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9997U - 一种淬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淬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9997U
CN218879997U CN202223009708.2U CN202223009708U CN218879997U CN 218879997 U CN218879997 U CN 218879997U CN 202223009708 U CN202223009708 U CN 202223009708U CN 218879997 U CN218879997 U CN 218879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gear
fixedly connected
rod
que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97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丛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xian New District Xinto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0097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9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9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9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淬火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侧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冷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冷却槽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定位机构,所述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的旋转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运转的控制机构,通过设有升降机构,有利于可自动将淬火后的齿轮移动到冷却槽内部进行冷却,操作简单方便,全自动进行,通过定位机构,便于对齿轮进行上下移动和旋转,使得齿轮可以进行更全面的淬火。

Description

一种淬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淬火机。
背景技术
齿轮是许多机械设备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加工质量的优劣对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巨大,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齿轮加工处理,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包括:锻造制坯、淬火、车削加工、滚、插齿、剃齿等等,齿轮的淬火能够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齿轮的淬火需要使用到淬火机进行淬火,淬火机主要由载物台、电磁线圈和冷却组件组成,具有淬火速度快,对齿轮淬火效果好的优点。
常见的淬火机在进行淬火时通过都是通过将齿轮用钳子移动到载物台上,直接进行淬火处理,过程十分的麻烦,而且将齿轮直接放置在载物台上,齿轮的一个面会与载物台直接接触,导致对齿轮的一个并不能进行淬火,使得齿轮的淬火不全面,需要工人使用钳子翻转齿轮再次进行淬火,整个过程十分复杂。
常见的淬火机在进行淬火时齿轮通常都是不动的,没有对齿轮进行旋转,使得齿轮的淬火效果不好,达不到齿轮淬火的要求,需要进行多次淬火,增加了操作的工序流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常见的淬火机在进行淬火后,需要快速进行冷却,这就需要工人快速使用钳子夹住齿轮,将齿轮移动到冷却槽中进行冷却,由于齿轮刚刚进行淬火,导致齿轮表面的温度特别高,工人不便使用钳子夹住齿轮进行移动,操作十分不便,不利于冷却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淬火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淬火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侧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冷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冷却槽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定位机构,所述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的旋转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运转的控制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侧面上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升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往复丝杆的上端贯穿连接板和支撑板部分外壁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板远离升降槽侧面上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槽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旋转槽,所述固定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所述双头螺纹杆的一端贯穿两个连接杆和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电磁线圈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块相对的侧面上,所述冷却槽内部设置有冷水。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槽的下端与冷却槽连通,所述往复丝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结构设置,所述旋转槽设置在固定环靠近另一固定环侧面的正中央,所述双头螺纹杆与两个连接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环位于电磁线圈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冷却槽底部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二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位于电磁线圈的正中心,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处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上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套设有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第四锥齿轮和电机之间,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升降机构,有利于可以自动将淬火后的齿轮直接移动到冷却槽内部进行冷却,无需人工使用钳子搬运淬火后的齿轮,操作简单方便,全自动进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定位机构,有利于可以将齿轮进行固定,便于对齿轮进行上下移动和旋转,使得齿轮可以进行更全面的淬火,使得淬火的更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旋转机构,有利于实现齿轮在淬火时可以旋转实现,使得齿轮淬火的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控制机构,有利于用一个动力源控制多个机构的运转,节约了其他动力源的使用,使得淬火工序更好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固定环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101、冷却槽;2、支撑块;3、电磁线圈;4、支撑板;5、升降机构;501、升降槽;502、往复丝杆;503、连接板;504、第一锥齿轮;6、定位机构;601、连接杆;602、固定槽;603、双头螺纹杆;604、固定环;605、旋转槽;7、旋转机构;701、旋转杆;702、第二锥齿轮;8、控制机构;801、电动伸缩杆;802、支撑杆;803、支撑台;804、电机;805、转动杆;806、第三锥齿轮;807、第四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淬火机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淬火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槽101,底座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2,两个支撑块2侧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3,冷却槽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升降的升降机构5,冷却槽10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定位机构6,冷却槽10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的旋转机构7,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5和旋转机构7运转的控制机构8,通过升降机构5、定位机构6、旋转机构7和控制机构8的设置,自动实现齿轮的淬火和冷却,无需人工操作,使得齿轮淬火的更加全面,便于整个流程的进行;
升降机构5包括设置在支撑板4侧面上的升降槽501,升降槽50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502,升降槽50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03,往复丝杆502的上端贯穿连接板503和支撑板4部分外壁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04,通过升降机构5的设置,可以自动移动齿轮,将淬火后的齿轮移动到冷却槽101内部进行冷却,无需人工移动,简单方便;
定位机构6包括设置在连接板503远离升降槽501侧面上的固定槽602,固定槽60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601,每个连接杆601远离固定槽6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04,每个固定环604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旋转槽605,固定槽60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603,双头螺纹杆603的一端贯穿两个连接杆601和连接板503并延伸至连接板503外侧,通过定位机构6的设置,可以将齿轮通过固定环604进行固定,便于对齿轮进行上下移动和旋转,使得齿轮的淬火效果更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块2呈L型结构设置,电磁线圈3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块2相对的侧面上,冷却槽101内部设置有冷水,齿轮在冷却槽101内部可以进行冷却操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槽501的下端与冷却槽101连通,往复丝杆502与连接板503螺纹连接,实现往复丝杆502旋转,带动连接板503和齿轮上下移动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环604呈半圆环结构设置,旋转槽605设置在固定环604靠近另一固定环604侧面的正中央,双头螺纹杆603与两个连接杆601螺纹连接,两个固定环604位于电磁线圈3的内侧,便于对齿轮进行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旋转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冷却槽101底部的旋转杆701,旋转杆701的外壁套设有第二锥齿轮702,通过旋转机构7的设置,可以将齿轮进行旋转,使得齿轮的淬火效果更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旋转杆701位于电磁线圈3的正中心,第二锥齿轮702与第一锥齿轮504处于同一高度,便于控制机构8控制第一锥齿轮504和第二锥齿轮702旋转。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上的电动伸缩杆801,电动伸缩杆8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02,支撑杆8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803,支撑台803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804,电机80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05,转动杆805外壁套设有第三锥齿轮806和第四锥齿轮807,通过控制机构8的设置,可以利用电动伸缩杆801带动转动杆805移动,实现对升降机构5和旋转机构7运转的控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锥齿轮806位于第四锥齿轮807和电机804之间,第三锥齿轮806与第四锥齿轮807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锥齿轮702和第一锥齿轮504之间的距离,移动转动杆805可以实现改变对升降机构5和旋转机构7运转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齿轮套设在旋转杆701上并移动齿轮到与固定环604上的旋转槽605水平位置,旋转双头螺纹杆603,由于双头螺纹杆603和连接杆601螺纹连接,实现连接杆601相对运动,带动固定环604移动,实现对齿轮的固定,使得齿轮进行旋转槽605内部,启动电动伸缩杆801,使得支撑杆802带动支撑台803和电机804向右移动,实现转动杆805和第四锥齿轮807向右移动,使得第四锥齿轮807和第二锥齿轮702啮合,启动电机804,通过转动杆805,带动旋转杆701旋转,实现齿轮的旋转,并给电磁线圈3通电,对齿轮进行淬火;
齿轮淬火结束后,启动电动伸缩杆801,使得支撑杆802带动支撑台803和电机804向左移动,实现转动杆805和第三锥齿轮806向右移动,使得第三锥齿轮806和第一锥齿轮504啮合,电机804旋转通过转动杆805,带动往复丝杆502旋转,由于往复丝杆502与连接板503螺纹连接,实现连接板503、固定环604和齿轮向下移动,并进入冷却槽101内部,实现对齿轮的冷却。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淬火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冷却槽(10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2),两个所述支撑块(2)侧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3),所述冷却槽(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冷却槽(10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定位机构(6),所述冷却槽(10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齿轮的旋转机构(7),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5)和旋转机构(7)运转的控制机构(8);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设置在支撑板(4)侧面上的升降槽(501),所述升降槽(50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502),所述升降槽(50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03),所述往复丝杆(502)的上端贯穿连接板(503)和支撑板(4)部分外壁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04);
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设置在连接板(503)远离升降槽(501)侧面上的固定槽(602),所述固定槽(60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601),每个所述连接杆(601)远离固定槽(6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04),每个所述固定环(604)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旋转槽(605),所述固定槽(60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603),所述双头螺纹杆(603)的一端贯穿两个连接杆(601)和连接板(503)并延伸至连接板(50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电磁线圈(3)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块(2)相对的侧面上,所述冷却槽(101)内部设置有冷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501)的下端与冷却槽(101)连通,所述往复丝杆(502)与连接板(50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04)呈半圆环结构设置,所述旋转槽(605)设置在固定环(604)靠近另一固定环(604)侧面的正中央,所述双头螺纹杆(603)与两个连接杆(601)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环(604)位于电磁线圈(3)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冷却槽(101)底部的旋转杆(701),所述旋转杆(701)的外壁套设有第二锥齿轮(7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01)位于电磁线圈(3)的正中心,所述第二锥齿轮(702)与第一锥齿轮(504)处于同一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上的电动伸缩杆(801),所述电动伸缩杆(8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02),所述支撑杆(8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803),所述支撑台(803)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804),所述电机(80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05),所述转动杆(805)外壁套设有第三锥齿轮(806)和第四锥齿轮(8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齿轮(806)位于第四锥齿轮(807)和电机(804)之间,所述第三锥齿轮(806)与第四锥齿轮(807)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锥齿轮(702)和第一锥齿轮(504)之间的距离。
CN202223009708.2U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淬火机 Active CN218879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9708.2U CN218879997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淬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9708.2U CN218879997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淬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9997U true CN218879997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39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9708.2U Active CN218879997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淬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9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9943A (zh) 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CN218879997U (zh) 一种淬火机
CN214979662U (zh)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刀头冷却装置
CN211439432U (zh) 一种循环冷却式智能制造用加工设备
CN111922394A (zh) 一种底面不平整的异形零件铣加工装置
CN115625532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铝制配件加工用组合加工设备
CN212399060U (zh) 加工焊接板的坡口机
CN212704603U (zh) 一种底面不平整的异形零件铣加工装置
CN209614109U (zh) 一种特大型轴承保持架支柱铆合数控电铆机
CN209334584U (zh) 一种数控冲床用送料机
CN112828363A (zh) 一种基座回转式铣平机
CN112792709A (zh) 一种模具弧形槽抛光装置
CN216663155U (zh) 一种齿圈高频感应淬火装置
CN219853361U (zh) 一种铣孔用新型轴座固定装置
CN219542286U (zh)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cnc加工中心
CN216370319U (zh) 一种新型智能数控龙门铣床
CN220887617U (zh) 一种模具钢表面的旋转热处理装置
CN116871827B (zh) 一种模具钢加工工艺
CN220217547U (zh) 一种高精度转轴切削机
CN210849072U (zh) 一种水箱铝芯体压装工艺系统
CN212192422U (zh) 一种齿轮双端面同步去毛刺装置
CN22102086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位台
CN219901464U (zh) 一种多角度打磨装置
CN212525444U (zh) 一种短应力轧机导卫横梁调整装置
CN218252403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支架连续冲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0

Address after: 710000 Yongle Industrial Park, Jinghe New Town, Xixian New District,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Xixian New District Xintong Heat Trea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678000 Cross border E-commerce Industrial Park, Tai'an Community, Xiufeng Community, Tengyue Town, Tengchong City, Baoshan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 Cong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