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2501U -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2501U
CN218892501U CN202223022607.9U CN202223022607U CN218892501U CN 218892501 U CN218892501 U CN 218892501U CN 202223022607 U CN202223022607 U CN 202223022607U CN 218892501 U CN218892501 U CN 218892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plate
circuit control
rearview mirror
control board
antigl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26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永溪
王世荣
陈清彬
张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Intretec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26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2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2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2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包括后壳,所述后壳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侧面嵌设有电路控制板,且电路控制板与过渡板一体成型,所述过渡板的与电路控制板同向的侧面固定设置电致变色镜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过渡板与电路控制板通过低压注塑一体成型,使电路控制板嵌设在过渡板的侧面,传统的利用螺丝或者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使整体的厚度增加,电路控制板嵌设在过渡板侧面上从而与过渡板形成一个整体,与传统的螺丝或者卡接的方式相比厚度大大减小,使后视镜更加轻薄。

Description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特别是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内后视镜边框从有窄边框到窄边框、无边框,美观程度虽然越来越有提升,但整体依然显得比较厚重,不够轻薄和赋有科技感。同时因为内后视镜周边的电子元器件增多,较厚的内后视镜容易与摄像头、装饰罩等部件干涉。针对汽车电子防眩内后视镜零部件较多,厚度不断的累加,导致总成厚重偏大,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后壳,所述后壳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侧面嵌设有电路控制板,且电路控制板与过渡板一体成型,所述过渡板的与电路控制板同向的侧面固定设置电致变色镜片。
优选的,所述过渡板与电路控制板通过低压注塑一体成型,且电路控制板嵌设在过渡板侧面。
优选的,所述过渡板与电致变色镜片之间设置有双面贴,所述过渡板和电致变色镜片通过双面贴进行粘结固定。
优选的,所述后壳、过渡板和电路控制板安装成型的后视镜外表面套设有护套。
优选的,所述后壳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还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圈,所述支架通过弹簧圈与球头与底座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一侧安装有线束。
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镜片靠近过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触点,所述电路控制板靠近电致变色镜片的一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电极触点适配的第二电极触点,且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接触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还公开一种装有防眩目后视镜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过渡板与电路控制板通过低压注塑一体成型,使电路控制板嵌设在过渡板的侧面,传统的利用螺丝或者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使整体的厚度增加,电路控制板嵌设在过渡板侧面上从而与过渡板形成一个整体,与传统的螺丝或者卡接的方式相比厚度大大减小,使后视镜更加轻薄。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致变色镜片作为后视镜片,电致变色镜片改变反射率,使强的照射光想照射到后视镜上时会吸收大部分光线,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则显示暗光,不会耀眼,防止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出现眩目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传统的电路控制板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中,1、后壳;2、过渡板;3、电路控制板;4、电致变色镜片;5、双面贴;6、护套;7、底座;8、弹簧圈;9、支架;10、线束;11、第一电极触点;12、第二电极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7所示可知,传统的电路控制板(3)与过渡板(2)连接的方式通常为螺丝或者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此种方式导致电路控制板(3)与过渡板(2)之间会形成有间隙,从而导致后视镜的总体厚度增大,使后视镜的美观度下降以及不够轻薄。
如图1—6所示的实施例,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后壳1,所述后壳1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过渡板2,所述过渡板2的侧面嵌设有电路控制板3,且电路控制板3与过渡板2一体成型,所述过渡板2的与电路控制板3同向的侧面固定设置电致变色镜片4。
电路控制板3与电致变色镜片4进行电性连接,通过电路控制板3控制电致变色镜片4工作使其达到防止驾驶人员眩目的作用,由于电致变色镜片4为现有技术,这里关于如何防止眩目的工作原理不再详细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传统的是通过螺丝或者卡接的连接方式将电路控制板3与过渡板2进行连接(参见图7),由于螺丝或者卡接需要安装凸起后者卡接位,则使二者组成的部件厚度增加,以及二者之间还会有缝隙,则将电路控制板3嵌设在过渡板2上的安装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电路控制板3和过渡板2之间没有缝隙或者缝隙非常小可以不计的优点,能够使电路控制板3与过渡板2组成的部件轻薄,厚度减小,增加整体的美观性。
所述过渡板2与电路控制板3通过低压注塑一体成型,且电路控制板3嵌设在过渡板2侧面。
通过低压注塑工艺将电路控制板3和过渡板2一体成型,在保证了电路控制板3与过渡板2之间的安装强度的情况下,由于电路控制板3嵌设在过渡板2上,使二者相加的厚度小于过渡板2和电路控制板3相加的厚度,或者只有过渡板2的厚度。
所述过渡板2与电致变色镜片4之间设置有双面贴5,所述过渡板2和电致变色镜片4通过双面贴5进行粘结固定,双面贴5直接将电致变色镜片4与过渡板2固定一起,使二者成为一体。
所述后壳1、过渡板2和电路控制板3安装成型的后视镜外表面套设有护套6,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电致变色镜片4的作用。
所述后壳1固定安装有底座7,所述底座7还安装有支架9,所述支架9与底座7之间设置有弹簧圈8,所述支架9通过弹簧圈8与球头与底座7进行连接,所述支架9一侧安装有线束10。
线束10为电路控制板3和电致变色镜片4进行供电,底座7上板部分为半球状,支架9端部的球头可以在底座7内转动,最后将感弹簧圈8套设在半球外实现固定,安装完毕后,可以施加一定的使后视镜进行角度调节。
所述电致变色镜片4靠近过渡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触点11,所述电路控制板3靠近电致变色镜片4的一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电极触点11适配的第二电极触点12,且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1和第二电极触点12接触电性连接;通过第一电极触点11与第二电极触点12接触,对电致变色镜片4进行供电控制,由于过渡板2和电致变色镜片4是通过双面贴5进行连接的,相应的双面贴5可以预留第一电极触点11和第二电极触点12接触的缺口,从而方便二者进行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还公开一种装有防眩目后视镜的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1),所述后壳(1)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过渡板(2),所述过渡板(2)的侧面嵌设有电路控制板(3),且电路控制板(3)与过渡板(2)一体成型,所述过渡板(2)的与电路控制板(3)同向的侧面固定设置电致变色镜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2)与电路控制板(3)通过低压注塑一体成型,且电路控制板(3)嵌设在过渡板(2)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2)与电致变色镜片(4)之间设置有双面贴(5),所述过渡板(2)和电致变色镜片(4)通过双面贴(5)进行粘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过渡板(2)和电路控制板(3)安装成型的后视镜外表面套设有护套(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固定安装有底座(7),所述底座(7)还安装有支架(9),所述支架(9)与底座(7)之间设置有弹簧圈(8),所述支架(9)通过弹簧圈(8)与球头与底座(7)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一侧安装有线束(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镜片(4)靠近过渡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触点(11),所述电路控制板(3)靠近电致变色镜片(4)的一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电极触点(11)适配的第二电极触点(12),且所述第一电极触点(11)和第二电极触点(12)接触电性连接。
8.一种装有防眩目后视镜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眩目后视镜。
CN202223022607.9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Active CN218892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607.9U CN21889250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607.9U CN21889250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2501U true CN218892501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1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2607.9U Active CN21889250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2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9278B2 (e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218892501U (zh) 一种防眩目内后视镜及装有该内后视镜的车辆
CN208424450U (zh) 一种带有保护壳的手机
CN102729897B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镜片调节机构
CN111332202A (zh) 一种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安装结构
JP2002211315A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CN215204671U (zh) 一种车用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系统
CN211032373U (zh) 无边框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CN210881919U (zh) 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CN210062824U (zh) 能自动调节角度的防眩目内后视镜
CN211943121U (zh) 一种车内后视镜和汽车
CN202986968U (zh) 一种电子防眩内后视镜用连接轴及汽车
CN219544633U (zh) 一种安装简便的内后视镜
CN218505750U (zh) 一种转向灯一体化设计的汽车外后视镜
CN217030978U (zh) 一种可调发光角度的射灯
CN117141361A (zh) 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及汽车
CN205523969U (zh) 一种汽车内部的多功能后视镜
CN213118942U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灯具
CN220682253U (zh) 一种车用后视镜led背光
CN221162470U (zh) 一种车门把手灯
CN210398758U (zh) 一种改良式导光型转向灯结构
CN210760485U (zh) 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CN220930933U (zh) 一种柔光灯
CN211731219U (zh) 一种新型的手动放炫目内后视镜镜片包边形式
CN215042461U (zh) 一种汽车窄边框内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