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5332U -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5332U
CN218915332U CN202223214344.1U CN202223214344U CN218915332U CN 218915332 U CN218915332 U CN 218915332U CN 202223214344 U CN202223214344 U CN 202223214344U CN 218915332 U CN218915332 U CN 218915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tion
guide plate
hole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43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43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5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5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5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所述导风板组件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具有出风口,导风板组件包括:主导风板,主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主导风板上具有在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导风板的多个通孔,沿主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主导风板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位于中间段上的通孔的轴线与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上的通孔的轴线在从导风板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段的方向倾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组件,导风板组件的结构较为简单,空调器的无风感效果更好,且风量较大,吹风较为均匀。

Description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家用电器,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空调器是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空调器为人们提供了凉爽与温暖,但空调器直吹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利于用户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的结构较为简单,空调器的无风感效果更好,且风量较大,吹风较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主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主导风板上具有在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主导风板的多个通孔,沿所述主导风板的长度方向,所述主导风板包括中间段和位于所述中间段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位于所述中间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在从所述导风板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通过使得主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并且在主导风板上设置在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导风板的多个通孔,主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时,空调器出风口的风可以从多个通孔排出至室外,达到无风感的效果。另外,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上的通孔的轴线在从主导风板的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段的方向倾斜,使空调器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在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上更大,可以进一步将出风口吹出的风分散,空调器的无风感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提高室内制冷和制热的效果,且提高制冷和制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中间段至所述第一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和/或,在所述中间段至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段上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和/或,所述第二段上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包括连接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连接,在朝向所述第一孔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孔段的侧壁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倾斜,在朝向所述第二孔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孔段侧侧壁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的侧壁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主导风板上呈阵列式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板组件还包括:辅导风板,所述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在所述主导风板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辅导风板位于所述主导风板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导风板上设有在所述辅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辅导风板的贯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无风感模式时,所述主导风板和所述辅导风板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打开所述吹风口一定角度且所述主导风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辅导风板宽度方向的一端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贯穿孔与所述通孔的结构和形状相同,且多个所述贯穿孔在所述辅导风板上的排布方式和规律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使得主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并且在主导风板上设置在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导风板的多个通孔,主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时,空调器出风口的风可以从多个通孔排出至室外,达到无风感的效果。另外,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上的通孔的轴线在具有从主导风板的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段的方向倾斜,使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在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上更大,可以进一步将出风口吹出的风分散,空调器的无风感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提高室内制冷和制热的效果,且提高制冷和制热效率,实现了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舒适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关闭导风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打开导风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E处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导风板的主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导风板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导风板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图11中F处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G处放大图;
图14是图11中H处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导风板的主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导风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6中J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0、空调器;
100、导风板组件;
10、主导风板;
11、通孔;111、第一孔段;112、第二孔段;
12、中间段;13、第一段;14、第二段;
20、辅导风板;
21、贯穿孔;211、第三孔段;212、第四孔段;
22、中间部;23、第一部;24、第二部;
20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100,用于空调器1000,空调器1000具有出风口200,导风板组件100包括主导风板10。
具体地,主导风板1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200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200,例如,如图5和8所示,在主导风板10关闭出风口200时,主导风板10的内侧设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与空调器1000的壳体可转动的连接。主导风板10上具有在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导风板10的多个通孔11,在空调器1000运行,且主导风板10关闭出风口200时,空调器10出风口200的风可以从多个通孔11排出至室内,实现空调器的无风感模式。
如图9所示,沿主导风板10的长度方向,主导风板10包括中间段12和位于中间段12两侧的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参考图3和图13,位于中间段12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平行,参考图2、图4、图12和图14,位于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上的通孔11的轴线在从主导风板10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倾斜。由此在无风感模式,可以使得从中间段12吹出的风朝向与主导风板10厚度方向平行且向外的方向吹出,从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吹出的风分别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吹出。
其中,内侧和外侧是以主导风板10关闭出风口200时而言,内侧为主导风板10朝向空调器1000内部的一侧,外侧为主导风板10朝向空调器1000外部的一侧。
例如,在图1、图9和图11所示的示例中,空调器1000为挂式空调器,出风口200沿空调器1000的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主导风板10沿左右方向分为第一段13、中间段12和第二段14,第一段13吹出的风在轴线倾斜的通孔11的作用下向左吹,中间段12吹出的风沿与主导风板10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吹出,第二段14吹出的风在轴线倾斜的通孔11的作用下向右吹。
由此,可以进一步将出风口200吹出的风分散,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效果更好,另外,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200的出风范围在出风口200的长度方向上更大,提高室内制冷和制热的效果,且提高制冷和制热效率。
在本申请中,空调器1000可以以多种模式运行,主导风板10可以打开出风口200,且可以通过调节主导风板10的角度可以调节出风口200的送风方向,在需要直吹风时,主导风板10可以打开至一定角度且固定不动,当然,主导风板10还可以往复摆动,达到快速改变室内温度的效果;主导风板10可以关闭出风口200,空调器1000的风可以从主导风板10的通孔11中吹出,气流被打散,出风气流的强度减弱,风感较小,实现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100,通过使得主导风板1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200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200,并且在主导风板10上设置在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导风板10的多个通孔11,主导风板10关闭出风口200时,空调器1000出风口200的风可以从多个通孔11排出至室外,达到无风感的效果。另外,位于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上的通孔11的轴线在从主导风板10的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倾斜,使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200的出风范围在出风口200的长度方向上更大,可以进一步将出风口200吹出的风分散,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提高室内制冷和制热的效果,且提高制冷和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图14所示,在中间段12至第一段13的方向上,第一段13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和/或,在中间段12至第二段14的方向上,第二段14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仅在中间段12至第一段13的方向上,第一段13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或仅在中间段12至第二段14的方向上,第二段14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或在中间段12至第一段13的方向上,第一段13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在中间段12至第二段14的方向上,第二段14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
由此可以使出风口200吹出的气流更进一步地发散,空调器1000的主导风板10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在中间段12至第一段13的方向上或中间段12至第二段14的方向上渐变式增大,大大地增大了主导风板10长度方向的散风角度和无极差的改变散风方向,有效地提升了无风感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13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和/或,第二段14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可以理解的是,仅第一段13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或仅第二段14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或第一段13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且第二段14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
其中,轴线可以由通孔11沿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面中心连接而成。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段13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0°,第二段14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0°。
由此可以在保证增大散风角度和改变散风方向的基础上,避免因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较大而导致通孔11出风不畅,影响主导风板10的出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4所示,在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上,通孔11包括连接的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如图10所示,第一孔段111位于第二孔段112的内侧,第一孔段111的一端与第二孔段112的一端连接,在朝向第一孔段111的方向上,第二孔段112的侧壁朝向通孔11的轴线倾斜,在朝向第二孔段112的方向上,第一孔段111侧侧壁朝向通孔11的轴线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0所示,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为锥台型,第一孔段111与第二孔段112可以形成棱镜反射面结构,有效地将透过主导风板10的气流发散到不同的方向,从而有效地减弱的出风气流的速度和强度,更好地实现无风感。
例如,如图12所示,位于第一段13处的通孔,空调器1000内侧向外侧吹出的风,先吹动到第一孔段111处,沿第一孔段111的侧壁进行反射后到达第二孔段112的侧壁位置,然后经第二孔段112的侧壁反射后吹出至室内,通过合理设计第一孔段111的侧壁和第二孔段112的侧壁的倾斜方向,进而合理设置通孔11的轴线的倾斜方向,达到向左侧吹风的状态;如图13所示,位于中间段12的通孔,空调器1000内侧向外侧吹出的风,先吹动到第一孔段111处,沿第一孔段111的侧壁进行反射后到达第二孔段112的侧壁位置,然后经第二孔段112的侧壁反射后吹出至室内,通过合理设计第一孔段111的侧壁和第二孔段112的侧壁的倾斜方向,进而合理设置通孔11的轴线的倾斜方向,此时气流沿与主导风板10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吹出;如图14所示,位于第二段14处的通孔,空调器1000内侧向外侧吹出的风,先吹动到第一孔段111处,沿第一孔段111的侧壁进行反射后到达第二孔段112的侧壁位置,然后经第二孔段112的侧壁反射后吹出至室内,通过合理设计第一孔段111的侧壁和第二孔段112的侧壁的倾斜方向,进而合理设置通孔11的轴线的倾斜方向,达到向右侧吹风的状态。此时空调器1000吹出的风自左向右吹出,有助于气流的发散,有效地提升了无风感的风量和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的侧壁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使得第一孔段111的侧壁和第二孔段112的侧壁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呈倾斜状态,且第一孔段111的侧壁和第二孔段112的侧壁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时,出风气流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散,形成的棱镜反射效果更好,且减少无风感模式对风量大小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其中,在通孔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时,通孔11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例如,在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示例中,通孔11的横截面形成为四边形。由此可以增加通孔11形状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孔11包括上述的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时,第一孔段111的横截面的形状与第二孔段112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第一孔段111的棱线与第二孔段112的棱线分别连接。当然,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孔段11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第二孔段11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多个通孔11在主导风板10上呈阵列式排布。由此可以简化多个通孔11的排布方式,从而简化主导风板10的结构及加工工艺。主导风板10上的通孔11可以是多行多列式排布,行的方向和列的方向垂直,且行的方向与列的方向与主导风板10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主导风板10上的通孔11可以是特殊的多行多列式排布,行的方向和列的方向垂直,且行的方向与主导风板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互成角度;可以是以主导风板10中心处的通孔11为圆心,其余通孔11呈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导风板组件100还包括辅导风板20,辅导风板2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200处,在主导风板10关闭出风口200时,辅导风板20位于主导风板10内侧,辅导风板20可以在对气流起到导风作用,在主导风板10和辅导风板20均打开出风口200时,主导风板10位于主风口的下方,辅导风板20位于出风口200的上方,主导风板10和辅导风板20在上下方向上共同作用延长了对气流的导风距离,相当于延长了风道长度,可以提高出风口200的送风距离。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辅导风板20,并使得辅导风板20与主导风板10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的送风需求。
其中,在空调器运行时,例如在主导风板10关闭出风口200时,辅导风板20位于主导风板内侧,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起到导风的作用;在主导风板10打开出风口200时,主导风板10仍然可以位于出风口200内侧,即相对于空调器1000关机状态辅导风板20的转动角度为0,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起到导风的作用;当然,辅导风板20还可以转动至出风口200外侧,此时,主导风板10位于出风口200下方,辅导风板20位于出风口200上方,延长了对气流的导风距离,可以提高出风口200的送风距离,同时还可以通过主导风板10和辅导风板20的共同作用,调节出风口200的送风角度,更好地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辅导风板20上设有在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辅导风板20的贯穿孔21,空调器1000的风可以通过辅导风板20上的贯穿孔21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15所示,在空调器1000运行无风感模式时,主导风板10和辅导风板20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打开出风口200一定角度且主导风板10宽度方向的一端与辅导风板20宽度方向的一端搭接,从正面关闭了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200,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200正面的风可以从多个通孔11与贯穿孔21排出至室内,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200侧面的风向左右两侧排出至室内,实现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穿孔21与通孔11的结构和形状相同,且多个贯穿孔21在辅导风板20上的排布方式和规律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沿辅导风板20的长度方向,辅导风板20包括中间部22和位于中间部22两侧的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位于中间部22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平行,位于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在从辅导风板20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部22的方向倾斜。由此在无风感模式,可以使得从中间部22吹出的风朝向与辅导风板20厚度方向平行且向外的方向吹出,从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吹出的风分别朝向远离中间部22的方向吹出。
其中,内侧和外侧是以辅导风板20与主导风板10相抵时而言,内侧为辅导风板20朝向空调器1000内部的一侧,外侧为辅导风板20朝向空调器1000外部的一侧。
例如,在图1、图15和图16所示的示例中,空调器1000为挂式空调器,出风口200沿空调器1000的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辅导风板20沿左右方向分为第一部23、中间部22和第二部24,第一部23吹出的风在轴线倾斜的贯穿孔21的作用下向左吹,中间部22吹出的风沿与辅导风板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吹出,第二部24吹出的风在轴线倾斜的贯穿孔21的作用下向右吹。
由此,可以进一步将出风口200吹出的风分散,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效果更好,另外,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200的出风范围在出风口200的长度方向上更大,提高室内制冷和制热的效果,且提高制冷和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中间部22至第一部23的方向上,第一部23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和/或,在中间部22至第二部24的方向上,第二部24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仅在中间部22至第一部23的方向上,第一部23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或仅在中间部22至第二部24的方向上,第二部24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或在中间部22至第一部23的方向上,第一部23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在中间部22至第二部24的方向上,第二部24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
由此可以使出风口200吹出的气流更进一步地发散,空调器1000的辅导风板20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在中间部22至第一部23的方向上或中间部22至第二部24的方向上渐变式增大,大大地增大了辅导风板20长度方向的散风角度和无极差的改变散风方向,有效地提升了无风感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一部23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和/或,第二部24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可以理解的是,仅第一部23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或仅第二部24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或第一部23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且第二部24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
其中,轴线可以贯穿孔21沿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端面的面中心连接而成。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23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0°,第二部24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0°。
由此可以在保证增大散风角度和改变散风方向的基础上,避免因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较大而导致贯穿孔21出风不畅,影响辅导风板20的出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在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孔21包括连接的第三孔段211和第四孔段212,如图16所示,第三孔段211位于第四孔段212的内侧,第三孔段211的一端与第四孔段212的一端连接,在朝向第三孔段211的方向上,第四孔段212的侧壁朝向贯穿孔21的轴线倾斜,在朝向第四孔段212的方向上,第三孔段211侧侧壁朝向贯穿孔21的轴线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6所示,第三孔段211和第四孔段212为锥台型,此时第三孔段211与第四孔段212成棱镜反射面结构,有效地将透过辅导风板20的气流发散到不同的方向,从而有效地减弱的出风气流的速度和强度,更好地实现无风感。
例如,如图15和图16所示,位于第一部23处的贯穿孔21,空调器1000内侧向外侧吹出的风,先吹动到第三孔段211处,沿第三孔段211的侧壁进行反射后到达第四孔段212的侧壁位置,然后经第四孔段212的侧壁反射后吹出至室内,通过合理设计第三孔段211的侧壁和第四孔段212的侧壁的倾斜方向,进而合理设置贯穿孔21的轴线的倾斜方向,达到向左侧吹风的状态;位于中间部22的贯穿孔21,空调器1000内侧向外侧吹出的风,先吹动到第三孔段211处,沿第三孔段211的侧壁进行反射后到达第四孔段212的侧壁位置,然后经第四孔段212的侧壁反射后吹出至室内,通过合理设计第三孔段211的侧壁和第四孔段212的侧壁的倾斜方向,进而合理设置贯穿孔21的轴线的倾斜方向,此时气流沿与辅导风板20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吹出;位于第二部24处的贯穿孔21,空调器1000内侧向外侧吹出的风,先吹动到第三孔段211处,沿第三孔段211的侧壁进行反射后到达第四孔段212的侧壁位置,然后经第四孔段212的侧壁反射后吹出至室内,通过合理设计第三孔段211的侧壁和第四孔段212的侧壁的倾斜方向,进而合理设置贯穿孔21的轴线的倾斜方向,达到向右侧吹风的状态。此时空调器1000吹出的风自左向右吹出,有助于气流的发散,有效地提升了无风感的风量和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三孔段211和第四孔段212的侧壁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使得第三孔段211的侧壁和第四孔段212的侧壁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呈倾斜状态,且第三孔段211的侧壁和第四孔段212的侧壁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时,出风气流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散,形成的棱镜反射效果更好,且减少无风感模式对风量大小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穿孔2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其中,在贯穿孔2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时,贯穿孔21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由此可以增加贯穿孔21形状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贯穿孔21包括上述的第三孔段211和第四孔段212时,第三孔段211的横截面的形状与第四孔段212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第三孔段211的棱线与第四孔段212的棱线分别连接。当然,第三孔段211和第四孔段212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三孔段21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第四孔段21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多个贯穿孔21在辅导风板20上呈阵列式排布。由此可以简化多个贯穿孔21的排布方式,从而简化辅导风板20的结构及加工工艺。辅导风板20上的贯穿孔21可以是多行多列式排布,行的方向和列的方向垂直,且行的方向与列的方向与辅导风板20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辅导风板20上的贯穿孔可以是特殊的多行多列式排布,行的方向和列的方向垂直,且行的方向与辅导风板2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互成角度;可以是以辅导风板20中心处的贯穿孔21为圆心,其余贯穿孔21呈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布。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如附图所示,导风板组件100用于空调器1000,空调器1000具有出风口200,导风板组件100包括主导风板10与辅导风板20。
如图5-图8所示,主导风板1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200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200,主导风板10上具有在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导风板10的多个通孔11,沿主导风板10的长度方向,主导风板10包括中间段12和位于中间段12两侧的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位于中间段12上的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平行,位于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上的通孔11的轴线在从导风板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倾斜。
如图2-图4所示,在中间段12至第一段13的方向上,通孔11的轴线与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在中间段12至第二段14的方向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第一段13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第二段14上通孔11的轴线与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在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上,通孔11包括连接的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第一孔段111的一端与第二孔段112的一端连接,在朝向第一孔段111的方向上,第二孔段112的侧壁朝向通孔11的轴线倾斜,在朝向第二孔段112的方向上,第一孔段111侧侧壁朝向通孔11的轴线倾斜。第一孔段111和第二孔段112的侧壁与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通孔1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多个通孔11在主导风板10上呈阵列式排布。
如图6和图8所示,辅导风板2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200处,在辅导风板20关闭出风口200时,辅导风板20位于辅导风板20内侧。辅导风板20上设有在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辅导风板20的贯穿孔21。在空调器1000运行无风感模式时,主导风板10转动打开一定角度,辅导风板20转动打开一定角度,主导风板10宽度方向的一端与辅导风板20宽度方向的一端搭接,贯穿孔21与贯穿孔21的结构和形状相同,且多个贯穿孔21在辅导风板20上的排布方式和规律相同。
即沿辅导风板20的长度方向,辅导风板20包括中间部22和位于中间部22两侧的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位于中间部22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平行,位于第一部23和第二部24上的贯穿孔21的轴线在从导风板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部22的方向倾斜。
在中间部22至第一部23的方向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在中间部22至第二部24的方向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第一部23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第二部24上贯穿孔21的轴线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在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孔21包括连接的第三孔段211和第四孔段212,第三孔段211的一端与第四孔段212的一端连接,在朝向第三孔段211的方向上,第四孔段212的侧壁朝向贯穿孔21的轴线倾斜,在朝向第四孔段212的方向上,第三孔段211的侧壁朝向贯穿孔21的轴线倾斜。第三孔段211和第四孔段212的侧壁与辅导风板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贯穿孔2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多个贯穿孔21在辅导风板20上呈阵列式排布。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上述的导风板组件100。通过使得主导风板1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200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200,并且在主导风板10上设置在主导风板1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导风板10的多个通孔11,主导风板10关闭出风口200时,空调器出风口200的风可以从多个通孔11排出至室外,达到无风感的效果。另外,位于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上的通孔11的轴线在从主导风板10的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倾斜,使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200的出风范围在出风口200的长度方向上更大,可以进一步将出风口200吹出的风分散,空调器1000的无风感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提高室内制冷和制热的效果,且提高制冷和制热效率,实现了空调器1000在无风感模式下的舒适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
主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主导风板上具有在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主导风板的多个通孔,沿所述主导风板的长度方向,所述主导风板包括中间段和位于所述中间段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位于所述中间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在从所述主导风板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中间段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段至所述第一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
和/或,在所述中间段至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上的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
和/或,所述第二段上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包括连接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孔段的一端连接,在朝向所述第一孔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孔段的侧壁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倾斜,在朝向所述第二孔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孔段侧侧壁朝向所述通孔的轴线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的侧壁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均为3°-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主导风板上呈阵列式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导风板,所述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在所述主导风板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辅导风板位于所述主导风板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导风板上设有在所述辅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辅导风板的贯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无风感模式时,所述主导风板和所述辅导风板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打开所述出风口一定角度且所述主导风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辅导风板宽度方向的一端搭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与所述通孔的结构和形状相同,且多个所述贯穿孔在所述辅导风板上的排布方式和规律相同。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组件。
CN202223214344.1U 2022-11-30 2022-11-30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8915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4344.1U CN218915332U (zh) 2022-11-30 2022-11-30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4344.1U CN218915332U (zh) 2022-11-30 2022-11-30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5332U true CN218915332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4344.1U Active CN218915332U (zh) 2022-11-30 2022-11-30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5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366B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8561960B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8050593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4903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068050B (zh) 用于柜式空调器的导风装置和柜式空调器
CN20462995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挡风板
KR102569423B1 (ko) 에어컨 실내기
CN107036268A (zh) 导风装置和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915332U (zh) 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US11913650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109520107B (zh)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759047B (zh) 微风式挂壁空调器
CN212029852U (zh) 一种出风面板及立式空调
CN212378103U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
CN211290291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无风感空调器
CN108131818B (zh) 空调器的外壳组件、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44511U (zh) 空调柜机
CN219889653U (zh) 空调器
CN220506947U (zh)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969343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20582552U (zh) 柔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0425473U (zh) 空调器
CN219166259U (zh) 烘干组件、坐便圈及坐便器
CN215929779U (zh) 一种导风组件及室内机
CN220567471U (zh)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