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8351U -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8351U
CN218858351U CN202223257763.3U CN202223257763U CN218858351U CN 218858351 U CN218858351 U CN 218858351U CN 202223257763 U CN202223257763 U CN 202223257763U CN 218858351 U CN218858351 U CN 218858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airbag
mounting
support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77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77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8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8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8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仪表板上的收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收容腔,以及设置在仪表板加强梁上的固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安装支架;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上设有气囊侧连接孔,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支架侧连接孔,并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被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时,所述气囊侧连接孔与所述支架侧连接孔对正。本实用新型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能够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安装,可保证其装配效率,而能够保证整车生产节拍。

Description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上述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中的安全气囊主要由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以及控制装置等组成,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汽车碰撞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
现有技术中,副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一般装在仪表板上,并且通过安装支架与仪表板加强梁连接。在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时,由于仪表板本体的重力作用,将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至仪表板中后,再将其与仪表板加强梁上的安装支架连接时,往往会因仪表板带动副驾驶安全气囊下沉,导致挡孔现象,给副驾驶安全气囊和支架间的连接带来不便,造成安全气囊装配效率下降,而会影响整车生产节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以能够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和仪表板加强梁上的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仪表板上的收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收容腔,以及设置在仪表板加强梁上的固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安装支架;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上设有气囊侧连接孔,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支架侧连接孔,并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设有支撑机构;
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被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时,所述气囊侧连接孔与所述支架侧连接孔对正。
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板上设有一侧敞口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形成所述收容腔,且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所述安装盒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上的卡爪,以及对应于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的卡接孔,所述卡爪卡接在所述卡接孔中,并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两相对侧均设有所述卡爪;和/或,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上的连接耳,以及对应于所述连接耳,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的连接柱,所述连接耳通过连接件固连在所述连接柱上,且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两端均设有所述连接耳。
进一步的,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上设有安装座,所述气囊侧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由一体弯折成型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翻边结构构成;和/或,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板嵌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侧连接孔为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至少两个,且相邻于各所述支架侧连接孔均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板;和/或,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位于所述支架侧连接孔处的凸焊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仪表板加强梁相连的下支架,以及与所述下支架连接的上支架,所述下支架和所述上支架之间形成有夹角,且所述支架侧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和所述上支架至少一个的侧部设有加强翻边,并在所述下支架和所述上支架的连接部位设有加强筋;和/或,所述下支架和所述上支架至少一个上设有减重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通过副驾驶安全气囊和安装支架之间的支撑机构的设置,并在副驾驶安全气囊被支撑机构支撑时,气囊侧连接孔与支架侧连接孔对正,由此可利用支撑机构承受仪表板带来的下沉压力,避免气囊侧连接孔和支架侧连接孔之间出现挡孔现象,从而能够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安装,可保证其装配效率,而能够保证整车生产节拍。
此外,仪表板上设置安装盒,可便于收容腔的成型,副驾驶安全气囊与安装盒连接,能够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的稳定性。连接机构包括卡爪与卡接孔构成的卡接结构,可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在安装盒中的连接,并且也能够通过卡接实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预定位,从而能够利于后续连接操作的进行。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耳与连接柱构成的固连结构,则能够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在安装盒中设置的可靠性。
其次,副驾驶安全气囊中设置安装座,能够便于和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支撑机构由支撑板构成,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及制造。支撑板由一体弯折成型在安装支架上的翻边结构构成,不仅可利于成型支撑板,并且也有助于降低制备成本。在安装座上设置供支撑板嵌入的凹槽,可保证对副驾驶安全气囊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副驾驶安全气囊出现移动错位,而影响其和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
另外,支架侧连接孔设置为多个,并相邻于各支架侧连接孔设置支撑板,能够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和安装支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支撑机构支撑的稳定性。安装支架上设置凸焊螺母,可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和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操作。安装支架由上支架和下支架构成,能够更好地匹配副驾驶安全气囊在仪表板与仪表板加强梁之间的位置布置。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上设置加强翻边,以及在两者之间设置加强筋,可提高安装支架自身的结构强度,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上设置减重孔,则有利于安装支架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中设有如上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设置上述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可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和仪表板加强梁上的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能够利于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安装,可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装配效率,保证整车生产节拍,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收容在安装盒中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在仪表板加强梁上的设置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座底端与支撑板之间的间隙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仪表板;2、安装盒;3、副驾驶安全气囊;4、仪表板加强梁;5、安装支架;6、凸焊螺母;
201、收容腔;202、卡接孔;203、连接柱;204、固定耳;
301、安装座;302、气囊侧连接孔;303、凹槽;304、卡爪;305、连接耳;
501、下支架;501a、下支架加强翻边;502、上支架;502a、上支架加强翻边;503、支架侧连接孔;504、支撑板;505、上支架减重孔;506、下支架减重孔;507、加强筋;
t、安装座底端与支撑板之间间隙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结合图1至图5中所示的,其包括设置在仪表板1上的收容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收容腔201,以及设置在仪表板加强梁4上的固定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安装支架5。
其中,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设置有气囊侧连接孔302,安装支架5上设置有支架侧连接孔503,并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支架5之间也设置有支撑机构。而且,基于该支撑机构的设置,收容在收容腔201内的副驾驶安全气囊3被上述支撑机构支撑时,气囊侧连接孔302恰与支架侧连接孔503对正,如此可使得螺栓顺利穿过气囊侧连接孔302及支架侧连接孔503,进行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支架5的连接,而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支架5支架的连接操作。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具体来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在仪表板1上设置有一侧敞口的安装盒2,安装盒2内即形成上述收容腔201,并且,基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在仪表板1中的具体设置情形,安装盒2也具体为其底部敞口设置,而使得副驾驶安全气囊3由下往上置于收容腔201中。
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被收容在收容腔201内的同时,作为优选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也使得副驾驶安全气囊3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安装盒2上。此时,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本实施例在仪表板1上设置安装盒2,可便于上述收容腔201的成型,另一方面,进一步地使得副驾驶安全气囊3与安装盒2之间连接,则也能够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3在仪表板1上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仍由图3和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连接机构例如可包括设置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的卡爪304,以及对应于卡爪304,设置在安装盒2上的卡接孔202。卡爪304即卡接在卡接孔202中,并且本实施例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卡爪304,各侧的卡爪304也均为间隔布置的多个。
安装盒2上的卡接孔202的数量与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的卡爪304的数量匹配设置便可,且各卡爪304与卡接孔202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以通过各组卡爪304和卡接孔202能够将副驾驶安全气囊3卡置在收容腔201内。本实施例使得连接机构包括上述卡爪304与卡接孔202构成的卡接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其能够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在安装盒2中的连接,同时也能够通过卡接实现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预定位,从而可利于后续连接操作(例如下述的连接耳305与连接柱203之间的连接)的进行。
除了设置以上由卡爪304与卡接孔202构成的卡接结构,同样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连接机构例如也可包括设置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的连接耳305,以及对应于连接耳305,设置在安装盒2上的连接柱203。此时,连接耳305通过连接件固连在连接柱203上,且该连接件一般可采用螺钉,并在连接柱203上设置螺纹孔便可。此外,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可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两端均设置上述连接耳305,连接柱203匹配于连接耳305的数量及位置设计即可。
使得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耳305与连接柱203构成的固连结构,本实施例也能够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3在安装盒2中设置的可靠性。而在具体实施时,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可同时包括以上卡爪304与卡接孔202构成的卡接结构,以及连接耳305与连接柱203构成的固连结构,如此能够极大地便利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盒2之间的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安装盒2上也设置有固定耳204,安装盒2可通过固定耳204固定至仪表板1上。与此同时,安装盒2一般也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即可,且其对副驾驶安全气囊2的收容,应注意不会对副驾驶安全气囊2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副驾驶安全气囊3采用现有汽车中的相关安全气囊产品便可,此外,为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3安装的稳定性,上述仪表板加强梁4优选地也可如图1中所示的采用管梁。
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仍参见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设置有安装座301,该安装座301与安装支架5均可采用冲压成型的钣金件,并且安装座301和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本体结构之间通过注塑、螺接或铆接等常规方式固连在一起便可。
同时,基于以上安装座301的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气囊侧连接孔302即设置在该安装座301上,上述支撑机构也具体设置在该安装座301和安装支架5之间。并且,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中设置以上所述的安装座301,能够达到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支架5之间连接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上述支撑机构具体包括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的支撑板504。此时,使得支撑机构由支撑板504构成,其有着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及制造的优点。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指出的是,优选的,上述支撑板504例如可由一体弯折成型在安装支架5上的翻边结构构成。这样,支撑板504由一体弯折成型在安装支架5上的翻边结构构成,不仅可利于成型支撑板504,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制备成本。
在支撑机构采用上述支撑板504时,本实施例优选的,可进一步在安装座301上设置供支撑板504嵌入的凹槽303。此时,支撑板504可如图7中所示的嵌入凹槽303内,而且通过在安装座301上设置供支撑板504嵌入的凹槽303,本实施例可保证对副驾驶安全气囊3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副驾驶安全气囊3出现移动错位,而影响其和安装支架5之间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架侧连接孔503可设置为间隔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的至少两个,且其例如可为两个,气囊侧连接孔302匹配于支架侧连接孔503设置便可。同时,在支架侧连接孔503设置为多个时,仍参考图5示出的,本实施例相邻于各支架侧连接孔503也均设置有一个支撑板504。这样,使得支架侧连接孔503设置为多个,并相邻于各支架侧连接孔503设置支撑板504,便能够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支架5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支撑机构支撑的稳定性。
当然,在支架侧连接孔503以及气囊侧连接孔302设置为其它数量,例如两者均仅设置为一个时,本实施例的支撑板504也能够设置为多个。此时,多个支撑板504间隔排布,且能够同时与安装座301抵接,以共同支撑副驾驶安全气囊3即可。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支架5之间的连接操作,具体实施时,优选的,如图6中所示,可选择在安装支架5上设置位于支架侧连接孔503处的凸焊螺母6,且该凸焊螺母6采用现有产品,并焊接在安装支架5背对安装座301的一侧便可。副驾驶安全气囊3装配时,穿经气囊侧连接孔302和支架侧连接孔503的螺栓螺接在该凸焊螺母6中即可。不过,除了设置凸焊螺母6,当然将支架侧连接孔503或气囊侧连接孔302设置为内螺纹孔,其也能够通过螺栓实现安装座301和安装支架5支架的连接。
仍由图5所示的,针对于本实施例的安装支架5,作为其一种示例性结构,该安装支架5具体包括与仪表板加强梁4相连的下支架501,以及与下支架501连接的上支架502。其中,下支架501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仪表板加强梁4上,并且下支架501和上支架502之间也形成有夹角,以能够更好地匹配副驾驶安全气囊3在仪表板1与仪表板加强梁4之间的位置布置。
上述支架侧连接孔503即设置在上支架502上,同时上述支撑机构具体设置在上支架502和副驾驶安全气囊3之间。而且,基于安装支架5由上支架502和下支架501构成,为提高安装支架5自身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可在下支架501和上支架502的侧部均设置加强翻边,除此之外,在下支架501和上支架502的连接部位也可设置加强筋507。
此时,具体的,上支架502两侧设置有上支架加强翻边502a,下支架501的两侧则设置有下支架加强翻边501a,上、下支架之间的加强筋507则优选的可为间隔布置的多道,以更好地提高安装支架5的结构强度。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在上支架502和下支架501的侧部均设置加强翻边,当然,根据设计需要,仅在上支架502与下支架501中的一个上设置加强翻边,其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下支架501和上支架502上还可进一步设置减重孔,且该减重孔具体包括位于上支架502上的上支架减重孔505,以及位于下支架501上的下支架减重孔506。上述上支架减重孔505和下支架减重孔506的形状和尺寸等,均视上支架502以及下支架501的形状及强度要求进行设计便可。而且,本实施例通过在上支架502与下支架501上设置减重孔,可实现安装支架5的减重,能够利于其轻量化设计。
此外,如图8中所示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在设置支撑板504对安装座301,也即对副驾驶安全气囊3进行支撑的基础上,在通过螺栓将安装座301与安装支架5连接后,可使得安装座301的底端与支撑板50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且该间隙的宽度t例如可为0.5mm。此时,通过形成上述间隙,也能够在不影响支架侧连接孔503和气囊侧连接孔302对正的基础上,避免安装座301与支撑板504之间产生干涉,反而影响支架侧连接孔503与气囊侧连接孔302的对正。
本实施例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通过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安装支架5之间设置支撑机构,并在副驾驶安全气囊3被支撑机构支撑时,气囊侧连接孔302与支架侧连接孔503对正。由此,本实施例可利用支撑机构承受仪表板1带来的下沉压力,避免气囊侧连接孔302和支架侧连接孔503之间出现挡孔现象,能够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安装,可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装配效率,保证整车生产节拍,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中即设有实施例一中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
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设置实施例一中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能够便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仪表板加强梁4上的安装支架5之间的连接,能够利于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安装,可保证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装配效率,保证整车生产节拍,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仪表板(1)上的收容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收容腔(201),以及设置在仪表板加强梁(4)上的固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安装支架(5);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设有气囊侧连接孔(302),所述安装支架(5)上设有支架侧连接孔(503),并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和所述安装支架(5)之间设有支撑机构;
收容在所述收容腔(201)内的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被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时,所述气囊侧连接孔(302)与所述支架侧连接孔(503)对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1)上设有一侧敞口的安装盒(2),所述安装盒(2)内形成所述收容腔(201),且收容在所述收容腔(201)内的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所述安装盒(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的卡爪(304),以及对应于所述卡爪(304),设置在所述安装盒(2)上的卡接孔(202),所述卡爪(304)卡接在所述卡接孔(202)中,并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两相对侧均设有所述卡爪(304);和/或,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的连接耳(305),以及对应于所述连接耳(305),设置在所述安装盒(2)上的连接柱(203),所述连接耳(305)通过连接件固连在所述连接柱(203)上,且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的两端均设有所述连接耳(3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上设有安装座(301),所述气囊侧连接孔(30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01)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01)和所述安装支架(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5)上的支撑板(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504)由一体弯折成型在所述安装支架(5)上的翻边结构构成;和/或,所述安装座(301)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板(504)嵌入的凹槽(30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侧连接孔(503)为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5)上的至少两个,且相邻于各所述支架侧连接孔(503)均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板(504);和/或,
所述安装支架(5)上设有位于所述支架侧连接孔(503)处的凸焊螺母(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支架(5)包括与所述仪表板加强梁(4)相连的下支架(501),以及与所述下支架(501)连接的上支架(502);
所述下支架(501)和所述上支架(502)之间形成有夹角,且所述支架侧连接孔(503)设置在所述上支架(502)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支架(502)和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支架(501)和所述上支架(502)至少一个的侧部设有加强翻边,并在所述下支架(501)和所述上支架(502)的连接部位设有加强筋(507);和/或,所述下支架(501)和所述上支架(502)至少一个上设有减重孔。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
CN202223257763.3U 2022-12-05 2022-12-05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8858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7763.3U CN218858351U (zh) 2022-12-05 2022-12-05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7763.3U CN218858351U (zh) 2022-12-05 2022-12-05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8351U true CN218858351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7763.3U Active CN218858351U (zh) 2022-12-05 2022-12-05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8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9288B2 (en) Snap fit connection in a rear view mirror
US9248779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room lamp
JP2004338703A (ja) 座席に装着される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の改良
CN112996715B (zh)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及车辆
CN218858351U (zh) 副驾驶安全气囊安装结构及汽车
WO2020216011A1 (zh) 用于机动车的方向盘总成及其装配方法和结构组件
CN216833939U (zh) 车身前端结构及汽车车身
US6409366B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a motorcycle
JP5463862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アンカ付きリアシート取付装置
JP2010023826A (ja) エアー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KR20200134366A (ko) 자동차용 헤드 라이너에 장착하는 ohc 브래킷
CN214001567U (zh) 前保险杠总成
CN214001575U (zh) 车辆前杠的辅助承重结构
ES2223654T3 (es) Dispositivo para un regulador de altura del cinturon de un sistema de cinturon de seguridad.
CN213228881U (zh) 车辆、翼子板安装总成及支撑组件
CN210707669U (zh) 用于车辆的备胎固定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3354414U (zh) 一种新型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接插件保护装置
JP4285434B2 (ja) 車両のバンパー支持構造
CN111312942B (zh)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7892763U (zh) 副驾驶位安全气囊的支撑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7598427U (zh) 一种一体式灯罩支架总成
CN217917794U (zh) 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9806880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CN215904314U (zh) 汽车顶部仪表组成的安装结构及商用车
CN107054275B (zh) 一种主驾驶安全气囊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