952697U (zh)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CN219867547U (zh) 一种汽车led灯散热结构
CN209803724U (zh) 一种mimi-pc主机中的大核散热模组
CN217689981U (zh) 散热器及计算机机箱
CN216852902U (zh) 用于多热源散热的自然对流式散热器
CN218072265U (zh)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8851204U (zh) 散热模块及制冷装置
CN216775393U (zh) 风冷散热装置及密集型芯片系统
CN219287994U (zh) 电子产品支架
CN219834548U (zh) 一种紧凑型探测器壳体散热结构
CN210274970U (zh) 电子干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