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2338U - 一种氧化挂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挂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2338U
CN218932338U CN202223272779.1U CN202223272779U CN218932338U CN 218932338 U CN218932338 U CN 218932338U CN 202223272779 U CN202223272779 U CN 202223272779U CN 218932338 U CN218932338 U CN 218932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locating
mount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27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明伟
钱作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 Yiwei Metal Products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Ruian Yiwei Metal Products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 Yiwei Metal Products Factory filed Critical Ruian Yiwei Metal Products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2232727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2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2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2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件表面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挂具,其包括有安装架、至少两组用于固定待氧化工件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的若干固定件,位于顶部的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固定板顶端两侧的延伸杆、设置在延伸杆之间的升降杆、设置在延伸杆侧壁上且能产生弹性形变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有限位板、位于限位板靠近延伸杆一端的第一安装板、位于限位板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均向上延伸,第一安装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安装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上方。本申请能够保持固定件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的位置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挂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件表面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氧化挂具。
背景技术
在金属工件的加工中,常需要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以增强工件的抗氧化性或便于有孔工件的后期染色等工艺操作。
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54118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氧化挂具,其包括安装架、用于固定待氧化工件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端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架上的导柱、滑动连接于导柱上的若干固定件、设置于导柱一端的定位装置、设置于距离定位装置最远的固定件上的限位装置,固定件用于固定待氧化工件,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底部的固定件。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固定件上端的弹性件、固定连接于弹性件上的升降杆,升降杆朝安装架两侧延伸并于端部设置有与自动化升降装置连接的驱动杆。在实际使用时,先将待氧化工件套设在固定件上,通过移动驱动杆,带动升降杆和固定件向上运动,从而调节固定件的位置,直至待氧化工件与固定件实现挤压固定。
在实现上述相关技术的过程中,将整个氧化挂具放置在氧化池内进行氧化反应时,上述驱动杆自身难以保持当前的位置状态,导致固定件难以保持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的位置状态,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固定件能够保持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的位置状态,本申请提供一种氧化挂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氧化挂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氧化挂具,包括有安装架、至少两组用于固定待氧化工件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滑动设置在安装架内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若干固定件,位于顶部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保持固定件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状态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固定板顶端两侧的延伸杆、设置在延伸杆之间的升降杆、设置在延伸杆侧壁上且能产生弹性形变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有限位板、位于限位板靠近延伸杆一端的第一安装板、位于限位板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均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限位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限位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包括有位于顶端的安装杆,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安装杆伸入的容纳腔。实际使用时,可先将待氧化工件套设在固定件上,通过将升降杆向上运动,带动固定件和限位件向上运动,直至安装杆伸入容纳腔内,使得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受到安装杆的挤压并产生弹性形变,当安装杆移动至第二限位部的下侧时,第二限位部会在第二安装板的弹力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安装板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限位部的底壁与安装杆的顶壁互相抵接,此时第二限位部起到初步固定安装杆的作用。
由于实现固定件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需要施加较大的驱动力移动升降杆,以实现固定件与待氧化工件紧密抵接。因此以升降杆为支点、安装杆为阻力端、工作人员的人手为动力端,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利用杠杆撬动安装杆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安装杆移动至第一限位部的下侧时,第二安装板会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安装板的方向移动,以实现挤压固定安装杆的效果,此时第一限位部能阻碍安装杆移出容纳腔,且固定件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如此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先利用第二限位部初步固定安装杆,再利用杠杆撬动安装杆继续向下。这种两段抬升升降杆的移动方式,相较于直接抬升升降杆移动到位的方式,工作人员施加较小的力便可实现限位件与安装杆的固定,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反复拆装自动化驱动设备以驱动升降杆动,操作方便。
通过上述调节固定件位置的方式,使得固定件实现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时,也能实现限位件与安装架的挤压固定,固定件能够保持当前的位置状态,操作简捷。此外,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均能阻碍安装杆移出容纳腔,以减小安装架脱离固定机构的可能性,提高安装架与固定机构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底端与第二限位部固定、顶端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能在安装杆移入容纳腔时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安装杆不易与第二限位部的顶端卡死,有助于提高安装杆的插接效率。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朝向安装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有两个夹片,所述夹片一端与固定板的侧壁固定、另一端向远离相邻夹片的方向延伸;当所述夹持件与安装架卡接时,两个所述夹片均与安装架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包括有位于固定板两侧的滑动杆,每个夹持件的夹片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滑动杆伸入的滑动槽。当固定板与安装架组装完毕时,滑动槽的两个槽壁与滑动杆抵接,以阻碍滑动杆水平移出滑动槽,有助于提高滑动杆与固定板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通过两个夹片之间形成滑动槽的方式,使得夹持件与滑动杆可拆卸连接,固定板能在安装架内竖向滑动而不脱落。当固定机构在长久使用出现磨损时,可以通过将滑动杆移出滑动槽,使得固定件脱离安装架,相较于将夹持件套设在滑动杆外的方式,工作人员无需拆卸安装架移出固定板,方便拆装固定板。
工作人员通过在安装架上装配不同数量的固定板,使得当安装架与限位杆挤压固定时,相邻固定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氧化工件,从而扩大氧化挂具所适用的待氧化工件的直径范围。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由能产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水平伸入安装架内的过程中,滑动杆受到夹片的挤压发生弹性形变,直到滑动杆与滑动槽对齐,滑动杆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卡入滑动槽内,实现滑动杆与滑动槽卡接。如此设置使得滑动杆在移入或移出滑动槽时不易卡死,有助于进一步方便拆装固定板。
可选的,位于底部的所述固定板朝向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套设在安装架上的定位套、位于定位套侧壁上的定位螺母、与定位螺母螺纹配合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定位螺栓伸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螺母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罗螺栓与定位螺母螺纹连接时,使得位于底部的固定板与安装架实现固定。通过改变定位套在安装架内的相对位置,使得当安装架与限位杆挤压固定时,能改变位于顶部的固定板与位于底部的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尺寸较小的待氧化工件,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氧化挂具所适用的待氧化工件的直径范围。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有连接板、位于连接板顶端的上臂、位于连接板底端的下臂,所述上臂和下臂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另一端向上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机构能在安装架内沿竖向滑动,当限位件未与安装架挤压固定时,相邻固定机构的固定件彼此靠近。通过将待氧化工件套设在固定件的上臂与相邻固定件的下臂,两个固定件分别位于不同的固定机构,实现所有固定机构的串联衔接。由于上臂和下臂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向上延伸,使得待氧化工件不易脱离固定件,有助于提高固定件与待氧化工件的连接稳定性,实现待氧化工件与固定件的初步固定。
可选的,所述下臂包括有连接部、位于延伸部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连接板底端固定、另一端向远离上臂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向上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与连接板的夹角为钝角,连接部与固定部的夹角为钝角,如此设置有助于提高连接部与固定部的刚度,减小下臂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时出现弯折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上臂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至下臂的间距沿导向部至连接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部在待氧化工件套设在固定件上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安装待氧化工件。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板滑动穿设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的长度大于让位孔孔壁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滑动穿设在固定板内,使得固定件能相对固定板发生位置和角度的移动,以适应待氧化工件由于安装位置、尺寸精度而产生的偏差,降低作业精度。
可选的,所述让位孔靠近上臂的孔壁上设置有上弹片,所述让位孔靠近下臂的孔壁上设置有下弹片,所述上弹片和下弹片均一端与让位孔的孔壁固定、另一端向远离让位孔的方向延伸,所述上弹片、让位孔的孔壁、下弹片的长度之和小于连接板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弹片、下弹片与让位孔的孔壁形成弯折处,在待氧化工件初步固定在固定件上时,上臂会抵接在上弹片的弯折处,使得上弹片向靠近下弹片的方向弯折。通过将固定件向上运动,带动下臂向上运动,使得下臂会抵接在下弹片的弯折处,进而使下弹片向靠近上弹片的方向弯折。弯折处的设置能减小固定件受到固定板挤压而弯折、断裂的可能性,提高固定件与固定板之间的适配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限位件使得固定件实现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限位件与安装架的挤压固定,进而使固定件能够保持与待氧化工件挤压固定的位置状态,操作简捷;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部的设置不仅能够通过二段抬升升降杆的移动方式,实现固定机构与安装架的挤压固定,减小工作人员的作业难度,操作方便,还能阻碍安装架脱离固定机构,有助于提高安装架与固定机构的连接稳定性;
2.通过设置夹持件使得固定板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在固定机构长久使用出现磨损时,能够实现单独拆换固定板,操作方便;另一方面,通过在安装架上装配不同数量的固定板,以适应不用尺寸的待氧化工件,从而扩大氧化挂具所适用的待氧化工件的直径范围;
3.通过将上臂和下臂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向上延伸,有助于提高固定件与待氧化工件的连接稳定性,实现待氧化工件与固定件的初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固定板与滑动杆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定位装置。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架;2、固定机构;3、安装杆;4、滑动杆;5、固定板;6、固定件;7、待氧化工件;8、限位装置;9、延伸杆;10、升降杆;11、限位件;12、限位板;13、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5、容纳腔;16、第一限位部;17、第二限位部;18、导向板;19、连接板;20、上臂;21、下臂;22、导向部;23、连接部;24、固定部;25、夹持件;26、夹片;27、滑动槽;28、定位装置;29、定位套;30、定位螺母;31、定位螺栓;32、定位孔;33、让位孔;34、上弹片;35、下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一种氧化挂具。
参照图1,氧化挂具包括有安装架1、竖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架1内的固定机构2,安装架1由能产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架1优选为弹性合金材料制成。安装架1包括有位于顶端的安装杆3、位于固定机构2两侧的滑动杆4,安装杆3沿水平方向延伸,滑动杆4沿竖直方向延伸。固定机构2包括有竖向滑动设置安装架1内的固定板5、固定在固定板5上的固定件6,固定件6用于挤压固定待氧化工件7。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固定机构2设置为六组、每个固定板5上间隔固定有六组固定件6示意其结构,每组固定件6包括有一对相向设置在固定板5相对侧壁上的固定件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构2和固定件6也可以设置为其他个数。
参照图1,位于顶部的固定板5上固定有限位装置8,限位装置8用于保持固定件6与待氧化工件7挤压固定的位置状态。限位装置8包括有分别固定在固定板5顶端两侧的两根延伸杆9、固定在两根延伸杆9之间的升降杆10、固定在每个延伸杆9侧壁上的限位件11,限位件11由能产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本申请实施中,限位件11优选为有弹性合金制成。
参照图2,限位件11包括有限位板12、位于限位板12靠近延伸杆9一端的第一安装板13、位于限位板12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14,限位板12、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一体成型。第一安装板13远离限位板12的一端向上延伸、第二安装板14远离限位板12的一端向上延伸,使得第一安装板13、限位板12、第二安装板14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安装杆3伸入的容纳腔15。容纳腔15靠近第一安装板13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限位部16,容纳腔15靠近第二安装板14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限位部17,第二限位部17位于第一限位部16的上方。当限位件11与安装杆3固定时,第一限位部16的底端与安装杆3抵接,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挤压固定安装杆3,此时第一限位部16和第二限位部17均能阻碍安装杆3移出容纳腔15,提高安装架1与固定机构2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2,第二限位部17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导向板18,导向板18的底端与第二限位部17固定、顶端向远离第一安装板13的方向延伸。导向板18在安装杆3移入容纳腔15时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安装杆3不易与第二限位部17的顶端卡死。
参照图1和图3,固定件6包括有固定在固定板5上的连接板19、位于连接板19顶端的上臂20、位于连接板19底端的下臂21,连接板19、上臂20、下臂21一体成型。在初步固定待氧化工件7时,相邻两个待氧化工件7分别套设在一个固定件6的上臂20与下臂21,套设在上臂20的待氧化工件7同时套设在上方相邻固定件6的下臂21上,套设在下臂21上的待氧化工件7同时套设在下方相邻固定件6的上臂20上,实现所有固定机构2的串联衔接。初步固定待氧化工件7后,为使待氧化工件7不易脱离固定件6,上臂20和下臂21均一端与连接板19固定、另一端向上延伸。接着将升降杆10向上运动,从而利用相邻固定机构2的间距不断增大,使得待氧化工件7内的上臂20和下臂21撑在待氧化工件7的内壁上,实现挤压固定待氧化工件7的效果。
参照图3,上臂20远离连接板19的一端固定有导向部22,导向部22至下臂21的间距沿导向部22至连接板19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导向部22在待氧化工件7套设在固定件6上时起到导向作用。
参照图3,下臂21包括有连接部23、与连接部23一体成型的固定部24,连接部23一端与连接板19底端固定、另一端向远离上臂20的方向延伸,固定部24一端与连接部23固定、另一端向上延伸,如此设置有助于提高下臂21的刚度。
参照图3,固定板5朝向滑动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夹持件25,夹持件25包括有两个夹片26,夹片26一端与固定板5的侧壁固定、另一端向远离相邻夹片26的方向延伸,使得两个相邻夹片26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滑动杆4伸入的滑动槽27。当固定板5与安装架1组装完毕时,滑动槽27的两个槽壁与滑动杆4抵接,使得夹持件25与滑动杆4可拆卸连接,且固定板5能在安装架1内竖向滑动而不脱落。
参照图1和图4,位于底部的夹持件25上固定有定位装置28,定位装置28包括有套设在滑动杆4上的定位套29、固定在定位套29周向侧壁上的定位螺母30、与定位螺母30螺纹配合的定位螺栓31,定位套29的轴向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定位螺栓31伸入的定位孔32,定位孔32与定位螺母30的内腔连通。当定位螺栓31与定位螺母30螺纹连接时,实现对位于底部的固定板5的限位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氧化挂具的实施原理为:在固定待氧化工件7时,可先将定位螺栓31与定位螺母30螺纹连接,再将待氧化工件7套设两个相邻的上臂20和下臂21上,然后通过将升降杆10向上移动,带动固定件6和限位件11向上运动,安装杆3沿导向板18伸入容纳腔15内,直至安装杆3移动至第二限位部17的下侧,实现安装杆3与限位件11的初步固定。接着以升降杆10为支点、安装杆3为阻力端、工作人员的人手为动力端,利用杠杆撬动安装杆3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安装杆3移动至第一限位部16的下侧,实现限位件11与安装杆3的挤压固定,此时固定件6与待氧化工件7也实现挤压固定。如此设置使得固定件6实现与待氧化工件7挤压固定时,也能实现固定机构2与安装架1的挤压固定,使得固定件6能够保持与待氧化工件7挤压固定的位置状态,操作简捷。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件6与固定板5的连接方式不同。
参照图5和图6,固定板5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六个让位孔33,让位孔33用于供每组固定件6的连接板19滑动穿设,让位孔33沿竖直方向延伸,使得固定件6能相对固定板5发生位置和角度的移动,以适应待氧化工件7由于安装位置、尺寸精度而产生的偏差,降低作业精度。
参照图6,为提高固定件6与固定板5之间的适配性,在让位孔33靠近上臂20的孔壁上固定有上弹片34,在让位孔33靠近下臂21的孔壁上固定有下弹片35。上弹片34和下弹片35均一端与让位孔33的孔壁固定、另一端向远离让位孔33的方向延伸,上弹片34、让位孔33的孔壁、下弹片35的长度之和小于连接板19的长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氧化挂具,包括有安装架(1)、至少两组用于固定待氧化工件(7)的固定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有滑动设置在安装架(1)内的固定板(5)、设置在固定板(5)上的若干固定件(6),位于顶部的所述固定板(5)上设置有用于保持固定件(6)与待氧化工件(7)挤压固定状态的限位装置(8),所述限位装置(8)包括有分别设置在固定板(5)顶端两侧的延伸杆(9)、设置在延伸杆(9)之间的升降杆(10)、设置在延伸杆(9)侧壁上且能产生弹性形变的限位件(11),所述限位件(11)包括有限位板(12)、位于限位板(12)靠近延伸杆(9)一端的第一安装板(13)、位于限位板(12)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均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板(13)朝向限位板(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6),所述第二安装板(14)朝向限位板(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7),所述第二限位部(17)位于第一限位部(16)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7)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板(18),所述导向板(18)的底端与第二限位部(17)固定、顶端向远离第一安装板(13)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朝向安装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件(25),所述夹持件(25)包括有两个夹片(26),所述夹片(26)一端与固定板(5)的侧壁固定、另一端向远离相邻夹片(26)的方向延伸;当所述夹持件(25)与安装架(1)卡接时,两个所述夹片(26)均与安装架(1)的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由能产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底部的所述固定板(5)朝向安装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装置(28),所述定位装置(28)包括有套设在安装架(1)上的定位套(29)、位于定位套(29)侧壁上的定位螺母(30)、与定位螺母(30)螺纹配合的定位螺栓(31),所述定位套(29)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定位螺栓(31)伸入的定位孔(32),所述定位孔(32)与所述定位螺母(30)互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包括有连接板(19)、位于连接板(19)顶端的上臂(20)、位于连接板(19)底端的下臂(21),所述上臂(20)和下臂(21)的一端与连接板(19)固定、另一端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21)包括有连接部(23)、位于延伸部远离连接板(19)一端的固定部(24),所述连接部(23)一端与连接板(19)底端固定、另一端向远离上臂(20)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24)远离连接部(23)的一端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20)远离连接板(19)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22),所述导向部(22)至下臂(21)的间距沿导向部(22)至连接板(19)的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板(19)滑动穿设的让位孔(33),所述让位孔(33)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19)的长度大于让位孔(33)孔壁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氧化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33)靠近上臂(20)的孔壁上设置有上弹片(34),所述让位孔(33)靠近下臂(21)的孔壁上设置有下弹片(35),所述上弹片(34)和下弹片(35)均一端与让位孔(33)的孔壁固定、另一端向远离让位孔(33)的方向延伸,所述上弹片(34)、让位孔(33)的孔壁、下弹片(35)的长度之和小于连接板(19)的长度。
CN202223272779.1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氧化挂具 Active CN218932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2779.1U CN218932338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氧化挂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2779.1U CN218932338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氧化挂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2338U true CN218932338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2779.1U Active CN218932338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氧化挂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23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2739A (zh) * 2024-01-05 2024-02-06 苏州超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减摩复合膜层的制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2739A (zh) * 2024-01-05 2024-02-06 苏州超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减摩复合膜层的制备装置
CN117512739B (zh) * 2024-01-05 2024-03-19 苏州超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减摩复合膜层的制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32338U (zh) 一种氧化挂具
CN210997396U (zh) 一种内卡簧装配工装
CN110227841B (zh) 一种五金模具冲孔装置
CN217251834U (zh) 一种不锈钢冲压件加工用弯折装置
CN209811084U (zh) 一种定形折弯记忆钢丝设备
CN210059470U (zh) 一种金属波纹管管坯的横向自动拉伸装置
CN116532609A (zh) 一种锻压机的零件加工用上料机以及上料方法
CN210614718U (zh) 一种孔锯自动卷圆机
CN214976967U (zh) 一种套管墩头冲压装置
CN113290130B (zh) 一种不锈钢置物架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
CN205362763U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钻孔机
CN113732652A (zh) 一种模块式链条更换装置
CN112941515A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小型金属紧密蚀刻机
CN220793996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移动结构
CN113680894B (zh) 一种具有应力释放结构的数控冲孔机床
CN218945965U (zh) 一种硅钢带开卷机
CN215509844U (zh) 一种模块式链条更换装置
CN220761807U (zh) 一种刀库的驱动装置
CN219771531U (zh)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吊具
CN217018204U (zh) 一种金属打孔器
CN214321671U (zh) 一种新型高效压铆机
CN216422428U (zh) 一种螺杆泵维修用拉马抓固定装置
CN216990014U (zh) 一种弯弧c型钢加工设备
CN216420707U (zh) 一种板材加工中心折弯机构
CN215546543U (zh) 一种活塞杆衬套自动压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