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9970U - 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49970U CN218849970U CN202223139361.3U CN202223139361U CN218849970U CN 218849970 U CN218849970 U CN 218849970U CN 202223139361 U CN202223139361 U CN 202223139361U CN 218849970 U CN218849970 U CN 218849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dwang
- layer circuit
- fixedly connected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包括顶层线路板、介质层线路板和基层线路板,介质层线路板位于顶层线路板与基层线路板之间,介质层线路板与顶层线路板和基层线路板可拆卸连接,顶层线路板一侧对称设置有L型板,L型板与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L型板之间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块,固定块四周开设有转动凹槽,滑动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线路板结构利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可以实现多角度的调节数据接头,适配不同外接设备的连接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多层线路板的制作方法一般由内层图形先做,然后以印刷蚀刻法作成单面或双面基板,并纳入指定的层间中,再经加热、加压并予以粘合而制成,多层线路板的优点:装配密度高、体积小、质量轻由于装配密度高,各组件(包括元器件)间的连线减少,因此提高了可靠性;可以增加布线层数,从而加大了设计灵活性;能构成具有一定阻抗的电路;可形成高速传输电路;可设置电路、磁路屏蔽层,还可设置金属芯散热层以满足屏蔽、散热等特种功能需要;安装简单,可靠性高;缺点:造价高,周期长;需要高可靠性的检测手段;多层印制电路是电子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方向发展的产物。
现有的多层线路板多数安装在机箱等电器元器件的内部,并在边沿处设计外接插头,这种设计可方便多层线路板与外接设备的连接,但是现有的多层线路板连接的外接插头是固定不动的,外接插头角度没办法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调整,有的时候外接设备无法与外接插头正对着进行连接,此时,需调整外接插头的角度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外接设备的连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如何改变数据接头的角度来适配不同外接设备的连接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包括顶层线路板、介质层线路板和基层线路板,所述介质层线路板位于所述顶层线路板与所述基层线路板之间,所述介质层线路板与所述顶层线路板和基层线路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顶层线路板一侧对称设置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与所述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L型板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块,所述固定块四周开设有转动凹槽,所述滑动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转动通孔,所述转动通孔贯穿所述滑动块、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所述转动通孔内活动套设有转动圆柱,所述转动圆柱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贴合,所述转动圆柱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均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均与所述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二支撑块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第二转动柱;
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宽度与所述转动凹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转动杆开设有第一转动滑槽,所述第一转动柱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转动杆开设有第二转动滑槽,所述第二转动柱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摆动杆,所述第二摆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摆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二摆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滑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块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匹配的丝杆,所述丝杆长度与所述滑动槽的长度相等,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一齿轮一端贴合设置有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开设有方形槽口,所述方形槽口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方形槽口相匹配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齿轮上方,所述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齿轮上方位置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柱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支撑块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一侧,所述卡槽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块一侧设置有数据处理元件,所述数据处理元件与所述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元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数据连接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层线路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所述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方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层线路板表面固定连接有通电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多层线路板包括顶层线路板、介质层线路板和基层线路板,转动第一转动柱,使其在第一支撑块的第一通孔内旋转,第一转动柱的转动带动第一摆动杆在第一转动杆内的第一转动滑槽内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转动圆柱在转动通孔内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动杆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使得第二摆动杆在第二转动滑槽内移动,第二摆动杆的移动会带动连接块移动进而压缩弹簧,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上下转动幅度保持一致,第二摆动杆和第二转动柱随着第二转动杆的转动做往复半圈转动运动,第二转动柱在第二支撑块的第二通孔内转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在转动凹槽内的转动可以带动数据接头上下进行调节角度来适配不同外接设备的连接需求,L型板可为第一转动柱提供支撑作用;
(2)在方形槽口内移动移动杆使齿条带动第一齿轮发生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丝杆在第三通孔内发生旋转,丝杆的转动使得滑动块在固定块的滑动槽内移动,滑动块的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移动从而改变与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角度也会发生改变,可以调节更多可选角度来适配不同的连接需求;
(3)初始状态下,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由于卡槽和活动杆的卡接,因此此状态下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不再发生转动,此时,可使用数据接头外接设备接口,当要调整角度时,向内推动活动杆使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解除卡接,此时,可以转动第一转动柱来调整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动杆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动杆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齿条与第一齿轮连接示意图。
附图说明:1、顶层线路板;2、介质层线路板;3、基层线路板;4、L型板;5、固定块;51、滑动槽;6、滑动块;61、转动通孔;62、第三通孔;7、转动凹槽;8、第一转动杆;81、第一转动滑槽;9、第二转动杆;91、第二转动滑槽;10、转动圆柱;11、第一支撑块;111、第一通孔;12、第二支撑块;121、第二通孔;13、第一转动柱;14、第二转动柱;15、第一摆动杆;16、第二摆动杆;17、连接块;18、弹簧;19、数据接头;20、丝杆;21、第一齿轮;22、第三支撑块;221、方形槽口;23、移动杆;24、齿条;25、第二齿轮;26、卡槽;27、活动杆;28、第三齿轮;29、数据处理元件;30、数据连接线;31、安装孔;32、安装筒;33、散热片;34、处理器;35、通电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包括顶层线路板1、介质层线路板2和基层线路板3,介质层线路板2位于顶层线路板1与基层线路板3之间,介质层线路板2与顶层线路板1和基层线路板3可拆卸连接,顶层线路板1一侧对称设置有L型板4,L型板4与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
L型板4之间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开设有滑动槽51,滑动槽51内滑动连接有与滑动槽51相匹配的滑动块6,固定块5四周开设有转动凹槽7,滑动块6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滑动块6上开设有转动通孔61,转动通孔61贯穿滑动块6、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转动通孔61内活动套设有转动圆柱10,转动圆柱10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相贴合,转动圆柱10与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固定连接;
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均与滑动块6转动连接,固定块5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均与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11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内活动套设有与第一通孔111相匹配的第一转动柱13,第二支撑块12开设有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内活动套设有与第二通孔121相匹配的第二转动柱14;
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的宽度与转动凹槽7的宽度相匹配,第一转动杆8开设有第一转动滑槽81,第一转动柱13靠近第一转动杆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15,第一摆动杆15与第一转动滑槽81相匹配,第二转动杆9开设有第二转动滑槽91,第二转动柱14靠近第二转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摆动杆16,第二摆动杆16与第二转动滑槽91相匹配,第二摆动杆16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远离第二摆动杆16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远离连接块17一端与第二转动滑槽9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8与第二转动杆9远离滑动块6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头19。
滑动块6开设有第三通孔62,第三通孔62内活动套设有与第三通孔62相匹配的丝杆20,丝杆20长度与滑动槽51的长度相等,丝杆20远离第一支撑块1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固定块5靠近第一齿轮21一端贴合设置有第三支撑块22,第三支撑块22开设有方形槽口221,方形槽口221内滑动连接有与方形槽口221相匹配的移动杆23,移动杆23位于第一齿轮21上方,移动杆23位于第一齿轮21上方位置设置有齿条24,齿条24与第一齿轮21啮合转动。
第一转动柱13远离第一支撑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5,第一支撑块11开设有卡槽26,卡槽26位于第一通孔111一侧,卡槽26内活动套设有与卡槽26相匹配的活动杆27,活动杆27远离第一支撑块1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8,第三齿轮28可与第二齿轮25啮合。
滑动块6一侧设置有数据处理元件29,数据处理元件29与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数据处理元件29与第二转动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数据连接线30。
顶层线路板1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1,安装孔31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筒32,安装筒32与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33,散热片33上方设置有处理器34,处理器34与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通电插头35。
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多层线路板包括顶层线路板1、介质层线路板2和基层线路板3,转动第一转动柱13,使其在第一支撑块11的第一通孔111内旋转,第一转动柱13的转动带动第一摆动杆15在第一转动杆8内的第一转动滑槽81内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杆8转动,第一转动杆8的转动带动转动圆柱10在转动通孔61内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动杆9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9的转动使得第二摆动杆16在第二转动滑槽91内移动,第二摆动杆16的移动会带动连接块17移动进而压缩弹簧18,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的上下转动幅度保持一致,第二摆动杆16和第二转动柱14随着第二转动杆9的转动做往复半圈转动运动,第二转动柱14在第二支撑块12的第二通孔121内转动,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在转动凹槽7内的转动可以带动数据接头19上下进行调节角度来适配不同外接设备的连接需求,L型板4可为第一转动柱13提供支撑作用。
在方形槽口221内移动移动杆23使齿条24带动第一齿轮21发生转动,第一齿轮21的转动带动丝杆20在第三通孔62内发生旋转,丝杆20的转动使得滑动块6在固定块5的滑动槽51内移动,滑动块6的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移动从而改变与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转动杆9和第二转动杆9的转动角度也会发生改变,可以调节更多可选角度来适配不同的连接需求。
初始状态下,第三齿轮28与第二齿轮25啮合,由于卡槽26和活动杆27的卡接,因此此状态下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不再发生转动,此时,可使用数据接头19外接设备接口,当要调整角度时,向内推动活动杆27使第三齿轮28与第二齿轮25解除卡接,此时,可以转动第一转动柱13来调整角度。
数据处理元件29通过数据连接线30与第二转动杆9连接,第二转动杆9与数据接头19之间可以实现数据传输。
可通过安装孔31和安装筒32的作用使线路板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中,散热片33可以降低处理器34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设备可以长时间高效运行,通过通电插头35给线路板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第三齿轮28与第二齿轮25啮合,由于卡槽26和活动杆27的卡接,因此此状态下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不再发生转动,此时,可使用数据接头19外接设备接口,当要调整角度时,向内推动活动杆27使第三齿轮28与第二齿轮25解除卡接,此时,可以转动第一转动柱13来调整角度,转动第一转动柱13,使其在第一支撑块11的第一通孔111内旋转,第一转动柱13的转动带动第一摆动杆15在第一转动杆8内的第一转动滑槽81内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杆8转动,第一转动杆8的转动带动转动圆柱10在转动通孔61内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动杆9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9的转动使得第二摆动杆16在第二转动滑槽91内移动,第二摆动杆16的移动会带动连接块17移动进而压缩弹簧18,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的上下转动幅度保持一致,第二摆动杆16和第二转动柱14随着第二转动杆9的转动做往复半圈转动运动,第二转动柱14在第二支撑块12的第二通孔121内转动,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在转动凹槽7内的转动可以带动数据接头19上下进行调节角度来适配不同外接设备的连接需求,L型板4可为第一转动柱13提供支撑作用,当想调整更多角度时,在方形槽口221内移动移动杆23使齿条24带动第一齿轮21发生转动,第一齿轮21的转动带动丝杆20在第三通孔62内发生旋转,丝杆20的转动使得滑动块6在固定块5的滑动槽51内移动,滑动块6的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移动从而改变与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转动杆9和第二转动杆9的转动角度也会发生改变,可以调节更多可选角度来适配不同的连接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线路板(1)、介质层线路板(2)和基层线路板(3),所述介质层线路板(2)位于所述顶层线路板(1)与所述基层线路板(3)之间,所述介质层线路板(2)与所述顶层线路板(1)和基层线路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顶层线路板(1)一侧对称设置有L型板(4),所述L型板(4)与所述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L型板(4)之间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开设有滑动槽(51),所述滑动槽(51)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槽(51)相匹配的滑动块(6),所述固定块(5)四周开设有转动凹槽(7),所述滑动块(6)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所述滑动块(6)上开设有转动通孔(61),所述转动通孔(61)贯穿所述滑动块(6)、所述第一转动杆(8)和所述第二转动杆(9),所述转动通孔(61)内活动套设有转动圆柱(10),所述转动圆柱(1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相贴合,所述转动圆柱(10)与所述第一转动杆(8)和第二转动杆(9)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8)和所述第二转动杆(9)均与所述滑动块(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5)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所述第一支撑块(11)和所述第二支撑块(12)均与所述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开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相匹配的第一转动柱(13),所述第二支撑块(12)开设有第二通孔(121),所述第二通孔(121)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21)相匹配的第二转动柱(14);
所述第一转动杆(8)和所述第二转动杆(9)的宽度与所述转动凹槽(7)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转动杆(8)开设有第一转动滑槽(81),所述第一转动柱(13)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杆(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15),所述第一摆动杆(15)与所述第一转动滑槽(81)相匹配,所述第二转动杆(9)开设有第二转动滑槽(91),所述第二转动柱(14)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摆动杆(16),所述第二摆动杆(16)与所述第二转动滑槽(91)相匹配,所述第二摆动杆(16)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远离所述第二摆动杆(16)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远离所述连接块(17)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滑槽(9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8)与所述第二转动杆(9)远离所述滑动块(6)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头(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6)开设有第三通孔(62),所述第三通孔(62)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62)相匹配的丝杆(20),所述丝杆(20)长度与所述滑动槽(51)的长度相等,所述丝杆(2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所述固定块(5)靠近所述第一齿轮(21)一端贴合设置有第三支撑块(22),所述第三支撑块(22)开设有方形槽口(221),所述方形槽口(221)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方形槽口(221)相匹配的移动杆(23),所述移动杆(23)位于所述第一齿轮(21)上方,所述移动杆(23)位于所述第一齿轮(21)上方位置设置有齿条(24),所述齿条(24)与所述第一齿轮(21)啮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柱(1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5),所述第一支撑块(11)开设有卡槽(26),所述卡槽(26)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1)一侧,所述卡槽(26)内活动套设有与所述卡槽(26)相匹配的活动杆(27),所述活动杆(27)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8),所述第三齿轮(28)可与所述第二齿轮(25)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6)一侧设置有数据处理元件(29),所述数据处理元件(29)与所述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元件(29)与所述第二转动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数据连接线(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线路板(1)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筒(32),所述安装筒(32)与所述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33),所述散热片(33)上方设置有处理器(34),所述处理器(34)与所述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线路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通电插头(3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9361.3U CN218849970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9361.3U CN218849970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49970U true CN218849970U (zh) | 2023-04-11 |
Family
ID=87295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39361.3U Active CN218849970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49970U (zh) |
-
2022
- 2022-11-25 CN CN202223139361.3U patent/CN2188499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67386B2 (en) | Circuit board and conductive pattern structure | |
US20120314389A1 (en) |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218849970U (zh) | 一种多层线路板结构 | |
CN207336583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线路板测试架 | |
CN204392681U (zh) | 多面印制电路板 | |
CN221544798U (zh) | 一种pcb板插孔镀金装置 | |
CN201230403Y (zh) | 印刷电路板 | |
CN213462449U (zh) | 基站天线用便于安装固定的高频传输线路板 | |
CN207706595U (zh) | 一种线路板安装装置 | |
CN213616960U (zh) | 一种适用于pcb电路板加工的切割机构 | |
CN113329558A (zh) | 一种电路印刷用模具 | |
CN220874917U (zh) | 一种半导体基板封装结构 | |
CN217509253U (zh) | 一种具有pcb布置结构的紧凑型控制器 | |
CN219961144U (zh) | 任意层互连高密度印刷电路板 | |
CN219577369U (zh) | 一种光伏电路基板固定底座 | |
CN215625071U (zh) | 一种机器人智能制造用中继基板自动送料机构 | |
CN20734030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型基板安装板 | |
CN211087227U (zh) | 一种卡片电脑及其主板 | |
CN212622923U (zh) | 一种线路板检测装置 | |
CN208708006U (zh) | 一种可单向弯折且散热效果好的电路板 | |
CN214592213U (zh) | 一种电路板用焊锡焊接装置 | |
CN109176352B (zh) | 一种手机电路板加工用固定座 | |
CN207305053U (zh) | 一种方便丝印多层线线路板 | |
CN101462140A (zh) | 柔性线路板刀模架装置 | |
CN215647539U (zh) | 一种埋入式电路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