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4540U -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 Google Patents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4540U
CN218864540U CN202223297023.2U CN202223297023U CN218864540U CN 218864540 U CN218864540 U CN 218864540U CN 202223297023 U CN202223297023 U CN 202223297023U CN 218864540 U CN218864540 U CN 218864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ction
stage
communicated
sub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70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誉耀
蓝焕流
雷朋飞
宗毅
蔡远登
李建铭
候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70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4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4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4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其中该减振回气管结构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为螺旋形,且第一管段的出口与热泵主机的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第二管段包括多级子管段,每级子管段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针对每一级子管段,直管段的入口与弯管段的出口连通;每个直管段的出口与其下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的入口连通;最后一级子管段的直管段的出口与第一管段的入口连通,第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的入口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的入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螺旋形的第一管段和由多级子管段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二管段,以将压缩机的机械振动和冷媒的脉冲振动吸收,减小回气管的振动,防止回气管的各连接处发生断裂。

Description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背景技术
热泵主机的室外机通过回气管连接压缩机与蒸发器,在压缩机产生的机械振动与冷媒的脉冲两者的共同影响之下,导致回气管振动很大,而回气管上通常会连接低压传感器和针阀,管路振动过大容易导致回气管的连接处发生断裂而导致冷媒泄漏,从而影响热泵主机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以降低压缩机的机械振动以及冷媒的脉冲导致的回气管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为螺旋形,且所述第一管段的出口与热泵主机的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管段包括多级子管段,每级所述子管段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针对每一级所述子管段,所述直管段的入口与所述弯管段的出口连通;每个所述直管段的出口与其下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的入口连通;最后一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入口连通,第一级所述子管段的弯管段的入口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各所述直管段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
进一步的,各所述直管段的长度小于1.1m。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段为圆弧形,且所述弯管段的弧度为180°,各所述直管段沿所述弯管段的切向与所述弯管段连通。
进一步的,各所述弯管段的直径为40-6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以及第四级所述子管段,第一级所述子管段的弯管段的入口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的出口连通,第四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入口连通,且每一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的长度随着级数的增加而递增。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级子管段的直管段上的针阀和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热泵主机,包括压缩机、蒸发器以及上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所述减振回气管结构的第一管段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减振回气管结构的第二管段的第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切线方向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最后一级子管段的直管段的出口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切线方向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段的螺旋形状的轴线方向为沿水平方向,且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回气口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螺旋形状的横截面的夹角小于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了螺旋形的第一管段以及由多级子管段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二管段,从而将压缩机的机械振动和冷媒的脉冲振动吸收,以减小回气管的振动,防止回气管的各连接处发生断裂,提高回气管的使用寿命;
2、各管段的连接处平滑过渡,以减小冷媒对连接处冲击产生的振动;
3、各直管段的长度均小于会与冷媒的脉冲发生共振的长度,以防止各直管段产生共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减振回气管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减振回气管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减振回气管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压缩机;11、排气口;12、回气口;20、第一管段;30、第二管段;311、直管段;312、弯管段;32、针阀;33、传感器;40、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减振回气管结构连接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用于将从蒸发器输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输送回压缩机内。回气管由于直接连接压缩机,受到压缩机产生的摆动的机械振动影响,且还会受到蒸发器输出冷媒的脉冲效应影响,导致振动较大,甚至导致连接处发生断裂使得冷媒泄露,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减小压缩机所传导的机械振动以及冷媒脉冲所产生的振动。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回气管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20和第二管段30。
第一管段20为螺旋形,且第一管段20的出口与热泵主机的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连通。优选的,第一管段20的螺旋形的圈数为1.5圈。
第二管段30包括多级子管段,每级子管段包括直管段311和弯管段312;针对每级子管段,直管段311的入口与弯管段312的出口连通;每个直管段311的出口与其下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312的入口连通;最后一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出口与第一管段20的入口连通,第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312的入口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40的出口连通。
压缩机10产生沿水平方向的机械振动,冷媒脉冲产生沿其流向的振动,冷媒在流过螺旋形的第一管段20和由多级子管段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二管段30时,压缩机10产生的机械振动振动被第一管段20的螺旋结构和第二管段30的多级结构吸收,冷媒的脉冲产生的振动被各弯管段312的弯曲结构以及第一管段20的螺旋结构吸收,从而降低了回气管的振动,以防止长期的振动导致回气管的连接处发生泄漏,增加回气管的使用寿命。
为了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直管段311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就是垂直于压缩机的安装面的方向设置。第一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上端与第一管段20的出口连通;由此,各直管段311与压缩机10的机械振动的方向垂直,以使各直管段311能够更好地吸收压缩机10产生的机械振动。
在工作过程中,冷媒需流过回气管,为了防止冷媒的脉冲导致各直管段311发生共振,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直管段311的长度小于1.1m。
冷媒的脉冲频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x=mn/60;其中:fx为冷媒的脉冲频率,单位为Hz;m为压缩机10的转子每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吸气或排气的次数,单作用压缩机的m=1,双作用压缩机的m=2;n为压缩机10的转速,单位为rp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压缩机10为单作用压缩机,冷媒为R32冷媒;该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50Hz,实际转速n=2900rpm,该冷媒中的声速a=211.36m/s。由此,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得到冷媒的脉冲频率fx=48Hz。
直管段311的管路的长度与共振频率的关系为L=a(2i-1)/4f,其中:L为直管段311的管路长度,a为冷媒中的声速,i为固有频率阶次,f为直管段311的管路的共振频率。当冷媒的脉冲导致直管段311的管路发生共振时,冷媒的脉冲频率fx=直管段311的共振频率f,由以上公式可计算出,固有频率i=1时会产生共振的直管段311的长度L=1.1m,固有频率i=2时会产生共振的直管段311的长度L=3.3m;由此,为了避免冷媒的脉冲导致直管段311产生共振,直管段311的长度应小于1.1m。
为了削弱压缩机10的振动在各弯管段312的传递,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弯管段312为圆弧形,且弯管段312的弧度为180°,各直管段311沿弯管段312的切向与弯管段312连通。
弯管段312的直径与振幅呈负相关,弯管段312的直径越大时,振幅越小;但是弯管段312的直径与应力呈正相关,弯管段312的直径越大时,应力越大;因此,为了兼顾振幅与应力的需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弯管段312的直径为40-60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弯管段312的直径为60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管段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以及第四级子管段,第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312的入口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40的出口连通,第四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出口与第一管段20的入口连通,且每一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长度随着级数的增加而递增,即靠近第一管段20的直管段311较长,远离第一子管段20的直管段311较短,由此防止各直管段311之间形成共振,从而减小回气管的振动。
第二管段30上需设置用于加注冷媒的针阀32以及用于检测管内压力的传感器33;若设置针阀32和传感器33的位置靠近第一管段20,则振动较大,容易造成针阀32以及传感器33与第二管段30的连接处发生断裂,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若设置针阀32和传感器33的位置靠近蒸发器40,则直管段311的长度较短,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针阀32以及传感器33;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针阀32和传感器33设置在第二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泵主机,该热泵主机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压缩机10、冷凝器(未图示)、电子膨胀阀(未图示)、蒸发器40,以及将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40和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连通的冷媒管道,在一些例子中,冷媒管道上还设置有四通阀。
具体的,设置于蒸发器40和压缩机10的回气口之间的冷媒管道包括上所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减振回气管结构的第一管段20的出口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连通,第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3122的入口与蒸发器40连通。
为了使第一管段20与压缩机10以及第二管段30的连接处过渡更平滑,以减小冷媒在流动过程中对连接处冲击产生的振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沿第一管段20的切线方向与第一管段20的出口连通,第二管段30的最后一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出口沿第一管段20的切线方向与第一管段20的入口连通。
为了减少由压缩机10传递到第一管段20的振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管段20的螺旋形状的轴线方向为沿水平方向,且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和回气口12之间的连线与第一管段20的螺旋形状的横截面的夹角小于90°,以使第一管段20向压缩机10的中心靠拢,从而减小压缩机10的振动力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了螺旋形的第一管段以及由多级子管段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第二管段,从而将压缩机的机械振动和冷媒的脉冲振动吸收,以减小回气管的振动,防止回气管的各连接处发生断裂,提高回气管的使用寿命;
2、各管段的连接处平滑过渡,以减小冷媒对连接处冲击产生的振动;
3、各直管段的长度均小于会与冷媒的脉冲发生共振的长度,以防止各直管段产生共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回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管段(20)和第二管段(30);
所述第一管段(20)为螺旋形,且所述第一管段(20)的出口与热泵主机的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连通;
所述第二管段(30)包括多级子管段,每级所述子管段包括直管段(311)和弯管段(312);针对每一级所述子管段,所述直管段(311)的入口与所述弯管段(312)的出口连通;每个所述直管段(311)的出口与其下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312)的入口连通;最后一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段(20)的入口连通,第一级所述子管段的弯管段(312)的入口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40)的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直管段(31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段(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直管段(311)的长度小于1.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管段(312)为圆弧形,且所述弯管段(312)的弧度为180°,各所述直管段(311)沿所述弯管段(312)的切向与所述弯管段(3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弯管段(312)的直径为40-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段(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以及第四级所述子管段,第一级所述子管段的弯管段(312)的入口与热泵主机的蒸发器(40)的出口连通,第四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段(20)的入口连通,且每一级所述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长度随着级数的增加而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上的针阀(32)和传感器(33)。
8.一种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缩机(10)、蒸发器(40)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回气管结构;
所述减振回气管结构的第一管段(2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连通,所述减振回气管结构的第二管段(30)的第一级子管段的弯管段(312)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4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沿所述第一管段(20)的切线方向与所述第一管段(20)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段(30)的最后一级子管段的直管段(311)的出口沿所述第一管段(20)的切线方向与所述第一管段(20)的入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段(20)的螺旋形状的轴线方向为沿水平方向,且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和回气口(12)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管段(20)的螺旋形状的横截面的夹角小于90°。
CN202223297023.2U 2022-12-08 2022-12-08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Active CN218864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7023.2U CN218864540U (zh) 2022-12-08 2022-12-08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7023.2U CN218864540U (zh) 2022-12-08 2022-12-08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4540U true CN218864540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7023.2U Active CN218864540U (zh) 2022-12-08 2022-12-08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4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6311B (zh) 压缩机
CN110966159A (zh) 一种压缩机内排气系统和压缩机
ATE366366T1 (de) Sauggasführungssystem für hubkolbenverdichter
CN218864540U (zh) 减振回气管结构以及热泵主机
CN100427762C (zh) 压缩机的吸入管结构
CN106403074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配管系统及空调室外机
CN2871909Y (zh) 一种带橡胶波纹管的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KR20010029035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진동 및 소음 저감 구조
CN109945559B (zh) 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11400349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57654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672727U (zh) 储液器、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CN219262688U (zh) 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
CN212803527U (zh) 一种直接吸气柔性连接吸气管
CN220849811U (zh) 一种减震消音器
CN213928749U (zh) 用于涡旋压缩机的抗震吸排配管结构
CN201246930Y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用配管
CN10640307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配管系统及空调室外机
EP1653160A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210688506U (zh) 压缩机的排气管、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JP4178458B2 (ja) ガスエンジン駆動式空調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
CN212006319U (zh) 管件结构及储液器
CN214196594U (zh) 排气管组件、压缩机和冰箱
CN211952993U (zh) 消音消振器以及空调系统
CN220204089U (zh) 排气管消音结构、压缩机、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