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7506U -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7506U
CN218877506U CN202222975326.9U CN202222975326U CN218877506U CN 218877506 U CN218877506 U CN 218877506U CN 202222975326 U CN202222975326 U CN 202222975326U CN 218877506 U CN218877506 U CN 218877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longeron
base
sloping
obli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53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峰
朱姻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a Maritime Museum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a Maritime Museu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a Maritime Museum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a Maritime Museum
Priority to CN2022229753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7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7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7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具体涉及船舶领域领域,包括外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第一纵梁、第一斜梁、第二斜梁、第二纵梁、第一竖梁、第一横梁、第三纵梁、第一基座、第二竖梁、第四纵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期使用者对木船进行修复并进行加固时,首先使用者可以将第一纵梁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将第一竖梁安装在第一纵梁的中部下方,随后使用者将第二纵梁的中部安装在第一纵梁的底部,随后使用者将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按照V型连接,随后将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安装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中间,安装完毕后可以增强外壳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木船,指木制的船,通常用橹、桨等行驶,既指用木材作为船体结构主要材料的船,也指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仅在板材连接处采用金属材料的船舶,当木船长时间在水面进行行驶后,会导致木船的木质结构受到损害,所以需要定时为船体进行修复加固;
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4776398U)公开了一种船舶加固结构,属于船舶领域,其包括用于设置于壳体内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横杆、纵杆、斜杆,横杆设置于壳体内且横杆的两端与壳体相对的两内侧壁连接,横杆垂直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纵杆垂直设置于横杆的下方,纵杆的顶端与横杆连接,纵杆的底端用于连接壳体的内底壁;斜杆设置于两个且位于纵杆的两侧,斜杆的顶端与纵杆的顶端连接,斜杆的底端用于连接于壳体的内底壁,斜杆自上而下向远离纵杆的方向倾斜。横杆、纵杆、斜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通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将壳体加强。本申请具有增强壳体强度的效果。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木船在后期进行修复时,当木船修复完毕投入正常使用时,因大多木船因材质为木制在后期水面行驶时,受到水面水浪的冲击力与压力会导致船舱受到冲击,若船舱坚固程度不够,或没有对船舱进行加固的机构,会导致船舱的底部因水浪的冲击造成破坏,增加了修复人员的工作任务;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包括外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第一纵梁、第一斜梁、第二斜梁、第二纵梁、第一竖梁、第一横梁、第三纵梁、第一基座、第二竖梁、第四纵梁。
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梁,所述第一斜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三纵梁,所述第三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梁,所述第二竖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纵梁。
优选的,所述加强机构还包括第二基座、第二横梁、第三斜梁、第三基座、第四斜梁、第四基座和钢筋,所述第四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四纵梁的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三斜梁,所述第三斜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基座,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后端活动连接有第四斜梁,所述第四斜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基座,所述第一纵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船舱,所述外壳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船尾。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贯穿连接有丝杆。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前端活动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座。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与船舱之间为卡合连接,且船舱与船尾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船尾通过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与加强机构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之间为卡合连接,且第二斜梁与第一纵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二斜梁和第一斜梁与第二纵梁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斜梁与第四斜梁均由第四纵梁贯穿连接,且第三斜梁与第三基座为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通过第一纵梁、第一斜梁、第二斜梁、第二纵梁、第一竖梁、第一横梁、第三纵梁、第一基座、第二竖梁、第四纵梁、第二基座、第二横梁、第三斜梁、第三基座、第四斜梁、第四基座和钢筋之间的关系,在后期使用者对木船进行修复时,首先使用者将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将第一竖梁安装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中部进行连接,随后使用者将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按照V型连接,随后将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安装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的中间,安装完毕后可以增强外壳体的稳定性,随后使用者将第一横梁安装在第一纵梁的中部一侧,随后使用者将第二横梁安装在第二纵梁的前端一侧,随后使用者将第三斜梁与第四斜梁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中部的前端和后端,随后使用者将第四纵梁贯穿第三斜梁和第四斜梁的顶部以及第二横梁的中部,并通过第四纵梁尾部的第二基座与船尾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将第三纵梁贯穿与第一横梁的中部并通过尾部的第一基座与船尾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将第二竖梁的首位分别固定与第一横梁与第四纵梁的中部,随后使用者分别通过第三斜梁与第四斜梁底部的第三基座和第四基座与船舱的底部进行固定,当安装完毕后可以对外壳体、船舱与船尾进行加固。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卡座、丝杆和螺帽之间的关系,在后期对木船进行修复并对船体进行加固时,可以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套接在第三斜梁与第四斜梁和第二横梁的交接处,随后使用者将丝杆穿过第一壳体的孔洞,随后使用者将螺帽套接在丝杆上随后使用者转动螺帽使得螺帽在丝杆上进行旋转前进,并对第一壳体进行挤压,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卡合更为紧凑,对第三斜梁与第四斜梁和第三斜梁的交接处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外壳体;2、船舱;3、船尾;4、加强机构;401、第一纵梁;402、第一斜梁;403、第二斜梁;404、第二纵梁;405、第一竖梁;406、第一横梁;407、第三纵梁;408、第一基座;409、第二竖梁;410、第四纵梁;411、第二基座;412、第二横梁;413、第三斜梁;414、第三基座;415、第四斜梁;416、第四基座;417、钢筋;5、第一壳体;6、第二壳体;7、卡座;8、丝杆;9、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包括外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机构4,加强机构4包括第一纵梁401、第一斜梁402、第二斜梁403、第二纵梁404、第一竖梁405、第一横梁406、第三纵梁407、第一基座408、第二竖梁409、第四纵梁410。
其中:第一纵梁401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梁402,第一斜梁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梁403,第一纵梁401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梁405,第一竖梁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404,第一纵梁401的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406,第一横梁406的中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三纵梁407,第三纵梁40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408,第一横梁406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梁409,第二竖梁4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纵梁410。
实施例二
在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下面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介绍,详细见下文描述:
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强机构4还包括第二基座411、第二横梁412、第三斜梁413、第三基座414、第四斜梁415、第四基座416和钢筋417,第四纵梁41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411,第四纵梁410的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412,第二横梁412的中部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三斜梁413,第三斜梁4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基座414,第二横梁412的中部后端活动连接有第四斜梁415,第四斜梁4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基座416,第一纵梁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417;进一步的,其中第一纵梁401内部的钢筋417设置有两根。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船舱2,外壳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船尾3;进一步的,外壳体1、船舱2和船尾3的材料均为木质材料。
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壳体6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壳体5,第一壳体5的前端贯穿连接有丝杆8;进一步的,在后期的工作时可以通过丝杆8贯穿第一壳体5使得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进行卡合。
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丝杆8的前端活动连接有螺帽9,螺帽9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座7;进一步的,通过螺帽9与丝杆8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后期工作时可以转动螺帽9在丝杆8上进行螺旋升降。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壳体1与船舱2之间为卡合连接,且船舱2与船尾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船尾3通过第一基座408和第二基座411与加强机构4进行连接;进一步的,其中第一基座408和第二基座411的材质沦为铝合金材质。
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斜梁402与第二斜梁403之间为卡合连接,且第二斜梁403与第一纵梁4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二斜梁403和第一斜梁402与第二纵梁40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后期工作时通过第一斜梁402和第二斜梁403为第一纵梁401增加稳定性。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斜梁413与第四斜梁415均由第四纵梁410贯穿连接,且第三斜梁413与第三基座414为卡合连接;进一步的,通过第三斜梁413和第三基座414与第四纵梁410之间的关系,在后期进行工作时通过第三斜梁413和第三基座414对第四纵梁410进行支撑。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装置在后期的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在需要进行修复的木船的船体,其中使用者首先将外壳体1、船舱2和船尾3进行修复并进行拼接相连,随后使用者可以在船舱2的内部安装加强机构4对外壳体1船舱2和船尾3进行加固,其中使用者首先将第一纵梁401安装在船舱2的内壁,随后使用者在第一纵梁401的中部下方拼接安装第一竖梁405,随后使用者在第一竖梁405的底部安装第二纵梁404,随后使用者将第一斜梁402与第二斜梁403按照V型进行安装,随后使用者将安装完毕的第一斜梁402与第二斜梁403安装在第一纵梁401与第二纵梁404的中间,随后使用者将第一横梁406安装在第一纵梁401中部与第一竖梁405的连接处,随后使用者将第三纵梁407贯穿连接在第一横梁406的中部,并使得第三纵梁407与第一横梁406的中部进行重合,随后使用者通过第三纵梁407后端的第一基座408与船尾3进行连接,随后使用者将第二竖梁409的顶部与第一横梁406的中部下方进行连接,随后使用者将第二横梁412安装在第二纵梁404的前端一侧,随后使用者将第三斜梁413与第四斜梁415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412中部的前端和后端,随后使用者将第四纵梁410贯穿第三斜梁413和第四斜梁415的顶部以及第二横梁412的中部,并通过第四纵梁410尾部的第二基座411与船尾3进行固定,随后使用者分别将第三斜梁413与第四斜梁415与底部的第三基座414和第四基座416进行连接并与船舱2的底部进行固定相连,随后使用者将第二竖梁409的底部与第四纵梁410的中部上方进行连接,随后使用者将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套接在第三斜梁413与第四斜梁415和第二横梁412的交接处并进行卡合,随后使用者将丝杆8穿过第一壳体5的孔洞,随后使用者将螺帽9套接在丝杆8上随后使用者旋转螺帽9并在丝杆8上进行旋转前进,随后使用者通过旋转螺帽9对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进行进一步的卡合,使得第三斜梁413与第四斜梁415和第二横梁412的交接处连接更为紧密,这就是该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的工作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包括外壳体(1)和第二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机构(4),所述加强机构(4)包括第一纵梁(401)、第一斜梁(402)、第二斜梁(403)、第二纵梁(404)、第一竖梁(405)、第一横梁(406)、第三纵梁(407)、第一基座(408)、第二竖梁(409)、第四纵梁(410);
所述第一纵梁(401)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梁(402),所述第一斜梁(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梁(403),所述第一纵梁(401)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梁(405),所述第一竖梁(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404),所述第一纵梁(401)的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406),所述第一横梁(406)的中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三纵梁(407),所述第三纵梁(40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408),所述第一横梁(406)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梁(409),所述第二竖梁(4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纵梁(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4)还包括第二基座(411)、第二横梁(412)、第三斜梁(413)、第三基座(414)、第四斜梁(415)、第四基座(416)和钢筋(417),所述第四纵梁(41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411),所述第四纵梁(410)的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412),所述第二横梁(412)的中部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三斜梁(413),所述第三斜梁(4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基座(414),所述第二横梁(412)的中部后端活动连接有第四斜梁(415),所述第四斜梁(4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基座(416),所述第一纵梁(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4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船舱(2),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船尾(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6)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5)的前端贯穿连接有丝杆(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的前端活动连接有螺帽(9),所述螺帽(9)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座(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与船舱(2)之间为卡合连接,且船舱(2)与船尾(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船尾(3)通过第一基座(408)和第二基座(411)与加强机构(4)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梁(402)与第二斜梁(403)之间为卡合连接,且第二斜梁(403)与第一纵梁(4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二斜梁(403)和第一斜梁(402)与第二纵梁(40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梁(413)与第四斜梁(415)均由第四纵梁(410)贯穿连接,且第三斜梁(413)与第三基座(414)为卡合连接。
CN202222975326.9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Active CN218877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5326.9U CN218877506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5326.9U CN218877506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7506U true CN218877506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6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5326.9U Active CN218877506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75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6469A (zh) * 2023-09-26 2023-12-19 南通海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加固型防腐蚀的船舶钢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6469A (zh) * 2023-09-26 2023-12-19 南通海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加固型防腐蚀的船舶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77506U (zh) 一种木船修复的船体加固结构
CN108562421B (zh) 一种小水线面双体船弯扭联合极限强度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CN101804849B (zh) 用于海上油气开发的半潜式平台的建造方案
CN2897578Y (zh) 铝合金船整体翻身架
CN207525601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拼装的漂浮施工装置
CN205396446U (zh) A字型救助艇艇架
CN211167281U (zh) 一种高冰级下大型lng船舷侧及舭部结构
CN109533196A (zh) 一种船体钢结构铰链式安装方法
CN108639249A (zh) 浮力式单点系泊系统
CN216887118U (zh) 一种船舶主甲板栏杆规范化安装工装
CN201037231Y (zh) 一种游艇码头(浮桥)
CN216546599U (zh) 一种用于近海岩土工程船载勘察装备的吊放装置
CN1319533A (zh) 船舶艉总段在船坞内的二次定位装置
CN205147687U (zh) 马板
CN212267797U (zh) 一种船坞内船舶快速下水系统
AU621567B2 (en) Yacht-hull
CN220842918U (zh) 一种沉船打捞浮箱及其连接结构
CN111678650A (zh) 一种用于单壳体燃料舱大舱密性检测的支撑方法
CN112478102B (zh) 船舶浮修用悬空脚手架组件
CN218141993U (zh) 一种适用于平衡锚的新型锚架
CN111590257B (zh) 一种集装箱船抗扭箱定位防倾倒组合工装
CN216638618U (zh) 一种适用于重型薄壁模块吊装作业的吊梁
CN215399173U (zh) 一种改进型的双体水翼船
CN213354791U (zh) 一种船舶舱口围区域护栏工装
CN116902130B (zh) 用于pctc船船舱加固的甲板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