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2388U -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72388U CN218872388U CN202222896175.8U CN202222896175U CN218872388U CN 218872388 U CN218872388 U CN 218872388U CN 202222896175 U CN202222896175 U CN 202222896175U CN 218872388 U CN218872388 U CN 2188723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rotation
- wall
- operation panel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左侧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右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壁与第一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筒的内腔防止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珠。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台,能够固定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通过驱动组件,能够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通过转筒内的圆珠,能够将原材料进行打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研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研磨是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研磨方法一般可分为湿研、干研和半干研三类,现由于河沙禁采、天然资源短缺,机制砂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已经逐渐代替天然砂用于各个行业,而机制砂的形成是通过研磨装置将对石子进行研磨成沙粒状,机制砂可用于建筑、铁路、公路、水利、化工等各大领域,已经逐渐代替天然砂用于各个行业。
现有的研磨装置包括转筒、电机、圆珠、进料口、出料口等组成,该装置中圆珠放置在转筒内腔,利用电机带动转筒转动,在转筒的转动过程中利用圆珠对原材料进行研磨,该研磨装置通过进料口将原材料放置转筒内,通过电机带动转筒进行转动,然后通过转筒内的圆珠对其进行研磨,最后通过出料口进行流出,该研磨装置虽然可以对原材料起到很好的打磨效果,但是在进料和研磨后出料时都需要进行启停电机,长时间反复使用容易导致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在出料时,需要将转筒内的所有东西都倒出后才能进行出料,而有些研磨未达标的需要放进去进行再次的研磨,降低生产效率,因此,现提出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左侧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右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壁与第一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筒的内腔防止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珠。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一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棘轮,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棘爪,所述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棘爪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圆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丝杆。
优选的,所述转筒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转筒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方形漏斗,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投料框。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传送口,所述传送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操作台的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表面搭接有同一个皮带,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跟随主动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能够转动棘轮,通过棘轮,能够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棘爪,能够使转盘固定在指定的位置,通过螺纹丝杆,能够使棘爪进行翘起,从而使转盘固定在指定的位置,通过弹簧,能够使棘爪进行复位,通过固定座,能够固定弹簧,通过转盘,能够带动转筒进行转动,通过转筒,能够使转筒内的圆珠对原材料进研磨,通过第二转动轴,能够固定转筒,通过方形漏斗,能够往转筒内进行投放原材料,且原材料在投放进去之后在转筒的转动下不宜流出,通过转筒上的孔洞,能够使原材料研磨至一定程度后通过孔洞进行甩出,通过防护壳,能够使研磨后的原材料通过出料口放置在传送带的表面,通过传送带,能够将研磨后的原材料进行收集,从而达到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筒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第一支撑座;3、第一转动轴;4、驱动组件;401、棘轮;402、底座;403、电机;404、转盘;405、转杆;406、棘爪;407、固定座;408、弹簧;409、固定杆;410、横杆;411、圆管;412、螺纹丝杆;5、第二支撑座;6、第二转动轴;7、转筒;8、方形漏斗;9、支撑杆;10、固定环;11、防护壳;12、挡板;13、投料框;14、从动轮;15、固定板;16、主动轮;17、皮带;1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2的左侧开设有转孔,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第一转动轴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4,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5,第二支撑座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7,转筒7的右侧开设有孔洞,孔洞的内壁与第一转动轴3的表面转动连接,转筒7的内腔防止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珠。
具体的,通过操作台1,能够固定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5,通过驱动组件4,能够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通过转筒7内的圆珠,能够将原材料进行打磨。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与第一转动轴3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棘轮401,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402,底座4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03,电机40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
转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404,转盘40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405,转杆40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棘爪406,转盘4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7,固定座40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408,弹簧408的底端与棘爪4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9,固定杆4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410,横杆410远离固定杆4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管411,圆管41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圆管41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丝杆412。
具体的,通过底座402,能够固定电机403,通过电机403,能够转动棘轮401,通过棘轮401,能够驱动棘爪406,通过转杆405,能够固定棘爪406,通过弹簧408,在弹簧408的作用下,能够使棘爪406紧贴棘轮401的表面,通过固定座407,能够固定弹簧408,通过棘爪406,能够带动转盘404转动,通过固定杆409,能够固定横杆410,通过横杆410,能够固定圆管411,通过圆管411,能够固定螺纹丝杆412,通过螺纹丝杆412,能够将棘爪406进行翘起。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转筒7的表面开设有孔洞,转筒7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方形漏斗8,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1,防护壳11的表面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2,防护壳11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投料框13。
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传送口,传送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4,操作台1的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5,两个固定板15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主动轮16,主动轮16和从动轮14的表面搭接有同一个皮带17,从动轮14通过皮带17跟随主动轮16转动。
操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8。
具体的,通过方形漏斗8,能够将原材料放入转筒7内,且能够在转筒7转动的同时防止原材料从漏斗漏出,通过转筒7上的孔洞,当原材料研磨至一定程度是会从孔洞进行甩出,通过防护壳11、挡板12,能够使甩出后的原材料落入至传送带的表面,通过固定环10、支撑杆9,能够固定防护壳11,通过投料框13,能够往转筒7内放至原材料,通过主动轮16和从动轮14,能够带动传送带进行运动,通过传送带,能够使研磨后的物品传送进行收集,通过支撑柱18,能够支撑起整个研磨装置。
工作原理:当该研磨装置使用时,使用者首先转动电机403,电机403带动第一转动轴3进行转动,转动轴带动棘轮401进行转动,配合在棘轮401上的棘爪406就会随之转动,从而转盘404将也会随之转动,转盘404将会带动转筒7进行转动,然后在转动圆管411上的螺纹丝杆412,螺纹丝杆412转动至指定位置时,当转盘404上的棘爪406转至螺纹丝杆412的位置时,在螺纹丝杆412的作用下将会使棘爪406翘起,使转筒7在指定的位置停下,此时方形漏斗8将会和投料框13相重合,然后在往投料框13上放入需要研磨的原料,再转动螺纹丝杆412,棘爪406在弹簧408的作用下,棘爪406的一端将会和棘轮401上的齿口相配合,从而转筒7将会随着棘轮401相转动,在转筒7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转筒7内的圆珠能够将原材料进行研磨,当将研磨的原材料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原材料将会通过转筒7上的孔洞进行甩出,在防护壳11的作用下将会准确的落在传送带的表面,然后通过转送带将研磨后的原材料进行传送收集,当研磨一段时间,转筒7内的原材料不够多时,此时转动螺纹丝杆412,再次使棘爪406进行翘起,此时方形漏斗8将会和投料框13相重合,然后再往投料框13内继续投放需要研磨的原材料,从而达到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2),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左侧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4),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5),所述第二支撑座(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所述第二转动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7),所述转筒(7)的右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壁与第一转动轴(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筒(7)的内腔防止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与第一转动轴(3)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棘轮(401),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402),所述底座(4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03),所述电机(40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404),所述转盘(40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405),所述转杆(40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棘爪(406),所述转盘(4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7),所述固定座(40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408),所述弹簧(408)的底端与棘爪(4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9),所述固定杆(4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410),所述横杆(410)远离固定杆(4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管(411),所述圆管(41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圆管(41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丝杆(4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7)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转筒(7)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方形漏斗(8),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1),所述防护壳(11)的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防护壳(11)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投料框(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传送口,所述传送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4),所述操作台(1)的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5),两个所述固定板(15)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轮(16)和从动轮(14)的表面搭接有同一个皮带(17),所述从动轮(14)通过皮带(17)跟随主动轮(16)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6175.8U CN218872388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6175.8U CN218872388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72388U true CN218872388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4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96175.8U Active CN218872388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72388U (zh) |
-
2022
- 2022-11-01 CN CN202222896175.8U patent/CN2188723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42758U (zh) | 一种化学实验用颗粒研磨装置 | |
CN215700936U (zh) | 一种间歇式喷砂机 | |
CN218872388U (zh) | 一种可持续的研磨装置 | |
CN109290934B (zh) | 一种钢球脱模后自动分离和抛光系统的处理工艺 | |
CN216322478U (zh) | 一种砂石骨料生产用破碎装置 | |
CN212601138U (zh) | 一种旋转喷砂抛光装置 | |
CN204523108U (zh) | 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砂磨装置 | |
CN118179336A (zh) | 一种调味料自动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 |
CN209395021U (zh) | 一种具有研磨功能的干混砂浆成品下料装置 | |
CN117654744A (zh) | 一种水泥杆加工的砂石破碎设备 | |
CN219725835U (zh) | 一种带有砂粒收集结构的喷砂机 | |
CN208483694U (zh) | 一种精磨机 | |
CN106378868B (zh) | 瓷砖生产用研磨装置 | |
CN103567882B (zh) | 一种口红管表面抛光设备 | |
CN212018001U (zh) | 一种轻量化研磨搅拌机 | |
CN215547334U (zh) | 端面磨床进料机构 | |
CN110370508A (zh) | 一种橡胶和塑料颗粒的分区多腔室连续式双螺旋裂解设备 | |
CN108787018A (zh) | 一种药片研磨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2791145U (zh) | 一种新型陶瓷拉西环生产加工用的原料研磨设备 | |
CN209110810U (zh) | 抛光筛分机 | |
CN217569000U (zh) | 一种球磨机钢球添加装置 | |
CN209451981U (zh) | 一种水泥生产用研磨装置 | |
CN112076822A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打磨装置 | |
CN221536858U (zh) | 一种研磨材料研磨成粉装置 | |
JPS59129656A (ja) | バレル研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6 Address after: 1403, 14th Floor, Building 3, Fuhai Center, Daliushu,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HECHUANGYE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 Zhongaotou Group, Qujiang Village, Dongshang Township, Jinggangshan City,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 343609 Patentee before: Xu Linm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