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8537U -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8537U
CN218858537U CN202320138983.XU CN202320138983U CN218858537U CN 218858537 U CN218858537 U CN 218858537U CN 202320138983 U CN202320138983 U CN 202320138983U CN 218858537 U CN218858537 U CN 218858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llar
floor
lower section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89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89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8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8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8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传力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侧围总成和地板总成、以及设于侧围总成和地板总成之间形成的内腔中的门槛梁。其中,地板总成包括搭接相连的地板门槛梁和A柱内板下段;地板门槛梁的底部连接侧围总成底部,地板门槛梁的上部搭接在A柱内板下段上;A柱内板下段上设有加强板,加强板靠近地板门槛梁和A柱内板下段的搭接部位设置,并与周边板件共同围构出若干个承力腔。本实用新型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在保持A柱和门槛梁的交汇处的缓冲吸能效果的同时,可缓解该部位折弯溃缩变形过于严重的情况,从而改善车辆在遭受偏置碰撞时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碰撞承力强度。

Description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车身的A柱与门槛梁的交汇区域位于车身前门洞下拐角位置,是车辆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的主要传力通道,对整车安全性能起到重要影响。
目前,车身A柱与下门槛梁交汇区域由侧围总成部件和地板总成部件组成,侧围总成部件由侧围外板、侧围门槛梁和门槛梁加强板组成,地板总成部件由地板门槛梁和相应的加强板组成,侧围总成与地板总成扣合在一起,在车身Y向上形成内腔。
不过,现有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为了保障该部位的溃缩吸能效果,A柱与门槛梁交汇区域结构薄弱,门槛的内腔中缺少吸能承力结构,25%偏置碰撞时,A柱与门槛交汇区域折弯溃缩严重,易发生大面积折弯溃缩,导致车身安全性能指数下降,且受损后车辆的维修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以改善车辆在遭受偏置碰撞时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碰撞承力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侧围总成和地板总成,以及设于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地板总成之间形成的内腔中的门槛梁;所述地板总成包括上下搭接相连的地板门槛梁和A柱内板下段;所述地板门槛梁的底部向着所述侧围总成的一侧弯折并连接于所述侧围总成底部,所述地板门槛梁的上部搭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底部面向所述侧围总成的一侧;所述A柱内板下段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地板门槛梁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的搭接部位设置,并与周边板件共同围构出若干个承力腔。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包括设于所述A柱内板下段面向所述侧围总成一侧的连接板;所述地板门槛梁的顶部向着所述侧围总成一侧弯折,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承力腔包括由所述连接板、所述地板门槛梁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围构而成第一承力腔。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还包括设于所述A柱内板下段面向所述侧围总成一侧的A柱下支撑板,且所述A柱下支撑板的中部向着所述侧围总成的方向拱起;所述承力腔包括形成于所述A柱下支撑板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之间的第二承力腔,且所述第二承力腔位于所述第一承力腔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A柱内板下段的前后两侧均成型有向着所述侧围总成一侧弯折而成的翻边,所述A柱下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于两所述翻边之间;所述A柱下支撑板和/或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与所述翻边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A柱下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主体后端的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的端部抵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后侧的所述翻边上;和/或,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主体、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板主体前端的第二筋板,所述第二筋板的端部抵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前侧的所述翻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地板门槛梁还包括封堵于所述内腔前端的门槛梁前堵板,所述门槛梁前堵板的顶部搭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前侧的所述翻边的底部,所述门槛梁前堵板的后侧搭接于所述地板门槛梁的前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门槛梁前堵板与所述门槛梁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地板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地板门槛梁背对所述侧围总成一侧的扭力盒,以及设于所述扭力盒上的前围下板;所述前围下板靠近所述A柱内板下段的一端向上弯折并搭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上;所述承力腔包括由所述前围下板、所述扭力盒、所述地板门槛梁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围构而成的第三承力腔。
进一步的,所述门槛梁包括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端部避让段和主梁段;所述端部避让段的顶部相对于所述主梁段的顶部下沉设置,而在所述端部避让段的上方形成有第一吸能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门槛梁包括外壁、以及设于所述门槛梁的型腔中的支撑筋;至少在所述端部避让段的所述外壁和/或所述支撑筋上设有通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通过在A柱内板下段的内侧和/或外侧设置加强板,加强板直接扣合在A柱内板下段上,或者与周围的地板门槛梁、扭力盒等搭接配合,可以在A柱内板下段的内侧(面向车辆内部的一侧)或者外侧(内腔中)围构出若干个承力腔,当车辆遭受偏置碰撞时,侧围总成受力向着内腔内部塌陷,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承力腔会继续承接并缓冲来自侧围总成的冲击力,在保持A柱和门槛梁的交汇处的缓冲吸能效果的同时,可缓解该部位折弯溃缩变形过于严重的情况,从而改善车辆在遭受偏置碰撞时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碰撞承力强度。
此外,将门槛梁设计为呈台阶形的主梁段和端部避让段两段,在端部避让段的上方在形成一定的避让空间,该避让空间和门槛梁端部与门槛梁前堵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共同构成第一吸能空间;该第一吸能空间可起到主导吸能作用和良好的传力引导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上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传力结构在隐去侧围总成1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所示部位的断面图;
图4为图1中B-B所示部位的断面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的传力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传力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门槛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C所示部位的断面图;
图9为图7中D-D所示部位的断面图;
图10为图7中E-E所示部位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围总成;10、侧围外板;11、侧围门槛梁;12、门槛梁加强板;
20、地板门槛梁;21、前围下板;210、下板本体;211、前围加强板;22、门槛梁前堵板;220、门槛梁前加强板;23、扭力盒;230、扭力盒加强板;
3、门槛梁;30、外壁;301、顶壁;302、底壁;303、内侧壁;304、外侧壁;3041、上段;3042、过渡段;3043、下段;310、分腔;32、横筋;321、第一横筋;322、第二横筋;33、纵筋;331、第一纵筋;332、第二纵筋;34、通孔;3a、主梁段;3b、端部避让段;
4、A柱;40、A柱内板下段;400、翻边;41、A柱下支撑板;410、支撑板主体;411、第一筋板;42、连接板;420、连接板主体;421、第二筋板;
5、内腔;501、第一承力腔;502、第二承力腔;503、第三承力腔;511、第一吸能空间;512、第二吸能空间;513、第三吸能空间;
6、前围下横梁;7、机舱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申明,若出现“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车辆为例,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车辆的上下方向(亦称高度方向)、左右方向(亦称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亦称长度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具体在附图中所示的,X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前”,反之为“后”。Y方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左”,反之为“右”。Z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上”,反之为“下”。“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轮廓为基准定义的,例如以车辆轮廓为基准定义的“内”和“外”,以车辆轮廓的靠近车辆中部的一侧为“内”,反之则为“外”。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可以改善车辆在遭受偏置碰撞时A柱4与门槛梁3交汇处的碰撞承力强度;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
整体而言,该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侧围总成1和地板总成、以及设于侧围总成1和地板总成之间形成的内腔5中的门槛梁3。其中,地板总成包括上下搭接相连的地板门槛梁20和A柱内板下段40。地板门槛梁20的底部向着侧围总成1的一侧弯折并连接于侧围总成1底部,地板门槛梁20的上部搭接在A柱内板下段40底部面向侧围总成1的一侧。A柱内板下段40上设有加强板,加强板靠近地板门槛梁20和A柱内板下段40的搭接部位设置,并与周边板件共同围构出若干个承力腔。
具体来说,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侧围总成1包括沿着Y向层叠设置的门槛梁加强板12、侧围门槛梁11和侧围外板10,形成具有良好结构性能的侧围总成1,侧围总成1在A柱4和门槛梁3的交汇处呈拐角形状,向着Z向延伸形成A柱4的外板,向着车辆的后方延伸形成内腔5的外板。侧围总成1的拐角处连接前围下横梁6,留上面向车辆前方的一侧设有机舱纵梁7。
上述的加强板则包括设在A柱内板下段40面向侧围总成1一侧的连接板42;地板门槛梁20的顶部向着侧围总成1一侧弯折,并连接于连接板42的底部;承力腔包括由连接板42、地板门槛梁20和A柱内板下段40围构而成第一承力腔50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2的顶部连接在A柱内板下段40上,连接板42的中部和底部向着侧围总成1的方向弯折;连接板42和地板门槛梁20的连接部位由A柱内板下段40向着侧围总成1的方向拱起,而使第一承力腔501的横截面呈类似于梯形的形状。在临近地板门槛梁20和A柱内板下段40的连接处设置出第一承力腔501,不仅可以提升地板门槛梁20和A柱内板下段40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在内腔5的中部区域形成二次缓冲吸能结构,有助于A柱4与门槛梁3交汇部位的抗碰撞性能的提升。
此外,如图4所示,加强板还包括设于A柱内板下段40面向侧围总成1一侧的A柱下支撑板41,且A柱下支撑板41的中部向着侧围总成1的方向拱起;承力腔包括形成于A柱下支撑板41和A柱内板下段40之间的第二承力腔502,且第二承力腔502位于第一承力腔501的上方。地板总成包括连接于地板门槛梁20背对侧围总成1一侧的扭力盒23,以及设于扭力盒23上的前围下板21;前围下板21靠近A柱内板下段40的一端向上弯折并搭接在A柱内板下段40上;承力腔包括由前围下板21、扭力盒23、地板门槛梁20和A柱内板下段40围构而成的第三承力腔503。
在第一承力腔501的上方设置第二承力腔502,则在内腔5的上部区域形成二次缓冲吸能结构,有利于辅助第一承力腔501进一步改善A柱4与门槛梁3交汇部位的承受碰撞的能力,降低该部位在遭受碰撞时变形过于严重的可能性。在A柱内板下段40的内侧,通过两端分别搭接在A柱内板下段40和扭力盒23上的前围下板21,可由在A柱内板下段40、地板门槛梁20、扭力盒23和前围下板21围构出第三承力腔503,则在车辆左右宽度方向上进一步增强了A柱4和门槛梁3交汇部位承受外部撞击的能力,进一步降低该部位溃缩塌陷、变形严重而侵入驾驶舱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前围下板21包括搭接在一起的下板本体210和前围加强板211,前围加强板211搭接在A柱内板下段40上,下板本体210和扭力盒23呈层叠设置;同时,在扭力盒23和地板门槛梁20之间还加设有扭力盒加强板230,以提升扭力盒23对地板门槛梁20下部的支撑强度。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A柱内板下段40的前后两侧均成型有向着侧围总成1一侧弯折而成的翻边400,A柱下支撑板41和连接板42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于两翻边400之间。优选地,A柱下支撑板41和连接板42的端部与翻边400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在间隔出形成吸能空间。在A柱下支撑板41、连接板42的端部和A柱内板下段40的翻边400之间留出间隔,则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形成良好的缓冲吸能结构,保障车辆遭受前部正碰撞情况时门槛梁3和A柱4交汇部位的的溃缩吸能效果。
具体来说,A柱下支撑板41包括支撑板主体410、以及设于支撑板主体410后端的第一筋板411,第一筋板411的端部抵接在A柱内板下段40后侧的翻边400上;类似的,连接板42包括连接板主体420、以及设于连接板主体420前端的第二筋板421,第二筋板421的端部抵接在A柱内板下段40前侧的翻边400上。在A柱下支撑板41和连接板42的端部设置连接筋板以与A柱内板下段40的翻边400连接,在保障A柱下支撑板41和连接板42所在部位的溃缩缓冲性能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A柱下支撑板41与A柱内板下段40、以及连接板42与A柱内板下段40的连接强度。
基于上述的设置情况,地板门槛梁20还包括封堵于内腔5前端的门槛梁前堵板22,门槛梁前堵板22的顶部搭接在A柱内板下段40前侧的翻边400的底部,门槛梁前堵板22的后侧搭接于地板门槛梁20的前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门槛梁前堵板22与门槛梁3之间间隔设置。同时,在门槛梁前堵板22上还可搭设门槛梁前加强板220,该门槛梁前加强板220位于A柱4和门槛梁3的交汇区域的前侧底部的拐角处,同时与地板门槛梁20的底部弯折的翻边搭接,以提升该拐角处的结构强度。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由地板门槛梁20至侧围总成1的方向上,门槛梁3的端部的端面位于第一纵筋331和外侧壁304之间的部分被构造为向着车辆后方倾斜的平面形式,而使门槛梁前堵板22和门槛梁3之间的间距尺寸呈渐大设置,使第一吸能空间511位于门槛梁3端部和门槛梁前堵板22之间的部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呈“V”字形。此刻,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由下至上,在门槛梁3和门槛梁前堵板22之间形成第一吸能空间511,在连接板42和A柱内板下段40的翻边400之间形成第二吸能空间512,在A柱下支撑板41和A柱内板下段40的翻边400之间形成第三吸能空间513,第二吸能空间512和第三吸能空间513依次分担第一吸能空间511处的能量释放,逐级消减偏置碰撞的冲击力向着A柱4上方传递的能量,可大大缓解A柱4上部结构受损的情况。
当然,上述的门槛梁3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供选择,其设置在内腔5内,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侧围总成1和地板门槛梁20固连。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门槛梁3具有外壁30,外壁30具体包括首尾相连的顶壁301、底壁302、内侧壁303和外侧壁304,从而围构出门槛梁3的型腔。其中外侧壁304包括上下相连的上段3041、过渡段3042和下段3043,过渡段3042为由下至上向着车辆内部方向倾斜过渡的布置形式,使下段3043和上段3041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来,起到增强门槛梁3结构强度的效果。
此外,在型腔内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多个支撑筋,具体而言,纵筋33包括第一纵筋331和第二纵筋332,横筋32包括第一横筋321和第二横筋322。由这些支撑筋将型腔分隔为多个分腔310,达到进一步增强门槛梁3结构性能的作用。
同时,门槛梁3包括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端部避让段3b和主梁段3a;端部避让段3b的顶部相对于主梁段3a的顶部下沉设置,而在端部避让段3b的上方形成有第一吸能空间511。将门槛梁3设计为呈台阶形的主梁段3a和端部避让段3b两段,在端部避让段3b的上方在形成一定的避让空间,该避让空间和门槛梁3端部与门槛梁前堵板22之间的间隔空间共同构成第一吸能空间511;该第一吸能空间511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呈倒置的“L”形,当车辆受到25%小重叠碰撞时,碰撞力率先进入第一吸能空间511而使该区域发生溃缩变形,之后碰撞力会向着上方传递,依次到达第二吸能空间512和第三吸能空间513,第一吸能空间511的倒置的“L”形设置,可起到主导吸能作用和良好的传力引导效果,沿着自下而上的传力方向,各吸能空间逐梯度弱化碰撞能量,经充分弱化后的碰撞力传递至门槛梁3后段以及A柱4上部时,其破坏性会大大降低;整个碰撞过程将主体能量释放并控制在门槛梁3的端部区域,有效缓解了车身的损伤程度,从而充分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基于上述的设置情况,至少在端部避让段3b的外壁30或者支撑筋上设有通孔34。在门槛梁3的端部避让段3b,在外壁30、横筋32和纵筋33等上面设置一定数量的通孔34,可以进一步改善门槛梁3端部的缓冲吸能效果。具体而言,如图7至图10所示,在端部避让段3b上设置用于结构弱化的通孔34,包括沿车辆Z向设置贯通横筋32的通孔34、以及沿车辆的Y向设置贯通外侧壁304和纵筋33的通孔34,可实现门槛梁3端部结构的充分弱化,最大程度的利用门槛梁3的局部溃缩,释放碰撞能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通过在A柱内板下段40的内侧和/或外侧设置加强板,加强板直接扣合在A柱内板下段40上,或者与周围的地板门槛梁20、扭力盒23等搭接配合,可以在A柱内板下段40的内侧(面向车辆内部的一侧)或者外侧(内腔5中)围构出若干个承力腔,当车辆遭受偏置碰撞时,侧围总成1受力向着内腔5内部塌陷,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承力腔会继续承接并缓冲来自侧围总成1的冲击力,在保持A柱4和门槛梁3的交汇处的缓冲吸能效果的同时,可缓解该部位折弯溃缩变形过于严重的情况,从而改善车辆在遭受偏置碰撞时A柱4与门槛梁3交汇处的碰撞承力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有实施例一所提供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
通过设置上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可以在A柱4和门槛梁3的交汇部位形成良好的逐级传力结构,可实现逐级缓解碰撞冲击力的效果。在发生偏置碰撞时,A柱4和门槛梁3的端部的交汇区域,通过吸能空间等结构弱化的设置,保障了该部位的溃缩吸能特性,同时,各个承力腔的设置,保障了该部位在碰撞方面具备高强度承力性能的特性。在发生碰撞时其冲击力的传递路径和效果如下:
首先,碰撞力率先进入内腔5中的第一吸能空间511区域,由门槛梁3的端部承力后,第一承力腔501和第二承力腔502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缓解,之后通过横截面形状呈三角形的第三承力腔503传递至车身。在门槛梁3的端部吸能区域,由第一承力腔501、第二承力腔502承力后通过第三承力腔503传递至车身另一侧,有效补偿了吸能弱化区域在车辆Y向上强度不足的劣势,不仅充分提升了车辆侧面碰撞的承力强度,实现了车辆在X向上的碰撞溃缩吸收作用的保持、以及在Y向的侧碰高强度承力的双重结构优势。
同时,在A柱4和门槛梁3的交汇处的传力结构中,在车辆Z向上采用多级吸能空间的叠加结构,有效提升了小重叠碰撞的能量吸收效果,实现了高安全性的结构性能。尤其是门槛梁3的端部避让段3b处“L型”与“楔形”的组合式去材设计,在第一吸能空间511处实现了大空间的逐梯度吸能效果,有效将钣金破坏程度控制在端部区域,降低了车身大面积受损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侧围总成(1)和地板总成,以及设于所述侧围总成(1)和所述地板总成之间形成的内腔(5)中的门槛梁(3);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总成包括上下搭接相连的地板门槛梁(20)和A柱内板下段(40);所述地板门槛梁(20)的底部向着所述侧围总成(1)的一侧弯折并连接于所述侧围总成(1)底部,所述地板门槛梁(20)的上部搭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40)底部面向所述侧围总成(1)的一侧;
所述A柱内板下段(40)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地板门槛梁(20)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40)的搭接部位设置,并与周边板件共同围构出若干个承力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包括设于所述A柱内板下段(40)面向所述侧围总成(1)一侧的连接板(42);
所述地板门槛梁(20)的顶部向着所述侧围总成(1)一侧弯折,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2)的底部;
所述承力腔包括由所述连接板(42)、所述地板门槛梁(20)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40)围构而成的第一承力腔(5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还包括设于所述A柱内板下段(40)面向所述侧围总成(1)一侧的A柱下支撑板(41),且所述A柱下支撑板(41)的中部向着所述侧围总成(1)的方向拱起;
所述承力腔包括形成于所述A柱下支撑板(41)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40)之间的第二承力腔(502),且所述第二承力腔(502)位于所述第一承力腔(50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柱内板下段(40)的前后两侧均成型有向着所述侧围总成(1)一侧弯折而成的翻边(400),所述A柱下支撑板(41)和所述连接板(42)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于两所述翻边(400)之间;
所述A柱下支撑板(41)和/或所述连接板(42)的端部与所述翻边(400)之间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柱下支撑板(41)包括支撑板主体(410)、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主体(410)后端的第一筋板(411),所述第一筋板(411)的端部抵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40)后侧的所述翻边(400)上;
和/或,所述连接板(42)包括连接板主体(420)、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板主体(420)前端的第二筋板(421),所述第二筋板(421)的端部抵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40)前侧的所述翻边(4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门槛梁(20)还包括封堵于所述内腔(5)前端的门槛梁前堵板(22),所述门槛梁前堵板(22)的顶部搭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40)前侧的所述翻边(400)的底部,所述门槛梁前堵板(22)的后侧搭接于所述地板门槛梁(20)的前端;
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门槛梁前堵板(22)与所述门槛梁(3)之间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地板门槛梁(20)背对所述侧围总成(1)一侧的扭力盒(23),以及设于所述扭力盒(23)上的前围下板(21);
所述前围下板(21)靠近所述A柱内板下段(40)的一端向上弯折并搭接在所述A柱内板下段(40)上;
所述承力腔包括由所述前围下板(21)、所述扭力盒(23)、所述地板门槛梁(20)和所述A柱内板下段(40)围构而成的第三承力腔(50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槛梁(3)包括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端部避让段(3b)和主梁段(3a);
所述端部避让段(3b)的顶部相对于所述主梁段(3a)的顶部下沉设置,而在所述端部避让段(3b)的上方形成有第一吸能空间(5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槛梁(3)包括外壁(30)、以及设于所述门槛梁(3)的型腔中的支撑筋;至少在所述端部避让段(3b)的所述外壁(30)和/或所述支撑筋上设有通孔(3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
CN202320138983.XU 2023-01-12 2023-01-12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858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8983.XU CN218858537U (zh) 2023-01-12 2023-01-12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8983.XU CN218858537U (zh) 2023-01-12 2023-01-12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8537U true CN218858537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8983.XU Active CN218858537U (zh) 2023-01-12 2023-01-12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8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289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446725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US7540559B2 (en) Rea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EP1555191B1 (en)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frame member
JP6443413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15398951U (zh) 车身侧面碰撞的传力结构及汽车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WO2021004497A1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8858537U (zh) A柱与门槛梁交汇处的传力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46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36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AU2022424063A1 (en) Vehicle engine cabin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110884567A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5257945A (zh) 一种前围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CN215904612U (zh) 车辆侧围结构和车辆
KR102468039B1 (ko) 차량용 프런트 사이드 멤버
CN118251341A (zh) 汽车的车体下部结构及侧梁结构
KR20220151799A (ko) 차체
CN217994594U (zh) 敞篷车的车身中部结构及敞篷汽车
CN215553599U (zh) 车身侧面碰撞的传力结构和车身及车辆
CN216332298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516757A (zh) 一种纵梁结构和汽车
CN220163990U (zh) 前纵梁结构和车辆
CN214729146U (zh) 车身门槛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918114U (zh) 敞篷车的b柱结构及敞篷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