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999U - 一种缝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999U
CN218929999U CN202122019012.7U CN202122019012U CN218929999U CN 218929999 U CN218929999 U CN 218929999U CN 202122019012 U CN202122019012 U CN 202122019012U CN 218929999 U CN218929999 U CN 218929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x body
conveying
conveying devic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90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国阳
侯国庆
袁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ilaifu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190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9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包装置,缝包机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侧面,缝包机包括夹紧装置和缝纫机,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为从夹紧装置到缝纫机,夹紧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第一推拉装置,上箱体位于下箱体上方,第一推拉装置用于驱动上箱体相对下箱体垂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边装置将纱袋夹紧后调转90度改变纱袋进入捆扎机中的角度,使捆扎带可以经过纱袋的封口处进行捆扎,从而使纱袋中筒纱被捆扎带更牢固地固定,解决了需要人工调整纱袋角度的问题;通过第一同步和第二同步带夹纱袋的开口处,将纱袋开口处的上下两侧贴合,并将纱袋的开口处输送到缝纫机处进行封口作业,提高了缝纫封口的质量,解决了缝纫机封口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缝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袋封装领域,尤其是一种缝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纱袋缝包机和捆扎机需要纱袋的角度不同,需要有工作人员人工在纱袋缝包机和捆扎机之间,调整离开纱袋缝包机后的纱袋的角度一适应捆扎机。
同时在封包作业中,由于纱袋开口处的上下两侧不贴合,会造成缝纫机在将纱袋开口处封口时不顺畅,容易造成纱袋的封口处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缝包装置,解决了需要人工调整纱袋角度的问题,解决了缝纫机封口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缝包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和缝包机,所述缝包机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侧面,所述缝包机包括夹紧装置和缝纫机,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为从夹紧装置到缝纫机,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第一推拉装置,所述上箱体位于下箱体上方,所述第一推拉装置用于驱动上箱体相对下箱体垂直方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箱体安装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下箱体安装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下方的输送方向均与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均与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速度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轴、第二齿轮、第二主动同步带轮、第二从动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一主动同步带轮、第一从动同步带轮和第一同步带,
所述第二转动轴与上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二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同步带轮与上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同步带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轴与下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一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同步带轮与下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从动同步带轮同步带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电机的壳体与下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链轮转动,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驱动第二链轮转动,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
还包括夹紧装置机架、导柱和滑块,所述夹紧装置机架与第一传送装置的机架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导柱与夹紧装置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与夹紧装置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装置两端分别与上箱体和下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装置为气缸;
还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张紧轮,所述第一限位板与下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上方与第一同步带接触并限制第一同步带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限位板与上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下方与第二同步带接触并限制第二同步带向上移动,所述张紧轮与上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张紧轮与第二同步带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与夹紧装置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远离缝纫机的一侧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的最低高度低于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导向板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一同步带穿过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调边装置,所述缝纫机在夹紧装置和调边装置之间,所述调边装置包括调边装置机架、第二电机、转动机架、第二推拉装置、转动夹板和固定夹板,所述调边装置机架与第一传送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架位于调边装置机架下方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方,所述转动机架与调边装置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机壳与调边装置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机架转动,所述转动机架一侧与固定夹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转动夹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拉装置驱动转动夹板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转盘轴承、连接杆、第三转动轴、第三齿轮和外齿圈,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与调边装置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与转动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与外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外齿圈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相对调边装置机架转动,所第二电机驱动第三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推拉装置一端与转动机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与转动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与转动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拉装置为气缸。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起始端,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机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给纱袋定位的定位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捆扎机,所述捆扎机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输送结束端,所述捆扎机用于捆扎纱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抓包输送平台,所述抓包输送平台包括抓包输送平台机架、辊子、推板、第三电机和第三推拉装置,所述捆扎机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和抓包输送平台之间,所述辊子与抓包输送平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辊子转动,所述辊子穿过推板,所述第三推拉装置驱动推板沿辊子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调边装置将纱袋夹紧后调转90度改变纱袋进入捆扎机中的角度,使捆扎带可以经过纱袋的封口处进行捆扎,从而使纱袋中筒纱被捆扎带更牢固地固定,解决了需要人工调整纱袋角度的问题;通过第一同步和第二同步带夹纱袋的开口处,将纱袋开口处的上下两侧贴合,并将纱袋的开口处输送到缝纫机处进行封口作业,提高了缝纫封口的质量,解决了缝纫机封口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调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5: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6:本实用新型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缝包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和缝包机,所述缝包机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侧面,所述缝包机包括夹紧装置2和缝纫机3,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为从夹紧装置2到缝纫机3,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上箱体21、下箱体22和第一推拉装置26,所述上箱体21位于下箱体22上方,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6用于驱动上箱体21相对下箱体22垂直方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箱体21安装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下箱体22安装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下方的输送方向均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均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速度相同。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可以为多个辊子、皮带、链板等多种形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电机23,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轴25、第二齿轮251、第二主动同步带轮252、第二从动同步带轮253和第二同步带28,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24、第一齿轮241、第一主动同步带轮242、第一从动同步带轮243和第一同步带27,
所述第二转动轴25与上箱体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5分别与第二齿轮251和第二主动同步带轮2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同步带轮253与上箱体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同步带轮252通过第二同步带28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253同步带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轴24与下箱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4分别与第一齿轮241和第一主动同步带轮2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同步带轮243与下箱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同步带轮242通过第一同步带27与第一从动同步带轮243同步带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251与第一齿轮241啮合,所述电机23驱动第一齿轮241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链轮221和第二链轮,所述电机23的壳体与下箱体2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链轮221转动,所述第一链轮221通过链条驱动第二链轮转动,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转动轴24固定连接;
还包括夹紧装置机架20、导柱201和滑块211,所述夹紧装置机架20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机架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导柱201与夹紧装置机架20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22与夹紧装置机架20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21与滑块21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11与导柱2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6两端分别与上箱体21和下箱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6为气缸;
还包括第一限位板244、第二限位板254和张紧轮255,所述第一限位板244与下箱体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244上方与第一同步带27接触并限制第一同步带27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限位板254与上箱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254下方与第二同步带28接触并限制第二同步带28向上移动,所述张紧轮255与上箱体21转动连接,所述张紧轮255与第二同步带28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一导向板29,所述第一导向板29与夹紧装置机架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29远离缝纫机3的一侧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斜面291,所述斜面291的最低高度低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导向板29形成有开口292,所述第一同步带27穿过开口292。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调边装置4,所述缝纫机3在夹紧装置2和调边装置4之间,所述调边装置4包括调边装置机架40、第二电机41、转动机架43、第二推拉装置44、转动夹板45和固定夹板46,所述调边装置机架40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架43位于调边装置机架40下方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上方,所述转动机架43与调边装置机架4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的机壳与调边装置机架4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驱动转动机架43转动,所述转动机架43一侧与固定夹板46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转动夹板4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拉装置44驱动转动夹板45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转盘轴承42、连接杆47、第三转动轴48、第三齿轮49和外齿圈421,所述转盘轴承42的内圈与调边装置机架40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42的外圈与转动机架43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42的外圈与外齿圈4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49与外齿圈42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9相对调边装置机架40转动,所第二电机41驱动第三齿轮49转动;
所述第二推拉装置44一端与转动机架4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4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7与第三转动轴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48与转动机架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48与转动夹板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拉装置44为气缸。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第二传送装置5,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起始端,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的机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给纱袋9定位的定位架51。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捆扎机6,所述捆扎机6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结束端,所述捆扎机6用于捆扎纱袋9。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抓包输送平台7,所述抓包输送平台7包括抓包输送平台机架71、辊子73、推板74、第三电机和第三推拉装置,所述捆扎机6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和抓包输送平台7之间,所述辊子73与抓包输送平台机架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辊子73转动,所述辊子73穿过推板74,所述第三推拉装置驱动推板74沿辊子73的轴向移动。
工作原理:
工作时,装满筒纱的纱袋9进入到第二传送装置5上方,并与定位架51接触,将纱袋9定位。第二传送装置5将纱袋9输送到第一传送装置1上方。第一传送装置1带动纱袋9向靠近捆扎机6的方向移动,纱袋9的开口处经过斜面291滑动到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之间。此时,第一推拉装置26为伸长状态,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之间的间隙较大,以保证开口的纱袋能顺利进入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之间。此时,第一电机23工作通过链传动驱动第一转动轴24、第一齿轮241和第一主动同步带轮242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同步带27运动;第一齿轮241与第二齿轮251啮合驱动第二转动轴25、第二齿轮251和第二主动同步带轮252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同步带28运动。其中,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的速度相同。
当纱袋9的开口处部分进入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之间后,第一推拉装置26收缩,驱动上箱体21和第二同步带28同步向下运动,使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将纱袋9的开口处夹紧。在此过程中,第一齿轮241与第二齿轮251之间的中心距变小,但第一齿轮241与第二齿轮251始终保持啮合状态。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将纱袋9的开口处夹紧可以使纱袋9的开口处的上下两侧面料更加贴合,从而方便纱袋9的开口处进入缝纫机3中。
纱袋9的开口处离开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的部分进入到缝纫机3中,缝纫机3中将纱袋9的开口处封口。
当纱袋9的开口处完全离开第一同步带27和第二同步带28之间后,第一推拉装置26伸长复位,等待下一个纱袋9进入。
完成封口的纱袋9随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面运动到调边装置机架40下方,直至纱袋9与固定夹板46接触后被固定夹板46止挡限位,此时固定夹板46和转动夹板45的位置如图3所示。之后,第二推拉装置44伸长驱动转动夹板45向下转动,固定夹板46和转动夹板45将纱袋9的两侧夹紧。其中,转动夹板45和固定夹板46平行设置。
然后,第二电机41驱动转动机架43连同转动夹板45和固定夹板46正向转动90度。之后,第二推拉装置44收缩复位,驱动转动夹板45向上转动。此时,纱袋9被转动夹板45松开,进而随着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面运动到捆扎机6上方进行捆扎作业。纱袋9离开第一传送装置1后,第二电机41驱动转动机架43反向转动90度将转动机架43连同转动夹板45和固定夹板46复位。调边装置4可以将纱袋9的位置调转90度,使捆扎带可以经过纱袋9的封口处进行捆扎,从而使纱袋9中筒纱被捆扎带更牢固地固定,也能保证即使纱袋9的封口裂开也有捆扎带阻挡筒纱离开纱袋9。
捆扎机6将纱袋9捆扎后,其内部的驱动装置将纱袋9运动到抓包输送平台7的辊子73上方,辊子73将纱袋9运送到合适的抓包位置,推板74将纱袋9推送到抓包机构(如机械臂)上。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和缝包机,所述缝包机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侧面,所述缝包机包括夹紧装置(2)和缝纫机(3),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为从夹紧装置(2)到缝纫机(3),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上箱体(21)、下箱体(22)和第一推拉装置(26),所述上箱体(21)位于下箱体(22)上方,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6)用于驱动上箱体(21)相对下箱体(22)垂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21)安装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下箱体(22)安装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输送装置下方的输送方向均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均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速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23),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轴(25)、第二齿轮(251)、第二主动同步带轮(252)、第二从动同步带轮(253)和第二同步带(28),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24)、第一齿轮(241)、第一主动同步带轮(242)、第一从动同步带轮(243)和第一同步带(27),
所述第二转动轴(25)与上箱体(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5)分别与第二齿轮(251)和第二主动同步带轮(2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同步带轮(253)与上箱体(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同步带轮(252)通过第二同步带(28)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253)同步带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轴(24)与下箱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4)分别与第一齿轮(241)和第一主动同步带轮(2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同步带轮(243)与下箱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同步带轮(242)通过第一同步带(27)与第一从动同步带轮(243)同步带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251)与第一齿轮(241)啮合,所述电机(23)驱动第一齿轮(24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链轮(221)和第二链轮,所述电机(23)的壳体与下箱体(2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链轮(221)转动,所述第一链轮(221)通过链条驱动第二链轮转动,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转动轴(24)固定连接;
还包括夹紧装置机架(20)、导柱(201)和滑块(211),所述夹紧装置机架(20)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机架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导柱(201)与夹紧装置机架(20)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22)与夹紧装置机架(20)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21)与滑块(21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11)与导柱(2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6)两端分别与上箱体(21)和下箱体(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装置(26)为气缸;
还包括第一限位板(244)、第二限位板(254)和张紧轮(255),所述第一限位板(244)与下箱体(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244)上方与第一同步带(27)接触并限制第一同步带(27)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限位板(254)与上箱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254)下方与第二同步带(28)接触并限制第二同步带(28)向上移动,所述张紧轮(255)与上箱体(21)转动连接,所述张紧轮(255)与第二同步带(28)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板(29),所述第一导向板(29)与夹紧装置机架(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29)远离缝纫机(3)的一侧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斜面(291),所述斜面(291)的最低高度低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导向板(29)形成有开口(292),所述第一同步带(27)穿过开口(29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边装置(4),所述缝纫机(3)在夹紧装置(2)和调边装置(4)之间,所述调边装置(4)包括调边装置机架(40)、第二电机(41)、转动机架(43)、第二推拉装置(44)、转动夹板(45)和固定夹板(46),所述调边装置机架(40)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架(43)位于调边装置机架(40)下方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上方,所述转动机架(43)与调边装置机架(4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的机壳与调边装置机架(4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驱动转动机架(43)转动,所述转动机架(43)一侧与固定夹板(46)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转动夹板(4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拉装置(44)驱动转动夹板(45)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轴承(42)、连接杆(47)、第三转动轴(48)、第三齿轮(49)和外齿圈(421),所述转盘轴承(42)的内圈与调边装置机架(40)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42)的外圈与转动机架(43)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承(42)的外圈与外齿圈(4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49)与外齿圈(42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9)相对调边装置机架(40)转动,所第二电机(41)驱动第三齿轮(49)转动;
所述第二推拉装置(44)一端与转动机架(4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4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7)与第三转动轴(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48)与转动机架(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48)与转动夹板(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拉装置(44)为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送装置(5),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起始端,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的机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给纱袋(9)定位的定位架(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捆扎机(6),所述捆扎机(6)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的输送结束端,所述捆扎机(6)用于捆扎纱袋(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缝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抓包输送平台(7),所述抓包输送平台(7)包括抓包输送平台机架(71)、辊子(73)、推板(74)、第三电机和第三推拉装置,所述捆扎机(6)位于第一传送装置(1)和抓包输送平台(7)之间,所述辊子(73)与抓包输送平台机架(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辊子(73)转动,所述辊子(73)穿过推板(74),所述第三推拉装置驱动推板(74)沿辊子(73)的轴向移动。
CN202122019012.7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缝包装置 Active CN218929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9012.7U CN218929999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缝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9012.7U CN218929999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缝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999U true CN218929999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2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9012.7U Active CN218929999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缝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9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9609B (zh) 一种包装袋自动装袋机
CN112623356B (zh) 一种手套装盒生产线
JP3839222B2 (ja) 袋を製造、充填、シールする装置
US20120289391A1 (en)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separating a plurality of pouches, transferring the pouches and method of same
US20030159401A1 (en) Continuous motion sealing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machine
CN113184248B (zh) 一种全自动的盖罐生产线
CN109264091A (zh) 全自动开袋封口包装机
CN204895973U (zh) 一种包装袋自动装袋机
CN210592591U (zh) 管材套袋系统
CN111392125A (zh) 一种自动化管材包装机
CN218929999U (zh) 一种缝包装置
CN116461780A (zh) 一种自动灌装机
EP1863711B1 (en) Bag loader
CN216685179U (zh) 一种拆包机
CN112793846B (zh) 一种连续开袋包装封口机
CN210477958U (zh) 包装袋底边折叠设备
CN214190235U (zh) 一种立式纱团包膜机
CN210618608U (zh) 包装袋堆码装置
CN210592628U (zh) 给袋式包装机的装袋机构
CN113800050A (zh) 一种吨包机上袋装置
CN113772151A (zh) 一种柑普茶包装机
CN219029961U (zh) 一种自动抱袋折边贴标封包的设备
CN216760842U (zh) 一种用于环形带制带的设备
CN214690435U (zh) 一种书本包本装置
CN217261152U (zh) 一种卷巾自动套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