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3604U - 一种热锻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锻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3604U
CN218873604U CN202222962720.9U CN202222962720U CN218873604U CN 218873604 U CN218873604 U CN 218873604U CN 202222962720 U CN202222962720 U CN 202222962720U CN 218873604 U CN218873604 U CN 218873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late
frame
hot forging
spar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27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云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An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gch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gch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gch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27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3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3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3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锻用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插接杆,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面设有围框,所述插接杆贯穿在围框内,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可滑动的连接有导热板。该热锻用模具,通过散热板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再经过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内,使得更便于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冷却,进而缩短了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可防止工件难以冷却出现耗费操作人员取放时间的情况,加快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锻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锻用模具。
背景技术
热锻工艺在标准件成型方面具有十分广泛应用,热锻具有诸多优点:1、减少金属的变形抗力,因而减少坏料变形所需的锻压力,使锻压设备吨位大为减少,2、改变钢锭的铸态结构,在热锻过程中经过再结晶,粗大的铸态组织变成细小晶粒的新组织,并减少铸态结构的缺陷,提高钢的机械性能,3、提高钢的塑性,这对一些低温时较脆难以锻压的高合金钢尤为重要,对于普通锻件以及后续做表面机加工的锻件,表面少许磕碰伤是允许的,而精锻形成的锻件,对尺寸和精度要求很高,因此,不能出现任何精度高度,同时,模具长时间使用后,也容易造成精度下降。
现有技术的模具由于难以进行散热,导致耗费较多冷却时间,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锻用模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锻用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插接杆,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面设有围框,所述插接杆贯穿在围框内,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可滑动的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侧面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可滑动的连接在围框内,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安装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的外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贯穿连接孔内的一端传入导热板内,所述散热框的外侧面开设有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为圆形插接孔,连接孔的尺寸与固定销的尺寸相适配,围框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槽。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固定销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销与导热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围框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连接块为方行滑块,连接块与围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围框的数量为两组,围框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形辅助孔,圆形辅助孔的尺寸与插接杆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销、导热板和散热板的数量均为四组,固定销由四十五号钢材料制作而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锻用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热锻用模具,通过散热板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再经过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内,使得更便于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冷却,进而缩短了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可防止工件难以冷却出现耗费操作人员取放时间的情况,加快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2、该热锻用模具,通过操纵插接杆插入围框内,再操纵围框沿着插接杆向下移动,使得围框向下移动将连接块滑入其内部,进而更便于操作人员对该装置内零部件进行拆装,可防止该装置安装过程中出现零部件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能够使零部件对该装置移动轨迹进行引导,加快了操作人员组装该装置的速度,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使用效果。
3、该热锻用模具,通过操纵固定销穿过连接孔插入导热板内,再顺时针旋转固定销将导热板固定在散热框内,使得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稳固,进而可防止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零部件出现松动现象对该装置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更便于操作人员操纵零部件对该装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均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连接块;3、插接杆;4、围框;5、连接板;6、导热板;7、散热板;8、散热框;9、连接孔;10、固定销;11、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锻用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块2,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插接杆3,操纵插接杆3插入围框4内,再操纵围框4沿着插接杆3向下移动,使得围框4向下移动将连接块2滑入其内部,进而更便于操作人员对该装置内零部件进行拆装,可防止该装置安装过程中出现零部件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能够使零部件对该装置移动轨迹进行引导,加快了操作人员组装该装置的速度,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使用效果,连接块2的外侧面设有围框4,插接杆3贯穿在围框4内,底板1的外表面安装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内部可滑动的连接有导热板6,导热板6的内侧面安装有散热板7,散热板7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6,再经过导热板6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8内,使得更便于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冷却,进而缩短了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可防止工件难以冷却出现耗费操作人员取放时间的情况,加快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散热板7可滑动的连接在围框4内,连接板5的外侧面安装有散热框8,散热框8的外侧面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10,操纵固定销10穿过连接孔9插入导热板6内,再顺时针旋转固定销10将导热板固定在散热框8内,使得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稳固,进而可防止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零部件出现松动现象对该装置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更便于操作人员操纵零部件对该装置进行固定,固定销10贯穿连接孔9内的一端传入导热板6内,散热框8的外侧面开设有散热槽11。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因此在导热板6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固定销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销10与导热板6螺纹连接,连接孔9为圆形插接孔,连接孔9的尺寸与固定销10的尺寸相适配,围框4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槽,围框4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连接块2为方行滑块,连接块2与围框4滑动连接,围框4的数量为两组,围框4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形辅助孔,圆形辅助孔的尺寸与插接杆3的尺寸相适配,固定销10、导热板6和散热板7的数量均为四组,固定销10由四十五号钢材料制作而成,防止零部件出现松动,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在使用时,操纵插接杆3插入围框4内,操纵围框4沿着插接杆3向下移动,围框4向下移动将连接块2滑入其内部,待工件锻造结束后,操纵导热板6沿着连接板5向内移动,导热板6向内移动带动散热板7向内移动,散热板7向内移动沿着围框4滑入,操纵固定销10穿过连接孔9插入导热板6内,再顺时针旋转固定销10将导热板固定在散热框8内,散热板7将围框4的热量吸收并传递至导热板6,再经过空气进入散热槽11内将导热板6吸收的热量带走。
综上所述,该热锻用模具,通过散热板7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6,再经过导热板6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框8内,使得更便于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冷却,进而缩短了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可防止工件难以冷却出现耗费操作人员取放时间的情况,加快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对工件进行冷却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该热锻用模具,通过操纵插接杆3插入围框4内,再操纵围框4沿着插接杆3向下移动,使得围框4向下移动将连接块2滑入其内部,进而更便于操作人员对该装置内零部件进行拆装,可防止该装置安装过程中出现零部件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能够使零部件对该装置移动轨迹进行引导,加快了操作人员组装该装置的速度,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使用效果。
该热锻用模具,通过操纵固定销10穿过连接孔9插入导热板6内,再顺时针旋转固定销10将导热板固定在散热框8内,使得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稳固,进而可防止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零部件出现松动现象对该装置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更便于操作人员操纵零部件对该装置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热锻用模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插接杆(3),所述连接块(2)的外侧面设有围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3)贯穿在围框(4)内,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安装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内部可滑动的连接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的内侧面安装有散热板(7),所述散热板(7)可滑动的连接在围框(4)内,所述连接板(5)的外侧面安装有散热框(8),所述散热框(8)的外侧面开设有连接孔(9),所述连接孔(9)的内部贯穿有固定销(10),所述固定销(10)贯穿连接孔(9)内的一端传入导热板(6)内,所述散热框(8)的外侧面开设有散热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锻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9)为圆形插接孔,连接孔(9)的尺寸与固定销(10)的尺寸相适配,围框(4)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锻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6)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固定销(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销(10)与导热板(6)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锻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4)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连接块(2)为方行滑块,连接块(2)与围框(4)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锻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4)的数量为两组,围框(4)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形辅助孔,圆形辅助孔的尺寸与插接杆(3)的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锻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10)、导热板(6)和散热板(7)的数量均为四组,固定销(10)由四十五号钢材料制作而成。
CN202222962720.9U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热锻用模具 Active CN218873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2720.9U CN21887360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热锻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2720.9U CN21887360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热锻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3604U true CN218873604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2720.9U Active CN218873604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热锻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3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8350B (zh) 一种圆钢铸造钢模支架装置及其应用
CN218873604U (zh) 一种热锻用模具
EP3191240B1 (en) Cooling device for ingot molds adapted to produce ingots and bars of precious metal
CN114850447B (zh) 一种低压铸造装置
CN213288395U (zh) 一种家电零件用具有冷却机构的高速冲压模具
CN2149776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压铸装置
CN211276119U (zh) 一种电箱钣金冲孔模具
CN209647360U (zh) 一种用于铝型材电子散热器加工的冲孔模具
CN203664626U (zh) 一种发动机支架铝合金压铸模具
CN111558707A (zh) 一种铸造模具专用工装
CN211028048U (zh) 一种模具箱体的压铸模具
CN216150843U (zh) 一种钛合金壳体的成型模具
CN217070618U (zh) 一种锻件加工用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
CN212191402U (zh) 一种半孔加工专用工装
CN214556909U (zh) 一种高精度翅片成型冲压装置
CN218964007U (zh) 一种金属锂生产用浇铸装置
CN211218631U (zh) 一种压铸机锁模机构
CN212945397U (zh) 一种铸造模具专用工装
CN215614989U (zh) 商用车轮毂低压模具
CN220407009U (zh) 一种用于硬质合金棒材的成型模具
CN217315833U (zh) 真空泵油箱支架模具
CN214442926U (zh) 具有浮动式底模及合模导向装置的热作类压铸模具
CN217777900U (zh) 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热压铸成型模具
CN219402165U (zh) 一种摩托车开关按钮铆接加工装置
CN216175461U (zh) 一种用于金属压铸件的热整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9

Address after: 213341 Hou He Fei Tang Village, Xinshan Village Committee, Shezhu Town,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yang An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51 Tongyi village, Linpu Tow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Xingchi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