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1811U - 防撞阻尼支座 - Google Patents

防撞阻尼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1811U
CN218861811U CN202222988889.1U CN202222988889U CN218861811U CN 218861811 U CN218861811 U CN 218861811U CN 202222988889 U CN202222988889 U CN 202222988889U CN 218861811 U CN218861811 U CN 218861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nergy dissipation
connecting plate
bottom plate
damp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88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代方
严嘉林
王益知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n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n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ng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n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88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1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1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1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阻尼支座;该防撞阻尼支座顶板通过设置顶板、底板、第一连接板和若干耗能板,底板与顶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顶板,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朝底板的方向延伸,各耗能板实现顶板与底板的连接,安装时,将顶板固定于设备,底板承受碰撞或冲击时,耗能板产生塑性形变,进而吸收作用于底板产生的部分能量,减轻设备产生的振动,由于各耗能板靠近顶板的一侧与顶板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各耗能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进一步对底板受冲击过程产生的能量进一步吸收,有效提升防撞阻尼支座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防撞阻尼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阻尼支座。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两大强烈地震多发区的影响地区,是一个地震较为多发的国家,如何提高建筑、桥梁、水利等抗震性能是工程设计非常重视的问题。目前,为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通常会在建筑工程设置防撞阻尼支座,以减轻外界震动和冲击时,对建筑工程结构造成的损坏。
例如,公开号为CN103290942A的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耗能阻尼器,其主要结构包括上板、下板和固定于顶板底板之间的若干耗能板,虽然该金属耗能阻尼器通过将上板固定于设备的表面,在下板收到碰撞或冲击时,可通过下板和耗能板的形变吸收下板受到碰撞或冲击时产生的能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撞击对设备造成的伤害,但由于上下两端直接固定于上板和下板,导致下板和耗能板的形变时同样会对上板造成一定的冲击,进而降低耗能装置的减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防撞阻尼支座,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撞阻尼支座的减震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撞阻尼支座,顶板;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朝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
若干耗能板,各所述耗能板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各所述耗能板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各所述耗能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各所述耗能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朝所述顶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耗能板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上。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上并朝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导向板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耗能板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耗能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穿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穿槽相对的卡槽,所述耗能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穿槽,所述耗能板的两端插设于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卡槽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拆装槽,所述拆装槽与所述穿槽连通,所述拆装槽供于所述耗能板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穿出所述第二连接板。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并与所述耗能板的侧面相抵,以用于对所述耗能板限位。
可选地,所述耗能板的顶部和/或所述耗能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贴合。
可选地,各所述耗能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菱形吸能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阻尼支座有益效果包括:该防撞阻尼支座顶板通过设置顶板、底板、第一连接板和若干耗能板,底板与顶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顶板,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朝底板的方向延伸,各耗能板均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各耗能板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底板的两侧,实现顶板与底板的连接,安装时,将顶板固定于设备,底板承受碰撞或冲击时,耗能板产生塑性形变,进而吸收作用于底板产生的部分能量,减轻设备产生的振动,由于各耗能板靠近顶板的一侧与顶板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各耗能板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进一步对底板受冲击过程产生的能量进一步吸收,可进一步减轻设备产生的振动,有效提升防撞阻尼支座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阻尼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阻尼支座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阻尼支座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阻尼支座隐藏顶板、第一连接板和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阻尼支座的底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顶板              20—底板             30—第一连接板
31—穿槽              40—耗能板           41—第一空间
42—第二空间          43—限位部           44—菱形吸能腔
50—第二连接板        51—卡槽             52—拆装槽
60—导向板            61—导向槽           70—限位板
71—螺纹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阻尼支座,如图1~2所示,包括顶板10、底板20、第一连接板30和若干耗能板40,底板20与顶板10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30的一端固定于顶板10上,第一连接板30的另一端朝底板20的方向延伸;各耗能板40间隔设置并均与第一连接板30连接,各耗能板4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底板20的两侧,各耗能板40靠近顶板10的一侧与顶板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41,各耗能板40靠近底板20的一侧与底板20之间形成第二空间42。
具体地,该防撞阻尼支座通过设置顶板10、底板20、第一连接板30和若干耗能板40,底板20与顶板10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30的一端固定于顶板10上,第一连接板30的另一端朝底板20的方向延伸,各耗能板40均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0,各耗能板4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底板20的两侧,实现顶板10与底板20的连接,安装时,将顶板10固定于设备,底板20承受碰撞或冲击时,耗能板40产生塑性形变,进而吸收作用于底板20产生的部分能量,减轻设备产生的振动,由于各耗能板40靠近顶板10的一侧与顶板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41,各耗能板40靠近底板20的一侧与底板20之间形成第二空间42,第一空间41和第二空间42可进一步对底板20受冲击过程产生的能量进一步吸收,可进一步减轻设备产生的振动,有效提升防撞阻尼支座的减振效果。
本实施例中,顶板10与底板20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板30与顶板10垂直。
本实施例中,耗能板40可以由在强冲击下能够发生塑性形变的任意金属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地,耗能板40可以与第一连接板30卡接、固定连接、滑动连接等任意形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2和4所示,各耗能板40的表面均开设有菱形吸能腔44,菱形吸能腔44可便于耗能板40的形变,便于耗能板40的吸能,提升能耗装置的减振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防撞阻尼支座还包括第二连接板50,第二连接板50位于第一连接板30的两侧,第二连接板50的一端与底板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50的另一端朝顶板10的方向延伸,耗能板4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0两侧的第二连接板50上。具体地,第二连接板50可供耗能板40进行固定,使得作用于底板20上的冲击力可通过第二连接板50朝顶板10的方向传递至耗能板40,减少耗能板40平行于顶板10方向的受力,进而提升设备受冲击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50与底板20垂直设置,耗能板40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50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防撞阻尼支座还包括导向板60,导向板60固定于顶板10上并朝底板20的方向延伸,导向板60的侧面与第二连接板50的侧面贴合。具体地,由于导向板60的侧面第二连接板50的侧面贴合,导向板60可对第二连接板50进行限位,以将底板20受到的垂直于第一连接板30的受力转化为耗能板40朝顶板10方向的受力,进而便于耗能板40的吸能,提升防撞阻尼支座的减振性能。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3所示,导向板60开设有导向槽61,耗能板40的顶部滑动连接于导向槽61。具体地,导向槽61可将底板20受到的水平方向平行于第一连接板30的受力转化为耗能板40朝顶板10方向的受力,进而便于耗能板40的吸能,提升防撞阻尼支座的减振性能。
本实施例中,耗能板40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5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由于耗能板40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50均可拆卸连接,使得耗能板40发生形变时,可将耗能板40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50拆下,并对耗能板40进行更换,即可将防撞阻尼支座重复使用,减少防撞阻尼支座的使用成本。
可以理解地,耗能板40可以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50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50卡接等形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3~5所示,第一连接板30上设置有穿槽31,第二连接板50上设置有与穿槽31相对的卡槽51,耗能板40滑动连接于穿槽31,耗能板40的两端插设于卡槽51并与卡槽51卡接。具体地,通过耗能板40与卡槽51卡接,与穿槽31滑动连接,需要拆卸耗能板40时,仅需将耗能板40先从卡槽51拆下,再将耗能板40从穿槽31滑出,即可实现耗能板40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50的拆卸,同时,实现顶板和底板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耗能板40的顶部和/或耗能板40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部43,限位部43与第二连接板50的侧面贴合。具体地,通过限位部43的与第二连接板50的侧面贴合,即可实现耗能板40于卡槽51的卡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耗能板4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部43。
可以理解地,耗能板40还可与卡槽51的侧壁过盈配合,实现与卡槽51的卡接。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3~5所示,为方便耗能板40于卡槽51的拆卸,第二连接板50的顶部开设有拆装槽52,拆装槽52与穿槽31连通,拆装槽52供于耗能板40由第二连接板50的顶部穿出第二连接板50。具体地,通过拆装槽52的设置,将耗能板40从第二连接板50拆卸时,仅需使耗能板40先进入到拆装槽52,便可使耗能板40从第二连接板50穿出,实现于第二连接板50的拆卸。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防撞阻尼支座还包括限位板70,限位板70可拆卸的固定于第二连接板50并与耗能板40的侧面相抵,以用于对耗能板40限位。具体地,通过限位板70对耗能板40的限位,可防止耗能板40从第二连接板50脱出,实现耗能板40的稳固。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限位板70通过螺纹连接件71可拆卸的固定于第二连接板50。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限位板70位于耗能板40靠近拆装槽52的一侧,限位板70靠近拆装槽52的一端延伸至拆装槽52内,以通过拆装槽52进一步对限位板70进行稳固。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朝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
若干耗能板,各所述耗能板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各所述耗能板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各所述耗能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各所述耗能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二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朝所述顶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耗能板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上并朝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耗能板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穿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穿槽相对的卡槽,所述耗能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穿槽,所述耗能板的两端插设于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卡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拆装槽,所述拆装槽与所述穿槽连通,所述拆装槽供于所述耗能板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穿出所述第二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并与所述耗能板的侧面相抵,以用于对所述耗能板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板的顶部和/或所述耗能板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撞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耗能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菱形吸能腔。
CN202222988889.1U 2022-11-09 2022-11-09 防撞阻尼支座 Active CN218861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889.1U CN218861811U (zh) 2022-11-09 2022-11-09 防撞阻尼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889.1U CN218861811U (zh) 2022-11-09 2022-11-09 防撞阻尼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1811U true CN218861811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8889.1U Active CN218861811U (zh) 2022-11-09 2022-11-09 防撞阻尼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1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61811U (zh) 防撞阻尼支座
CN101694116A (zh) 板条状软钢防屈曲支撑型阻尼器
CN201574500U (zh) 板条状软钢防屈曲支撑型阻尼器
CN220848128U (zh) 金属耗能装置
CN210288751U (zh) 一种变阻尼力的木制滑动摩擦阻尼器
CN213413499U (zh) 一种发动机固定装置
CN215406695U (zh) 一种弯曲摩擦复合型金属阻尼器
CN215204777U (zh) 汽车后防撞梁
CN220114434U (zh) 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及汽车
CN21464032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主轴电机安装结构
CN211548174U (zh) 一种设有拱形防屈曲结构的金属阻尼器
CN212258847U (zh) 一种bipv系统
CN208792181U (zh) 一种阻尼声屏障
CN213479052U (zh) 一种农机发动机减震装置
CN220281325U (zh) 一种可更换式汽车防撞横梁
CN217145896U (zh) 一种防撞梁安装支架以及具有上述支架的车辆防撞梁
CN219795933U (zh) 一种复合式聚氨酯缓冲块总成
CN215101381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顶层结构
CN217264104U (zh) 一种带减震的电梯上梁结构
CN218430853U (zh) 一种塑料油箱限位安装结构
CN220537260U (zh) 一种电梯导轨组件
CN214833425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地震中可耗能梁柱连接节点
CN210652997U (zh) 车辆吸能装置及其车辆
CN212625533U (zh) 一种光伏组件装框用的面板固定装置
CN219875330U (zh) 一种减震降噪三相异步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