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7550U -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7550U
CN218867550U CN202223469236.9U CN202223469236U CN218867550U CN 218867550 U CN218867550 U CN 218867550U CN 202223469236 U CN202223469236 U CN 202223469236U CN 218867550 U CN218867550 U CN 218867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uckle
sliding
piece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92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松振
吴祖勇
李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Amas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Amas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Amas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Amas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92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7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卡扣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飞机头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飞机头固定件的固定组件;所述飞机头固定件包括安装部、以及用于与所述固定组件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的根部设置有定位抵靠板。本实用新型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主要解决了在使用空间极小的环境下,要求产品具备高强度的保持力又有简易固定功能的情形;该新型结构,产品不需要额外设计独立的卡扣结构来连接,极大的减少了产品使用空间的需求,同时,此结构具备极强的抗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汽车领域,需要应用到很多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可以用于传输信号和电流。现有技术中,为固定连接器,通常采用扎带将其固定于汽车或其他载体上,以实现连接器的防晃抗震效果,减少连接器因震动而连接不良现象的发生。但现有的连接器由于其本身不具有固定结构,使其在空间极小的环境下难以固定,连接器抗震效果差,保持力强度不够,使用状态下可能出现公端和母端松脱而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主要解决了在使用空间极小的环境下,要求产品具备高强度的保持力又有简易固定功能的情形。根据发明的新型结构,产品不需要额外设计独立的卡扣结构来连接,极大的减少了产品使用空间的需求,同时,此结构具备极强的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卡扣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飞机头固定件;
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飞机头固定件的固定组件;所述飞机头固定件包括安装部、以及用于与所述固定组件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的根部设置有定位抵靠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侧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和第二连接器外壁之间形成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一端为滑动插入口,另一端设置有阻挡板,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上设置有位于一对所述限位滑道之间的第一扣持固定部;
所述连接部面向第二连接器的一面设置为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面上设有与第一扣持固定部配合的第二扣持固定部,所述第一扣持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二扣持固定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引面设置有第二导引面,完成滑动连接后,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在所述飞机头固定件的滑动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扣持固定部和第二扣持固定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所述飞机头固定件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滑动面在所述第二扣持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另一侧设置有扣持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部设置为一对分别与限位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边,两个所述滑动凸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面相对的两侧外部,所述滑动凸边靠近第一滑动槽的一端具有前端面,所述前端面设置有插入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部包括中心插板、以及两个分别位于中心插板两侧的弹性片,两个弹性片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中心插柱顶端一体固定,形成箭头状结构;
所述弹性片的自由端外侧设置有便拆引导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抵靠板设置有弧形弹性板,所述定位抵靠板朝向安装部方向弯曲,所述定位抵靠板的两端向外延伸并凸出弹性片外沿,两个所述弹性片分别位于定位抵靠板长度方向两端的正下方,且所述弹性片与定位抵靠板之间形成有夹持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一连接器上连接有悬臂,在第二连接器上对称布置有一组卡扣单元,所述悬臂的两侧面对称布置有卡扣凸块,所述卡扣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连接器上的卡扣板,卡扣板的内侧面设有与卡扣凸块配合的卡扣锁块,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配过程中,卡扣凸块从卡扣锁块的下方向前移动到卡扣锁块的前方并随悬臂向上回弹,回弹后卡扣凸块的第一表面和卡扣锁块的第二表面相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第一连接器上的插接部位设有中间密封圈,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尾端均顺次连接有卡簧定位件、尾部密封件、尾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簧定位件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尾部密封件端部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尾盖内壁固定有与定位插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尾盖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卡扣相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卡扣连接,保证了连接器的稳定性;飞机头固定件连接在第二连接器上,与连接器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飞机头固定件的安装部插入汽车等需要固定部位的固定槽内,保证了连接器不晃动;因无需额外扎带等进行连接器固定,所以外观简洁、美观,并且使用简单高效;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要解决了在使用空间极小的环境下,要求产品具备高强度的保持力又有简易固定的功能的需求,根据连接有飞机头固定件的新型结构,产品不需要额外设计独立的卡扣结构来连接,极大的减少了产品使用空间的需求,同时,此结构具备极强的抗震效果;
3.本实用新型对连接器的卡扣结构进行了改进,卡扣单元采用分体对称布置的方式,有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卡扣单元出现断裂失效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对连接器的防水结构进行了改进,首先通过中间密封圈来实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处的密封性,其次,设计新型的尾部密封件和卡簧定位件,卡簧定位件用于对固定连接柱的卡簧进行限位,同时,通过尾部密封件通孔内的密封圈体,密封圈体采用截面呈波浪形的结构设计,接线柱能够穿过密封圈体,密封圈体能够回缩,且回缩后密封圈体与连接柱的线缆部位的密封效果依然较好,满足了防水连接器的防水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飞机头固定件与连接器连接关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卡扣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头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头固定件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关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头固定件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体现密封圈体的第一连接器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器;11、悬臂;111、卡扣凸块;12、中间密封圈;2、第二连接器;21、卡扣单元;211、卡扣板;212、卡扣锁块;3、飞机头固定件;31、安装部;311、中心插板;312、弹性片;3121、便拆引导部;32、连接部;321、第一滑动面;322、滑动部;3221、滑动凸边;3222、前端面;3223、插入引导面;323、第二扣持固定部;3231、第二导引面;3232、第二扣持面;324、第一滑动槽;325、扣持槽;33、定位抵靠板;34、夹持固定部;4、固定组件;41、限位板;42、顶板;43、限位滑道;431、滑动插入口;44、阻挡板;45、第一扣持固定部;451、第一导引面;452、第一扣持面;5、卡簧定位件;51、分隔板;6、尾部密封件;61、定位插孔;62、通孔;63、密封圈体;7、尾盖;71、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是应用于诸如汽车领域的连接器,连接器通常用于传输信号和电流。飞机头固定件3用于将连接器安装至诸如汽车的车身上。
参照图1,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插接配合,第二连接器2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飞机头固定件3。为方便飞机头固定件3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第二连接器2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飞机头固定件3的固定组件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连接器1外壁固定所述的飞机头固定件3。
参照图4,固定组件4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内侧连接有顶板42,顶板42和第二连接器2外壁之间形成限位滑道43,限位滑道43一端为滑动插入口431,另一端设置有阻挡板44,第二连接器2外壁上设置有位于一对限位滑道43之间的第一扣持固定部45。第一扣持固定部45设置有第一导引面451,第一导引面451有助于保证第一扣持固定部45与第二连接器2的扣持结构顺利滑过。第一导引面451为斜面或者曲面,较优选的,第一扣持固定部45内侧面设置有第一扣持面452,所述第一扣持面452为垂直面或者倒扣面,第一扣持面452有助于增加扣持效果。
参照图3,飞机头固定件3包括安装部31、以及用于与固定组件4配合的连接部32,安装部31的根部设置有定位抵靠板33。当飞机头固定件3安装至所述汽车的车身时,定位抵靠板33抵压于所述车身上,有助于提升飞机头固定件3安装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防止飞机头固定件3任意晃动而影响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的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抵靠板33倾斜向安装部31的一侧延伸。
参照图3至图6,连接部32面向第二连接器2的一面设置为第一滑动面321,第一滑动面321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滑道43滑动配合的滑动部322,第一滑动面321上设有与第一扣持固定部45配合的第二扣持固定部323。第二扣持固定部323对应于第一导引面451设置有第二导引面3231,完成滑动连接后,第一导引面451和第二导引面3231在飞机头固定件3的滑动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一扣持固定部45和第二扣持固定部323的两侧。较优选的,第二扣持固定部323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扣持面452配合的第二扣持面3232,第二扣持面3232为垂直面或者倒扣面,第二扣持面3232与第一扣持面452配合,有助于增加扣持效果。
参照图3,沿飞机头固定件3的滑动方向上,第一滑动面321在第二扣持固定部3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324,另一侧设置有扣持槽325。两侧滑动连接,中间扣持配合,该结构有助于提升飞机头固定件3与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将第二扣持固定部323设置在滑动部322的中间位置。当飞机头固定件3与连接器滑动组装时,连接器上的第一扣持固定部45滑过第一滑动槽324后扣持于扣持槽325内。第一滑动槽324与扣持槽32532的设置方便了飞机头固定件3与连接器的滑动扣持。
本实施例滑动部322设置为一对分别与限位滑道43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边3221,两个滑动凸边3221分别位于第一滑动面321相对的两侧外部,滑动凸边3221靠近第一滑动槽324的一端具有前端面3222,前端面3222设置有插入引导面3223。
安装部31包括中心插板311、以及两个分别位于中心插板311两侧的弹性片312,两个弹性片312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中心插柱顶端一体固定,形成箭头状结构;弹性片312的自由端外侧设置有便拆引导部3121。飞机头固定件3的安装部31插入汽车等需要固定部位的固定槽内,便拆引导部3121的端部嵌设在固定槽内,与固定槽不分离,从而方便飞机头固定件3的拆卸:仅需按压弹性片312,使其外径小于固定槽,向外拔出安装部31即可。
定位抵靠板33设置为弧形弹性板,定位抵靠板33朝向安装部31方向弯曲,定位抵靠板33的两端向外延伸并凸出弹性片312外沿,两个弹性片312分别位于定位抵靠板33长度方向两端的正下方,且弹性片312与定位抵靠板33之间形成有夹持固定部34。较为优选的,定位抵靠板33内侧与弹性片312上的便拆引导部3121缩径阶面之间的距离为固定槽槽板的厚度。
参照图2、图7和图8,为提高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的连接稳定性,保持良好的保持力,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通过卡扣固定:在第一连接器1上连接有悬臂11,在第二连接器2上对称布置有一组卡扣单元21,悬臂11的两侧面对称布置有卡扣凸块111,卡扣单元21包括固定在第二连接器2上的卡扣板211,卡扣板211的内侧面设有与卡扣凸块111配合的卡扣锁块212,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插配过程中,卡扣凸块111从卡扣锁块212的下方向前移动到卡扣锁块212的前方并随悬臂11向上回弹,回弹后卡扣凸块111的第一表面和卡扣锁块212的第二表面相抵。
采用对称布置的卡扣单元21的方式,可减少卡扣断裂,在使用过程中,卡扣凸起从卡扣锁块212的下方向前移动,此时,悬臂11向下弯曲变形,当卡扣凸块111滑出卡扣锁块212的下表面来到卡扣锁块212的前方,悬臂11压力释放,向上回弹,回弹后的悬臂11使得卡扣凸块111的第一表面与卡扣锁块212的第二表面相对并相抵,达到卡接配合的效果,从而实现了一连接器壳体两部分连接后的锁定。
参照图7、图8和图9,为实现连接器的防水:首先,位于第一连接器1上的插接部位设有中间密封圈12,通过中间密封圈12来实现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插接处的密封性。其次,设计新型的尾部密封件6和卡簧定位件5,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的尾端均顺次连接有卡簧定位件5、尾部密封件6、尾盖7。卡簧定位件5用于对固定连接柱的卡簧进行限位,同时,通过尾部密封件6通孔62内的密封圈体63,密封圈体63采用截面呈波浪形的结构设计,接线柱能够穿过密封圈体63,密封圈体63能够回缩,且回缩后密封圈体63与连接柱的线缆部位的密封效果依然较好,满足了防水连接器的防水要求。
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中间密封圈12和尾部密封件6来提升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连接后的防水性能,满足防水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卡簧定位件5中部设置有分隔板51,分隔板51起到卡簧分隔绝缘的作用,并实现卡簧定位件5的安装定位。尾部密封件6端部设有定位插孔61,定位插孔61位于线缆通孔62外侧,尾盖7内壁固定有与定位插孔61配合的定位柱71,定位插孔61和定位柱71配合,实现了尾部密封件6的定位,提高其线缆通孔62与端子尾端之间的同轴度,方便接线。尾盖7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器1或第二连接器2卡扣相连,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通过卡扣连接,保证了连接器的稳定性;飞机头固定件3连接在第二连接器2上,与连接器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飞机头固定件3的安装部31插入汽车等需要固定部位的固定槽内,保证了连接器不晃动;因无需额外扎带等进行连接器固定,所以外观简洁、美观,并且使用简单高效。主要解决了在使用空间极小的环境下,要求产品具备高强度的保持力又有简易固定的功能的需求,根据连接有飞机头固定件3的新型结构,产品不需要额外设计独立的卡扣结构来连接,极大的减少了产品使用空间的需求,同时,此结构具备极强的抗震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卡扣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飞机头固定件;
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飞机头固定件的固定组件;所述飞机头固定件包括安装部、以及用于与所述固定组件配合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的根部设置有定位抵靠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侧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和第二连接器外壁之间形成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一端为滑动插入口,另一端设置有阻挡板,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上设置有位于一对所述限位滑道之间的第一扣持固定部;
所述连接部面向第二连接器的一面设置为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面上设有与第一扣持固定部配合的第二扣持固定部,所述第一扣持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导引面,所述第二扣持固定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引面设置有第二导引面,完成滑动连接后,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在所述飞机头固定件的滑动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扣持固定部和第二扣持固定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飞机头固定件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滑动面在所述第二扣持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另一侧设置有扣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设置为一对分别与限位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边,两个所述滑动凸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面相对的两侧外部,所述滑动凸边靠近第一滑动槽的一端具有前端面,所述前端面设置有插入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中心插板、以及两个分别位于中心插板两侧的弹性片,两个弹性片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中心插柱顶端一体固定,形成箭头状结构;
所述弹性片的自由端外侧设置有便拆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抵靠板设置为弧形弹性板,所述定位抵靠板朝向安装部方向弯曲,所述定位抵靠板的两端向外延伸并凸出弹性片外沿,两个所述弹性片分别位于定位抵靠板长度方向两端的正下方,且所述弹性片与定位抵靠板之间形成有夹持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连接器上连接有悬臂,在第二连接器上对称布置有一组卡扣单元,所述悬臂的两侧面对称布置有卡扣凸块,所述卡扣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连接器上的卡扣板,卡扣板的内侧面设有与卡扣凸块配合的卡扣锁块,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配过程中,卡扣凸块从卡扣锁块的下方向前移动到卡扣锁块的前方并随悬臂向上回弹,回弹后卡扣凸块的第一表面和卡扣锁块的第二表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连接器上的插接部位设有中间密封圈,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尾端均顺次连接有卡簧定位件、尾部密封件、尾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晃型线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定位件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尾部密封件端部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尾盖内壁固定有与定位插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尾盖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卡扣相连。
CN202223469236.9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Active CN218867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9236.9U CN218867550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9236.9U CN218867550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7550U true CN218867550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1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9236.9U Active CN218867550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7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00076746A (ko) 전기 단자
CN1806370B (zh) 连接端子
CN201054403Y (zh) 线缆连接器
CN107978887B (zh) 线对板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218867550U (zh)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CN212626223U (zh) 一种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
JP2565067B2 (ja) 雌形電気接続子の成形方法
CN217009573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线夹的连接器
CN113612169B (zh) 一种低互调线缆夹具
CN217484542U (zh) Lc型连接器
CN218123809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电子产品
CN202888421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8997181U (zh) 连接器及车辆
CN216354913U (zh) 一种接插件固定结构
CN214280318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卡扣
CN111600163B (zh) 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
CN217768953U (zh) 套接座
CN220066283U (zh) 光伏连接器及光伏连接器组合
CN216720323U (zh) 一种Type-C母座框架
CN213718188U (zh) 骨传导耳机外壳组件
CN218975951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N215911615U (zh) 一种高可靠视频端子
CN213782379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板端
CN212033296U (zh) 一种组装简易的usb type-c母座
CN215008670U (zh) 一种组装弹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