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9364U - 一种墙面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面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9364U
CN218919364U CN202223269216.7U CN202223269216U CN218919364U CN 218919364 U CN218919364 U CN 218919364U CN 202223269216 U CN202223269216 U CN 202223269216U CN 218919364 U CN218919364 U CN 218919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anel
groups
clamping
installation area
bottom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92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吉明
沈洪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Goch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Goch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Goch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Goch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92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9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9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9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墙面插座,包括插座面板,插座面板由上下扣接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组成;下面板内还卡嵌设置有用以装载导电元件的接线底盒;下面板内还设有用以配合搭载接线底盒的容嵌部和限位部;接线底盒边缘对应下面板容嵌部和限位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搭载部和卡嵌部;接线底盒通过搭载部和卡嵌部扣固至下面板内;本申请通过提供新型的搭载方式以及扣接方式,大大提高了下面板和接线底盒之间装配效率同时使得两者之间装配的更加简易。

Description

一种墙面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墙面插座。
背景技术
墙面插座是不可缺少的电气连接装置,常见的连接插座由插座面板、接线底盒和扣接于接线底盒内部的导电元件组成;为了便于上述零件之间的装配,现有墙面插座中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装配结构,但是现有的插座面板中下面板上用以搭载接线底盒的容嵌部以及限位部的设计不是结构强度较差就是强度好但装配困难的现象,又如接线底盒中与其下面板扣固的卡嵌部设计,容易出现扣固端结构本身极为脆弱且易发生根部断裂,扣固端结构本身相当死板不具柔韧性使用过程中装配不便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特提出一种新型墙面插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面板和接线底盒装配以及装配后两者扣接困难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面插座,包括插座面板,插座面板由上下扣接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组成;下面板内还卡嵌设置有用以装载导电元件的接线底盒;下面板内还设有用以配合搭载接线底盒的容嵌部和限位部;接线底盒边缘对应下面板容嵌部和限位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搭载部和卡嵌部;接线底盒通过搭载部和卡嵌部扣固至下面板内。
优选的,下面板还包括有开设于下面板四角处的连接孔;下面板呈矩形框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矩形安装区,容嵌部和限位部环绕设置于安装区内侧,限位部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部相对设置于安装区前后两侧;容嵌部设置有四组,四组容嵌部相对设置于安装区左右两侧且分别靠近安装区四角设置;每两组相邻的容嵌部之间还设置与下面板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凸部。
优选的,限位部沿着安装区的长边方向垂直设置安装区下方且侧壁与安装区前侧齐平设置;限位部与下面板连接处的中部还开设有校正缺口。
优选的,容嵌部沿着安装区的短边方向水平设置于安装区右侧且靠近安装区边角设置;容嵌部靠近下面板的下表面设置,容嵌部的厚度小于下面板总厚度的一半。
优选的,接线底盒还包括有垂直设置于盒体前侧和后侧中部的校正凸起;搭载部设置有四组,四组搭载部沿着接线底盒的短边方向平行设置于接线底盒的四角且与接线底盒一体成型设置;卡嵌部设置有四组,四组卡嵌部呈矩形阵列状态固定设置于接线底盒前侧和后侧,四组卡嵌部分别靠近接线底盒四角设置。
优选的,卡嵌部具有固定设置于接线底盒前侧且靠近接线底盒底部的卡接凸起;卡接凸起外侧还开设有自外向内且穿过卡接凸起上端开设至接线底盒前侧的凹槽;相对凹槽的另一侧还开设有两组以凹槽为中心呈镜像状态开设至接线底盒内侧的两处条形槽,两处条形槽之间形成柔性片;两组条形槽的顶部还自内而外贯穿开设有两处缺口。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底盒前后两侧边角处设置的卡嵌部,实现了如何在接线底盒容嵌至安装区内后如何通过卡嵌部将接线底盒和下面板之间卡固的工作,使得卡嵌部卡嵌端扣固至限位部下方;其中通过卡嵌部中柔性片两侧开设的条形槽设计,相比传统设计,更进一步的保证了柔性片自身柔韧性的同时不会使得柔性片根部出现断裂;使得接线底盒和下面板之间拆装时更加轻松、简易且不易断裂。
进一步通过下面板安装区边角处的设置的容嵌部与接线底盒边角处一一对应容嵌部设置的搭载部与其配合搭载,实现了如何对接线底盒进行快速放置搭载;同时配合接线底盒前后两侧设置的校正凸起与校正缺口扣合,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在对接线底盒进行快速放置搭载的同时如何对接线底盒进行快速居中校正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墙面插座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墙面插座中下面板和接线底盒立体图;
图3是一种墙面插座中上面板立体图;
图4是一种墙面插座中下面板立体图;
图5是一种墙面插座中接线底盒立体图一;
图6是一种墙面插座中接线底盒立体图二;
图7是图6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为插座面板;11为上面板;111为插孔;12为下面板;121为容嵌部;122为限位部;123为连接孔;124为连接凸部;125为校正缺口;
2为接线底盒;21为搭载部;22为卡嵌部;23为卡接凸起;24为凹槽;25为条形槽;26为柔性片;27为缺口;28为校正凸起;
3为导电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墙面插座,包括插座面板1,插座面板1由上下扣接的上面板11和下面板12组成;下面板12内还卡嵌设置有用以装载导电元件3的接线底盒2;下面板12内还设有用以配合搭载接线底盒2的容嵌部121和限位部122;接线底盒2边缘对应下面板12容嵌部121和限位部122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搭载部21和卡嵌部22;接线底盒2通过搭载部21和卡嵌部22扣固至下面板12内。
插座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扣开上面板11和下面板12,随即拿取内部装载有导电元件3的接线底盒2插嵌至下面板12内,并通过下面板12上设置的容嵌部121配合接线底盒2上设置的搭载部21对接线底盒2进行快速辅助矫正;最后用力按压接线底盒2表面将其卡嵌部22压入至限位部122底部并与限位部122卡接,最后盖回上面板11对导电元件3进行罩盖保护,上面板11上还对应导电元件3设置有插孔111。
如图4所示,下面板12还包括有开设于下面板12四角处的连接孔123;下面板12呈矩形框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矩形安装区,容嵌部121和限位部122环绕设置于安装区内侧,限位部122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部122相对设置于安装区前后两侧;容嵌部121设置有四组,四组容嵌部121相对设置于安装区左右两侧且分别靠近安装区四角设置;每两组相邻的容嵌部121之间还设置与下面板12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凸部124。
当工作人员在将接线底盒2扣装至下面板12内时,通过四组分别靠近下面板12四角设置的容嵌部121可以平稳的对接线底盒2的四角进行搭接,也就是与搭载部21搭载配合,可以使得接线底盒2快速校正、居中的容置于下面板12内;相对设置于内侧前后两侧的限位部122用以与卡嵌部22卡嵌配合,从而对居中放置于下面板12内的接线底盒2进行固定;下面板12四角所开设的连接孔123用以通过螺栓与墙体内的暗盒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限位部122沿着安装区的长边方向垂直设置安装区下方且侧壁与安装区前侧齐平设置;限位部122与下面板12连接处的中部还开设有校正缺口125,限位部122为矩形条,矩形条的纵向长度稍短于接线底盒2上所设置的卡嵌部22卡嵌行程,从而实现仅供卡嵌部22的卡嵌端可以顺利的从容嵌部121底部退离,进而保证安装后的接线底盒2与下面板12之间装配后的紧固度。
如图4所示,容嵌部121沿着安装区的短边方向水平设置于安装区右侧且靠近安装区边角设置;容嵌部121靠近下面板12的下表面设置,容嵌部121的厚度小于下面板12总厚度的一半。
通过四组分别水平设置于安装区四角处的容嵌部121,在安装区内形成一个托载平台用以对放置安装区内的接线底盒2进行托载放置并配合卡嵌部22将其扣状在安装区内;容嵌部121为托载条,托载条水平设置于安装区边角且位于连接凸部124和安装区边角之间;托载条自安装区边侧水平朝向安装区中部横向延伸,托载条的横向延伸长度短于连接凸部124的横向最大长度。
如图2和图5所示,接线底盒2还包括有垂直设置于盒体前侧和后侧中部的校正凸起28;搭载部21设置有四组,四组搭载部21沿着接线底盒2的短边方向平行设置于接线底盒2的四角且与接线底盒2一体成型设置;卡嵌部22设置有四组,四组卡嵌部22呈矩形阵列状态固定设置于接线底盒2前侧和后侧,四组卡嵌部22分别靠近接线底盒2四角设置。
搭载部21为自接线底盒2边缘沿着接线底盒2长边方向横向延伸的搭载条;接线底盒2通过搭载条搭载放置于下面板12上的容嵌部121处;为了保证接线底盒2和下面板12之间的顺畅配合,下面板12上所设置的容嵌部121一般与接线底盒2上设置的搭载部21呈间隙配合设置,这就会导致接线底盒2在安装至下面板12内时会出现轻微横向偏移,为了进一步保证接线底盒2安装至下面板12内的居中性,通过接线底盒2前后两侧设置的卡嵌部22与校正缺口125配合可以快速的实现在和下面板12装配过程中的快速校正工作。
如图5至图7所示,卡嵌部22具有固定设置于接线底盒2前侧且靠近接线底盒2底部的卡接凸起23;卡接凸起23外侧还开设有自外向内且穿过卡接凸起23上端开设至接线底盒2前侧的凹槽24;相对凹槽24的另一侧还开设有两组以凹槽24为中心呈镜像状态开设至接线底盒2内侧的两处条形槽25,两处条形槽25之间形成柔性片26;两组条形槽25的顶部还自内而外贯穿开设有两处缺口27。
两处条形槽25的下端与卡接凸起23的下端齐平设置;凹槽24和两处条形槽25在接线底盒2侧壁上所开设的厚度同等于接线底盒2侧壁总壁厚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二分之一;接线底盒2内侧开设的两处条形槽25之间所形成的柔性片26,可以使其卡接凸起23在和限位部122底部卡扣时在柔性片26的作用下,使得卡接凸起23可以跟随柔性片26同步倾斜朝向接线底盒2内侧收缩,直至卡接凸起23完全暴露并与限位部122底部卡接时,卡接凸起23在柔性片26的自身弹力作用下辅助复原;通过在其内侧开设两组条形槽25的设计,使得柔性片26具备较高柔韧性的同时不易断裂,不会像传统柔性片26两侧条形槽25贯穿接线底盒2侧壁式设计,导致柔性片26自身较为脆弱且根部易断裂或无条形槽25仅开设有凹槽24和缺口27的设计;导致柔性片26自身柔韧性较低且仅柔性片26顶端具备柔韧性的技术问题,在扣接过程中需要对接线底盒2前侧侧壁整体朝向内侧按压,才能使得卡接凸起23与限位部122卡接,卡装难度大,本实施例通过提供新型的搭载方式以及扣接方式,大大提高了下面板和接线底盒之间装配效率同时使得两者之间装配的更加简易。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墙面插座,所述墙面插座包括插座面板(1),插座面板(1)由上下扣接的上面板(11)和下面板(12)组成;下面板(12)内还卡嵌设置有用以装载导电元件(3)的接线底盒(2);
其特征在于,下面板(12)内还设有用以配合搭载接线底盒(2)的容嵌部(121)和限位部(122);接线底盒(2)边缘对应下面板(12)容嵌部(121)和限位部(122)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搭载部(21)和卡嵌部(22);接线底盒(2)通过搭载部(21)和卡嵌部(22)扣固至下面板(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插座,其特征在于,下面板(12)还包括有开设于下面板(12)四角处的连接孔(123);所述下面板(12)呈矩形框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矩形安装区,容嵌部(121)和限位部(122)环绕设置于安装区内侧,限位部(122)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部(122)相对设置于安装区前后两侧;容嵌部(121)设置有四组,四组容嵌部(121)相对设置于安装区左右两侧且分别靠近安装区四角设置;每两组相邻的容嵌部(121)之间还设置与下面板(12)一体成型设置的连接凸部(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插座,其特征在于,限位部(122)沿着安装区的长边方向垂直设置安装区下方且侧壁与安装区前侧齐平设置;限位部(122)与下面板(12)连接处的中部还开设有校正缺口(1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插座,其特征在于,容嵌部(121)沿着安装区的短边方向水平设置于安装区右侧且靠近安装区边角设置;容嵌部(121)靠近下面板(12)的下表面设置,容嵌部(121)的厚度小于下面板(12)总厚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面插座,其特征在于,接线底盒(2)还包括有垂直设置于盒体前侧和后侧中部的校正凸起(28);搭载部(21)设置有四组,四组搭载部(21)沿着接线底盒(2)的短边方向平行设置于接线底盒(2)的四角且与接线底盒(2)一体成型设置;卡嵌部(22)设置有四组,四组卡嵌部(22)呈矩形阵列状态固定设置于接线底盒(2)前侧和后侧,四组卡嵌部(22)分别靠近接线底盒(2)四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面插座,其特征在于,卡嵌部(22)具有固定设置于接线底盒(2)前侧且靠近接线底盒(2)底部的卡接凸起(23);所述卡接凸起(23)外侧还开设有自外向内且穿过卡接凸起(23)上端开设至接线底盒(2)前侧的凹槽(24);相对凹槽(24)的另一侧还开设有两组以凹槽(24)为中心呈镜像状态开设至接线底盒(2)内侧的两处条形槽(25),两处条形槽(25)之间形成柔性片(26);两组条形槽(25)的顶部还自内而外贯穿开设有两处缺口(27)。
CN202223269216.7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墙面插座 Active CN218919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9216.7U CN218919364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墙面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9216.7U CN218919364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墙面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9364U true CN218919364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9216.7U Active CN218919364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墙面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9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0194B2 (en)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batter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18919364U (zh) 一种墙面插座
US11606060B2 (en) Locking device, photovoltaic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CN218975681U (zh) 一种输出极底座与端板的安装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2485479U (zh) 一种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134713U (zh) 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
CN212991246U (zh) 线束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2519695U (zh) 壳体使用的扣接结构
CN213584076U (zh) 一种输出极支撑件及其输出极构件和电池模组
CN212587605U (zh) 电池模组
CN210074325U (zh) 一种联接器的组装结构
CN217903356U (zh) 一种输出极绝缘座、绝缘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8868175U (zh) 边框模组及光伏组件
CN219267907U (zh) 一种光伏组件接地装置和光伏系统
CN213324277U (zh) 一种用于栈板的金属脚墩
CN218414442U (zh) 一种动插件结构、动插件及接线端子
CN21756274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4618543U (zh) 定位支架
CN217882199U (zh) 一种保护装置
CN218069751U (zh) 一种断路器
CN22091446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蓄电池压板结构
CN220924983U (zh) 一种限位围板结构
CN212444869U (zh) 一种夹具及夹具总成
CN216750128U (zh) 电池模组
CN214675063U (zh) 一种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