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0867U -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0867U
CN218920867U CN202223426823.XU CN202223426823U CN218920867U CN 218920867 U CN218920867 U CN 218920867U CN 202223426823 U CN202223426823 U CN 202223426823U CN 218920867 U CN218920867 U CN 218920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hannel
frequency conversion
flow
conversion devic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68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思源
李逸信
岳宝
刘树清
贺伟衡
林琳
王坤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68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0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0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0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所述变频装置包括柜体、第一散热器、电容和气流驱动件,所述柜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配置为容置电子器件,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内,并配置为通过气体流通的方式降低所述第一腔内的温度,所述电容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气流驱动件配置为驱动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气流直接送往所述电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频装置,通过气流驱动件,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对电容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良好运行。

Description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装置、具有该变频装置的压缩机和具有该变频装置或压缩机的暖通设备。
背景技术
变频装置控制柜,简称变频装置,其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供水、矿山、建材、电机行业等泵类、风机、压缩机、轧机、注塑机、皮带运输机等各种中压电机设备。
变频装置包含有变频装置功率元件、变频装置控制元件以及变频装置控制元件,当变频装置工作时,这些元件均会产生热量,而如果该热量不能有效排出,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元件的工作环境,进而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变频装置使用时间的变长,变频装置中的电容的温度也会升高,从而会影响变频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变频装置中的电容进行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频装置,通过气流驱动件,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对电容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良好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前述的变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暖通设备,所述暖通设备包括前述的变频装置或前述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频装置,包括柜体、第一散热器、电容和气流驱动件,所述柜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配置为容置电子器件,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内,并配置为通过气体流通的方式降低所述第一腔内的温度,所述电容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气流驱动件配置为驱动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气流直接送往所述电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频装置,通过气流驱动件,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对电容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良好运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变频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电容设于所述第三流道内,所述第二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流道配置成引导气流,以在所述气流驱动件的驱动下,将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气流直接送往所述电容。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设于所述柜体的底部,并引导气流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流向第二侧,所述第二流道设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并引导气流从所述柜体的下侧流向上侧,所述第三流道设于所述柜体的上侧,并引导气流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流向第一侧。
可选地,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且所述气流驱动件配置成,进气方向和/或出气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第二流道倾斜。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道的上方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在沿所述第二流道延伸的方向上朝所述第三流道倾斜。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还包括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以及所述第四流道依次接通,以构造出封闭的环形流道。
可选地,所述变频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三侧板均设于所述柜体内,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柜体的底壁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柜体的侧壁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柜体的顶壁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三流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柜体的底壁之间,且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在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以引导气流流经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导流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在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导流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柜体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柜体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柜体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为L3,其中L2<L1;L2<L3。
可选地,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电容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容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电容在所述第一腔内间隔排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电容布置成沿所述第一腔内的气流方向布置的多列,且每列均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电容,其中,相邻两列的所述电容沿所述第一腔内的气流方向相对布置;或相邻两列的所述电容沿所述第一腔内的气流方向错开布置,以在多个所述电容之间形成迂回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器为蒸发器。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还包括第二腔,所述变频装置还包括门体和第二散热器,所述门体与所述柜体相连,并适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成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为所述第二腔内的电子器件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上述中的变频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暖通设备,所述暖通设备包括上述中的变频装置;或上述中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其中变频装置通过气流驱动件,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对电容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良好运行。另外,在具有该变频装置的压缩机和暖通设备中,由于变频装置中可对电容进行散热,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并降低暖通设备的故障率,提高暖通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变频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变频装置(第二腔)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变频装置(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变频装置(第一腔)的剖视图。
图5是图4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变频装置的第一腔的尺寸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变频装置100,柜体10,容置腔11,第一腔12,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第三流道123,第四流道124,第二腔13,第一散热器20,电容30,气流驱动件40,第一侧板51,第一导流板511,第二侧板52,第二导流板521,第三侧板53,引流板60,门体70,第二散热器8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频装置100,通过气流驱动件40,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20对电容30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100良好运行。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3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频装置100,包括柜体10、第一散热器20、电容30和气流驱动件40。其中,柜体10可设有容置腔11,容置腔11配置为容置电子器件(即容置腔11可以用于电子器件的容置),容置腔11包括第一腔12,第一散热器20可设置在第一腔12内,并配置为通过气体流通的方式降低第一腔12内的温度。具体地,设置在第一腔12内的第一散热器20可以与第一腔12中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并随着气体在第一腔12中流通,可以降低第一腔12中的气体温度,以降低变频装置100的工作温度。
其中,电子器件可以为二极管、变压器、断路器和滤波板等。
电容30的至少一部分可设于第一腔12内。具体地,当变频装置100工作一段时间,电容30的温度会升高,影响变频装置100的正常运行,此时,在第一散热器20的作用下,第一腔12中气体的温度会降低,且随着气体在第一腔12中的流通,气体可以与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以降低电容30的温度,使电容30可以良好的运行。
进一步的,气流驱动件40可以配置为驱动经过第一散热器20的气流直接送往电容30。也就是说,为了提高电容30的降温效果,可通过在容置腔11中设置气流驱动件40,以提高气体在第一腔12中的流通速度,实现第一腔12的降温,且气流驱动件40还可以直接将经过第一散热器20中的气流输送至电容30,提高气流对电容30的降温效果。另外,还可以避免第一散热器20对气流的热交换时间过长,导致气流中的水分液化形成冷凝水,影响变频装置100的运行。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频装置100,通过气流驱动件40,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20对电容30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100良好运行。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12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第一散热器20可设于第一流道121内,电容30可设于第三流道123内,第二流道122分别与第一流道121和的第三流道123相连通,且第二流道122配置成引导气流,以在气流驱动件40的驱动下,将经过第一散热器20的气流直接送往电容30。因此,通过流道可提高第一散热器20与电容30之间的气体流通速度,从而可以实现电容30温度的降低,使变频装置100可以正常运行。
其中,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依次连通,可以在第一散热器20和电容30之间构造出气流流道,以便于经过第一散热器20的气流可以通过气流流道直接输送至电容30,从而可以提高对电容30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在第一流道121中,经过第一散热器20的气体可以与第一散热器20发生热交换,以使气体的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后的气体(以下简称“散热气体”)可以在第二流道122的气流引导作用下流向第三流道123,随后,散热气体可以与第三流道123中的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以降低电容30的温度。
另外,为了提高气流流道内的气路流通速度,可以在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气流驱动件40,以驱动第一流道121中的气流流向第三通道,实现电容30的降温。例如,气流驱动件40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121内,以在第一流道121内产生正压,从而驱动散热气体由第一流道121流向第三流道123,实现对电容30的降温。又如,气流驱动件40可以设置在第二流道122内,以在第一流道121内产生负压,从而驱动散热气体由第一流道121流向第三流道123,实现对电容30的降温。也可以在气流流道内设置多个气流驱动件40,以提高气流流通速度,提高对电容30的降温效果。
当然,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可以构造出直线型、曲线型、折线型等形式的气流流道,并在气路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实现对电容30的降温。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21可设于柜体10的底部,并引导气流从柜体10的第一侧流向第二侧,第二流道122设于柜体10的第二侧,并引导气流从柜体10的下侧流向上侧,第三流道123设于柜体10的上侧,并引导气流从柜体10的第二侧流向第一侧。这样设置,可以降低变频装置100的整体温度,以使变频装置100可以良好的运行。
其中,柜体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以为柜体10沿左右方向的相对两侧。
具体地,在第一流道121中,经过第一散热器20的气体可与第一散热器20发生热交换,从而使气体的温度降低形成散热气体,散热气体可在气流驱动件40的作用下,从第一流道121流向第三流道123,并在第三流道123中与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以降低电容30的温度,使电容30可以良好的运行,在前述过程中,由于第一流道121设置在柜体10的底部,第二流道122设于柜体10的上侧,第三流道123设于柜体10的上侧,因此,当散热气体在通过气流流道的过程中,可以与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发生热交换,且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也可以与柜体10、柜体10中的电子器件等发生热交换,也就是说,散热气体在通过气流流道时,可以与柜体10、电子器件等间接地发生热交换,从而可以降低变频装置100的整体温度,以使变频装置100可以稳定的工作。最后,散热气体可以流向电容30,并与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以降低电容30的温度。
当然,第一流道121也可以设置在柜体10的顶部,第二流道122可以设置在柜体10的第一侧,第三流道123可以设置在柜体10的下侧,以使散热气体可以最大程度的与变频装置100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变频装置100的整体温度,保证变频装置100的正常运行。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驱动件40可以设于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之间,且气流驱动件40配置成,进气方向和/或出气方向相对于第一流道121向第二流道122倾斜。这样设置,可以适于引导气流从第一散热器20流向电容30,实现电容30的降温。
其中,气流驱动件40的配置方式有多种,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相对于第一流道121向第二流道122倾斜为例进行说明:
在散热气体从第一流道121进入第二流道122时,由于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对气流的引导作用(第一流道121可以引导气流从柜体10的第一侧流向第二侧,第二流可以引导气流从柜体10的下侧流向上侧),会使散热气体的气流流向发生极大地改变,从而对流道产生冲击,且影响气流流道内的气体流通。因此,为了减少散热气体对流道的冲击,提高气体流通速率,可以在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之间设置有气流驱动件40,且气流驱动件40的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可相对于第一流道121向第二流道122倾斜,以在气流驱动件40的气流驱动作用下,引导散热气体从第一流道121流向第二流道122,以达到对电容30降温的目的。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流道122的上方可以设有引流板60,引流板60在沿第二流道122延伸的方向上朝第三流道123倾斜,以将散热气体引向电容30,实现电容30温度的降低。换言之,引流板60可分别与第二流道122的延伸方向和第三流道123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以将散热气体从第二流道122引导至第三流道123内,具体地,散热气体可以沿着第二流道122的延伸方向离开第二流道122,并在引流板60的导向作用下改变气流流向,即沿着引流板60的表面流动,最后可流向第三流道123内,以与第三流道123内的电容30发生热交换,实现电容30的降温。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12还包括第四流道124,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第三流道123以及第四流道124依次接通,以构造出封闭的环形流道,可以在对电容30进行降温的同时,降低热交换过程中对柜体10中其余电子器件的影响。
具体地,当气体经过第一散热器20时,可以与第一散热器20发生热交换,以使气体的温度降低,温度降低的气体可以在气流驱动件40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并在第三流道123中,与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以降低电容30的温度,随后,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第三流道123、第四流道124和第一流道121,并再次经过第一散热器20,从而在第一散热器20和电容30之间构造出热交换循环,以降低热交换过程中对柜体10中其它的电子器件的影响,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变频装置100包括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和第三侧板53,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以及第三侧板53均设于柜体10内,第一侧板51与柜体10的底壁相对以形成第一流道121,第二侧板52与柜体10的侧壁相对以形成第二流道122,第三侧板53与柜体10的顶壁相对以形成第三流道123。因此,可以将第一散热器20、电容30与其它的电子器件隔开,以降低热交换过程对柜体10中其它的电子器件的影响。
其中,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和第三侧板53分别与的柜体10的底壁、柜体10的侧壁和柜体10的顶壁形成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同时,可以将柜体10内的第一腔12分隔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可以为沿柜体10内壁设置的环形气流流道,以便于通过气流驱动件40的驱动,将经过第一散热器20中的气流输送至电容30,实现电容30的降温。另一部分可以为由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和第三侧板53围设而成的安装空间,柜体10中的其它电子器件可以安装在该安装空间中,以使第一散热器20和电容30可以与其它的电子器件隔开,避免通过第一散热器20对电容30散热的过程中,影响变频装置100中的其它电子器件,以使变频装置100可以正常运行。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20可以设于第一侧板51和柜体10的底壁之间,且第一侧板51上具有在朝向第二侧板52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以引导气流流经第一散热器20的第一导流板511,换言之,在气流从第一流道121流向第二流道122的方向上,第一流道121的流通面积逐渐变小,以使气流可以聚集在第一散热器20附近,以便于气流可以与第一散热器20发生热交换,随后发生热交换的气流可依次流经第二流道122、第三流道123,并可以与第三流道123中的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以实现电容30的降温,使电容30可以良好的运行。
另外,第一导流板511在朝向第二侧板52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可以在对第一流道121中的气流进行导向的同时,减少第一流道121对第一腔12的占用空间,以便于变频装置100中其它电子器件的安装,提高变频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板52上可以设有在朝向第一侧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并连接第一侧板51的第二导流板521,结合前述实施例,第二导流可以与第一导流板511连接,以在第一侧板51和第二侧板52之间形成导流部,便于引导经过第一散热器20的气流进入第二流道122中,使气流可以更好的在流道中流通,实现电容30的降温。
另外,由于第二导流板521在朝向第一侧板5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换言之,第二导流板521可以与其相对的柜体10的底壁和柜体10的侧壁之间构造出容置空间,气流驱动件40可以安装在该容置空间中,以在第一流道121中形成负压,以提高气流在第一流道121中的流通速率,同时,也可以在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中形成正压,以提高气流在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中的流通速率,实现对电容30的降温。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板52与柜体1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2,第一侧板51与柜体1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L1,第三侧壁与柜体10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为L3,其中L2<L1;L2<L3。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第二流道122的尺寸,以提高变频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
其中,第二流道122由第二侧板52与侧壁相对形成,且在第二流道122中并未设置有电容30、第一散热器20等电子器件,因此,第二流道122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流道121的尺寸,第二流道122的尺寸也可以小于第三流道123的尺寸,即L2<L1和/或L2<L3,从而可以减少第二流道122的尺寸,提高变频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为了便于变频装置100中电子器件的布置,L2可以大于L1;L2可以L3,以便于将第一散热器20布置在第二流道122中,以减少气流从第一散热器20流向电容30的距离,或者,将电容30布置在第二流道122中,以减少气流从第一散热器20流向电容30的距离。综上,可以提高对电容30的散热效果,实现电容30温度的降低,使电容30可以良好的运行。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驱动件40可以设于第一散热器20和电容30之间,以便于在气流驱动件40的作用之下,对电容30进行散热。
其中,气流驱动件40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121中;气流驱动件4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流道122中;气流驱动件4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之间;但这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可选地,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第三流道123和第四流道124依次连通,并构造出封闭的环形流道。气流驱动件40可以包括第一气流驱动件40和第二气流驱动件40;第一气流驱动件40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并在第一流道121中形成负压区,以使第一流道121中的气流可以流经第一散热器20,并与第一散热器20发生热交换,随后在气流驱动件40的作用下流向第二流道122;也可以在第二流道122中形成正压区,以提高气流在第二流道122中的流通速度,以更好的对电容30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在第三流道123与第四流道124之间可以设置第二气流驱动件40,第二气流驱动件40可以驱动气流从柜体10的上侧流向下侧,也就是说,可以驱动气流从第三流道123流向第四流道124,并在和第一驱动件的配合作用下,以提高环形流道中的气流流通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气流对电容30的散热效果,实现电容30的降温。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容30包括多个,多个电容30在第一腔12内间隔排布,以使第三流道123中的气流可以流向多个电容30,以与多个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从而可以降低电容30的温度。
其中,气流方向可以为气流从第二侧流向第一侧的方向。
进一步的,多个电容30可以布置成沿第一腔12内的气流方向布置的多列,且每列均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电容30,其中,相邻两列的电容30沿第一腔12内的气流方向相对布置,换言之,多个电容30中的相邻两列的电容30之间形成的间隙可以沿气流方向延伸,以使多个电容30可以在第一腔12内呈矩形阵列布置。具体地,当气流通过第三流道123时,在引流板60的引流作用下,可以使气流从多个电容30之间的排布间隔中流通,以使气流可以与多个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从而可以对电容30进行散热,保证多个电容30的正常工作,随后气流可以通过第四流道124回到第一流道121内,完成热交换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列的电容30在沿第一腔12内的气流方向错开布置,换言之,多个电容30中的相邻两列的电容30之间形成的间隙可以为曲线等,以在多个电容30之间形成迂回的通道。具体地,当气流从第二流道122离开并进入第三流道123时,气流可以沿第三流道123中的迂回通道流动,并与电容30发生热交换,以对电容30进行散热,且迂回通道可以延长气流在第三流道123中的流动路径,以延长气流在第三流道123中的时间,使气流可以与电容30充分的热交换,提高对电容30的降温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20为蒸发器。换言之,第一散热器20可以利用冷媒与第一流道121中的气流发生热交换,以提高对第一散热器20与气路的热交换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对电容30的散热效果,提高变频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11还可包括第二腔13,变频装置100还包括门体70和第二散热器80,门体70与柜体10相连,并适于打开和关闭第二腔13,其中,门体70与柜体1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铰接,以使门体70可以翻转地打开和关闭第二腔13。第二散热器80配置成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为第二腔13内的电子器件散热,因此,通过第二散热器80可以对第二腔13中的电子器件进行散热。
举例而言,第二散热器80可以层叠在第二腔13的电子器件中,以使第二散热器80可以与第二腔13中的电子器件发生热传导,以快速地将第二腔13的电子器件的温度降低,保证变频装置100的运行安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的变频装置100,其中,通过气流驱动件40,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20对电容30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100良好运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暖通设备,该暖通设备包括前述实施例的变频装置100;或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其中,通过变频装置100中的气流驱动件40,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器20对电容30进行散热,保证变频装置100良好运行。另外,在具有该变频装置100的压缩机和暖通设备中,由于变频装置100中可对电容30进行散热,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并降低暖通设备的故障率,提高暖通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10),所述柜体(10)设有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配置为容置电子器件,所述容置腔(11)包括第一腔(12);
第一散热器(20),所述第一散热器(2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12)内,并配置为通过气体流通的方式降低所述第一腔(12)内的温度;
电容(30),所述电容(3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12)内;
气流驱动件(40),所述气流驱动件(40)配置为驱动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20)的气流直接送往所述电容(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和第三流道(123),所述第一散热器(20)设于所述第一流道(121)内,所述电容(30)设于所述第三流道(123)内,所述第二流道(122)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121)和所述第三流道(123)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流道(122)配置成引导气流,以在所述气流驱动件(40)的驱动下,将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20)的气流直接送往所述电容(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21)设于所述柜体(10)的底部,并引导气流从所述柜体(10)的第一侧流向第二侧,所述第二流道(122)设于所述柜体(10)的第二侧,并引导气流从所述柜体(10)的下侧流向上侧,所述第三流道(123)设于所述柜体(10)的上侧,并引导气流从所述柜体(10)的第二侧流向第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件(40)设于所述第一流道(121)和所述第二流道(122)之间,且所述气流驱动件(40)配置成,进气方向和/或出气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流道(121)向所述第二流道(122)倾斜;
和/或,所述第二流道(122)的上方设有引流板(60),所述引流板(60)在沿所述第二流道(122)延伸的方向上朝所述第三流道(123)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2)还包括第四流道(124),所述第一流道(121)、所述第二流道(122)、所述第三流道(123)以及所述第四流道(124)依次接通,以构造出封闭的环形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装置包括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和第三侧板(53),所述第一侧板(51)、所述第二侧板(52)以及所述第三侧板(53)均设于所述柜体(10)内,所述第一侧板(51)与所述柜体(10)的底壁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一流道(121),所述第二侧板(52)与所述柜体(10)的侧壁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二流道(122),所述第三侧板(53)与所述柜体(10)的顶壁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三流道(1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20)设于所述第一侧板(51)和所述柜体(10)的底壁之间,且所述第一侧板(51)上具有在朝向所述第二侧板(52)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以引导气流流经所述第一散热器(20)的第一导流板(511);
和/或,所述第二侧板(52)上设有在朝向所述第一侧板(5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1)的第二导流板(521);
和/或,所述第二侧板(52)与所述柜体(1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一侧板(51)与所述柜体(1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三侧板(53)与所述柜体(10)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为L3,其中L2<L1;L2<L3。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件(40)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器(20)和所述电容(3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3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电容(30)在所述第一腔(12)内间隔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容(30)布置成沿所述第一腔(12)内的气流方向布置的多列,且每列均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电容(30),
其中,相邻两列的所述电容(30)沿所述第一腔(12)内的气流方向相对布置;或相邻两列的所述电容(30)沿所述第一腔(12)内的气流方向错开布置,以在多个所述电容(30)之间形成迂回的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20)为蒸发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还包括第二腔(13),所述变频装置还包括:
门体(70),所述门体(70)与所述柜体(10)相连,并适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腔(13);
第二散热器(80),所述第二散热器(80)配置成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为所述第二腔(13)内的电子器件散热。
13.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装置。
14.一种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装置;或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缩机。
CN202223426823.XU 2022-12-16 2022-12-16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Active CN218920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6823.XU CN218920867U (zh) 2022-12-16 2022-12-16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6823.XU CN218920867U (zh) 2022-12-16 2022-12-16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0867U true CN21892086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6823.XU Active CN218920867U (zh) 2022-12-16 2022-12-16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08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6764B1 (ko) 컨트롤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EP2710868B1 (en)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heat sink assembly
KR101609051B1 (ko) 열원장치
CN110785613B (zh) 制冷机室外单元
CN1952512A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散热结构
JP415608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8920867U (zh)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110770507A (zh) 制冷机室外单元
US20180010836A1 (en) Heat transfer unit
CN21768609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920865U (zh) 变频柜、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111684209A (zh) 室外机及空气调节机
CN219068799U (zh)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8920255U (zh) 变频器、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8920254U (zh) 变频器、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9228250U (zh) 变频柜、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8920761U (zh)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9068797U (zh) 变频设备、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8920866U (zh) 变频设备、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9068798U (zh) 柜体、变频柜、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115768088A (zh) 变频柜、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115884577A (zh) 变频设备、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100574591C (zh) 热交换器
CN220852397U (zh) 用于空调器的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9421179U (zh) 变频柜和暖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