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9388U - 血库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血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9388U
CN218859388U CN202222863158.4U CN202222863158U CN218859388U CN 218859388 U CN218859388 U CN 218859388U CN 202222863158 U CN202222863158 U CN 202222863158U CN 218859388 U CN218859388 U CN 218859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basket
label
line
bank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631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学贤
任文广
张守兵
胡海洋
潘振辉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631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9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9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9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血库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血袋存取冷库系统取出血袋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血库系统的存储库通过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连接操作台,存储库内设有货架、血筐取放装置和挑选装置,存储库设有血袋的出口,血筐内具有容纳血袋的凹槽,操作台设有装筐工位,装筐工位或血筐配置有检测凹槽是否放置血袋的检测元件,血袋配置有记录其内血液信息的标签,血筐上设有记录其编号的标签,操作台上设有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在第二输送线、装筐工位和第一输送线之间搬运血筐的搬运装置,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血筐取放装置、挑选装置、检测元件、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搬运装置与血库系统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血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血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盛装有血液的血袋放在血筐内并且存放在低温冷库的货架上进行保存。通常,在存取血袋时,由人工进出低温冷库取放血筐,这样不仅效率较低,冷库内的低温环境还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并且多次进出冷库容易使大量外部空气进入冷库,进而导致冷库内温度升高和产生凝露,影响血液的保存质量。
鉴于此,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197041)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血袋存取冷库系统,包括冷库以及防止冷库内部冷量大量流失用的过渡室。冷库内设置了多排货架用于存储血袋,并设有可开闭的第一窗口,为了避免人工存取血袋的弊端,还在冷库内设置了龙门机械手并预留有龙门机械手移动用的通道。过渡室位于冷库外侧,其设有可开闭的第二窗口,且在过渡室内设置了连通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的输送带。龙门机械手包括横向驱动机构、纵向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横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纵向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横向移动,纵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竖向驱动机构、取料机构纵向移动,竖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取料机构竖向移动,而取料机构设有扫码器,用于读取血袋上的条形码。在工作人员需要存储血袋时,第二窗口打开,将血袋放置在输送带上经输送带运送至第一窗口时,第一窗口打开,龙门机械手获取血袋并将其运送至相应的货架上;在取出血袋时,通过龙门机械手获取货架上相应位置的血袋并将其运送在第一窗口,第一窗口打开,龙门机械手将血袋运送至输送带后,经输送带运送至第二窗口,工作人员便可在第二窗口处取走血袋无需进入冷库内部存取血袋。
上述自动化血袋存取冷库系统虽然代替了人工取放血袋,不过,在取出血袋时取料机构通过扫码器读取血袋上的条形码来查找所需要的血袋,花费时间较长,导致取出血袋的效率较低。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血袋存取冷库系统取出血袋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库系统,所述血库系统包括存储库、操作台以及连接二者的用于入库的第一输送线和输出空血筐的第二输送线,所述存储库内设有存放血筐的货架、血筐取放装置以及挑选装置,所述存储库设置有供血袋输出的出口,所述血筐内具有多个水平分布的、容纳血袋的凹槽,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装筐工位,所述装筐工位或者所述血筐配置有检测所述凹槽内是否放置血袋的检测元件,所述血袋配置有记录其内血液信息的第一标签,所述血筐上设有记录其编号的第二标签,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装筐工位和所述第一输送线之间搬运血筐的搬运装置,所述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血筐取放装置、所述挑选装置、所述检测元件、所述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所述搬运装置与所述血库系统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血袋装在血盒内,所述凹槽用于容纳装有血袋的血盒,所述检测元件设置成通过检测所述凹槽内是否放置血盒的方式来检测所述凹槽内是否放置血袋。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装筐工位上设有与所述通孔正对的所述检测元件。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血筐放置位的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所述第一输送线连接。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多层顶升移载机构,所述多层顶升移载机构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多层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多层水平传送机构。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血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标签,所述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筐工位上的、与所述通孔正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读取所述第二标签的信息的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所述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同时作为所述检测元件。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为悬挂式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两端分别通过提升机与所述存储库和所述操作台连接,所述提升机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存储库设置有入口,所述存储库配置有第四输送线,所述第四输送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挑选装置连接,所述第四输送线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出口和所述入口并延伸至所述存储库内,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存储库内设置有第一货架区和第二货架区,所述货架包括在所述第一货架区沿第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一货架以及在所述第二货架区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二货架,所述挑选装置、所述第一货架区、所述血筐取放装置和所述第二货架区在所述存储库内沿第二水平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存储库内还设置有连接所述血筐取放装置和所述挑选装置的第五输送线,所述第五输送线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在上述血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五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货架的底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血袋入库时,从第二输送线输送来的空血筐被搬运装置放置在装筐工位,在此过程中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扫描空血筐上的第二标签而读取该空血筐的编号,操作人员通过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扫描血袋的第一标签后将该血袋放入装筐工位的空血筐的凹槽内,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血筐的编号和该血袋的血液信息发送至血库系统的控制器,检测元件检测到该血袋放入凹槽时将该血袋放入的凹槽的位置信息发送至血库系统的控制器,控制器建立并存储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袋放置的血筐的编号和凹槽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当装筐工位的空血筐的所有凹槽内装入血袋后,控制器控制搬运装置将装满血袋的血筐搬运至第一输送线上,并控制第一输送线将该血筐输送至存储库内,控制器控制存储库内的血筐取放装置将该血筐放在货架上,血筐取放装置将血筐在货架上的位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并存储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袋放置的血筐编号和凹槽位置以及所在货架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在需要取出血袋时,控制器根据需求、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袋放置的血筐编号和凹槽位置以及所在货架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直接控制血筐取放装置将放有所需血袋的血筐从货架上取下,控制挑选装置将该血筐内的放置的所需的血袋取出并放入存储库内的空血筐内,装有挑选出的血袋的血筐通过存储库的出口送出,工作人员将血筐内的血袋拿走后,留下的空血筐经出口移回存储库内,存储库内多余的空血筐经第二输送线输送至操作台,以便进一步放置血袋进行入库。
通过这样的设置,挑选装置无需通过扫码器扫描血袋上的条形码来查找所需的血袋,减少了取出血袋的时间,提高了取出血袋的效率。另外,这样不仅能够取出所需类型的血液,还能够优先取出生产日期较早的血袋,从而避免部分血袋在存储库内存留时间过长而影响血液的品质甚至超过保存期限的情况出现。
优选地,血袋装在血盒内,凹槽用于容纳装有血袋的血盒,检测元件设置成通过检测凹槽内是否放置血盒的方式来检测凹槽内是否放置血袋。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取放血袋时,血袋放置在血盒内,在取放和挑选过程中直接取放和挑选血盒,能够避免血袋在此过程中可能因摩擦刮蹭而破损的情况出现。
优选地,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血筐放置位的第三输送线,第三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和第一输送线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优选地,第三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多层顶升移载机构,多层顶升移载机构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多层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多层水平传送机构。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此处存放多个空血筐,方便一次性入库大量血袋。
优选地,每个凹槽的底部具有通孔,装筐工位上设有与通孔正对的检测元件,血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标签,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筐工位上的、与通孔正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读取第二标签的信息的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同时作为检测元件。
例如,第三标签记录的是该血盒的编号,在操作台处,操作人员先通过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装筐工位上血筐的第二标签记录的编号,然后通过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扫读取血袋上第一标签记录的血液信息,之后通过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血盒上第三标签记录的编号,与此同时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读取到的血筐的编号、血袋的血液信息、血盒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盒的编号和血筐的编号的对应关系,操作人员之后将血袋放入该血盒内,最后将血袋和血盒一起放入血筐的凹槽内,当该凹槽下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到血盒底部第三标签记录的编号信息时,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血盒放置的凹槽的位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血袋的血液信息与所在的血筐的编号和所在凹槽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又例如,第三标签为可读写信息的电子标签,血袋被移送至操作台之前,操作人员在通过标签信息装置读取血袋的第一标签记录的血液信息后将血袋放入血盒内,然后通过信息读写装置在血盒的第三标签上写入其内血袋的血液信息。在操作台处,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标签读取装置读取装筐工位上血筐的第二标签记录的编号,第二标签读取装置将血筐的编号发送至控制器,然后将装有血袋的血盒放入血筐的凹槽内,凹槽下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到血盒上第三标签记录的血液信息,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读取到的血液信息和凹槽所在的位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血袋的血液信息与所在的血筐的编号和所在凹槽的位置的对应关系。
通过这样的设置,减少了检测元件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优选地,存储库内设置有第一货架区和第二货架区,货架包括在第一货架区沿第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一货架以及在第二货架区沿第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二货架,挑选装置、第一货架区、血筐取放装置和第二货架区在存储库内沿第二水平方向依次排布,血库内还设置有连接血筐取放装置和挑选装置的第五输送线,第五输送线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通过这样的设置,存储库内的布局更加紧凑,提高了存储库的血袋存储容量,降低了血袋存储成本。
优选地,第五输送线设置在第一货架的底部。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存储库内布局的紧凑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血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血库系统的平面布局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存储库;11、出口;12、入口;2、操作台;21、顶升移载机构;31、第一输送线;32、第二输送线;33、第三输送线;34、第四输送线;35、第五输送线;36、第六输送线;41、第一提升机;42、第二提升机;43、第三提升机;44、第四提升机;51、第一货架;52、第二货架;6、血筐取放装置;7、挑选装置;8、血筐;81、凹槽;811、通孔;9、血盒。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提到的现有血袋存取冷库系统取出血袋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库系统,挑选装置无需通过扫码器扫描血袋上的条形码来查找所需的血袋,减少了取出血袋的时间,提高了取出血袋的效率。
下面参照图1至4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血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血库系统的平面布局图。
如图1至图4所示,血库系统包括存储库1、操作台2以及连接存储库1和操作台2的第一输送线31和第二输送线32,第一输送线31和第二输送线32为悬挂式输送线,第一输送线3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提升机41和第二提升机42与操作台2和存储库1连接,第二输送线3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提升机43和第四提升机44与操作台2和存储库1连接,第一输送线31用于将操作台1处装有血袋的血筐输送至存储库1内,第二输送线32用于将存储库1内的空血筐输送至操作台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操作台2上设置有装筐工位,装筐工位用于临时放置血筐8。血筐8内具有多个水平分布的凹槽81,每个凹槽81的底部具有通孔811。血袋(图中未示出)放置在血盒9内,血袋上粘贴有记录其内血液信息的第一标签,血筐8上设置有记录其编号的第二标签(图中未示出)。在操作台2处操作人员将装有血袋的血盒9放入装筐工位上血筐8的凹槽81内。装筐工位上设置有作为搬运装置的第三输送线33,第三输送线33为皮带传送机构,第三输送线33的上游端通过顶升移载机构21与第三提升机43连接,第三输送线33的下游端与第一提升机41连接。装筐工位上设置有与此处放置的血筐8的通孔811正对的检测元件(图中未示出),例如检测元件为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当操作人员将装有血袋的血盒9放入凹槽81时,对应位置的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便能够检测到该凹槽81内放入了血盒9。操作台上还设置有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能够读取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记录的信息。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存储库1内设有存放血筐的货架、血筐取放装置6以及挑选装置7,存储库1内设置有第一货架区和第二货架区,货架包括在第一货架区沿左右水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一货架51以及在第二货架区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二货架52,挑选装置7、第一货架区、血筐取放装置6和第二货架区在存储库1内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存储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口11和入口12,存储库1还配置有第四输送线34,第四输送线34的第一端与挑选装置7连接,第四输送线34的第二端依次穿过出口11和入口12并延伸至存储库1内。存储库1内还设置有连接血筐取放装置6和挑选装置7的第五输送线35以及连接血筐取放装置6和第四提升机44的第六输送线36。第五输送线35设置在第一货架51的底部。第四输送线34、第五输送线35和第六输送线36为滚筒输送机。第一输送线31、第二输送线32、第三输送线33、第四输送线34、第五输送线35、第六输送线36、血筐取放装置6、挑选装置7、检测元件、标签信息读取装置、第一提升机41、第二提升机42、第三提升机43、第四提升机44、顶升移载机构21与血库系统的控制器通信连接(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血筐取放装置6、挑选装置7是现有装置,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血袋入库时,从第二输送线输32送来的空血筐经过第三提升机43被放置在顶升移载机构21上,顶升移载机构21将空血筐移动至第三输送线33上。在此过程中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扫描空血筐上的第二标签而读取该空血筐的编号。操作人员通过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扫描血袋上的第一标签后将血袋放入血盒9内,再将该血盒9放入装筐工位的血筐8的凹槽81内,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血筐8的编号和该血袋的血液信息发送至的控制器。检测元件检测到该血盒9放入凹槽81时将该血盒9放入的凹槽81的位置信息发送至血库系统的控制器,控制器建立并存储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袋放置的血筐的编号和凹槽81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当装筐工位的血筐8的所有凹槽81内装入血盒9后,控制器控制第三输送线33将装满血盒9的血筐8搬运至第一提升机41,通过第一提升机41将装满血盒9的血筐8搬运至第一输送线31上,并控制第一输送线31将装满血盒9的血筐8输送至提升机42处,提升机42将装满血盒9的血筐8搬运至存储库1内的第四输送线34上,之后控制器控制存储库1内的血筐取放装置6将装满血盒9的血筐8放在第一货架51或者第二货架52的空位上,血筐取放装置6将血筐在第一货架51或者第二货架52上的位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并存储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袋放置的血筐的编号和凹槽81的位置以及所在货架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
在需要取出血袋时,血筐取放装置6将货架上的空血筐取下放置在第五输送线35上,第五输送线35将空血筐传输至挑选装置7处。控制器根据需求、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袋放置的血筐的编号和凹槽81的位置以及所在货架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直接控制血筐取放装置6将放有所需血袋的血筐从货架上取下并放置在第五输送线35上,第五输送线35将放有所需血袋的血筐传输至挑选装置7处,控制挑选装置7将该血筐内的放置的所需的血袋和血盒9一起取出并放入挑选装置7处的空血筐内,在挑选完毕后被挑选血筐经第五输送线35输送至血筐取放装置6处,血筐取放装置6将被挑选的血筐重新放回货架。装有挑选出的血袋的血筐在第四输送线34的传输作用下经存储库1的出口11送出,工作人员将血筐内的血袋和血盒一起拿走后,留下的空血筐在第四输送线34的传输作用下经入口12送回存储库1内,空血筐被血筐取放装置6放置在第二货架52的空位上。存储库1内多余的空血筐被血筐取放装置6放置在第六输送线36上输送至第四提升机44,第四提升机44将空血筐搬运至第二输送线32上,空血筐经第二输送线32输送至操作台2处的顶升移载机构21上,以便进一步放置血袋进行入库。
通过这样的设置,挑选装置7无需通过扫码器扫描血袋上的条形码来查找所需的血袋,减少了取出血袋的时间,提高了取出血袋的效率。另外,这样不仅能够取出所需类型的血液,还能够优先取出生产日期较早的血袋,从而避免部分血袋在存储库内存留时间过长而影响血液的品质甚至超过保存期限的情况出现。
血袋装在血盒9内,在从血筐8中挑出血袋以及将血袋放入血筐8的过程中血袋和血盒9一同进出血筐8,能够避免血袋在此过程中可能因摩擦刮蹭而破损的情况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线31和第二输送线32为悬挂式输送线,第一输送线3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提升机41和第二提升机42与操作台2和存储库1连接,第二输送线3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提升机43和第四提升机44与操作台2和存储库1连接,这仅是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其作出调整,如第一输送线31和第二输送线32可以是贴近地面的输送线,第一输送线31的两端直接与操作台2和存储库1连接,第二输送线32的两端直接与操作台2和存储库1连接。另外,第三输送线33的上游端通过顶升移载机构21与第三提升机43连接,这也是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其作出调整,如第三输送线33的上游端直接与第三提升机43连接。此外,第三输送线33作为搬运装置也是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其作出调整,如搬运装置可以是设置在操作台2上的机械臂。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装筐工位上不设置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在血盒9的底部外侧设置第三标签,第三标签记录有血盒9的编号,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筐工位上的、与通孔811正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读取第二标签的信息的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既用于读取血盒9上第三标签记录的编号,同时作为检测元件检测凹槽81内是否放置血盒9。
操作人员先通过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装筐工位上血筐8的第二标签记录的编号,然后通过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扫读取血袋上第一标签记录的血液信息,之后通过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血盒9上第三标签记录的编号,与此同时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读取到的血筐的编号、血袋的血液信息、血盒的编号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血袋的血液信息与血盒9的编号和血筐8的编号的对应关系,操作人员之后将血袋放入该血盒9内,最后将血袋和血盒9一起放入血筐8的凹槽81内,当该凹槽81下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到血盒底部第三标签记录的编号信息时,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血盒9放置的凹槽81的位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血袋的血液信息与所在的血筐8的编号和所在凹槽81的位置的对应关系。通过这样的设置,减少了检测元件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装筐工位上不设置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在血盒9的底部外侧设置第三标签,第三标签为记录有其内血液信息的可读写信息的电子标签。血袋被移送至操作台之前,操作人员在通过标签信息装置读取血袋的第一标签记录的血液信息后将血袋放入血盒9内,然后通过信息读写装置在血盒9的第三标签上写入其内血袋的血液信息。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筐工位上的、与通孔811正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读取第二标签的信息的第二标签信息读取装置,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既用于读取血盒9上第三标签记录的编号,同时作为检测元件检测凹槽81内是否放置血盒9。
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标签读取装置读取装筐工位上血筐8的第二标签记录的编号,第二标签读取装置将血筐8的编号发送至控制器,然后将装有血袋的血盒放入血筐8的凹槽81内,凹槽81下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到血盒9上第三标签记录的血液信息,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将读取到的血液信息和凹槽所在的位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建立血袋的血液信息与所在的血筐8的编号和所在凹槽81的位置的对应关系。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凹槽81的底部不设置通孔811,每个凹槽81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作为检测凹槽81内是否放置血盒9的检测元件,接触开关与血库系统的控制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当血盒9放入凹槽81时,血盒9与该凹槽81底部的接触开关接触,从而使得控制器获知该凹槽81内放入了血盒9。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顶升移载机构21设置成多层顶升移载机构,多层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多层水平传送机构。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此处存放多个空血筐,方便一次性入库大量血袋。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将存储库1的侧壁上的出口11和入口12替换成一个出入口,存储库1内设置转运机器人,转运机器人用于将装有挑选出的血盒9的血筐8搬运至出入口处,工作人员将血袋和血盒9取走后,转运机器人再将留下的空血筐8搬运至血筐取放装置6处,血筐取放装置6将空血筐放置在货架上。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不设置血盒9,血袋上粘贴有第一标签,血袋直接放置在血筐8的凹槽81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NFC标签或者其他合适的标签等。另外,存储库1内的货架也可以仅包括第一货架51。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库系统包括存储库、操作台以及连接二者的用于入库的第一输送线和输出空血筐的第二输送线,所述存储库内设有存放血筐的货架、血筐取放装置以及挑选装置,所述存储库设置有供血袋输出的出口,
所述血筐内具有多个水平分布的、容纳血袋的凹槽,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装筐工位,所述装筐工位或者所述血筐配置有检测所述凹槽内是否放置血袋的检测元件,所述血袋配置有记录其内血液信息的第一标签,所述血筐上设有记录其编号的第二标签,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装筐工位和所述第一输送线之间搬运血筐的搬运装置,
所述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血筐取放装置、所述挑选装置、所述检测元件、所述标签信息读取装置、所述搬运装置与所述血库系统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袋装在血盒内,所述凹槽用于容纳装有血袋的血盒,所述检测元件设置成通过检测所述凹槽内是否放置血盒的方式来检测所述凹槽内是否放置血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装筐工位上设有与所述通孔正对的所述检测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血筐放置位的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所述第一输送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多层顶升移载机构,所述多层顶升移载机构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多层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多层水平传送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标签,所述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筐工位上的、与所述通孔正对的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以及用于读取所述第二标签的信息的第二标签读信息取装置,所述第一标签信息读取装置同时作为所述检测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为悬挂式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两端分别通过提升机与所述存储库和所述操作台连接,所述提升机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库设置有入口,所述存储库配置有第四输送线,所述第四输送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挑选装置连接,所述第四输送线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出口和所述入口并延伸至所述存储库内,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库内设置有第一货架区和第二货架区,所述货架包括在所述第一货架区沿第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一货架以及在所述第二货架区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多排第二货架,所述挑选装置、所述第一货架区、所述血筐取放装置和所述第二货架区在所述存储库内沿第二水平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存储库内还设置有连接所述血筐取放装置和所述挑选装置的第五输送线,所述第五输送线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货架的底部。
CN202222863158.4U 2022-10-28 2022-10-28 血库系统 Active CN218859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3158.4U CN218859388U (zh) 2022-10-28 2022-10-28 血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3158.4U CN218859388U (zh) 2022-10-28 2022-10-28 血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9388U true CN218859388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63158.4U Active CN218859388U (zh) 2022-10-28 2022-10-28 血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9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05430B2 (ja) 自動倉庫及び自動倉庫への入庫方法
EP1818286B1 (en) Storing system
KR100895999B1 (ko) 자동 창고
JP4452856B2 (ja) 立体倉庫装置及び立体倉庫の収納物品搬送方法
CN109110359B (zh) 一种立体商品仓储系统及方法
JP5338692B2 (ja) ピッキング設備
CN218859388U (zh) 血库系统
CN219884867U (zh)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EP1446340B1 (en) System for the automatic storage and withdrawal of objects and object transfer device used in the system
JP4026468B2 (ja) 物品取扱い設備
CN113554379A (zh) 一种仓储作业系统及方法
CN216425638U (zh) 仓储系统
CN115245911A (zh) 一种订单拣选系统及拣选方法
CN218859386U (zh) 血库系统
CN112520338B (zh) 一种自动化堆场及其工作方法、存储介质
JP7171992B2 (ja) ケース移載システム及びケース移載方法
CN218369819U (zh) 自动化血站
CN218369821U (zh) 自动化血站的出库机构
CN217436732U (zh) 一种箱式升降柜
CN216174411U (zh) 货物输送系统
JP7183732B2 (ja) 移載ロボットシステム及び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JPH03267203A (ja) 自動保管検索装置
JPH03267204A (ja) 自動保管検索装置
JP3687387B2 (ja) 集配倉庫設備
WO2024089149A1 (en)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of storage containers with temperature-sensitive goods into a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ection of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