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0574U - 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50574U CN218850574U CN202223537976.1U CN202223537976U CN218850574U CN 218850574 U CN218850574 U CN 218850574U CN 202223537976 U CN202223537976 U CN 202223537976U CN 218850574 U CN218850574 U CN 2188505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nding
- motor
- connector
- pin
-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包括:设于电机机壳上的接地引脚和设于电机的接插件上的接地部;所述接插件固定在电机的线圈组件上;当机壳套设于线圈组件上时,接地引脚与接地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兼顾接地使用需求和接地结构的简化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应用在多种领域,传统技术中使用的步进电机出于接地的使用需求,一般需要在电机上配置专门的结构使得接线端的引脚与电机机壳连接。此处的接地为电机出线的一个引脚要连接在电机应用场合中的PCB板的接地端上。
如图1所示的电机采用的是接地弹片2来满足接地需求。具体来说接地弹片的一端与机壳两联,另一端与PCB板3焊接。PCB板3上再焊接接插件4,最终使得接插件4的其中一个引脚与机壳1相连,从而起到接地的效果。
又如图2所示的电机使用线弹簧5来连接PCB板3与机壳1从而满足接地需求。其中PCB板3与机壳1之间的空间是小于线弹簧5自由长度的,线弹簧5装入后处于压缩状态,线弹簧5的两端分别顶住机壳与PCB板3,使之导通,PCB板3上再焊接接插件,最终使得接插件的其中一个引脚与机壳相连,从而起到接地的效果。
综上,上述两种情况下的电机为了接插件端子能够与机壳连接产生接地效果,都免不了零部件的多次连接与焊接,因此整体结构复杂,并且需要通过PCB进行转接的结构还会产生由于PCB本身问题造成的性能不良。此外,上述结构下的电机焊接部位难免存在部分裸露在外的情况,对于裸露在外的电机焊接部位来说,在流转过程中容易碰伤或者被污染。故而,传统手段中使用的电机难以同时兼顾接地使用需求和接地结构的简化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接地结构,以解决同时兼顾接地使用需求和接地结构的简化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以解决同时兼顾接地使用需求和接地结构的简化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接地结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接地结构,适用于电机,包括:设于电机机壳上的接地引脚和设于电机的接插件上的接地部;
所述接插件固定在电机的线圈组件上;
当机壳套设于线圈组件上时,接地引脚与接地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部为设于接插件上的接地片;
所述接地片上成形有用于插接所述接地引脚的插槽;
所述接地引脚适于与插槽插接以实现接地引脚与接地部的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引脚适于与插槽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槽口内壁成形有倒角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片包括适于插入接插件上的端子槽中的插入部和与所述插入部一体成形的连接部;
所述插槽成形于所述连接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引脚成形在机壳上配合接插件的缺槽的槽边沿上;以及
所述接地引脚沿机壳套设线圈组件的方向延伸,以使机壳在套设在线圈组件上时接地引脚直插入插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上用于安装接插件的部位预制有适于部分的连接部嵌入的豁口,以使机壳在套设在线圈组件上时插槽正对接地引脚。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插件外侧套设有一扣盖;以及
所述扣盖上成形有适于接地引脚穿过的避让槽。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引脚背离机壳轴心的外侧壁面与机壳的外侧壁面共面;或者
所述接地引脚背离机壳轴心的外侧壁面相对于机壳的外侧壁面呈凹陷状。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部为设于接插件上的其中一个端子;
所述接地引脚适于与作为接地部的端子相抵以实现接地引脚与接地部的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引脚包括成形在机壳上配合接插件的缺槽的槽边沿上的基部和与所述基部背离机壳轴心的一侧弯折相连的延伸部;以及
作为接地部的端子适于弯折后与延伸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通过设有的适于与电机机壳相连的接地引脚和成形在电机的接插件上的接地部,使得当机壳套设于线圈组件上时,接地引脚分别与机壳和接地部相连接,由此来满足电机的接地使用需求。该结构下,取消了传统技术中的接地部件与PCB板的转接的步骤,由此即可省去了焊接PCB板的工艺,从而避免了焊接可能存在的短路、缺焊、漏焊、锡珠飞溅等问题,从而避免发生PCB本身的断路、缺损、沉铜不良的问题。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接地结构,可以直接在电机机壳与线圈组件的装配时实现接地配合,而不需要额外的加工工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装配工序,实现高效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机接地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又一种电机接地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接线引脚与接线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接线引脚与接线部的配合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线圈组件与接插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机的接线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机的接地部与接插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机的接地部与接插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机的接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机的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线圈组件与接插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机的接线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机的接地部与接线引脚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机的接地部与接线引脚的剖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缺槽11、接地弹片2、PCB板3、接插件4、端子41、端子槽42、第一定位缺口43、第二定位缺口44、止挡结构45、线弹簧5、线圈组件6、豁口61、凸台62、端子台63、槽口65、接地片7、插入部71、连接部72、插槽73、倒角结构75、扣盖8、避让槽81、接地引脚9、基部91、延伸部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3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接地结构,适用于电机,包括:适于与电机机壳1相连的接地引脚9和设于电机的接插件4上的接地部;接插件4固定在电机的线圈组件6上;当机壳1套设于线圈组件6上时,接地引脚9分别与机壳1和接地部相连接。也就是说对于此处的接地引脚9来说,只有当接插件4与线圈组件6安装到位,并且机壳1与线圈组件6安装到位时,接地引脚9才能同时实现与机壳1和接地部的连接。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附图举例一种具体可行的情况来说,接地引脚9直接设于电机机壳1上,此处可以是接地引脚9直接与电机机壳1一体加工成型,也可以是接地引脚9卡接固定在电机机壳1上的结构,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无论是哪种情况,在电机机壳1与线圈组件6进行装配的过程中,接地引脚9是随着机壳1同步运动来实现与接地部的相连配合的。
基于上述结构,更进一步结合附图举例一种可选的情况来说,接地部为设于接插件4上的接地片7;并且接地片7上成形有用于插接接地引脚9的插槽73;接地引脚9适于与插槽73插接以实现接地引脚9与接地部的相连接。此处优选的一种实施情况下,接地引脚9成形在机壳1上配合接插件4的缺槽11的槽边沿上;以及接地引脚9沿机壳1套设线圈组件6的方向延伸,以使机壳1在套设在线圈组件6上时接地引脚9直插入插槽73中。如此结构下,此处接地片7与接地引脚9之间的配接可以随着电机机壳1与线圈组件6的套装操作的过程中直接顺其自然地顺带完成,而不需要特定的另外的装配工序。
对于上述接地引脚9与插槽73的配合结构,还需要说明的是,出于提高两者形成的配合结构的稳定性,确保两者有效配合不松脱,一种优选的实施情况下,接地引脚9适于与插槽73过盈配合。而由于接地引脚9与插槽73是在电机机壳1与线圈组件6进行套装的过程中同步顺带完成的,因此为了提高接地引脚9与插槽73插接配合时的顺畅度,本实施例在插槽73的槽口65内壁成形有倒角结构75。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结合附图举例一种情况下的接地片7具体来说,接地片7包括适于插入接插件4上的端子槽42中的插入部71和与插入部71一体成形的连接部72;插槽73成形于连接部72上。如此结构下,通过插入部71与接插件4的装配来实现将接地片7固定于接插件4上。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插入部71的整体形状和结构是与接插件4上的其它端子槽42中插入的端子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插入部71除了实现接地片7与接插件4之间的相连固定作用以外,插入部71还充当与其它端子一样接电的作用。此外,出于提高接地片7与接插件4之间形成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度,在接插件4上除了有端子槽42与插入部71插接配合,还另外设置有用于与部分的连接部72插接配合的配合槽,且该配合槽与配合插入部71的端子槽42是连通的,这样的设计即增加了接地片7与接插件4的接触配合面积。
针对上述结构的接地片7来说,本实施例采用的线圈组件6上用于安装接插件4的部位预制有适于部分的连接部72嵌入的豁口61,以使机壳1在套设在线圈组件6上时插槽73正对接地引脚9。此处的豁口61可以理解为是让位槽,使得安装有接地片7的接插件4依然可以与线圈组件6正常装配。
此外,还有必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在接插件4外侧套设有一扣盖8;以及扣盖8上成形有适于接地引脚9穿过的避让槽81。此处扣盖8的设计用于对线圈组件6与接插件4之间的焊接部分起到保护作用。
再者,本实施例中的接地引脚9整体呈片状结构,对此,一种可选的情况下,接地引脚9背离机壳1轴心的外侧壁面与机壳1的外侧壁面共面;还一种可选的情况下,接地引脚9背离机壳1轴心的外侧壁面相对于机壳1的外侧壁面呈凹陷状。这两种情况下的接地引脚9在与接地片7插接后配合扣盖8后可以形成对于接地引脚9的遮盖,避免接地引脚9存在暴露于机壳1外侧的部分。
另外,还有必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组件6和接插件4之间还设有辅助定位结构,以保证接地引脚9可以精准快速地插入到接地片7中。具体来说:线圈组件6上设有凸台62和端子台63,接插件4设有第一定位缺口43和第一定位缺口43,其中凸台62与第一定位缺口43配合;端子台63与第二定位缺口44配合,从而保证线圈组件6与接插件4装配的时候,在X轴方向定位准确。
基于上述情况,再者来说,线圈组件6设有槽口65,接插件4设有止挡结构45,止挡结构45卡接在槽口65上,保证线圈组件6与接插件4在Y轴方向定位准确,且止挡结构45略宽于槽口65,使得接插件4与线圈组件6装配后不会自由掉落。线圈组件6上的端子41和接插件4上的端子41焊接相连,接插件4上的端子41弯折后更易于端子41之间的焊接,可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8至图20所示,在实施例1的电机接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接地结构中的接地引脚9也是设置在电机机壳1上的,不同的是接地引脚9的形状。此处的接地引脚9包括成形在机壳1上配合接插件4的缺槽11的槽边沿上的基部91和与基部91背离机壳1轴心的一侧弯折相连的延伸部9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接地引脚9大致呈L形折板状结构。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施例采用的接地部为设于接插件4上的其中一个端子41,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作为接地部的端子41来说,不承担与线圈组件6电连接的功能,而仅仅是作为接地部使用的。当然这个端子41与接插件4上其它的端子41除了发挥的作用不同,端子41本身的结构和形状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不需要为了实现接地部的功能而生产特异性的端子41,而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端子41来使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接地引脚9适于与作为接地部的端子41相抵以实现接地引脚9与接地部的相连接。
举例一种便于操作的情况来说,作为接地部的端子41与接地引脚9的延伸部92之间抵接配合为端子41压在延伸部92上,基于此情况,在机壳1套设到线圈组件6的过程中,作为接地部的端子41先不做弯折处理,而在完成机壳1与线圈组件6的装配后,再对作为接地部的端子41进行弯折处理,使该端子41可以在弯折后抵压在延伸部92上,如此也就完成了接地部与接地引脚9的相连接,从而满足电机的接地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将接地部设计在接插件上,并且利用接插件4上现成的端子槽42结构实现接插件4与接地部的配接,由此来避免为了配合接地部需要对接插件4进行特异性设计而带来的工序繁琐的问题,且同步可以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实现对于电机现有部件的直接使用,而每个相关部件都要做非特定性开发。
综上,对于本实施例的电机接地结构来说,相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通过对接地引脚9的结构和形状进行改进,使得接地部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端子41来使用,而不需要另外设计接地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对接地引脚9的结构的改进,相比实施例1来说本实施例的接地引脚9的成形难度更大,因此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方案各有优劣,但是总体来说,从满足接地使用需求的出发点来说,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方案都可以省去了焊接PCB板的工艺,从而避免了焊接可能存在的短路、缺焊、漏焊、锡珠飞溅等问题,从而避免发生PCB本身的断路、缺损、沉铜不良的问题。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接地结构,可以直接在电机机壳1与线圈组件6的装配时实现接地配合,而不需要额外的加工工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装配工序,实现高效装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电机接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电机接地结构。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2)
1.一种电机接地结构,适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机机壳上的接地引脚和设于电机的接插件上的接地部;
所述接插件固定在电机的线圈组件上;
当机壳套设于线圈组件上时,接地引脚与接地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为设于接插件上的接地片;
所述接地片上成形有用于插接所述接地引脚的插槽;
所述接地引脚适于与插槽插接以实现接地引脚与接地部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脚适于与插槽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槽口内壁成形有倒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包括适于插入接插件上的端子槽中的插入部和与所述插入部一体成形的连接部;
所述插槽成形于所述连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脚成形在机壳上配合接插件的缺槽的槽边沿上;以及
所述接地引脚沿机壳套设线圈组件的方向延伸,以使机壳在套设在线圈组件上时接地引脚直插入插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上用于安装接插件的部位预制有适于部分的连接部嵌入的豁口,以使机壳在套设在线圈组件上时插槽正对接地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外侧套设有一扣盖;以及
所述扣盖上成形有适于接地引脚穿过的避让槽。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脚背离机壳轴心的外侧壁面与机壳的外侧壁面共面;或者
所述接地引脚背离机壳轴心的外侧壁面相对于机壳的外侧壁面呈凹陷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为设于接插件上的其中一个端子;
所述接地引脚适于与作为接地部的端子相抵以实现接地引脚与接地部的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脚包括成形在机壳上配合接插件的缺槽的槽边沿上的基部和与所述基部背离机壳轴心的一侧弯折相连的延伸部;以及
作为接地部的端子适于弯折后与延伸部抵接。
12.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接地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37976.1U CN218850574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37976.1U CN218850574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50574U true CN218850574U (zh) | 2023-04-11 |
Family
ID=8730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37976.1U Active CN218850574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50574U (zh) |
-
2022
- 2022-12-29 CN CN202223537976.1U patent/CN2188505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5961C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1160164Y (zh) | 电连接器 | |
JP200652882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接点 | |
KR20150017759A (ko) | 단자 금구 기판의 접속 구조 | |
US6860743B2 (en) | Adaptor assembly | |
JP3122580B2 (ja) | 中継コネクタ | |
CN218850574U (zh) | 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 |
CN209881019U (zh) | Pdu | |
JP2011040354A (ja) | スプリングコネクタ | |
US6558171B2 (en) | Printed board connector, contact thereof and mating instrument | |
CN116317383A (zh) | 电机接地结构及使用其的电机 | |
JP4106312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
CN21612090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698927U (zh) | 一种端子接脚、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 |
CN219123520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20021667U (zh) | 电连接器以及控制器 | |
JP3090244B2 (ja) | 接触型コネクタ | |
CN220138225U (zh) | 漏电极结构及断路器 | |
CN216698805U (zh) | 充电器 | |
CN220553615U (zh) | 一种板上母座及高速线缆连接器 | |
CN217216147U (zh) | 具有联接线的线圈组件 | |
CN216312105U (zh) | 一种pcb端子组装的转接结构、车灯组件和汽车 | |
CN220138061U (zh) | 互感器的安装结构及断路器 | |
CN114157099B (zh) | 一种集成电机 | |
CN2699531Y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