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4867U -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4867U
CN219884867U CN202320760426.1U CN202320760426U CN219884867U CN 219884867 U CN219884867 U CN 219884867U CN 202320760426 U CN202320760426 U CN 202320760426U CN 219884867 U CN219884867 U CN 219884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blood
conveying
empty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04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月利
曲辰雨
丁浩亮
尹训华
胡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04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4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4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4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血液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管理系统,其包括装筐机构、血库、发血机构、空筐暂存机构和至少三个输送机构;所述装筐机构包括分拣装置,所述空筐暂存机构用于为所述分拣装置提供空筐,所述分拣装置将血袋分拣后装入所述空筐;所述至少三个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所述输送机构、第二所述输送机构和第三所述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装筐机构和所述血库之间,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血库和所述发血机构之间,所述第三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发血机构和所述空筐暂存机构之间,从而将发血机构发放血袋后形成的空筐运输至空筐暂存机构进行储存,实现闭环管理,有效提升血液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血液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液管理系统的意义在于智能管理医用血液,跟踪血液信息,减少管理过程中血液的污染,并提升血液管理的工作效率。
目前的血液管理系统一般采用如下方式运转:通过贴标机将标签贴在血袋上,然后通过装筐机对血袋进行装筐,并人工或通过机器人将装有血袋的血筐搬运至血库进行储存,在使用血液时,在血库内按订单分拣血袋,然后搬运至发血台进行发放,发放血袋之后的空筐,人工进行收集,并送回装筐机处进行装筐。
在血袋的流通过程中,许多的环节需要依靠人工进行,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液管理系统,以解决血液管理系统中,许多环节需要人工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管理系统,包括装筐机构、血库、发血机构、空筐暂存机构和至少三个输送机构;
所述装筐机构包括分拣装置,所述空筐暂存机构用于为所述分拣装置提供空筐,所述分拣装置将血袋分拣后装入所述空筐,以形成待发放血袋筐;
所述至少三个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所述输送机构、第二所述输送机构和第三所述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装筐机构和所述血库之间,用于将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所述血库;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血库和所述发血机构之间,用于将所述血库内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所述发血机构;
所述发血机构用于接收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内的所述血袋被发放后,形成所述空筐;
所述第三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发血机构和所述空筐暂存机构之间,用于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空筐暂存机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空筐暂存机构包括放置架及两个提升机,两个提升机分别位于所述放置架延伸方向的两侧的提升机,两个所述提升机中的一者将所述空筐从所述输送机构移动至所述放置架上,另一者将所述空筐从所述放置架移动至所述输送机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筐机构还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装筐区、第二装筐区及第三装筐区;
所述第一装筐区用于接收所述空筐暂存机构运输的所述空筐,并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二装筐区,所述分拣装置将所述血袋分拣至所述第二装筐区的所述空筐内,以形成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所述第三装筐区用于接收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并将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装筐区至少包括四个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装筐区运输的所述空筐;
所述第三装筐区包括若干第二工位,且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工位至少并排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工位,以接收对应的所述第一工位输送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血库包括血库本体、存储架及移动机器人,所述存储架和所述移动机器人位于血库本体内,所述存储架用于存储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所述移动机器人用于将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搬运至所述存储架上,以及将所述存储架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搬运至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血库按照血型设置有多个,所述血库本体设有入库口及出库口,所述入库口位于所述血库本体与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连接处,所述出库口位于所述血库本体与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连接处,所述入库口及所述出库口处均设置有位于所述血库本体内的暂存区,所述暂存区用于对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进行暂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血机构包括发血台及换向装置,所述发血台内部呈上下关系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及第二输送轨道;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连接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以接收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运输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被发放所述血袋后形成所述空筐时,所述换向装置接收所述空筐,并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所述第二输送轨道连接所述第三所述输送机构,以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三所述输送机构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血台包括发血台本体及至少一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包括呈上下关系设置的第三输送轨道及第四输送轨道;
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运输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在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的所述血袋被发放形成所述空筐时,所述换向装置接收所述空筐并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四输送轨道上,所述第四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连接,以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血液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血袋贴上标签的贴包机及血袋输送线,所述血袋输送线用于将贴有标签的所述血袋运输至所述装筐机构处,所述分拣装置将所述血袋输送线上的所述血袋分拣至所述空筐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输送机构为天轨。
本申请提供的血液管理系统设置有装筐机构、血库、发血机构、空筐暂存机构及输送机构,在血袋流通过程中,先通过空筐暂存机构自动为装筐机构补充空筐,而后由装筐机构自动对到达的血袋进行分拣装筐得到待发放血袋筐,并由第一输送机构将装筐机构的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血库进行储存,需要使用血袋时,则通过第二输送机构将血库内的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发血机构,在发血机构进行血袋发放,而血袋发放后形成的空筐,则是通过第三输送机构直接输送至空筐暂存机构储存,待装筐机构需要空筐时,空筐暂存机构自动为装筐机构补充空筐,从而实现闭环管理,即从装筐、搬运、储存到空筐流转全部都自动进行,可以有效提升血液管理效率;并且空筐直接通过第三输送机构运输至空筐暂存机构进行储存,血站的外部环境中无空筐,使得血站内更为整洁。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管理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管理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筐机构与空筐暂存机构、贴包机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血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发血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筐暂存机构,101-放置架,102-提升机,200-装筐机构,201-第一装筐区,202-第二装筐区,203-第三装筐区,204-第一架体,205-第二架体,206-机械手,207-第三工位,208-第一工位,209-第二工位,210-横向输送装置,211-纵向输送装置,301-第一输送机构,302-第二输送机构,303-第三输送机构,400-血库,401-血库本体,402-存储架,403-移动机器人,500-发血机构,501-发血台本体,502-放置台,503-第一输送轨道,504-第二输送轨道,505-第三输送轨道,506-第四输送轨道,507-换向装置,600-贴包机。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目前血站的血液管理还是较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人工,其一般仅仅在在贴包、装筐等单个环节实现自动化,而在各个环节之间的血筐转运工作,还是依托人工进行,尤其是分发血袋之后的空筐,需要人工收集,并搬运到装筐的位置,为装筐机补充空筐。这不仅使得血站内部的环境较为杂乱,不便于管理,而且在血站的血液流通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性较高,自动化程度低。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液管理系统,设置有装筐机构、血库、发血机构、空筐暂存机构及输送机构,空筐暂存机构与装筐机构联动,以在装筐机构需要空筐时,通过空筐暂存机构为装筐机构补充空筐,同时通过输送机构连接装筐机构与血库、血库与发血机构、发血机构与空筐暂存机构,从而在血液流通过程中实现闭环管理,大幅度提升血液管理的自动化,并且可以使血站中无外露的散乱空筐,从而使血站内更为整洁。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管理系统的俯视图。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管理系统包括空筐暂存机构100、装筐机构200、血库400、发血机构500和输送机构。空筐暂存机构100主要是用来储存空筐,并为装筐机构200提供空筐;装筐机构200主要用来对血袋进行分拣,包括一分拣装置,通过该分拣装置可以对血袋按照血型进行分拣,并装入空筐内;血库400一般为冷库,主要用于对装筐后的血袋进行储存,并且还能在使用血液时,根据订单分拣血袋,使其离开冷库;发血机构500则主要用于对血袋进行分发,而输送机构则可以串联各环节,对待发放血袋筐、空筐进行自动转移,使其流转至相应节点。
其中,为了保障血液管理系统正常运转,输送机构至少需要设置3个,即至少需要包括位于发血机构500和血库400之间的第一输送机构301、位于血库400和发血机构500之间的第二输送机构302,以及位于发血机构500和空筐暂存机构100之间的第三输送机构303,而空筐暂存机构100则可以直接与装筐机构200邻接,直接为装筐机构200补充空筐。
具体来说,在血液流通过程中,血液管理系统主要按照如下模式进行工作:
1.空筐暂存机构100根据装筐机构200内的血袋分拣情况,自动为装筐机构200补充空筐;
2.装筐机构200按血型对血袋进行分拣,将其装入空筐内,空筐装满血袋后形成待发放血袋筐,装筐机构200会自动将待发放血袋筐运输到第一输送机构301上,并且装筐机构200输出一个待发放血袋筐,空筐暂存机构100就会为装筐机构200补充一个空筐;
3.第一输送机构301将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血库400内进行储存,血库400会根据血液使用的订单将分拣待血库400内的发放血袋筐,并将其运输至第二输送机构302上;
4.从血库400离开的待发放血袋筐经由第二输送机构302运输至发血机构500进行血液发放,而血袋发放后留下的空筐,则自动运输至第三运输机构上;
5.从发血机构500离开的空筐经第三输送机构303运输至空筐暂存机构100进行储存,以待为装筐机构200补充空筐。
血液管理系统这样的运转方式,既能自动串联空筐暂存机构100、装筐机构200、血库400、发血机构500,又能在串联空筐暂存机构100、装筐机构200、血库400、发血机构500的同时,使空筐暂存机构100、装筐机构200、血库400、发血机构500自身的基本职能不受影响,有效提升效率。
同时,还能对血站内的空筐自动进行转运及储存,使血站内部无外露的杂乱空筐。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筐机构200与空筐暂存机构100、贴包机600位置示意图。
请参见图3所示,空筐暂存机构100可以包括放置架101及提升机102,其中,放置架101用于放置空筐,当然放置架101根据空筐储存需求,可以设置多层存放区,而提升机102则设置2个,分设在放置架101两侧,可沿着放置架101的高度方向移动,即一个提升机102设置在放置架101的入口侧,用于接收第一输送机构301的空筐,另一个提升机102设置在放置架101的出口侧,用于接收放置架101的空筐,从而为装筐机构200补充空筐。
其中,空筐从空筐暂存机构100移动至提升机102上,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例如每层存放区均相应设置有将空筐从入口侧移动至出口侧的输送结构,例如传送带、传送辊等。
例如设置机械手,利用机械手对空筐进行搬运。
另外,每层存放区上均可储存多个空筐,为了统计每层存放区上的空筐数量,以制定空筐放置和补充策略,可以在每层存放区设置传感器,实时检测存放区的空筐数量。
示例性地,可以在存放区设置多个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相邻两个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空筐对应该方向上的长度,当然传感器是固定在放置架101上不发生移动的。
这样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可以准确获取每层存放区内存放的空筐数量,在存放空筐时,可以直接选择未满的存放区进行存放,而为装筐机构200补充空筐时,则可以直接选择有空筐的存放区获取空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提升机102的货位上装载顶升移栽机或牛眼工作转台,以在接收到空筐后对空筐进行转向,使其适应放置架101的储存方向,或装筐机构200需要的空筐放置方向。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放置架101的结构和形状,可以根据血站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要能储存空筐,以及完成空筐在2个提升机102之间的转移即可。
而装筐机构200主要是将血袋分拣至空筐暂存机构100补充的空筐中,其具有多种实现方式。
示例性地,装筐机构200包括分拣装置、装筐台及机械手,机械手可以从提升机102上将空筐搬运至装筐台上,分拣装置则将血袋分拣后装入装载台上的空筐内,在空筐装满血袋后,将其标记为待发放血袋筐,机械手此时将待发放血袋筐搬运至第二输送机构302上,随后从提升机102上搬运新的空筐补充在装载台上即可。
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筐机构200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3与图4所示,装筐机构200还可以包括分拣装置、第一装筐区201、第二装筐区202及第三装筐区203。
第一装筐区201接收空筐暂存机构100输送的空筐,并将暂存接收到的空筐,或将空筐转移至第二装筐区202,分拣装置按照血型对血袋进行分拣后装入第二装筐区202内的空筐中,装满血袋的空筐即可标记为待发放血袋筐,待发放血袋筐转移至第三装筐区203,第三装筐区203将待发放血袋筐转移至第一输送机构301上,当然也可以在需要时,对待发放血袋筐进行暂存。
具体来说,可以使第一装筐区201、第二装筐区202及第三装筐区203并排设置,第一装筐区201靠近空筐暂存机构100,且至少一端与空筐暂存机构100的提升机102对接,以接收空筐。第三装筐区203至少一端与第一输送机构301对接,以将待发放血袋筐转移至第一输送机上。
而目前血液主要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个大类,因此最好使第二装筐区202具有至少4个第一工位208,每个第一工位208可放置一个空筐,从而使每个空筐只放置一种血型的血袋,方便血库400出入库登记及分拣。
当然,此时第一装筐区201、第二装筐区202均至少需要设置一个对应的纵向输送装置211,纵向输送装置211可以理解为输送方向为从第一装筐区201至第二装筐区202、从第二装筐区202至第三装筐区203的输送装置,例如传送带或传送辊等,以使第一装筐区201通过纵向输送装置211将空筐输送至第二装筐区202,第二装筐区202通过纵向输送装置211将待发放血袋筐输送至第三装筐区203。
另外在第一装筐区201、第二装筐区202、第三装筐区203中中至少有一个还设置有沿着其延伸方向设置的横向输送装置210,当其设置在第一装筐区201时,则在第一装筐区201输送空筐,当其设置在第二装筐区202时,则在第二装筐区202输送空筐或待发放血袋筐,当其设置在第三装筐区203时,则是用于输送待发放血袋筐。
而为了方便装筐机构200运行,可以在第一装筐区201、第二装筐区202均设置纵向输送装置211,在第一装筐区201、第三装筐区203均设置横向输送装置210,此时:
第一装筐区201同时包含横向输送装置210及纵向输送装置211,其设置有多个第三工位207,且第三工位207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位208的数量,第三装筐区203也相应设置有过个第二工位209,第二工位209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工位208的数量,且每个第一工位208均夹在一个第二工位209和一个第三工位207之间,以变第三工位207上的空筐移动至第一工位208上,第一工位208上的待发放血袋筐移动至第二工位209上。
而在第一装筐区201,横向输送装置210可以为传送辊或滚筒,且相邻传送辊与滚筒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纵向输送装置211则设置在间隙中,且可以上下移动,当然纵向输送装置211可以设置为皮带。
在需要将空筐转移至第二装筐区202时,纵向输送装置211上移,将空筐抬起,并输送至第二装筐区202,而在需要使空筐在第三工位207之间移动时,则使纵向输送装置211下沉至横向输送装置210下方即可。
相应地,第二装筐区202、第三装筐区203的输送方式也可以据此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当然,也可以使用顶升移载机或者牛眼工作转台代替横向输送装置210及纵向输送装置211,此时则可以每个工位对应一个顶升移载机或者牛眼工作转台。此时,还可以在每个工位的相应位置设置挡板,以对空筐或待发放血袋筐的位置进行限制,保持稳定,并且也可以限制其运动方向。
而作为分拣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分拣装置可以包括机械手206及支撑架,机械手206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204与第二架体205,第一架体204与第二装筐区长度方向平行,第一架体204设置有2个,一个位于第一装筐区201外侧,一个位于第三装筐区203外侧,第二架体205位于第一架体204之间,并与2个第一架体204滑动连接,且第二架体205连接驱动装置,以使其沿着第一架体204滑动。机械手206设置在第二架体205上,且可沿着第二架体205滑动,同时机械手206还具有升降部、横向移动部及抓取部,升降部可以带动抓取部上下移动,横向移动部可以带动机械手206沿着第二架体205滑动,以使其抓取血袋并将血袋放入空筐内。
当然,为了记录每个空筐内装入的血袋数量,分拣装置还可以包括计数器,计数器用于记录每个空筐内放入的血袋数量,以便判断空筐是否装满。
其中,计数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机械手206的适宜位置,或支撑架上。
当然,也可以不使用计数器,而直接在第一工位208上安装传感器,例如重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判断第一工位208上的空筐是否装满血袋形成待发放血袋筐。
另外,还可以在机械手206上设置图像采集器,以对血袋上的标签进行识别,例如识别血型、血液采集日期、采集地等信息,既方便机械手206对血袋按血型进行分拣,也方便后期查询血站内的血液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血液管理系统还包括贴包机600,贴包机600可以直接购买现有的自动贴包机600,只要能将标签贴在血袋上即可,在此不再对贴包机600的结构进行赘述。
当然贴包机600还包括血袋输送线,对于没有的贴包机600,也可以自行加装传送带、传送辊等输送装置,只要能将离开贴包机600的血袋运输至装筐机构200处,供分拣装置进行分拣装筐即可。
在通过贴包机600为血袋粘贴标签时,为了方便后续识别,可以使用RFID电子标签或条码标签。相应地,在分拣装置、血库400、发血机构500的相应位置设置阅读器即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管理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2所示(图2中将其中一个血库400的顶盖去除,以看到血库400内结构),血库400包括血库本体401、移动机器人403及存储架402,存储架402及移动机器人403都位于血库本体401内。
其中,存储架402设置有多层货架,其用于对待发放血袋筐进行存储。移动机器人403则可以在血库400内自由移动,以将货架上的待发放血袋筐取出,或将待发放血袋筐放入货架,当然移动机器人403是可以对血袋的信息进行识别的,以血袋分类入库或按订单对血袋进行分拣出库,而这样的移动机器人403目前较为常用,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
当然在血库本体401上是设置有入库口及出库口的,第一输送机构301的端部位于入库口处,第二输送机构302的端部则位于出库口处,移动机器接收第一输送机构301上的待发放血袋筐放置在货架上,或将血库400内的待发放血袋筐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302上。
这样的方式可以使血库400的入库与出库分离开来,从而可同时进行出入库。
当然为了便于出入库,还可以在入库口和出库口处设置暂存区,入库口处的暂存区用于接收第一输送机构301的待发放血袋筐进行暂存,而出库口处的暂存区用于放置分拣好的待发放血袋筐或提前准备的应急血袋。
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入库与出库互不干扰,血库400的入库与出库可同时进行,在移动机器人403按照订单分拣出库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301输送至血库400的待发放血袋筐可以通过入库口的暂存区进行暂存,待移动机器人403完成订单分拣后再进行入库处理。
并且还方便手动出入库与自动出入库同步进行,即人工分拣和移动机器人403分拣同步进行,提升出入库的便利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出库口的暂存区放置应急血袋,例如将出库口的暂存区分为4个区域,放置4种不同的血型,以在有紧急情况时,无需分拣,可直接人工从暂存区拿取血袋。
其中,血库400还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设置不同储存温度的血库400,或直接按照血型分设多个血库400。在血库400设置有多个时,第一输送机构301同时连通多个血站,并在转向处设置顶升移载机或牛眼工作转台等机构对待发放血袋筐进行转向运输使其进入不同的血库400即可,当然为了有效识别待发放血袋筐需要去的血库400,还可以在转向处设置可以对血袋的信息进行识别的装置,例如RFID阅读器、图像采集装置等。
而在血站较大,血库400分设较多时,可以使血站整体跨楼层设置,此时可通过升降机连接不同楼层。
当然,为了便于输送,且不影响人员在血站内移动,输送机构最好均设置为天轨,即输送机构设置在相应楼层的顶部,以高空运输的方式来对待发放血袋筐/空筐进行运输,这样既能使血站内更为宽敞、整洁,又方便人员在血站内走动,还能借用天轨对空筐或待发放血袋筐起到一定的暂存作用。
当然在输送机构为天轨时,其可以根据输送情况相应包含提升机或顶升移栽机等装置,以将空筐/待发放血袋筐转移至天轨上进行运输,或将其从天轨上转移至各个环境进行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输送机构并不限制为天轨,其还可以为AGV输送系统、传送辊或传送带等装置,只要能有效完成运输即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血机构500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图5中发血机构5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5和图6所示,发血机构500包括发血台及换向装置507。发血台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血袋进行分发,其可接收第二输送机构302输送的待发放血袋筐,并在待发放血袋筐内血袋发放完形成空筐后,将其转运至第三输送机构303上去。
具体来说,发血台内部呈上下关系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503及第二输送轨道504,第一输送轨道503连接第二输送机构302,第二输送轨道504连接第三输送机构,而换向装置507则位于第三输送轨道505远离第一输送轨道503一端,即第三输送轨道505、第四输送轨道506的一端均与换向装置507相邻。
发血台通过第一输送轨道503接收第二输送机构302运输的待发放血袋筐,并进行血袋发放,在第一输送轨道503上的待发放血袋筐被发放血袋后形成空筐时,再由换向装置507接收空筐,并将空筐运输至第二输送轨道504上,由第二输送轨道504将空筐运输至第三输送机构303上,从而进入空筐暂存机构100。
其中,第一输送轨道503、第二输送轨道504可以为传送辊或滚筒等常见输送装置,而换向装置507可以为顶升移载机或者牛眼工作转台等装置,只要能上下移动以衔接第一输送轨道503、第二输送轨道504,从而转移空筐即可。
而为了提升发血效率,可以使发血台包括发血台本体501及放置台502,放置台502可以设置多个,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放置台502上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发放,从而可以通过放置台502形成多个发血位,方便多人同时进行发血操作。
其中,放置台502包括呈上下关系设置的第三输送轨道505及第四输送轨道506,第三输送轨道505与第一输送轨道503连接,第四输送轨道506与第二输送轨道504连接。
其中,第三输送轨道505、第四输送轨道506可以为传送辊、滚筒等装置,只要能带动待发放血袋筐或空筐移动即可。
为了方便使用,第一输送轨道503、第二输送轨道504可以设置在发血台本体501内部,表面设置有盖板进行遮挡,从而可以在发血台本体501上放置电脑等物,而第三输送轨道505顶部则无遮挡,可以直接对第三输送轨道505上的待发放血袋筐内的血袋进行发放。
本实施例通过在发血台内部设置第一输送轨道503、第二输送轨道504,在放置台502上设置第三输送轨道505、第四输送轨道506及换向装置507,可以实现待发放血袋筐、空筐的自动运输,仅仅发血操作需要人工进行,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无需人工收捡空筐,也能避免血站内存在散乱空筐,有效提升了血站内部的整洁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筐机构、血库、发血机构、空筐暂存机构和至少三个输送机构;
所述装筐机构包括分拣装置,所述空筐暂存机构用于为所述分拣装置提供空筐,所述分拣装置将血袋分拣后装入所述空筐,以形成待发放血袋筐;
所述至少三个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所述输送机构、第二所述输送机构和第三所述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装筐机构和所述血库之间,用于将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所述血库;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血库和所述发血机构之间,用于将所述血库内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所述发血机构;
所述发血机构用于接收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内的所述血袋被发放后,形成所述空筐;
所述第三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发血机构和所述空筐暂存机构之间,用于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空筐暂存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筐暂存机构包括放置架及两个提升机,两个提升机分别位于所述放置架延伸方向的两侧的提升机,两个所述提升机中的一者将所述空筐从所述输送机构移动至所述放置架上,另一者将所述空筐从所述放置架移动至所述输送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筐机构还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装筐区、第二装筐区及第三装筐区;
所述第一装筐区用于接收所述空筐暂存机构运输的所述空筐,并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二装筐区,所述分拣装置将所述血袋分拣至所述第二装筐区的所述空筐内,以形成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所述第三装筐区用于接收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并将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运输至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筐区至少包括四个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装筐区运输的所述空筐;
所述第三装筐区包括若干第二工位,且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工位至少并排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工位,以接收对应的所述第一工位输送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库包括血库本体、存储架及移动机器人,所述存储架和所述移动机器人位于血库本体内,所述存储架用于存储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所述移动机器人用于将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搬运至所述存储架上,以及将所述存储架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搬运至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库本体设有入库口及出库口,所述入库口位于所述血库本体与所述第一所述输送机构连接处,所述出库口位于所述血库本体与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连接处,所述入库口及所述出库口处均设置有位于所述血库本体内的暂存区,所述暂存区用于对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进行暂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血机构包括发血台及换向装置,所述发血台内部呈上下关系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及第二输送轨道;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连接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以接收所述第二所述输送机构运输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被发放所述血袋后形成所述空筐时,所述换向装置接收所述空筐,并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所述第二输送轨道连接所述第三所述输送机构,以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三所述输送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血台包括发血台本体及至少一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包括呈上下关系设置的第三输送轨道及第四输送轨道;
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运输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在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上的所述待发放血袋筐的所述血袋被发放形成所述空筐时,所述换向装置接收所述空筐并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四输送轨道上,所述第四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连接,以将所述空筐运输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血袋贴上标签的贴包机及血袋输送线,所述血袋输送线用于将贴有标签的所述血袋运输至所述装筐机构处,所述分拣装置将所述血袋输送线上的所述血袋分拣至所述空筐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为天轨。
CN202320760426.1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Active CN219884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0426.1U CN219884867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0426.1U CN219884867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4867U true CN219884867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0426.1U Active CN219884867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48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6324A (zh) * 2023-12-20 2024-01-26 江苏鑫泽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类贮存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6324A (zh) * 2023-12-20 2024-01-26 江苏鑫泽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类贮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89867B (zh) 用于处理物体的包括移动矩阵载体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08750511B (zh) 一种摘果式分拣方法
CN108408315B (zh) 搬运设备
JP6435463B2 (ja) 保管設備からの運搬ユニット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5392719A (zh) 通过在拣选站准备储存单元的订单执行方法
CN219884867U (zh) 一种血液管理系统
CN109205160A (zh) 一种立体商品储存调配系统及方法
CN112424092A (zh) 具有缩短的通过时间的存放和拣选系统和用于运行其的方法
AU711659B2 (en) Tote transport system
JP2010052878A (ja)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CN112974268A (zh) 一种人工分拣站及分拣方法
JPS6337006A (ja) 物品仕分け設備
CN218260410U (zh) 安检回筐系统
CN216835928U (zh) 行李运输系统及行李系统
US20220089368A1 (en) Storage and picking system having improved stocking performan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15432340A (zh) 立体分拣站、分拣方法及分拣出库方法
JP2017039597A (ja)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CN219884257U (zh) 血袋装筐工作台及血袋装筐运输存储系统
CN114684524B (zh) 用于在用于处理物体的包括移动矩阵载体系统的系统和方法中使用的维护系统
CN219880632U (zh) 血液装筐系统
CN111279281B (zh) 用于在用于处理物体的包括移动矩阵载体系统的系统和方法中使用的不连续网格系统
CN218859388U (zh) 血库系统
CN220885650U (zh) 一种基于多料箱机器人的快捷提升自动输送线
CN114399257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仓储作业系统
CN219884868U (zh) 血筐运输轨道及血液运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