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846U -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5846U
CN217405846U CN202221278460.7U CN202221278460U CN217405846U CN 217405846 U CN217405846 U CN 217405846U CN 202221278460 U CN202221278460 U CN 202221278460U CN 217405846 U CN217405846 U CN 217405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erminals
terminal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784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贵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5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5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和开关器,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配置于第一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一端子;对接连接器与连接器对接,对接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配置于第二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二端子,第二绝缘本体具有直线平移部;开关器可直线平移地设置于直线平移部,开关器包括开关体和连接于开关体的复数开关端子,各开关端子跨接于各第一端子与各第二端子之间而位于跨接导通位置;开关器受到直线平移部的导引而沿直线平移且平移至各开关端子退开跨接导通位置。本实用新型通断时操作方便,避免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反复插拔,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本申请要求台湾申请号:111203098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为2022年3月28日,发明名称为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连接装置用于传输电源、传输讯号或传输电源及讯号,主要包括可彼此对接的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连接器配置有多个连接端子,对接连接器配置有多数对接端子。当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彼此对接时,多个连接端子和多个对接端子彼此对接而导通。电连接装置在维修等情况时,需暂时中断电源传输或讯号传输,现有技术中,需要先将对接连接器从连接器拔开,才能接着进行维修,然而,一方面,操作不便,另一方面,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反复插拔,会缩短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通断时操作方便,避免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反复插拔,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包括:
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一端子;
对接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配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具有直线平移部;以及
开关器,可直线平移地设置于所述直线平移部,所述开关器包括开关体和连接于所述开关体的复数开关端子,各所述开关端子跨接于各所述第一端子与各所述第二端子之间而位于跨接导通位置;
其中,所述开关器受到所述直线平移部的导引而沿直线平移且平移至各所述开关端子退开所述跨接导通位置。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端子均具有第一导接部,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具有第一卡点;
各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第二导接部,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导接部具有第二卡点;
各所述开关端子具有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卡点的第一对应卡点和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卡点的第二对应卡点,各所述第一卡点与各所述第一对应卡点卡合连接,各所述第二卡点与各所述第二对应卡点卡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点和所述第一对应卡点分别为彼此凹凸配合的凹点和凸点;所述第二卡点和所述第二对应卡点分别为彼此凹凸配合的凹点和凸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分别具有彼此邻接的第一邻接侧和第二邻接侧,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一邻接侧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二邻接侧分别具有彼此凹凸对应的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嵌入所述定位凹部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还具有复数第二端子槽,所述直线平移部设有复数沟槽,各所述沟槽和各所述第二端子槽彼此连通,各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各所述第二端子槽,各所述开关端子可活动地穿插各所述沟槽。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端子和各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一导接部和第二导接部,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与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导接部彼此间隔相对,各所述开关端子在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与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沿所述直线来回平移。
可选地,所述直线平移部定义有所述跨接导通位置和断开位置,所述跨接导通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沿所述直线彼此相对,所述开关器以所述开关体在所述直线平移部沿所述直线来回平移于所述跨接导通位置与所述断开位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对接连接器还包括金属盖体,所述金属盖体对应所述直线平移部盖覆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所述金属盖体与所述直线平移部之间共同形成直线平移空间,所述开关器以所述开关体在所述直线平移空间内来回直线平移。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为母座连接器,所述对接连接器为公头连接器且设置有所述开关器。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三端子,所述对接连接器则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复数第四端子,各所述第三端子与各所述第四端子彼此对应插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槽和至少一个被导引块,所述被导引块沿所述直线或沿垂直于所述直线的另一直线受到所述导槽的导引。
可选地,所述导槽和所述被导引块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扣体,所述卡扣体对应卡扣于所述卡扣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能藉由开关器的直线平移而在各第一端子与各第二端子之间自由切换为导通或断开,通断时操作方便,避免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反复插拔,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还能因为直线平移部和开关器皆设计成能直线平移的结构,符合现今电连接装置的薄型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对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连接器俯视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连接器仰视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4俯视时跨接导通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开状态下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俯视时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对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器;10、第一绝缘本体;10a、第一邻接侧;101、第一端子槽;103、第三端子槽;105、定位凹部;107、第一导槽;1071、第一卡扣部;108、第二导槽;1081、第二卡扣部;11、第一端子;111、第一导接部;1111、第一卡点;13、第三端子;
2、对接连接器;20、第二绝缘本体;20a、第二邻接侧;202、第二端子槽;204、第四端子槽;205、定位凸部;206、直线平移部;2061、沟槽;2062、内底面;207、第一被导引块;2071、第一卡扣体;208、第二被导引块;2081、第二卡扣体;22、第二端子;221、第二导接部;2211、第二卡点;24、第四端子;26、金属盖体;261、开孔;
3、开关器;31、开关体;311、凸键;32、开关端子;321、第一对应卡点;322、第二对应卡点;
C、线材;L、直线;P1、跨接导通位置;P2、断开位置;S、直线平移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以下简称电连接装置),如图1至图11所示,其包括:连接器1(属于母座连接器)、对接连接器2(属于公头连接器)以及开关器3,开关器3设置于属于公头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2。本实施例中,对接连接器2垂直对接于连接器1为水平对接,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沿水平的方向(下称水平方向)定义为如图7所示的直线L。
连接器1可为板端连接器,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连接器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以及复数(至少两个)第一端子11,优选地,还可包括复数第三端子13。其中,各第一端子11具有如图5所示的第一导接部111,各第三端子13也具有导接部(未标示组件符号)。
如图5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0具有复数第一端子槽101,优选地,还可具有复数第三端子槽103。各第一端子11配置于各第一端子槽101内,各第三端子13配置于各第三端子槽103内。此外,为了导引对接连接器2水平对接,第一绝缘本体10沿直线L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槽107,第一导槽107较佳还设有第一卡扣部1071。
对接连接器2可为线端连接器,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对接连接器2用于与连接器1彼此对接,其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0以及复数第二端子22,优选地,还可包括复数第四端子24。其中,各第二端子22具有如图2和图5所示的第二导接部221,各第四端子24也具有导接部(未标示组件符号)。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二绝缘本体20具有直线平移部206和复数第二端子槽202,优选地,还可具有复数第四端子槽204。直线平移部206可为滑槽,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直线平移部206还具有沿前述直线L开设的复数沟槽2061,并使各沟槽2061与各第二端子槽202连通。各第二端子22配置于各第二端子槽202内,各第四端子24配置于各第四端子槽204内。此外,为了能受到前述第一导槽107的水平导引,第二绝缘本体20设有对应于第一导槽107的第一被导引块207,第一被导引块207较佳地还设有对应于前述第一卡扣部1071的第一卡扣体2071。此外,如图4和图7所示,各第二端子22和各第四端子24的焊接部皆焊接有线材C。
开关器3可直线平移地设置于直线平移部206,以在当连接器1和对接连接器2彼此对接后能自由切换为导通(ON)或断开(OFF)。
开关器3包括开关体31和复数开关端子32,这些开关端子32连接于开关体31。如图2、图4和图7所示,开关体31可滑移地配置于直线平移部206内,各开关端子32可活动地对应穿过各沟槽2061,使各开关端子32受到各沟槽2061的导引而让开关器3能够沿着前述直线L直线平移,此时,开关体31将在直线平移部206内带着所有开关端子32直线平移。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当各开关端子32沿直线L朝连接器1方向直线平移至一定点时,定义为位于跨接导通位置P1;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各开关端子32沿直线L朝相反方向(相反于朝连接器1方向)直线平移至另一定点时,则定义为位于断开位置P2。
如图4至图6所示,当对接连接器2沿直线L(水平方向)与连接器1对接,第一被导引块207进入第一导槽107内,并使第一卡扣体2071倒扣于第一卡扣部1071。此时,如图5所示,由于各第二端子22自第二绝缘本体20凸出的长度短于各第四端子24自第二绝缘本体20凸出的长度,因此,如图6所示,一旦让连接器1与对接连接器2彼此对接,各第四端子24虽然会与各第三端子13彼此对接插接,但各第二端子22的一端与各第一端子11的一端之间将会存在一间隔距离而不导通(亦即:各第二端子22的一端与各第一端子11的一端彼此间隔相对而不导通),此时必须平移开关器3,让各开关端子32直线平移到前述跨接导通位置P1,才能让各开关端子32跨接于各第一端子11的第一导接部111与各第二端子22的第二导接部221之间而导通(ON)。
反之,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暂时中断导通(例如维修)时,使用者只要对开关体31施力,让开关器3沿直线L朝前述相反方向直线平移,就能让各开关端子32跟着直线平移至退开跨接导通位置P1而位于前述断开位置P2,使各开关端子32仅搭接于各第二端子22而不再跨接各第一端子11,如此达到暂时中断导通的断开(OFF)效果而利于维修。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开关器3与直线平移部206双双设计成能沿前述直线L来回直线平移的结构,因此,对接连接器2即使设有直线平移部206和开关器3,其厚度也仅会稍稍增厚,因此符合现今电连接装置普遍要求薄型化的要求。
另需说明的是,推动开关器3让各第一端子11和各第二端子22导通的直线平移方向,相同于对接连接器2水平对接于连接器1的方向,因此使用者可以在将对接连接器2水平对接于连接器1时,顺势朝同一方向推动开关器3来操作开关器3导通(ON),因此具有较佳的便利性。
如图2、图3、图5至图9以及图11所示,各第一端子11的第一导接部111设有第一卡点1111,各第二端子22的第二导接部221也设有第二卡点2211,各开关端子32则设有分别对应各第一端子11的第一卡点1111对应的第一对应卡点321、各第二端子22的第二卡点2211的第二对应卡点322,且各第一卡点1111与各第一对应卡点321可组卸地彼此卡合连接;各第二卡点2211与各第二对应卡点322可组卸地彼此卡合连接。如图6所示,当各开关端子32位于跨接导通位置P1时,两个第一对应卡点321、第二对应卡点322分别卡合于第一卡点1111和第二卡点2211;当各开关端子32位于断开位置P2时,则仅有第二对应卡点322卡合于第二卡点2211,使开关器3具有良好的切换手感。其中,第一卡点1111、第二卡点2211可为凸点(或凹点),第一对应卡点321、第二对应卡点322则可为凹点(或凸点)。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分别具有如图5所示彼此邻接的第一邻接侧10a、第二邻接侧20a,第一绝缘本体10在第一邻接侧10a具有定位凹部105,第二绝缘本体20在第二邻接侧20a具有定位凸部205,定位凹部105和定位凸部205彼此对应凹凸。藉此,以在连接器1和对接连接器2彼此对接时,具有较佳的定位效果。
如图1至图4以及图9所示,对接连接器2还包括金属盖体26,金属盖体26对应直线平移部206位置盖覆,使金属盖体26与直线平移部206的内底面2062之间共同形成一直线平移空间S,前述开关体31即在直线平移空间S内平移。其中,如图9所示,金属盖体26藉由倒勾于第二绝缘本体20而彼此固定。
其中,金属盖体26还可开设有开孔261,开关体31则凸出有自开孔261裸露的凸键311。如此,使用者即可藉由推拨凸键311来控制开关体31直线平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差异仅在彼此对接的方向有所不同,实施例一为水平对接,本实施例为垂直对接,水平对接的方向与垂直对接的方向彼此垂直。本实施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本体10设有垂直于前述直线L的至少第二导槽108,第二导槽108较佳还设有第二卡扣部1081。第二绝缘本体20则设有对应于第二导槽108的第二被导引块208,第二被导引块208较佳还设有对应于前述第二卡扣部1081的第二卡扣体2081。
当对接连接器2沿垂直于直线L(垂直方向)与连接器1对接,第二被导引块208进入第二导槽108内,并使第二卡扣体2081倒扣于第二卡扣部108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一端子;
对接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配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具有直线平移部;以及
开关器,可直线平移地设置于所述直线平移部,所述开关器包括开关体和连接于所述开关体的复数开关端子,各所述开关端子跨接于各所述第一端子与各所述第二端子之间而位于跨接导通位置;
其中,所述开关器受到所述直线平移部的导引而沿直线平移且平移至各所述开关端子退开所述跨接导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一端子均具有第一导接部,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具有第一卡点;
各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第二导接部,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导接部具有第二卡点;
各所述开关端子具有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卡点的第一对应卡点和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卡点的第二对应卡点,各所述第一卡点与各所述第一对应卡点卡合连接,各所述第二卡点与各所述第二对应卡点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点和所述第一对应卡点分别为彼此凹凸配合的凹点和凸点;所述第二卡点和所述第二对应卡点分别为彼此凹凸配合的凹点和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分别具有彼此邻接的第一邻接侧和第二邻接侧,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一邻接侧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二邻接侧分别具有彼此凹凸对应的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嵌入所述定位凹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还具有复数第二端子槽,所述直线平移部设有复数沟槽,各所述沟槽和各所述第二端子槽彼此连通,各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各所述第二端子槽,各所述开关端子可活动地穿插各所述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端子和各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一导接部和第二导接部,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与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导接部彼此间隔相对,各所述开关端子在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与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沿所述直线来回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平移部定义有所述跨接导通位置和断开位置,所述跨接导通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沿所述直线彼此相对,所述开关器以所述开关体在所述直线平移部沿所述直线来回平移于所述跨接导通位置与所述断开位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还包括金属盖体,所述金属盖体对应所述直线平移部盖覆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所述金属盖体与所述直线平移部之间共同形成直线平移空间,所述开关器以所述开关体在所述直线平移空间内来回直线平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母座连接器,所述对接连接器为公头连接器且设置有所述开关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复数第三端子,所述对接连接器则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复数第四端子,各所述第三端子与各所述第四端子彼此对应插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槽和至少一个被导引块,所述被导引块沿所述直线或沿垂直于所述直线的另一直线受到所述导槽的导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和所述被导引块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扣体,所述卡扣体对应卡扣于所述卡扣部。
CN202221278460.7U 2022-03-28 2022-05-25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Active CN2174058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098 2022-03-28
TW111203098U TWM629925U (zh) 2022-03-28 2022-03-28 具有開關功能的電連接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5846U true CN217405846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5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78460.7U Active CN217405846U (zh) 2022-03-28 2022-05-25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5846U (zh)
TW (1) TWM62992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9925U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16307B1 (en) Coupling confirm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 connector
EP1313176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US6659797B2 (en)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ly deflectable lock arm
JPH0782892B2 (ja) ドロワコネクター
US20190267725A1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349258B2 (en) Self-locking plug
CN210007015U (zh) 电连接器
CN217405846U (zh) 具有开关功能的电连接装置
CN218997107U (zh) 线端连接器
CN219018043U (zh) 一种锁扣、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5915996A (en) Assembly of plug and cap electric connectors
CN107546552B (zh) 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14171951A (zh) 一种电力轨道、转换插座
CN21336695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080609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8078303U (zh) 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CN113488828A (zh) 一种可快捷安装电缆设备
CN108565603B (zh) 连接器锁扣结构
CN218525780U (zh) 电连接器
US10044118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anti-rotation feature
CN107546511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1381649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公头
CN216598057U (zh) 一种电力轨道、转换插座
CN220382400U (zh) 电源连接器组件
WO2012023507A1 (ja) ジョイント端子及びこのジョイント端子を備えた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