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2697U -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2697U
CN211952697U CN202020823105.8U CN202020823105U CN211952697U CN 211952697 U CN211952697 U CN 211952697U CN 202020823105 U CN202020823105 U CN 202020823105U CN 211952697 U CN211952697 U CN 211952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radiating
heat
plate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31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美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a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a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31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2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2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2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多块第一散热板和多块第二散热板。多块第一散热板和多块第二散热板在散热器主体的周围形成射线状。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散热板之间具有一块第一散热板,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散热板之间具有一块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板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散热翅片。第二散热板的两侧还设置有朝向第一散热板延伸的第三散热翅片。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和第三散热翅片的设置增大了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发光效率高、辐射低以及节能健康的灯具,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型商场、展厅、柜台等场所。是现在代替传统钨丝灯和白炽灯的理想灯具。在一些场所需要LED灯提供较强的亮度,因此其功率往往比较高,需要对LED灯进行散热。
现有的一种散热器,其具有导热块,导热块安装在LED灯上,并与LED灯接触。在导热块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散热片。LED灯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块上再从散热片的端部传递到空气中。因为散热片往往很薄,其端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限,所以散热效果不能满足要求。而为了实现满足散热要求,在导热块上布置的散热片较多,从而使得散热器整体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多块第一散热板和多块第二散热板;多块所述第一散热板和多块所述第二散热板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周围形成射线状;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具有一块所述第一散热板,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散热板之间具有一块所述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板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两侧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板延伸的第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侧的所述第二散热板延伸,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侧的所述第一散热板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三散热翅片的凹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散热板的端部上设置有散热板支架;所述散热板支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侧部散热板连接,两块所述支架侧部散热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两块所述支架侧部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围成有上下贯通的散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和/或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上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上下两端的翅片豁口;所述翅片豁口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上端或下端为用于安装光源的光源安装端;在所述光源安装端中,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分别间隔地设置有多片所述第三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两侧的所述第三散热翅片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散热翅片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的连接端,其另一端为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板延伸的自由端;在沿着从所述散热器主体至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散热翅片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散热翅片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和所述第三散热翅片分别呈弧形;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凹面朝向所述散热器主体,所述第三散热翅片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多块第一散热板和多块第二散热板。多块第一散热板和多块第二散热板在散热器主体的周围形成射线状。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散热板之间具有一块第一散热板,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散热板之间具有一块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板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散热翅片。第二散热板的两侧还间隔设置有朝向第一散热板延伸的多块第三散热翅片。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和第三散热翅片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能更快的散热。使得在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能减少在散热器主体上设置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数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包括散热器主体1,散热器主体1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多块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第二散热板3。
多块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第二散热板3在散热器主体1的周围形成射线状。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散热板3之间具有一块第一散热板2,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散热板2之间具有一块第二散热板3。
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散热翅片5。
第二散热板3的两侧还设置有朝向第一散热板2延伸的第三散热翅片6。
本实用新型中,将靠近散热器主体1的方向定义为内侧,将远离散热器主体1的方向定义为外侧。
该散热器10主要用于给灯具散热,特别是大功率的LED灯。
散热器10包括有散热器主体1,散热器主体1的底端或顶端用于安装光源,例如LED灯。光源通过支架安装在散热器主体1的端部上。光源照明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主体1传递和散热。
散热器主体1的侧面连接有多块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第二散热板3。多块第一散热板2间隔地布置在散热器主体1的侧面,多块第二散热板3也间隔地布置在散热器主体1的侧面,从而使得多块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第二散热板3围绕在散热器主体1的周围,且形成射线状。多块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第二散热板3以散热器主体1为中心往外辐射延伸,利于散热。
多块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第二散热板3在散热器主体1的侧面交替间隔设置,即每相邻的两块第一散热板2之间布置有一块第二散热板3,每相邻的两块第二散热板3之间布置有一块第一散热板2。在从散热器主体1向外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在每一块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4,以提高散热效果。第一散热翅片4可以横直在第一散热板2的末端上,还可以通过横直的第一散热翅片4与灯具的壳体连接固定,方便安装散热器10。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在每一块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散热翅片5,以提高散热效果。第二散热翅片5可以横直在第二散热板3的末端上,还可以通过横直的第二散热翅片5与灯具的壳体连接固定,方便安装散热器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在第二散热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翅片6,两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分别朝向两侧的第一散热板2延伸。第三散热翅片6位于第三散热翅片6与散热器主体1之间。
该散热器10的具体散热过程为,灯体发光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主体1上。散热器主体1吸收的热量则会传递到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上。传递到第一散热板2上的热量中,一部分直接经第一散热板2散热,另一部分经第一散热板2传递到第一散热翅片4,通过第一散热翅片4散热。传递到第二散热板3上的热量中,一部分直接经第二散热板3散热,一部分经第三散热翅片6散热,还有一部分经第二散热板3传给给第二散热翅片5,由第二散热翅片5散热。
因为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和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的外侧空气流动速度要大于第一散热板2与第二散热板3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所以在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处和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处的散热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热翅片4增大了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第二散热翅片5增大了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的散热效率,使得散热器10在单位时间内能散发更多的热量。
其次,第三散热翅片6的设置合理的利用了第一散热板2与第二散热板3之间的空间,增大了与该空间内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由于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5和第三散热翅片6提高了散热器10整体的散热效率,使得散热器主体1上可以设置少量的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即可满足散热要求,从而使得散热器10的整体结构更简单,也减少了生产材料的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主体1上设置有四块第一散热板2和四块第二散热板3,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一散热板2垂直,任意相邻的两块第二散热板3垂直。四块第一散热板2和四块第二散热板3形成米字型,使得结构简单美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散热板3的两侧面上都间隔设置有多块第三散热翅片6,并且,其中一个侧面上的多块第三散热翅片6与另一个侧面上的多块第三散热翅片6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主体1、第一散热板2、第二散热板3、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5和第三散热翅片6为导热材料制成,可以为金属,例如铁合金、铜合金等,也可以为其他导热材料,只要能导热散热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主体1、第一散热板2、第二散热板3、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5和第三散热翅片6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并方便加工制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块第一散热板2都具有散热器主体连接端21和散热片连接端22,散热器主体连接端21连接在散热器主体1上,散热片连接端22连接在第一散热翅片4上。散热器主体连接端21的厚度大于散热片连接端22的厚度。如此增大了第一散热板2与散热器主体1的接触的面积,使得第一散热板2能更稳固的连接在散热器主体1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散热翅片4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侧的第二散热板3延伸,第二散热翅片5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侧的第一散热板2延伸。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连接在第一散热翅片4的内侧面上,第一散热翅片4的左右两端分别朝向两侧的第二散热板3延伸。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连接在第二散热翅片5的内侧面上,第一散热翅片4的左右两侧分别朝向两侧的第二散热板3延伸。
如此布置,利于维持散热器10的外表面的平整。
如此布置,可以使得第一散热翅片4从第一散热板2上转角,从而横在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上,进而增大了第一散热板2、第一散热翅片4与外界的换热效率。
如此布置,可以使得第二散热翅片5从第二散热板3上转角,从而横在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进而增大了第二散热板3、第二散热翅片5与外界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一散热板2上的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避让第三散热翅片6的凹部(未标识)。
第一散热板2上具有与散热器主体1连接的散热器主体连接端21和与第一散热翅片3连接的散热片连接端22,而第一散热板2上在散热器主体连接端21与散热片连接端22之间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散热器主体连接端21的厚度,也小于散热片连接端22的厚度,也即是说,第一散热板2的侧面为一个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凹面朝向第三散热翅片,如此形成了凹部,该凹部用于避让第三散热翅片6,为第三散热翅片6提供延伸空间。而且第一散热板2上的凹部处厚度要小于第一散热板2的两端的厚度,使得在凹部处能够形成漩涡气流,利于第三散热翅片6和第一散热板2快速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在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设置有散热板支架7。散热板支架7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第二散热翅片5的两端分别与支架侧部散热板71连接,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分别与第二散热板3连接。在第二散热翅片5、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和第二散热板3之间围成有上下贯通的散热通道72。
散热板支架7为导热材料制成,其安装在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用于将第二散热翅片5组装在第二散热板3上。
散热板支架7由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组成,整体结构呈叉形或节叉形。第二散热板3上的热量可以经过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传递至第二散热翅片5,支架侧部散热板71也能散热。
装配时,一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的内端与第二散热板3连接,其外端与第二散热翅片5的一条侧边连接,另一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的内端与第二散热板3连接,其外端与第二散热翅片5的另一条侧边连接。从而在第二散热翅片5、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和第二散热板3之间围成散热通道72,散热通道72上下贯通,气流可以经散热通道72快速流通,实现快速散热。
该支架侧部散热板71对第二散热翅片5具有支撑作用,第二散热翅片5可以承受更大的外力,结构强度高。
散热板支架7与第二散热板3和第二散热翅片5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散热翅片4和/或第二散热翅片5上设置有安装孔8。第一散热翅片4和第二散热翅片上都可以与灯壳连接。安装孔8为内螺纹孔,螺钉可以穿过灯壳然后与安装孔8螺纹连接,方便将散热器10组装在灯壳内。
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在第一散热翅片4上设置安装孔8,或者单独在第二散热翅片5上设置安装孔8,或者同时在第一散热翅片4和第二散热翅片5上设置安装孔8,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第二散热翅片5上设置有贯通第二散热翅片5的上下两端的翅片豁口51。翅片豁口51与散热通道72连通。
翅片豁口51设置在第二散热翅片5上,并贯通第二散热翅片5的上下两端,其与散热通道72连通,利于散热通道72中的气流通过翅片豁口51与外界气流快速流通,提高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散热器主体1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光源的光源安装端。在光源安装端中,第一散热板2和/或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孔9。
光源安装端为用于安装散热器主体1上用于安装光源的端部。在散热器主体1沿着竖直方向布置时,光源安装端可以是散热器主体1的上端或下端。在散热器主体1沿着水平方向布置时,光源安装端可以是散热器主体1的左端或右端。
连接孔9为内螺纹孔,其用于螺钉穿过螺钉。光源的支架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光源安装端上,螺钉穿过支架并与连接孔9螺纹连接,方便组装。
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在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孔9,或者单独在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孔9,或者同时在第一散热板2和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设置连接孔9,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第二散热板3的两侧分别间隔地设置有多片第三散热翅片6,位于第二散热板3两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对称布置。
第二散热板3的每侧都设置有多片第三散热翅片6,两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成对布置,数量相同,并相互对称,多块第三散热翅片6提升了散热效果,对称布置的方式,方便开模和铸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三散热翅片6的一端为用于与第二散热板3连接的连接端,其另一端为朝向第一散热板2延伸的自由端。在沿着从散热器主体1至第二散热翅片5的方向上,第三散热翅片6的自由端与第二散热板3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三散热翅片6的自由端与第一散热板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第三散热翅片6的连接端用于与第二散热板3连接。第三散热翅片6的自由端朝向第一散热板2延伸,并与第一散热板2之间形成有间隙。
为了方便描述,任意相邻的两片第三散热翅片6中,将距离散热器主体1远的第三散热翅片6称之为外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将距离散热器主体1近的第三散热翅片6称之为内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
任意相邻的两片第三散热翅片6中,外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的延伸长度小于内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的延伸长度,从而外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只能遮挡内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的一部分,使得内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可以与进入气流快速换热。
任意相邻的两片第三散热翅片6中,外侧的第三散热翅片6与第一散热板2之间的间隙更大,利于气流进入第一散热板2与第二散热板3之间的空间流通,快速进入相邻的第三散热翅片6之间流通,提升了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5和第三散热翅片6分别呈弧形。第一散热翅片4和第二散热翅片5的凹面朝向散热器主体1,第三散热翅片6的凹面朝向第二散热翅片5。
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5和第三散热翅片6分别呈弧形的设计,分别增大了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5和第三散热翅片6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各自的散热效率。
第一散热翅片4和第二散热翅片5的凹面朝向散热器主体1,第一散热翅片4和第二散热翅片5的凸面朝向外侧,利于维持散热器10的外表面整体性,避免影响散热器10与灯壳的安装,还利于外界气流在散热器10的周围快速流通。
第三散热翅片6的凹面朝向第二散热翅片5,也即是说,第三散热翅片6的凸面朝向第一散热板2,利于促进气流沿着凹面从内向外快速流通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和第三散热翅片,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可以在满足散热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数量,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生产成本。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主体(1),所述散热器主体(1)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多块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第二散热板(3);
多块所述第一散热板(2)和多块所述第二散热板(3)在所述散热器主体(1)的周围形成射线状;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二散热板(3)之间具有一块所述第一散热板(2),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散热板(2)之间具有一块所述第二散热板(3);
所述第一散热板(2)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4),所述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散热翅片(5);
所述第二散热板(3)的两侧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板(2)延伸的第三散热翅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4)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侧的所述第二散热板(3)延伸,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侧的所述第一散热板(2)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板(2)的两侧分别具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设置有散热板支架(7);
所述散热板支架(7)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块支架侧部散热板(71);
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侧部散热板(71)连接,两块所述支架侧部散热板(71)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板(3)连接;
在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两块所述支架侧部散热板(7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3)之间围成有上下贯通的散热通道(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4)和/或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上设置有安装孔(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的上下两端的翅片豁口(51);
所述翅片豁口(51)与所述散热通道(7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主体(1)的上端或下端为用于安装光源的光源安装端;
在所述光源安装端中,所述第一散热板(2)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3)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孔(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散热板(3)的两侧分别间隔地设置有多片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3)两侧的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对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的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板(3)连接的连接端,其另一端为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板(2)板延伸的自由端;
在沿着从所述散热器主体(1)至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散热板(3)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4)、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和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分别呈弧形;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4)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的凹面朝向所述散热器主体(1),所述第三散热翅片(6)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
CN202020823105.8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Active CN211952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3105.8U CN211952697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3105.8U CN211952697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2697U true CN211952697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0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3105.8U Active CN211952697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2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7471B2 (en) LED lamp
CN105716046B (zh) 一种全方位对流的主动型散热器及应用该散热器的舞台灯
KR20130044275A (ko) 엘이디 조명 램프용 히트싱크
CN211952697U (zh) 一种用于灯具中的散热器
CN219494027U (zh) 一种散热器及灯具
CN217181387U (zh) 一种散热器及摄影灯具
CN109556073A (zh) 一种大功率led车灯
CN213019132U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隧道灯
CN114001336A (zh) 大功率热源散热装置及其结构
CN106439521A (zh) Led灯
CN211902639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路灯
CN220119336U (zh) Led工矿灯
CN216346171U (zh) 散热器及灯具
CN215411437U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具模组
CN219609423U (zh) 一种具备降温结构的激光投影陶瓷荧光照明灯
CN216079368U (zh) 一种发光装置
CN110906293A (zh) 一种散热器
CN213542412U (zh) 一种cob光源散热系统
CN209977927U (zh) 一种汽车车灯散热结构
CN219045735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光源系统
CN213955024U (zh) 一种易散热的大功率led灯具
CN209744085U (zh) 一种分隔式高散热led灯具
CN213630354U (zh) 一种灯饰散热器
CN212132368U (zh) 一种散热体及其聚光灯
CN215722655U (zh) 光催化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