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9583U -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9583U
CN218909583U CN202223091790.8U CN202223091790U CN218909583U CN 218909583 U CN218909583 U CN 218909583U CN 202223091790 U CN202223091790 U CN 202223091790U CN 218909583 U CN218909583 U CN 218909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wing arm
sleeve
transverse rail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17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茹信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RAN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17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9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9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9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包括横轨、防摇框架和两套筒组件,横轨上设有可沿其横移的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的吊挂系统吊挂有吊具,两套筒组件分别设于吊具的相对两侧且结构相同,各套筒组件包括底座、大套筒、小套筒和弹性件,底座设于吊具上,大套筒的内壁活动贴合套设于小套筒的外壁上,小套筒背向底座的一端形成有锥形部,弹性件沿竖直方向设于小套筒的内腔且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固定于锥形部上,防摇框架设于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上并设有两限位件,各限位件上均设有用于供各锥形部插入且与各锥形部适配的锥形槽,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在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净空的情况下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是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设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设备械。其中,电动葫芦是起重设备中的一种,其安装在横轨上且一般结合吊具进行搬运作业。也即,电动葫芦在搬运重货物作业时,电动葫芦的吊挂系统的吊钩下降,钩挂在吊钩上的吊具随之下降进行夹取重货物,随后上升至一定的高度之后进行横移动作,达到搬运重货物的目的。然而,电动葫芦在搬运重货物横移的过程中,在惯性作用下,电动葫芦的吊挂系统中的钢索会产生一定的摆动,从而使吊具产生摇摆,而这个摇摆的动作极有可能导致货物的损坏。
针对上述的问题,现有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该现有吊具稳定装置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大套筒沿竖直方向向下固定在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上,小套筒沿竖直方向向上固定在吊具上,且小套筒能够进入大套筒内,由大套筒的内壁限制小套筒的外壁窜动。由于需要便于小套筒进出大套筒,因此往往大套筒与小套筒之间的间隙较大,间隙小了会导致小套筒和大套筒之间出现卡死现象,而间隙大了又会使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沿着横轨横移的过程中吊具依然有晃动,横移的速度越快,吊具晃动就越明显,防摇效果欠佳。
此外,上述现有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的结构,对于高度方向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其在低净空的情况下不适用,适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能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在高度方向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净空的情况下作业,同时吊具不会因为起重设备的行走小车沿着横轨横移的速度改变而有所晃动,稳定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包括横轨,所述横轨上设置有可沿其横移的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的吊挂系统的吊钩吊挂连接有用于吊挂货物的吊具;还包括防摇框架和两套筒组件,两所述套筒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吊具的相对两侧且结构相同,所述吊钩位于两所述套筒组件之间形成的间距内,各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底座、大套筒、小套筒和弹性件,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吊具上,所述大套筒的内壁活动贴合套设于所述小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小套筒背向所述底座的一端形成有锥形部,所述弹性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小套筒的内腔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锥形部上,所述防摇框架设置于所述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上并设置有两限位件,各所述限位件上均设置有用于供各所述锥形部插入且与各所述锥形部适配的锥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防摇框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前防摇臂组和后防摇臂组,所述前防摇臂组和所述后防摇臂组分别位于所述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沿着所述横轨前后行走的相对两侧,所述前防摇臂组上设置有可沿所述横轨横移的第一车轮装置,所述后防摇臂组上设置有可沿所述横轨横移的第二车轮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防摇臂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摇臂和第二防摇臂,所述第一车轮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所述第一防摇臂朝向所述第二防摇臂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车轮组,所述第二防摇臂朝向所述第一防摇臂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车轮组,所述第一防摇臂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车轮组沿着横轨横移,所述第二防摇臂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车轮组沿着横轨横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车轮组或所述第二车轮组包括前上车轮和前下车轮,所述第一车轮组的前上车轮和前下车轮夹持着所述横轨的一侧轨道并可沿所述横轨滚动而横移,所述第二车轮组的前上车轮和前下车轮夹持着所述横轨的另一侧轨道并可沿横轨滚动而横移。
进一步地,所述后防摇臂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防摇臂和第四防摇臂,所述第二车轮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所述第三防摇臂朝向所述第四防摇臂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三车轮组,所述第四防摇臂朝向所述第三防摇臂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四车轮组,所述第三防摇臂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车轮组沿着横轨横移,所述第四防摇臂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车轮组沿着横轨横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车轮组或所述第四车轮组包括后上车轮和后下车轮,所述第三车轮组的后上车轮和后下车轮夹持着所述横轨的一侧轨道并可沿所述横轨滚动而横移,所述第四车轮组的后上车轮和后下车轮夹持着横轨的另一侧轨道并可沿所述横轨滚动而横移。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槽贯穿所述防摇框架,所述防摇框架背向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锥形部是否达到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小套筒的底部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外环形限位部,所述外环形限位部的外壁与大套筒的内壁活动贴合,大套筒的顶部的内壁上其周向设置有内环形限位部,所述内环形限位部与小套筒的外壁活动贴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动葫芦的吊挂系统驱动吊具下降吊挂重货物,随后,重货物随吊具在吊挂系统的拉升力下进行上升,由于大套筒固定在底座上,因此小套筒在弹性件的支撑力下与大套筒随吊具进行上升,直至小套筒上的锥形部插入限位件的锥形槽内,通过锥形槽与锥形部进行锥度配合,此时,弹性件对小套筒和大套筒之间的相对伸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当锥形槽与锥形部完全配合之后也即上升动作完毕之时,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开始沿着横轨进行横移动作,使吊具将重货物横移到指定的位置;在横移的过程中,防摇框架随电动葫芦进行横移,由于吊钩位于两套筒组件之间的间距内,且各小套筒的锥形部又通过各锥形槽来限位,因此吊具不会因为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沿着横轨横移的速度改变而有所晃动,防摇效果较佳。
2、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将小套筒在高度方向上可相对于大套筒伸缩,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在高度方向占空间大的问题,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净空的情况下作业,适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防摇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防摇框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横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横轨;101、轨道;20、电动葫芦;201、吊挂系统;21、吊具;30、防摇框架;301、限位件;3011、锥形槽;31、前防摇臂组;311、第一防摇臂;312、第二防摇臂;313、前上车轮;314、前下车轮;32、后防摇臂组;321、第三防摇臂;322、第四防摇臂;323、后上车轮;324、后下车轮;40、套筒组件;401、底座;402、大套筒;4021、内环形限位部;403、小套筒;4031、外环形限位部;4032、锥形部;404、弹性件;50、检测装置;501、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包括横轨10、防摇框架30和两套筒组件40,横轨10上设置有可沿其横移的电动葫芦20,电动葫芦20的吊挂系统201的吊钩吊挂连接有用于吊挂货物的吊具21;两套筒组件40分别设置于吊具21的相对两侧且结构相同,吊钩位于两套筒组件40之间形成的间距内,各套筒组件40包括底座401、大套筒402、小套筒403和弹性件404,底座401设置于吊具21上,大套筒402的内壁活动贴合套设于小套筒403的外壁上,小套筒403背向底座401的一端形成有锥形部4032,弹性件404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于小套筒403的内腔且一端固定于底座401上,弹性件404的另一端固定于锥形部4032上,防摇框架30设置于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上并设置有两限位件301,各限位件301上均设置有用于供各锥形部4032插入且与各锥形部4032适配的锥形槽3011。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设备吊具21稳定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动葫芦20的吊挂系统201驱动吊具21下降吊挂重货物,随后,重货物随吊具21在吊挂系统201的拉升力下进行上升,由于大套筒402固定在底座401上,而底座401固定在吊具21上,因此各小套筒403在各弹性件404的支撑力下与各大套筒402随吊具21进行上升,直至各小套筒403上的锥形部4032插入各限位件301的锥形槽3011内,通过各锥形槽3011与各锥形部4032进行锥度配合,此时,各弹性件404对各小套筒403和各大套筒402之间的相对伸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当各锥形槽3011与各锥形部4032完全配合之后也即上升动作完毕之时,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开始沿着横轨10进行横移动作,使吊具21将重货物横移到指定的位置;在横移的过程中,防摇框架30随电动葫芦20进行横移,由于吊钩在两套筒组件40之间的间距内,且各小套筒403的锥形部4032又通过各锥形槽3011限位,因此吊具21不会因为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沿着横轨10横移的速度改变而有所晃动,防摇效果较佳。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设备吊具21稳定装置将小套筒403在高度方向上可相对于大套筒402伸缩,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起重设备吊具21稳定装置在高度方向占空间大的问题,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净空的情况下作业,适用性较强。
值得说明的是,当套筒组件40随吊具21上升的过程中,锥形槽3011还起到导向的作用,将引导套筒组件40对准锥形槽3011,使得锥形部4032顺畅地进入锥形槽3011内与之配合;此外,弹性件404为弹簧,在小套筒403相对于大套筒402收缩时,弹簧提供压紧力,从而保证小套筒403和大筒体之间伸缩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防摇框架3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前防摇臂组31和后防摇臂组32,前防摇臂组31和后防摇臂组32分别位于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沿着横轨10前后行走的相对两侧,前防摇臂组31上设置有可沿横轨10横移的第一车轮装置,后防摇臂组32上设置有可沿横轨10横移的第二车轮装置。也即可以理解,防摇框架30随电动葫芦20进行横移的过程中,前防摇臂组31通过第一车轮装置沿着横轨10横移,后防摇臂组32通过第二车轮装置沿着横轨10横移,减小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的滚轮与横轨10的相对两侧轨道101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提升防摇框架30随电动葫芦20沿着横轨10在横移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能,从而进一步地提升本实用新型实现重货物横移过程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前防摇臂组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摇臂311和第二防摇臂312,第一车轮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第一防摇臂311朝向第二防摇臂312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上述的第一车轮组,第二防摇臂312朝向第一防摇臂311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上述的第二车轮组,第一防摇臂311能够通过第一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第二防摇臂312能够通过第二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同理,后防摇臂组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防摇臂321和第四防摇臂322,第二车轮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第三防摇臂321朝向第四防摇臂322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第三车轮组,第四防摇臂322朝向第三防摇臂321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第四车轮组,第三防摇臂321能够通过第三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第四防摇臂322能够通过第四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由此可知,防摇框架30随电动葫芦20沿着横轨10横移的过程中,防摇框架30前端的第一防摇臂311通过第一车轮组沿着横轨10滚动而横移,防摇框架30前端的第二防摇臂312通过第二车轮组沿着横轨10滚动而横移;防摇框架30后端的第三防摇臂321通过第三车轮组沿着横轨10滚动而横移,防摇框架30后端的第四防摇臂322通过第四车轮组沿着横轨10滚动而横移,此处的前端是指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沿着横轨10的轨道101前进的方向,后端是指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沿着横轨10的轨道101后退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的结构相同,第一车轮组或第二车轮组包括前上车轮313和前下车轮314,第一车轮组的前上车轮313和前下车轮314夹持着横轨10的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横轨10滚动而横移,第二车轮组的前上车轮313和前下车轮314夹持着横轨10的另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横轨10滚动而横移,如此使得前防摇臂组31沿着横轨10滚动而横移的稳定性更加可靠。同理,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的结构相同,第三车轮组或第四车轮组包括后上车轮323和后下车轮324,第三车轮组的后上车轮323和后下车轮324夹持着横轨10的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横轨10滚动而横移,第四车轮组的后上车轮323和后下车轮324夹持着横轨10的另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横轨10滚动而横移,如此使得后防摇臂组32沿着横轨10滚动而横移的稳定性更加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小套筒403的底部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外环形限位部4031,外环形限位部的外壁与大套筒402的内壁活动贴合,大套筒402的顶部的内壁上其周向设置有内环形限位部4021,内环形限位部4021与小套筒403的外壁活动贴合。也即可以理解,在自然状态下(弹性件404处于非压缩状态),小套筒403在弹性件404的支撑力下,外环形限位部的顶端面与内环形限位部的底端面抵压,以限制小套筒403从大套筒402内跑出,当弹性件404为小套筒403提供压紧力时,小套筒403的外环形限位部的外壁面与大套筒402的内壁面相对滑动,大套筒402的内环形限位部的外壁面与小套筒403的外壁面相对滑动,如此可确保大套筒402和小套筒403相对伸缩的稳定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锥形槽3011贯穿防摇框架30,防摇框架30背向底座401的端面上设置有检测装置50,检测装置50用于检测锥形部4032是否达到指定位置。具体地,检测装置50为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通过固定支架501固定于防摇框架30上,以便于后期维护更换该接近传感器。也即可以理解,吊具21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该接近传感器检测锥形部4032是否到达设定位置并将其检测结果信号反馈于电动葫芦20的吊挂系统201,电动葫芦20的吊挂系统201接收到该接近传感器反馈其检测结果的信号之后控制吊具21停止上升动作,此时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开始横移动作,达到自动化的效果。相比传统起重设备吊具21防摇装置,由于起重设备吊具21防摇装置的晃动较大,因此导致该接近传感器安装困难,从而导致吊具21的位置检测不可靠。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包括横轨(10),所述横轨(10)上设置有可沿其横移的电动葫芦(20),所述电动葫芦(20)的吊挂系统(201)的吊钩吊挂连接有用于吊挂货物的吊具(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摇框架(30)和两套筒组件(40),两所述套筒组件(40)分别设置于所述吊具(21)的相对两侧且结构相同,所述吊钩位于两所述套筒组件(40)之间形成的间距内,各所述套筒组件(40)包括底座(401)、大套筒(402)、小套筒(403)和弹性件(404),所述底座(401)设置于所述吊具(21)上,所述大套筒(402)的内壁活动贴合套设于所述小套筒(403)的外壁上,所述小套筒(403)背向所述底座(401)的一端形成有锥形部(4031),所述弹性件(404)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小套筒(403)的内腔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401)上,所述弹性件(40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锥形部(4031)上,所述防摇框架(30)设置于所述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上并设置有两限位件(301),各限位件(301)上均设置有用于供各锥形部(4031)插入且与各锥形部(4031)适配的锥形槽(30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摇框架(3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前防摇臂组(31)和后防摇臂组(32),所述前防摇臂组(31)和所述后防摇臂组(32)分别位于所述电动葫芦(20)的行走小车沿着所述横轨(10)前后行走的相对两侧,所述前防摇臂组(31)上设置有可沿所述横轨(10)横移的第一车轮装置,所述后防摇臂组(32)上设置有可沿所述横轨(10)横移的第二车轮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摇臂组(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摇臂(311)和第二防摇臂(312),所述第一车轮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所述第一防摇臂(311)朝向所述第二防摇臂(312)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车轮组,所述第二防摇臂(312)朝向所述第一防摇臂(311)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车轮组,所述第一防摇臂(31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所述第二防摇臂(312)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车轮组或所述第二车轮组包括前上车轮(313)和前下车轮(314),所述第一车轮组的前上车轮(313)和前下车轮(314)夹持着所述横轨(10)的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所述横轨(10)滚动而横移,所述第二车轮组的前上车轮(313)和前下车轮(314)夹持着所述横轨(10)的另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所述横轨(10)滚动而横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摇臂组(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防摇臂(321)和第四防摇臂(322),所述第二车轮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所述第三防摇臂(321)朝向所述第四防摇臂(322)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三车轮组,所述第四防摇臂(322)朝向所述第三防摇臂(321)的侧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四车轮组,所述第三防摇臂(321)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所述第四防摇臂(322)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车轮组沿着横轨(10)横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车轮组和第四车轮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车轮组或所述第四车轮组包括后上车轮(323)和后下车轮(324),所述第三车轮组的后上车轮(323)和后下车轮(324)夹持着所述横轨(10)的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所述横轨(10)滚动而横移,所述第四车轮组的后上车轮(323)和后下车轮(324)夹持着所述横轨(10)的另一侧轨道(101)并可沿所述横轨(10)滚动而横移。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槽(3011)贯穿所述防摇框架(30),所述防摇框架(30)背向所述底座(401)的端面上设置有检测装置(50),所述检测装置(50)用于检测所述锥形部(4031)是否达到指定位置。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套筒(403)的底部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外环形限位部(4032),所述外环形限位部(4032)的外壁与所述大套筒(402)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大套筒(402)的顶部的内壁上其周向设置有内环形限位部(4021),所述内环形限位部(4021)与所述小套筒(403)的外壁活动贴合。
CN202223091790.8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Active CN218909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1790.8U CN218909583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1790.8U CN218909583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9583U true CN218909583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1790.8U Active CN218909583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9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295484A (ja) 天井走行車
CN101462666A (zh) 电梯曳引机的更换装置和更换方法
CN218909583U (zh)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JP3313296B2 (ja) 荷吊上げ移動装置
CN113321125A (zh) 一种起重机减摇作业方法
CN219217309U (zh)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防摇装置
CN115744584A (zh)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稳定装置
CN115924733A (zh) 一种起重设备吊具防摇装置
CN113816276B (zh) 一种应用于站内大型设备的吊装机具及其吊装方法
CN204939645U (zh) 电镀行车
CN210307640U (zh) 一种用于超导回旋加速器上铁轭装配导向设备
CN203428854U (zh) 电动葫芦
CN220592193U (zh) 车辆底盘增紧设备和车辆生产线
CN11318471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配件吊装保护装置
CN220115991U (zh) 一种具有稳定机构的往复式升降机
CN209024080U (zh) 一种硅钢轧制工艺半自动下料架
CN215160370U (zh) 一种单梁起重机的防摇摆装置
CN215479246U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及小车轨道调节装置
CN218708707U (zh) 一种桥式吊车缓冲装置
CN117550497B (zh) 一种起吊过程中自动平衡的多功能起吊车
CN218752950U (zh) 悬挂输送线机器人自动上下件系统吊具扶正机构
CN117383171B (zh) 一种汽车配件悬挂输送设备
CN210392613U (zh) 一种推车提升机专用托架
CN219217345U (zh) 一种管形模具起重机
CN117185111B (zh) 一种起重机机构用精准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