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7552U -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7552U
CN218847552U CN202223457070.9U CN202223457070U CN218847552U CN 218847552 U CN218847552 U CN 218847552U CN 202223457070 U CN202223457070 U CN 202223457070U CN 218847552 U CN218847552 U CN 218847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xygen sensor
nitrogen
blo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70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胥家军
易均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70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7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7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7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加压固定单元和气密性检测仪,加压固定单元包括座体、气腔块、加压套筒、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气密性检测仪经通气管与所述气腔块的通气口连接,所述气密性检测仪用于往所述气腔内充入压缩空气并测量气腔内压力的变化。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加压固定单元可将待测的氮氧传感器稳定固定在气腔块上,氮氧传感器头部的气体采集腔室与所述气腔连通,气密性检测仪往气腔块的气腔内通入压缩空气,通过测量气腔内压力有无变化,即可有效检测出氮氧传感器绝缘密封块的密封性状况,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筛选出不良,防止流入市场,确保氮氧传感器的产品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氮氧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氮氧传感器是用于检测排气中的氮氧浓度的器件。如附图1、2所示,氮氧传感器3包括位于前端的气体采集腔室31和位于尾端的端子连接腔室32,检测芯片34的头端处于气体采集腔室31内,尾端位于端子连接腔室32。在氮氧传感器壳体内通常采用绝缘密封块33对气体采集腔室31和端子连接腔室32进行隔离,以防止排气进入到端子连接腔室32对连接端子造成腐蚀而影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目前工厂内在制造过程中不对绝缘密封块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这样不能及时发现绝缘密封块的安装不良,后续在使用中排气会泄漏到端子连接腔室,造成氮氧传感器使用寿命短,影响产品的品质。故亟需一种能在工厂生产制造时就能有效发现绝缘密封块密封性能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加压固定单元,其包括座体、气腔块、加压套筒、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气腔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气腔块内设有气腔,所述气腔块上还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口,待测的氮氧传感器竖向放置于所述气腔块上,氮氧传感器头部的气体采集腔室与所述气腔连通;所述升降导向机构竖直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压套筒经升降板与所述升降导向机构的滑套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加压套筒沿所述升降导向机构上下升降移动,所述加压套筒具有容纳待测氮氧传感器尾端的孔槽,在所述孔槽的顶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加压套筒的下开口端面抵压与氮氧传感器壳体的法兰部上端面;
气密性检测仪,其经通气管与所述气腔块的通气口连接,所述气密性检测仪用于往所述气腔内充入压缩空气并测量气腔内压力的变化。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加压固定单元可将待测的氮氧传感器稳定固定在气腔块上,氮氧传感器头部的气体采集腔室与所述气腔连通,气密性检测仪往气腔块的气腔内通入压缩空气,通过测量气腔内压力有无变化,即可有效检测出氮氧传感器绝缘密封块的密封性状况,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筛选出不良,防止流入市场,确保氮氧传感器的产品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气腔块包括下块体、中间块、第一密封垫和上压板,所述中间块安装于所述下块体的上表面,所述上压板安装于所述中间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垫安装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中间块之间,所述中间块上设有第一通孔以及位于第一通孔口部的密封垫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所述密封垫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垫上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小于氮氧传感器法兰部的外径,所述上压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氮氧传感器法兰部的外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第一密封垫的更换,能够有效规制氮氧传感器的位置,并有效防止氮氧传感器与气腔块安装处漏气,确保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压板和中间块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外围。
进一步地,在所述中间块与所述下块体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垫。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气腔块各块体之间结合面的密封性,防止漏气。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立柱、套设于立柱上的滑套以及连接于立柱顶端的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连接杆,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经连接杆与所述升降板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加压套筒下移位置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升降板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座、缓冲轴和压簧,所述缓冲轴下部安装于所述缓冲座的槽体内且所述缓冲轴可相对所述缓冲座上下移动,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缓冲轴上部的外周,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缓冲轴和缓冲座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缓冲组件,渐进加压,减少瞬间加压带来冲击,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氮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氮氧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加压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压固定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待测氮氧传感器放置到气密性检测装置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加压固定单元;11-座体;12-气腔块;121-气腔;122-通气口;123-下块体;124-中间块;1241-第一通孔;1242-密封垫安装槽;125-第一密封垫;1251-第二通孔;126-上压板;1261-第三通孔;127-第二密封垫;128-第三密封垫;13-加压套筒;131-孔槽;132-透气孔;14-升降导向机构;141-立柱;142-滑套;143-顶板;144-升降板;15-升降驱动机构;151-气缸;152-连接杆;153-缓冲座;154-缓冲轴;155-压簧;2-气密性检测仪;3-氮氧传感器;31-气体采集腔室;32-端子连接腔室;33-绝缘密封块;34-检测芯片;35-法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加压固定单元1,其包括座体11、气腔块12、加压套筒13、升降导向机构14和升降驱动机构15;气腔块12固定安装于座体11上,气腔块12内设有气腔121,气腔块121上还有与气腔121连通的通气口122,待测的氮氧传感器3竖向放置于气腔块12上,氮氧传感器头部的气体采集腔室31与气腔121连通;升降导向机构14竖直安装于座体11上,加压套筒13经升降板144与升降导向机构的滑套142连接,升降驱动机构15驱动加压套筒13沿升降导向机构14上下升降移动,加压套筒13具有容纳待测氮氧传感器尾端的孔槽131,在孔槽的顶部设有透气孔132,加压套筒13的下开口端面抵压与氮氧传感器壳体的法兰部35上端面;
气密性检测仪2,其经通气管与气腔块12的通气口122连接,气密性检测仪2用于往气腔121内充入压缩空气并测量气腔内压力的变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压固定单元可将待测的氮氧传感器稳定固定在气腔块上,氮氧传感器头部的气体采集腔室与所述气腔连通,气密性检测仪往气腔块的气腔内通入压缩空气,通过测量气腔内压力有无变化,即可有效检测出氮氧传感器绝缘密封块的密封性状况,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筛选出不良,防止流入市场,确保氮氧传感器的产品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气密性检测仪的基本原理是向被测物内充入压缩空气,测量其内部压力变化从而检测出是否有泄漏情况。气密性检测仪可从现有技术中获取,如采用苏州莱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型号为D610M的气密性检测仪。
如图2、5、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气腔块12包括下块体123、中间块124、第一密封垫125和上压板126,中间块124安装于下块体123的上表面,上压板126安装于中间块124的上表面,第一密封垫125安装于上压板126和中间块124之间,中间块124上设有第一通孔1241以及位于第一通孔口部的密封垫安装槽1242,第一密封垫125设置于密封垫安装槽1242内,第一密封垫125上有第二通孔1251,第一通孔1241和第二通孔1251的孔径均小于氮氧传感器法兰部35的外径,上压板126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1261,第三通孔1261的孔径大于氮氧传感器法兰部35的外径。测试时,氮氧传感器法兰部35的下端面贴于第一密封垫125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第一密封垫的更换,能够有效规制氮氧传感器的位置,并有效防止氮氧传感器与气腔块安装处漏气,确保检测准确性。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压板126和中间块124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垫127,第二密封垫127位于第一密封垫125的外围。在中间块124与下块体123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垫1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气腔块各块体之间结合面的密封性,防止漏气。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导向机构14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立柱141、套设于立柱上的滑套142以及连接于立柱顶端的顶板143。升降驱动机构15包括气缸151和连接杆152,气缸151安装于顶板143上,气缸151的伸缩杆经连接杆152与升降板144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加压套筒下移位置精度。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152与升降板144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座153、缓冲轴154和压簧155,缓冲轴154下部安装于缓冲座153的槽体内且缓冲轴154可相对缓冲座153上下移动,压簧155套设于缓冲轴154上部的外周,压簧155的两端分别抵触于缓冲轴154和缓冲座153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组件,渐进加压,减少瞬间加压带来冲击,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压固定单元,其包括座体、气腔块、加压套筒、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气腔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气腔块内设有气腔,所述气腔块上还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口,待测的氮氧传感器竖向放置于所述气腔块上,氮氧传感器头部的气体采集腔室与所述气腔连通;所述升降导向机构竖直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加压套筒经升降板与所述升降导向机构的滑套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加压套筒沿所述升降导向机构上下升降移动,所述加压套筒具有容纳待测氮氧传感器尾端的孔槽,在所述孔槽的顶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加压套筒的下开口端面抵压与氮氧传感器壳体的法兰部上端面;
气密性检测仪,其经通气管与所述气腔块的通气口连接,所述气密性检测仪用于往所述气腔内充入压缩空气并测量气腔内压力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块包括下块体、中间块、第一密封垫和上压板,所述中间块安装于所述下块体的上表面,所述上压板安装于所述中间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密封垫安装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中间块之间,所述中间块上设有第一通孔以及位于第一通孔口部的密封垫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所述密封垫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垫上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小于氮氧传感器法兰部的外径,所述上压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氮氧传感器法兰部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压板和中间块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块与所述下块体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立柱、套设于立柱上的滑套以及连接于立柱顶端的顶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连接杆,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经连接杆与所述升降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升降板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座、缓冲轴和压簧,所述缓冲轴下部安装于所述缓冲座的槽体内且所述缓冲轴可相对所述缓冲座上下移动,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缓冲轴上部的外周,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缓冲轴和缓冲座上。
CN202223457070.9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18847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7070.9U CN218847552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7070.9U CN218847552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7552U true CN218847552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0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7070.9U Active CN218847552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7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4137A (zh) 电池盒焊接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8847552U (zh) 一种氮氧传感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626841U (zh) 一种壳体气密性检测机构
CN107123830B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电芯验漏装置及其验漏方法
CN220206973U (zh) 适用电芯的负压氦检装置
CN218919084U (zh) 提升新能源电池顶盖密封性能的装置及新能源电池
CN215178435U (zh) 一种注氦装置
CN211042632U (zh) 气压检测机构及泄漏检测器
CN115597795A (zh) 用于充气密封容器的扣罩式泄露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12513480U (zh) 一种气缸垫的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13148245U (zh) 电池底壳总成件气密性检查结构
CN212300720U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用定位装置
CN210664889U (zh) 气密工装
CN109238582B (zh) 封堵件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盖气密性检测机构
CN220104437U (zh) 一种空瓶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7384573U (zh) 一种节能型前桥上下牵引阀体试漏机
CN206459799U (zh) 一种净水器滤芯筒体的气密性测试设备
CN220751576U (zh) 一种变速箱端盖油道检测夹具
CN212458796U (zh) 多数量压差管水检机构
CN218885318U (zh) 一种密封工件的气密检测机构
CN209589326U (zh) 一种智能防松检测工件夹紧状态用设备
CN217384606U (zh) 一种密封轴承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4224463U (zh) 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8600773U (zh) 一种用于接头组装阶段的气密性快检工装
CN220322642U (zh) 一种隔膜式储能器的氦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