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4191U -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4191U
CN218914191U CN202222097155.4U CN202222097155U CN218914191U CN 218914191 U CN218914191 U CN 218914191U CN 202222097155 U CN202222097155 U CN 202222097155U CN 218914191 U CN218914191 U CN 218914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lugging device
half shells
metal plate
sh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971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兆军
纪妍妍
石慧君
屈高剑
拓伟
郭富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Puguang Branch
Lanzhou LS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Puguang Branch
Lanzhou LS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Puguang Branch, Lanzhou LS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0971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4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4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4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该管线用堵漏装置包括外包金属板和固型盒,外包金属板用于包裹并固定在泄漏位置处,以对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固型盒由分体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构成,两半壳体配合形成抱箍结构并在对接后围成封闭腔体,以将固定后的外包金属板容纳其中,两半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向封闭腔体内注入密封填料的注入口,注入口处还设有封挡结构,两半壳体上的对接位置处设有连接结构,以用于在两半壳体对接后对两半壳体进行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堵漏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用“包盒子”方法进行堵漏时因需要对压力空间进行调整而导致堵漏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属于管线用堵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三相分离器的管线中,由于部分管线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状态,使得管线上的管线法兰十分容易因疲劳损伤而导致气、液介质的泄漏,另外,管线在输送一些含硫介质时也容易在介质的腐蚀下发生破损,从而导致介质泄漏。目前,在发生泄漏后,普遍做法是在泄漏部位处包盒子以进行堵漏,也即在泄漏部位增加小型压力容器的方式。例如,在“石油化工设备法兰漏点处理方法之包盒子”、王喜庆、河南化工期刊、第30卷第3、4期(下)、第48~50页、2013年4月的文章中详细地对“包盒子”进行了介绍,盒子一般由圆筒板、平盖、筋板和泄压阀组成,“包盒子”的工序步骤具体为:工艺设计→备料下料→组焊泄放装置与筒体(泄放阀开启)→组焊平盖与泄漏管线、组焊平盖拼缝、组焊平盖与拉撑→组焊筒体拼缝→组焊筒体平盖角焊缝→对对接焊缝及角焊缝进行渗透检验→→焊缝检验合格后关闭泄放装置。
“包盒子”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可以有效解决管线的泄漏问题,并且其施工方便、密封效果好、也不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为:由于增加的小型压力容器空间较大,一旦盒子破裂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对压力空间的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上述期刊中也提到了对压力空间进行调整的方法,但该方法用时较长,而且还需要进行压力校核试验等,使得整个堵漏过程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包盒子”方法进行堵漏时因需要对压力空间进行调整而导致堵漏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管线用堵漏装置包括外包金属板和固型盒,外包金属板用于包裹并固定在泄漏位置处,以对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固型盒由分体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构成,两半壳体配合形成抱箍结构并在对接后围成封闭腔体,以将固定后的外包金属板容纳其中,两半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向封闭腔体内注入密封填料的注入口,注入口处还设有封挡结构,两半壳体上的对接位置处设有连接结构,以用于在两半壳体对接后对两半壳体进行连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在堵漏时,先清理管线上的泄漏部位和固型盒需要覆盖的部位,接着对外包金属板进行压型,以使其与管线的外壁面贴合,并将外包金属板固定在管线上。然后将配合形成抱箍结构的第一、第二半壳体对接,使外包金属板容纳在固型盒的封闭腔体中,接着通过连接结构将两半壳体连接固定,使固型盒相对管线固定。最后通过注入口向封闭腔体中注入密封填料,待封闭腔体中注满密封填料后利用封挡结构对注入口进行封堵。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包盒子”方法进行堵漏的方式来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用堵漏装置不需要调整压力空间,可以在堵漏时快速安装,缩短了堵漏时间,而且利用外包金属板和密封填料对泄漏位置形成双层密封,起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两半壳体在周向上的对接位置处设有沿固型盒长度方向延伸的外翻沿,外翻沿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穿孔,螺栓在两半壳体对接时依次穿过对接的两外翻沿上的螺栓穿孔,以将两半壳体连接固定,外翻沿形成所述的连接结构。
有益效果:外翻沿布置在两半壳体周向上的对接位置处可以方便在连接时进行操作,提高安装效率;外翻沿上设有螺栓穿孔,使用螺栓将两半壳体连接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的特点。
进一步地,螺栓穿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有益效果:螺栓穿孔这样布置可以使两半壳体连接的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
有益效果:第一密封垫的设置可以提高两半壳体对接面处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防止密封填料从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之间流出。
进一步地,两半壳体的对接面分别与管线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有益效果:第二密封垫的设置可以使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与管线的外壁面配合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了封闭腔体的密封性,从而防止密封填料从两半壳体与管线的结合处流出。
进一步地,固型盒整体为圆柱形的壳体。
有益效果:这样设计便于安装时的持握,且美观性较好。
进一步地,密封填料为耐高温石墨泥。
有益效果:耐高温石墨泥具有较好的韧性,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压力的效果。
进一步地,外包金属板与管线为焊接固定。
有益效果:焊接固定效率高且连接紧固,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封挡结构为丝堵。
有益效果:丝堵的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地,外包金属板为钢板。
有益效果:钢板的结构强度高、韧性好且不具有渗透性,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线用堵漏装置的主视剖面图(图中未显示第二半壳体);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线用堵漏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相应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
1、外包金属板;2、固型盒;21、第一半壳体;22、第二半壳体;23、注入口;24、丝堵;25、外翻沿;26、螺栓;27、第一密封垫;28、第二密封垫;3、耐高温石墨泥;4、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如“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等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包括外包金属板1和固型盒2,固型盒2由分体的第一半壳体21和第二半壳体22构成,两半壳体配合形成抱箍结构。在堵漏时,先将外包金属板1包裹并固定在泄漏位置处,然后将第一、第二半壳体对接固定以围成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将外包金属板1容纳其中,最后向封闭腔体内注入密封填料。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向封闭腔体内注入密封填料,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半壳体21的顶部设有注入口23,注入口23处还设有封挡结构,封挡结构具体为丝堵24。另外,为方便将第一、第二半壳体在对接后进行连接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两半壳体上的对接位置处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具体为外翻沿25,外翻沿25沿固型盒2的长度方向(也即上下方向)延伸,布置在两半壳体在周向上的对接位置处,其上设有供螺栓26穿过的螺栓穿孔。在第一、第二半壳体对接时,螺栓26依次穿过对接的两外翻沿25上的螺栓穿孔并配合螺母,将第一、第二半壳体连接固定在一起。为保证连接效果,外翻沿25上的螺栓穿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确保封闭腔体的密封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第二半壳体的对接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27,需强调的是,第一、第二半壳体的对接面包括外翻沿25的对接面。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第二半壳体的对接面分别与管线4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28,以进一步提升两半壳体与管线4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固型盒2整体为圆柱形的壳体。另外,为保证对泄漏位置的密封效果,外包金属板1为钢板,外包金属板1通过焊接固定在泄漏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经实验测得,耐高温石墨泥3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在密封的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压力的效果,故填充在封闭腔体内的密封填料采用耐高温石墨泥3。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线用堵漏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清理管线4上的泄漏部位和固型盒2需要覆盖的部位,接着对外包金属板1进行压型,以使其与管线4的外壁面贴合,并将外包金属板1焊接固定在管线4上,在焊接时需保证焊接质量。然后,在第一、第二半壳体的对接面处加设第一密封垫27,在第一、第二半壳体的对接面与管线4外壁面之间加设第二密封垫28,并将第一、第二半壳体对接,使外包金属板1容纳在固型盒2的封闭腔体中,接着利用螺栓26穿过对接的两外翻沿25上的螺栓穿孔,完成两半壳体的连接固定。最后通过注入口23向封闭腔体中注入耐高温石墨泥3,待封闭腔体中注满耐高温石墨泥3后利用丝堵24对注入口23进行封堵。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线用堵漏装置不仅可以在堵漏时快速安装,缩短了堵漏时间,而且利用外包金属板1和耐高温石墨泥3对泄漏位置形成双层密封,起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外包金属板为钢板。而本实施例中,外包金属板为铁板。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封挡结构为丝堵。而本实施例中,封挡结构为塞头,塞头通过塞入注入口的方式来封挡注入口。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外包金属板与管线为焊接固定。而本实施例中,外包金属板的两端设有翻沿,翻沿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安装孔,在外包金属板贴合包裹在管线上时,外包金属板两端的翻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使得外包金属板箍套在管线上,此时,外包金属板通过翻沿和螺栓固定在管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密封填料为耐高温石墨泥。而本实施例中,密封填料为水泥泥浆。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管线用堵漏装置包括向封闭腔体内注入的密封填料。而本实施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不包括密封填料,使用者可以自行购买所需的密封填料。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固型盒整体为圆柱形的壳体。而本实施例中,固型盒整体为矩形壳体。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两半壳体的对接面分别与管线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而本实施例中,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与管线的外壁面之间不设有第二密封垫,为保证封闭腔体的密封性,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对接固定后,在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与管线的外壁面之间涂抹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而本实施例中,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之间不设有第一密封垫,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对接固定后,在两半壳体的对接面处涂抹密封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接面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外翻沿上的螺栓穿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而本实施例中,外翻沿上的螺栓穿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两个。或者,外翻沿上的螺栓穿孔仅布置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外翻沿布置在第一、第二半壳体周向上的对接位置处。而本实施例中,外翻沿布置在第一、第二半壳体上顶部以及底部的对接位置,外翻沿沿固型盒的径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连接结构为外翻沿。而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定位孔、定位柱和绑带,定位孔布置在第一半壳体的对接面上,定位柱布置在第二半壳体的对接面上,在第一、第二半壳体对接时,定位柱与定位孔插装定位,再通过绑带将第一、第二半壳体连接固定在一起,以使固型盒相对固定在管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管线用堵漏装置的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注入口设置在第一半壳体的顶部。而本实施例中,注入口设置在第二半壳体的顶部。或者,第一、第二半壳体的顶部均设有注入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金属板(1)和固型盒(2),外包金属板(1)用于包裹并固定在泄漏位置处,以对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固型盒(2)由分体的第一半壳体(21)和第二半壳体(22)构成,两半壳体配合形成抱箍结构并在对接后围成封闭腔体,以将固定后的外包金属板(1)容纳其中,两半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向封闭腔体内注入密封填料的注入口(23),注入口(23)处还设有封挡结构,两半壳体上的对接位置处设有连接结构,以用于在两半壳体对接后对两半壳体进行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半壳体在周向上的对接位置处设有沿固型盒(2)长度方向延伸的外翻沿(25),外翻沿(25)上设有供螺栓(26)穿过的螺栓穿孔,螺栓(26)在两半壳体对接时依次穿过对接的两外翻沿(25)上的螺栓穿孔,以将两半壳体连接固定,外翻沿(25)形成所述的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栓穿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半壳体的对接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27)。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半壳体的对接面分别与管线(4)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28)。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型盒(2)整体为圆柱形的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填料为耐高温石墨泥(3)。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包金属板(1)与管线(4)为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封挡结构为丝堵(24)。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用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包金属板(1)为钢板。
CN202222097155.4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Active CN218914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7155.4U CN218914191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7155.4U CN218914191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4191U true CN218914191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97155.4U Active CN218914191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4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9047U (zh) 一种填料式管道堵漏装置
CN218914191U (zh) 一种管线用堵漏装置
CN110864184A (zh) 一种低温管道法兰包覆装置及方法
CN101994891B (zh) 一种高温高压带压堵漏卡具
CN108279093A (zh) 一种装配式空调水钢管试压装置
NO325746B1 (no) Fremgangsmate for fastgjoring av en enhet til en rorledning
CN211525827U (zh) 一种核电站管道漏缝的封堵装置
CN205716223U (zh) 去除管道穿孔点防腐层的辅助装置
CN105650403B (zh) 一种管道封堵装置
CN205978974U (zh) 一种超差补偿异径三通夹具
JP2001133354A (ja) 配管の漏れ試験用治具
KR100453450B1 (ko) 배관에서 누설되는 계통수 밀봉장치
JP2575975Y2 (ja) 気密タンク
CN108087659A (zh) 一种密封管道夹具
CN212844729U (zh) 一种复合管外压测试装置
CN215931190U (zh) 密性试验装置
JPH08105996A (ja) シールカバー
CN109455430B (zh) Sf油罐中间层检测结构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SU1399545A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анени утечки газа из действующего газопровода
CN216160093U (zh) 密性试验装置
CN207112080U (zh) 一种阀门整体带压密封夹具
CN212840100U (zh) 一种管道重构密封保护罩结构
CN212251493U (zh) 一种穿墙止水套管固定装置
CN215708852U (zh) 一种储油罐快开式检测孔
RU82022U1 (ru) Равнопроходное свар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труб с внутренним полимерным покрытие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