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7517U -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7517U
CN218867517U CN202223003456.2U CN202223003456U CN218867517U CN 218867517 U CN218867517 U CN 218867517U CN 202223003456 U CN202223003456 U CN 202223003456U CN 218867517 U CN218867517 U CN 218867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wire
terminal
rear end
wir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34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tco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tc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tco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tc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34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7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储能设备中线对线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后盖和冲压成型且呈扁平状的插接端子,所述插头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插头后盖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后端且将后端的开口封闭,所述插头后盖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插接端子的前端设置有收缩端部,所述收缩端部设置有绝缘套,所述插接端子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线缆,所述插头壳体内设置有中隔部,所述中隔部具有条形孔,所述插接端子穿过于所述条形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插接端子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其导通效果好,可以承受大电流(100A)流通,且成本低,安全可靠性佳,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设备中线对线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储能设备作为能量存储装置,由能量转换系统、能量存储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等重要部件组成。储能设备能够存储多余电量,在用电高峰期时使用,在断电或户外没电的环境临时使用,或者运往能量紧缺的地方使用。可以在时间、空间方面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让电能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储能连接器是设备之间的桥梁,但目前的储能设备中的线对线连接器,其一般采用车削的插针式端子,成本高且可靠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成本低且可靠性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后盖和冲压成型且呈扁平状的插接端子,所述插头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插头后盖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后端且将后端的开口封闭,所述插头后盖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插接端子的前端设置有收缩端部,所述收缩端部设置有绝缘套,所述插接端子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线缆,所述插头壳体内设置有中隔部,所述中隔部具有条形孔,所述插接端子穿过于所述条形孔。
可选地,所述收缩端部的上下侧面和左右侧面均相对所述插接端子缩进;所述绝缘套不凸出于所述插接端子的上下端面以及左右侧面。
可选地,所述收缩端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绝缘套注塑成型于所述收缩端部且塑料嵌于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插接端子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一体成型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于所述中隔部靠近于插头壳体前端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中隔部靠近于插头壳体前端的一面设置有切面呈直角三角形的缺口槽,所述凸起部呈直角三角形,且所述凸起部的直面抵于所述缺口槽的直面。
可选地,所述插头后盖通过卡扣结构或胶封结构连接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后端。
可选地,所述插头壳体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导向凸筋。
可选地,所述插头壳体的上侧表面设置有可与对接插座壳体匹配的倒扣凸起。
可选地,所述插接端子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插接端子的后端焊接于所述线缆,所述插头后盖一体成型有套于所述线缆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一体成型与所述插头后盖的后端相接的加强筋;
所述插头后盖的外侧设置有套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壁,所述外周壁设置有倒扣孔位,所述插头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倒扣孔位的楔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插接端子呈扁平状,可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其导通效果好,可以承受大电流流通,且成本低,所述插接端子的前端的收缩端部设置有绝缘套,绝缘套可以防止手部误触,也可以防止插头(公端)与对接的连接器插座(母座)连接时产生高压电弧对端子的瞬间冲击,安全可靠性佳,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不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公端插头),包括插头壳体110、插头后盖120和插接端子130,插接端子130呈扁平状,可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其导通效果好,可以承受大电流流通。插头壳体110、插头后盖120均为绝缘件,可以塑胶材质或陶瓷材质制成。所述插头壳体110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插头后盖120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头壳体110的后端且将插头壳体110后端的开口封闭,所述插头后盖120设置有用于供线缆140穿过的通孔,所述插接端子13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线缆140,所述插头壳体110内一体设置有中隔部111,中隔部111将插头壳体110分为前后两个腔(前腔和后腔),所述中隔部111具有条形孔,条形孔连通于前腔和后腔,所述插接端子130穿过于所述条形孔,所述插接端子130的前端设置有收缩端部131,所述收缩端部131设置有绝缘套150,绝缘套150可以防止手部误触,也可以防止插头(公端)与对接的连接器插座(母座)连接时产生高压电弧对端子的瞬间冲击,安全可靠性佳,用户体验好。
具体地,所述收缩端部131的上下侧面和左右侧面均相对所述插接端子130缩进,插接端子130的前端可以通过冲压设备进行拍薄工艺成型,使插接端子130相对缩进;所述绝缘套150可以不凸出于所述插接端子130的上下端面以及左右侧面,以便于插接,绝缘套150可为橡胶件或塑胶件,其前端处可以设置斜面或弧面作为导向结构。
具体地,所述收缩端部131可以设置有通孔(切口),所述绝缘套150注塑成型于所述收缩端部131且塑料嵌于所述通孔(切口),通孔(切口)自收缩端部131的上下贯通,以防止绝缘套150脱落。
具体地,所述插接端子13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一体成型有凸起部132,凸起部132可通过切舌方式冲压成型。所述凸起部132抵于所述中隔部111靠近于插头壳体110前端的一面,插接端子130在插接于线座时,插接端子130在凸起部132的限位下,不会向后滑移,可靠性高。所述插接端子13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凸起部132错位设置,以避免插接端子130装反。
具体地,所述中隔部111靠近于插头壳体110前端的一面设置有切面呈直角三角形的缺口槽,所述凸起部132呈直角三角形,且所述凸起部132的直面抵于所述缺口槽的直面,结构可靠性高。
具体地,所述插头后盖12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或胶封结构连接于所述插头壳体110的后端,其连接可靠性高。插头后盖120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热熔焊接等方式连接于插头壳体110的后端。
具体地,所述插头壳体110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导向凸筋112,以用于与对接插座的导向槽配合,对接的可靠性高。
具体地,所述插头壳体110的上侧表面设置有可与对接插座壳体匹配的倒扣凸起113,倒扣凸起113可以位于两条导向凸筋112之间。倒扣凸起113可与对接插座壳体的倒扣孔槽配合,倒扣凸起113可呈楔形。倒扣凸起113也可与对接插座壳体的弹性卡臂配合。
具体地,所述插接端子130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133。限位凸起133可以卡于插头壳体110的中隔部111,防止插接端子130松动。
具体地,所述插接端子130的后端焊接于所述线缆140,所述插头后盖120一体成型有套于所述线缆140的套环121,所述套环121的外侧一体成型与所述插头后盖120的后端相接的加强筋122,结构可靠性高。
具体地,所述插头后盖120的外侧设置有套于所述插头壳体110的外周壁,所述外周壁设置有倒扣孔位123,所述插头壳体110的外侧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倒扣孔位123的楔状凸起115,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插接端子130呈扁平状,可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其导通效果好,可以承受大电流(100A)流通,且成本低,所述插接端子130的前端的收缩端部131设置有绝缘套150,绝缘套150可以防止手部误触,也可以防止插头(公端)与对接的连接器插座(母座)连接时产生高压电弧对端子的瞬间冲击,安全可靠性佳,用户体验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后盖和冲压成型且呈扁平状的插接端子,所述插头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插头后盖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后端且将后端的开口封闭,所述插头后盖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插接端子的前端设置有收缩端部,所述收缩端部设置有绝缘套,所述插接端子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线缆,所述插头壳体内设置有中隔部,所述中隔部具有条形孔,所述插接端子穿过于所述条形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端部的上下侧面和左右侧面均相对所述插接端子缩进;所述绝缘套不凸出于所述插接端子的上下端面以及左右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端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绝缘套注塑成型于所述收缩端部且塑料嵌于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一体成型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于所述中隔部靠近于插头壳体前端的一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部靠近于插头壳体前端的一面设置有切面呈直角三角形的缺口槽,所述凸起部呈直角三角形,且所述凸起部的直面抵于所述缺口槽的直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后盖通过卡扣结构或胶封结构连接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后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导向凸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的上侧表面设置有可与对接插座壳体匹配的倒扣凸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的后端焊接于所述线缆,所述插头后盖一体成型有套于所述线缆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一体成型与所述插头后盖的后端相接的加强筋;
所述插头后盖的外侧设置有套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壁,所述外周壁设置有倒扣孔位,所述插头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倒扣孔位的楔状凸起。
CN202223003456.2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Active CN218867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3456.2U CN2188675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3456.2U CN2188675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7517U true CN218867517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6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3456.2U Active CN2188675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7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6273U (zh) 充电桩的弹力压接式电连接器
CN218867517U (zh)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插头
CN210074343U (zh) 多工型轨道插座
CN208861905U (zh) 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CN207651716U (zh) 一种大电流高压连接器
CN114171951A (zh) 一种电力轨道、转换插座
CN210463727U (zh) 一种用于组合式冰箱的电源连接装置
CN210926434U (zh) 可正反插的连接器
CN207743319U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及其电路
CN214673237U (zh) 弹针式电池充电座连接器
CN220984920U (zh) 充换电柜连接器
CN220830165U (zh) 密封效果好的拆换易接型大电流连接器及连接器安装结构
CN211907768U (zh) 充电桩的电连接器电极改进结构
CN217405846U (zh)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CN220857084U (zh) 稳定连接的电连接器
CN211879649U (zh) 充电桩的电连接器结构
CN220527297U (zh) 一种拆换易接型大电流连接器
CN221305054U (zh) 防水型充电插座
CN217009634U (zh) 线对板连接器
CN219917806U (zh) 集成式连接器
CN217849827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13083082U (zh) 集成式电池切断单元
CN214505886U (zh) 电连接器
CN212437301U (zh) 电子雾化设备及其转接头、以及供电设备
CN209948141U (zh) 具有探针端子的大电流公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