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0319U - 一种自封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封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0319U
CN218930319U CN202223393309.0U CN202223393309U CN218930319U CN 218930319 U CN218930319 U CN 218930319U CN 202223393309 U CN202223393309 U CN 202223393309U CN 218930319 U CN218930319 U CN 218930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bag
strip
concave
sealing
ba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33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起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ibang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iba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ibang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iba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33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0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0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0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封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和凹凸骨密封条,凹凸骨密封条设于包装袋本体的内表面上,用于开启或密封包装袋本体的袋口;包装袋本体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包装袋本体至少由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围设形成,第一袋面的外表面上设有易撕条,第一袋面上设有围绕易撕条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袋面撕开分离的撕裂线,使得撕裂线撕开分离后于第一袋面上形成一撕扯口,且所撕扯口与凹凸骨密封条之间形成连通的撕扯空间。本申请通过在热封条与凹凸骨密封条之间设置易撕条,当使用者撕除易撕条后,位于易撕条上方的包装带本体给用户打开凹凸密封条预留了空间,从而便于使用者开启凹凸骨密封条。

Description

一种自封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包装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封包装袋。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袋用于对食品的包装,市场上的包装袋的种类也比较多样。
对于袋口处的密封,以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加热棒直接将袋口热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食品包装袋通常在热封条下方加设凹凸骨密封条结构,通过凹凸骨密封条的开启和压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打开和密封包装袋,十分方便。
这样人们对包装袋内的食品未及时食用完后,可以重新利用凹凸骨密封条将包装袋密封,降低包装袋内的食品受潮软化、氧化变质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
参照图1,在现有技术中,包装袋通常在热封条和凹凸骨密封条之间的侧边开设撕拉缺口。消费者通过缺口撕掉热封条,之后分别抓住包装袋口的两层,打开凹凸骨密封条,从而解除包装袋的密封。待不需要食用时,再重新利用凹凸骨密封条将包装袋密封。
但是,由于包装袋的层厚一般较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撕歪、甚至直接撕裂至凹凸骨密封条的位置,导致凹凸扣密封条上方没有位置供用户放置手指来打开凹凸扣密封条,从而让使用者面临难以打开凹凸扣密封条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消费者开启食品包装袋内的密封条,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封包装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封包装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封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和凹凸骨密封条,所述凹凸骨密封条设于包装袋本体的内表面上,用于开启或密封包装袋本体的袋口;所述包装袋本体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所述包装袋本体至少由所述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袋面的外表面上设有易撕条,所述第一袋面上设有围绕所述易撕条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一袋面撕开分离的撕裂线,使得撕裂线撕开分离后于第一袋面上形成一撕扯口,且所撕扯口与所述凹凸骨密封条之间形成连通的撕扯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撕开易撕条后,位于易撕条上方的包装带本体给用户打开凹凸密封条预留了空间,从而便于用户开启凹凸骨密封条。具体的,用户一只手捏握住易撕条上方的包装袋本体并向外翻,用户的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住易撕条下部的包装袋本体,从而开启凹凸骨密封条。
可选的,所述自封包装袋还包括PE基层条,所述PE基层条设置于所述包装袋本体的内表面;所述凹凸骨密封条设置于所述PE基层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大的凹凸密封条与包装袋内侧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凹凸密封条与包装袋的精细安装加工。
可选的,所述易撕条沿着厚度方向包括包装袋本体层和设于所述包装袋主体层上的刚性层,所述撕裂线围绕所述包装袋本体层或刚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层增加了易撕条的刚度,便于用户撕拉易撕条,减少易撕条中间位置被撕断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易撕条包括端部的提耳、与提耳相连接的易撕条主体;所述包装袋本体设有容纳提耳的第一通孔,所述提耳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边缘相连接;所述提耳靠近所述包装袋本体的一侧定义为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到所述包装袋本体中心轴线的距离从两侧向中间递减,所述包装袋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应的凸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撕掉易撕条时,用户弯折凸出部或用指顶压提耳,由于凸出部的应力集中效应,提耳的第一侧边容易与凸出部更易相分离,从而使得提耳从第一通孔中脱离,便于用户后续撕拉易撕条。
可选的,所述提耳与所述易撕条主体连接部位的背面开设有缺口;所缺口设置于易撕条的包装袋主体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提耳可以直接由包装袋直接冲压制成,从而减少该食品包装袋的制作成本。
述包装袋本体贯穿开设有挂钩眼,所述挂钩眼用于供挂钩穿设,且所述挂钩眼设置于所述易撕条靠近袋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撕开易撕条后,易撕条上部的包装袋及挂钩眼还保持其完整性,当包装袋内的食品是需要长时间使用时,便于将包装袋悬挂至挂钩上。
可选的,所述易撕条靠近袋口的一侧设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下边缘与所述易撕条的上边缘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向上斜拉易撕条时,加强条起到定位引导作用,使得易撕条被撕开后,两侧遗留的边缘更加整齐,提高包装带的美观度。
可选的,所述凹凸骨密封条包括凹骨和与所述凹骨适配的凸骨;所述凹骨、所述凸骨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包装袋本体两侧的内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装袋口处无侧边结构时,将凹骨、凸骨设置于包装袋本体的两侧,便于食品包装袋的加工。
可选的,述凹凸骨密封条包括凹骨、凸骨;所述凹骨、所述凸骨均位于所述易撕条的同一侧的所述包装袋本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装袋的侧边较宽,需要向内翻折时,此时,将密封条凸骨、凹骨设置于同一侧,有利于提高包装带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热封条与凹凸骨密封条之间设置易撕条,当使用者撕除易撕条后,位于易撕条上方的包装带本体给用户打开凹凸密封条预留了空间,从而便于用户开启凹凸骨密封条;
2.通过在易撕条的底部设置塑料层,从而加强易撕条的刚度,便于使用者撕除,并减少易撕条中间断裂的情况发生。
3.通过在易撕条的包装袋本体设置缺口,从而使得易撕条可以由包装袋本体的一部分组成,并通过冲压的方式制成,从而减少包装袋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体现了现有自封包装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自封包装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PE基层条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提现易撕条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热封条;2、凹凸骨密封条;21、凹骨;22、凸骨;3、撕拉缺口;4、易撕条;5、PE基层条;6、包装袋本体层;7、刚性层;8、提耳;9、易撕条主体;10、第一通孔;11、凸出部;12、加强条;13、挂钩眼;14、包装袋本体;15、袋口。16、撕断线;17、撕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封包装袋。参照图2,自封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14、依次设置于袋口15下方的热封条1、易撕条4、凹凸骨密封条2;且易撕条4水平设置于包装带本体上。
包装袋本体14设有围绕易撕条4设置的用于与包装袋本体14撕开分离的撕断线16,当用户沿着撕断线16撕掉易撕条4后于包装袋本体14形成撕扯口17,且所撕扯口17与所述凹凸骨密封条2之间形成连通的撕扯空间。位于易撕条4上方的包包装袋本体14给用户打开凹凸骨密封条2预留了空间,从而便于用户开启或闭合凹凸骨密封条2。
具体的,用户一只手捏握住易撕条4上方的包装袋本体14并向外翻,用户的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住易撕条4下部的包装袋本体14,从而开启凹凸骨密封条2。对包装袋内的食品未及时食用完后,使用者可以重新利用凹凸骨密封条2将包装袋密封,降低包装袋内的食品受潮软化、氧化变质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2,凹凸骨密封条2包括凹骨21、凸骨22,通过凹骨21和凸骨22的卡接配合以实现包装袋的闭合。凹凸骨密封条2在现有的食品包装袋、密封袋中已有较大范围的应用,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由于凹凸骨密封条2的凹骨21、凸骨22的宽度较小,在实际生产中,不便于将凹骨21、凸骨22直接安装于包装袋本体14的内侧上。因此,在凹骨21、凸骨22底部均设有宽边的PE基层条5,用于增大与食品包装袋内壁的接触面积,便于食品袋加工厂的加工、以及提高密封条与食品包装袋的粘结强度。且PE基层条5与凹骨21、PE基层条5与凸骨22均为一体成型,均通过PE材料制成。
对于凹凸骨密封条2中凹骨21、凸骨22的设置位置,则需要根据食品包装袋的容纳情况具体分析。
参照图2和图3,第一种情况,当食品包装袋从下到上均有侧包装袋片存在时,一般情况下,该侧包装袋片都会向内折叠放置于两片主包装袋片之间。此时,将凹凸骨密封条2中凹骨21、凸骨22设置于包装袋本体14的同一侧上,更有利于包装袋的密封性。
具体的,将带有凸骨22的PE基层条5的上侧与易撕条4上方的包装袋本体14相粘结;将带有凹骨21的PE基层条5的下侧与易撕条4下方的包装袋本体14相粘接。当使用者撕除易撕条4后,包装袋露出通过密封条相连接的PE基层条5。
第二种情况,当食品包装袋无侧包装袋片、或者侧包装袋片的宽度从下到上递减至密封条位置,对密封条和启闭已无影响时,凹凸骨密封条2中凹骨21、凸骨22可以分别设置于包装袋本体14中两侧的主包装袋片的内侧上,以便于食品包装袋加工厂的加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的第一情况加以说明。
参照图4,现在将观察的视角转移至易撕条4处,易撕条4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包装袋本体层6、塑料层。易撕条4的包装袋本体层6由于食品包装袋本体14构成;易撕条4的塑料层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塑料条支持制成,
因此,使得易撕条4具有的刚度,从而便于使用者施力开启易撕条4、也减少易撕条4中途被撕断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2,具体的,易撕条4包括端部的提耳8、与提耳8相连接的易撕条主体9。包装袋本体14的各袋片热封后,将包装袋送至冲压设备,冲压设备的冲头对着设易撕条4一侧的包装袋本体14的侧边进行冲压。压设备的冲头对着提耳8不与易撕条主体9相连的周边冲压后制成提耳8,并在包装袋本体14上留下容纳提耳8的第一通孔10。
提耳8经第一次冲压后,提耳8中部为刚性层7、两侧为包装袋本体层6。刚性层7可以是有塑料制成的塑料层或由柔性金属制成的金属层,在本实施例中刚性层7采用塑料层。此时需要将提耳8背面的包装袋本体层6与包装袋本体14切断,从而才能使得提耳8可以自由移动用于将撕断易撕条主体9与包装袋本体14之间的连接。
具体做法为,将包装袋反至,即将带有易撕条4的一面朝下设置进行二次冲压。冲压设备的道具对着提耳8与易撕条主体9的连接处冲压,冲端提耳8远离易撕条4一侧的包装袋本体层6。从而易撕条4只包括一层塑料层和一层包装袋本体层6。
为了减少提耳8的外露,在第一次冲压时,冲压设备的冲头设有凹陷部,使得凹陷部下的食品包装袋本体14没有完全断裂,从而使得两侧的食品包装袋本体14与提耳8通过残留的连接件相连。
为便于描述,提耳8靠近包装袋袋体的一侧定义为第一侧边,第一侧边到包装袋本体14中心轴线的距离从两侧向中间递减,包装袋本体14设有与第一侧边相对应的凸出部11。这样,当使用者向外转动包装袋本体14或向上顶升提耳8时,由于应力集中,便于提耳8从第一通孔10中脱离出来。
易撕条4上方还设有加强条12,当使用者向上斜拉易撕条4时,加强条12起到定位引导作用.使得易撕条4被撕开后,两侧遗留的边缘更加整齐,美观。
具体的,加强条12由PE材质制成的条状结构,且加强条12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加强条12的下边缘与易撕条4的上边缘相抵接。当使用者向斜上方撕拉易撕条4时,易撕条4沿着加强条12的下边缘断裂。
同时,易撕条4上方的包装袋本体14贯穿开设有挂钩眼13,挂钩眼13用于供挂钩穿设。这样当包装袋内的食品(例如冻干柠檬片、茶包等)是需要长时间使用时,将包装袋悬挂至安装架的挂钩上,便于使用者收纳。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封包装袋的实施原理为:
使用者拿到装有食品的自封包装袋后,使用者的食指抵接包装袋本体14的凸出部11后,使用者的食指向上抬升并转动,使用者的指尖迫使提耳8从第一通孔10中脱离出来。
之后,使用者的另一只手捏握住提耳8,向斜上方提拉。从而迫使易撕条4与包装袋本体14断裂,露出含有凹凸骨密封条2的PE基层带。
用户一只手捏握住易撕条4上方的包装袋体并向外翻,使得密封条外露更明显,同时用户的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住易撕条4下部的包装袋本体14,从而开启凹凸骨密封条2。
对包装袋内的食品未及时食用完后,使用者可以重新利用凹凸骨密封条2将包装袋密封,降低包装袋内的食品受潮软化、氧化变质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发生。
当包装袋内的食品(例如冻干柠檬片)是需要长时间使用时,将包装袋的挂钩眼13穿设于安装架上的挂钩,便于使用者收纳。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封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14)和凹凸骨密封条(2),所述凹凸骨密封条(2)设于包装袋本体(14)的内表面上,用于开启或密封包装袋本体(14)的袋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本体(14)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所述包装袋本体(14)至少由所述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袋面的外表面上设有易撕条(4),所述第一袋面上设有围绕所述易撕条(4)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一袋面撕开分离的撕裂线,使得撕裂线撕开分离后于第一袋面上形成一撕扯口(17),且所述撕扯口(17)与所述凹凸骨密封条(2)之间形成连通的撕扯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包装袋还包括PE基层条(5),所述PE基层条(5)设置于所述包装袋本体(14)的内表面;所述凹凸骨密封条(2)设置于所述PE基层条(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条(4)沿着厚度方向包括包装袋本体层(6)和设于所述包装袋主体层上的刚性层(7),所述撕裂线围绕所述包装袋本体层(6)或刚性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条(4)包括端部的提耳(8)、与提耳(8)相连接的易撕条主体(9);所述包装袋本体(14)设有容纳提耳(8)的第一通孔(10),所述提耳(8)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通孔(10)的内边缘相连接;所述提耳(8)靠近所述包装袋本体(14)的一侧定义为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到所述包装袋本体(14)中心轴线的距离从两侧向中间递减,所述包装袋本体(14)设有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应的凸出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耳(8)与所述易撕条主体(9)连接部位的背面开设有缺口;所缺口设置于易撕条(4)的包装袋主体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本体(14)贯穿开设有挂钩眼(13),所述挂钩眼(13)用于供挂钩穿设,且所述挂钩眼(13)设置于所述易撕条(4)靠近袋口(15)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条(4)靠近袋口(15)的一侧设有加强条(12),所述加强条(12)的下边缘与所述易撕条(4)的上边缘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骨密封条(2)包括凹骨(21)和与所述凹骨(21)适配的凸骨(22);所述凹骨(21)、所述凸骨(2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包装袋本体(14)两侧的内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骨密封条(2)包括凹骨(21)、凸骨(22);所述凹骨(21)、所述凸骨(22)均位于所述易撕条(4)的同一侧的所述包装袋本体(14)上。
CN202223393309.0U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自封包装袋 Active CN218930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3309.0U CN218930319U (zh)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自封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3309.0U CN218930319U (zh)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自封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0319U true CN218930319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3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3309.0U Active CN218930319U (zh)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自封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0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16140A (en) Easy-to-open synthetic resin bag
KR101162779B1 (ko) 개봉 용이성 포장체
US3441167A (en) Easy opening container
JP5700163B1 (ja) ヒートシール容器、ヒートシール容器入り食品及びヒートシール容器の製造装置
EP3030500B1 (en) Flexible package structure with a press-and-pull opening feature
JPS61259948A (ja) 任意選択の再閉手段を備えた容易開放式積層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30056475A1 (en) Container packaging method
WO2013100098A1 (ja) 密閉ラベルおよび包装容器
KR20190008934A (ko) 웨트 시트 포장체
CA2281593A1 (en) Child-proof peelable bag with sealable edges,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use
JP4861660B2 (ja) 包装用容器
CN218930319U (zh) 一种自封包装袋
US3182852A (en) Container with pull tab
EP0443867A1 (en) Easy open tamper-evident recloseable package
JP3644648B2 (ja) 易開封性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019424A1 (en) A pull-tab with improved strength
JP2006298441A (ja) ストロー包装体
US8087571B2 (en) Pouring package and pouring member formed from a wall extending over an opening
KR101901655B1 (ko) 양면접착이 가능한 고주파 유도가열 용기봉합체를 적용한 탬퍼기능을 갖는 플립캡을 갖는 용기
JP4068943B2 (ja) 蓋付紙容器
CN217754571U (zh) 容器结构
JP3092392U (ja) 易開封性を有する深絞り包装体
CN211593593U (zh) 一种具有勺子的易撕盖
JP5442879B1 (ja) 易開封性圧着封筒
WO2020170992A1 (ja) ブリスター容器の封緘方法および封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