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4561U - 空压机检测台 - Google Patents

空压机检测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4561U
CN218844561U CN202222602811.1U CN202222602811U CN218844561U CN 218844561 U CN218844561 U CN 218844561U CN 202222602811 U CN202222602811 U CN 202222602811U CN 218844561 U CN218844561 U CN 218844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air inlet
air outlet
compresso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28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卿宏军
冯宏伟
刘必雷
杜铭权
柳东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nu Cooperation Jiangsu Test & Analys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nu Cooperation Jiangsu Test & Analy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nu Cooperation Jiangsu Test & Analys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nu Cooperation Jiangsu Test & Analy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28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4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4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4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检测台,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进气管路系统和出气管路系统,空压机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软管与进气管路系统的出气口连接,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软管与出气管路系统的进气口连接,空压机的进气口处设有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测头与空压机的叶片轴相对设置;进气管路系统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器和进气流量计,进气流量计和进气软管之间的进气管路系统上设有进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出气管路系统上沿其出气方向依次设有出气球阀、冷却器、出气流量计和消音器,出气球阀和出气软管之间设有出气温度传感器和出气压力传感器。

Description

空压机检测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检测台。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具有重大发展前途的新型能源之一,在燃料电池中,氢和氧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其中的氧可以从空气中直接获得,空压机(空气压缩机)是燃料电池供气系统的重要部件,空压机的性能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系统的效率、紧凑性和水平衡特性。因此对空压机的性能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用于空压机性能测试的专用检测台具有以下缺陷:一是,进气硬管直接与空压机的进气口连接,出气硬管直接与空压机的出气口连接,因此只能针对一种型号的空压机,若更换检测其它型号的空压机,需要更换进气硬管和排气硬管,并重新排管,操作繁琐,检测成本高,且因是硬管连接,振动极易破坏硬管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检测精度;二是,因空压机的排气气压大,气流速度高,噪音大,且排气温度高难以安装消音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用于空压机性能测试的专用检测台难以通用,且密封性差,噪音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压机检测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压机检测台,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进气管路系统和出气管路系统,空压机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软管与进气管路系统的出气口连接,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软管与出气管路系统的进气口连接,空压机的进气口处设置有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测头与空压机的叶片轴相对设置;
所述进气管路系统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和进气流量计,所述进气流量计和进气软管之间的进气管路系统上设置有进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所述出气管路系统上沿其出气方向依次设置有出气球阀、冷却器、出气流量计和消音器,所述出气球阀和出气软管之间设置有出气温度传感器和出气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器包括外壳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和内管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依次间隔套设在内管上,相邻所述隔板上下交错的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冷却腔的两端均与出气管路系统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和第一排液管分别与内管的两端连接,以向内管通冷却液。因隔板和通气孔的巧妙设置,使得高温气体在冷却腔内沿S形曲线通过,延长高温气体与冷却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幅提高冷却效果,有效保护消音器,因市面上的耐高温消音器少,且价格昂贵,冷却器的设置,实现消音器的设置,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进气软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一进气管的长度等于10倍管径,所述第二进气管的长度等于5倍管径,所述进气流量计设置在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上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进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安装便捷,且不用经常拆卸,只需更换对应的进气软管即可;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设置有利于空气平稳进入空压机,进气流量计、进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靠近空压机设置,提高空压机进入空气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的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出气软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一出气管的长度等于20倍管径,所述第二出气管的长度等于5倍管径,所述出气球阀设置在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之间,所述出气流量计设置在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之间,所述第一出气管上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出气温度传感器和出气压力传感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冷却器设置在第二出气管上。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安装便捷,且不用经常拆卸,只需更换对应的出气软管即可;出气球阀便于调节出气量以模拟不同工况,出气温度传感器、出气压力传感器和出气流量计远离空压机设置,有效降低空压机出气口对排出气流的影响,提高空压机排出空气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管和出气软管之间设置有转接出气管,所述转接出气管与第一出气管的管径相等。有利于提高出气管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撑座、第二进液管和第二排液管,所述空压机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二进液管与空压机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液管与空压机的排液口连接,以向空压机通冷却液。便于空压机设置在工作台上,有利于该空压机检测台的集成化。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检测台,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空压机的进气口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测头与空压机的叶片轴相对设置,通过检测叶片轴的晃动,精确的检测空压机的吸气平稳性;
2、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检测台,当测试其它型号的空压机时,只需更换进气软管、出气软管和待测试的空压机即可,操作便捷,且进气软管与空压机的进气口,以及出气软管与空压机的出气口是软连接,一是气流导致进气软管和出气软管的晃动对密封性的影响极低,确保空压机各项性能检测的精度,二是进气软管、出气软管的两端均可匹配不同的管径,便于不同型号空压机的安装;
3、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检测台,因冷却器的设置,实现消音器的设置,确保降噪效果,且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压机检测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压机检测台的检测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压机检测台的空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压机检测台的冷却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实线箭头标示冷却液流向,虚线箭头标示气流方向;
图中:1、工作台,2-1、第一进气管,2-2、第二进气管,3-1、第一出气管,3-2、第二出气管,3-3、第三出气管,3-4、转接出气管,4、空压机,4-1、叶片轴,4-2、第三安装孔,5、进气软管,6、出气软管,7、空气过滤器,8、进气流量计,9、进气温度传感器,10、进气压力传感器,11、出气球阀,12、冷却器,12-1、外壳,12-2、内管,12-3、冷却腔,12-4、隔板,12-41、通气孔,13、出气流量计,14、消音器,15、出气温度传感器,16、出气压力传感器,17、第一进液管,18、第一排液管,19、支撑座,20、第二进液管,21、第二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空压机检测台,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进气管路系统和出气管路系统,空压机4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软管5与进气管路系统的出气口连接,空压机4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软管6与出气管路系统的进气口连接,空压机4的进气口处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2以设置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测头与空压机4的叶片轴4-1相对设置,通过检测叶片轴4-1的晃动,检测空压机4的吸气平稳性;所述进气管路系统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空气过滤器7和进气流量计8,所述进气流量计8和进气软管5之间的进气管路系统上设置有进气温度传感器9和进气压力传感器10;所述出气管路系统上沿其出气方向依次设置有出气球阀11、冷却器12、出气流量计13和消音器14,所述出气球阀11和出气软管6之间设置有出气温度传感器15和出气压力传感器16。
因市面上的耐高温消音器14少,且价格昂贵,为了提高高温气体的冷却效果,有效保护消音器1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冷却器12包括外壳12-1和内管12-2,所述内管12-2设置在外壳12-1内,所述外壳12-1和内管12-2之间形成冷却腔12-3,所述冷却腔12-3内设置有多个隔板12-4,多个所述隔板12-4依次间隔套设在内管12-2上,相邻所述隔板12-4上下交错的开设有通气孔12-41,所述冷却腔12-3的两端均与出气管路系统连接,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17和第一排液管18,所述第一进液管17和第一排液管18分别与内管12-2的两端连接,以向内管12-2通冷却液,本实施例的内管12-2内具有S形流道,以及因隔板12-4和通气孔12-41的巧妙设置,使得高温气体在冷却腔12-3内沿S形曲线通过,延长高温气体与冷却腔12-3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幅提高冷却效果。
为了便于该空压机检测台的组装,提高该空压机检测台的进气和排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对空压机4各项性能的测试精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气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所述第二进气管2-2与进气软管5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一进气管2-1的长度等于10倍管径,所述第二进气管2-2的长度等于5倍管径,所述进气流量计8设置在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2-2上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进气温度传感器9和进气压力传感器10的第一安装孔,进气流量计8、进气温度传感器9和进气压力传感器10靠近空压机4设置;所述出气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气管3-1、第二出气管3-2和第三出气管3-3,所述第一出气管3-1与出气软管6连接,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出气管3-1和出气软管6之间设置有转接出气管3-4,所述第一出气管3-1、第二出气管3-2、第三出气管3-3、转接出气管3-4、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一出气管3-1的长度等于20倍管径,所述第二出气管3-2的长度等于5倍管径,所述出气球阀11设置在第一出气管3-1和第二出气管3-2之间,出气球阀11便于调节出气量以模拟不同工况,所述出气流量计13设置在第二出气管3-2和第三出气管3-3之间,所述第一出气管3-1上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出气温度传感器15和出气压力传感器16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冷却器12设置在第二出气管3-2上,出气温度传感器15、出气压力传感器16和出气流量计13远离空压机4设置,有效降低空压机4出气口对排出气流的影响。
为了便于空压机4设置在工作台1上,有利于该空压机检测台的集成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支撑座19、第二进液管20和第二排液管21,所述空压机4设置在支撑座19上,所述第二进液管20与空压机4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液管21与空压机4的排液口连接,以向空压机4通冷却液。
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启动空压机4,空压机4运转会自动吸气,使空气依次经空气过滤器7、第一进气管2-1、进气流量计8、第二进气管2-2和进气软管5进入空压机4,空气在空压机4中压缩后,高温高压气体再依次经出气软管6、转接出气管3-4、第一出气管3-1、出气球阀11、冷却器12的冷却腔12-3、第二出气管3-2、出气流量计13、第三出气管3-3和消音器14排出;同时冷却液(水)依次经第一进液管17、内管12-2和第二排液管21对冷却腔12-3内的气体持续降温,确保进入消音器14的气体温度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及冷却液依次经第二进液管20、空压机4和第二排液管21对空压机4降温;再通过调节出气球阀11调节出气量以模拟空压机4的不同工况。
当测试其它型号的空压机4时,只需更换进气软管5、出气软管6和待测试的空压机4即可,操作便捷,且进气软管5与空压机4的进气口,以及出气软管6与空压机4的出气口是软连接,一是气流导致进气软管5和出气软管6的晃动对密封性的影响极低,二是进气软管5、出气软管6的两端均可匹配不同的管径,便于不同型号空压机4的安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空压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进气管路系统和出气管路系统,空压机(4)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软管(5)与进气管路系统的出气口连接,空压机(4)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软管(6)与出气管路系统的进气口连接,空压机(4)的进气口处设置有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测头与空压机(4)的叶片轴(4-1)相对设置;
所述进气管路系统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空气过滤器(7)和进气流量计(8),所述进气流量计(8)和进气软管(5)之间的进气管路系统上设置有进气温度传感器(9)和进气压力传感器(10);所述出气管路系统上沿其出气方向依次设置有出气球阀(11)、冷却器(12)、出气流量计(13)和消音器(14),所述出气球阀(11)和出气软管(6)之间设置有出气温度传感器(15)和出气压力传感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2)包括外壳(12-1)和内管(12-2),所述内管(12-2)设置在外壳(12-1)内,所述外壳(12-1)和内管(12-2)之间形成冷却腔(12-3),所述冷却腔(12-3)内设置有多个隔板(12-4),多个所述隔板(12-4)依次间隔套设在内管(12-2)上,相邻所述隔板(12-4)上下交错的开设有通气孔(12-41),所述冷却腔(12-3)的两端均与出气管路系统连接,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17)和第一排液管(18),所述第一进液管(17)和第一排液管(18)分别与内管(12-2)的两端连接,以向内管(12-2)通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压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所述第二进气管(2-2)与进气软管(5)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一进气管(2-1)的长度等于10倍管径,所述第二进气管(2-2)的长度等于5倍管径,所述进气流量计(8)设置在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之间,所述第二进气管(2-2)上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进气温度传感器(9)和进气压力传感器(10)的第一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气管(3-1)、第二出气管(3-2)和第三出气管(3-3),所述第一出气管(3-1)与出气软管(6)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3-1)、第二出气管(3-2)、第三出气管(3-3)、第一进气管(2-1)和第二进气管(2-2)的管径相等,所述第一出气管(3-1)的长度等于20倍管径,所述第二出气管(3-2)的长度等于5倍管径,所述出气球阀(11)设置在第一出气管(3-1)和第二出气管(3-2)之间,所述出气流量计(13)设置在第二出气管(3-2)和第三出气管(3-3)之间,所述第一出气管(3-1)上开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出气温度传感器(15)和出气压力传感器(16)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冷却器(12)设置在第二出气管(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压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3-1)和出气软管(6)之间设置有转接出气管(3-4),所述转接出气管(3-4)与第一出气管(3-1)的管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压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支撑座(19)、第二进液管(20)和第二排液管(21),所述空压机(4)设置在支撑座(19)上,所述第二进液管(20)与空压机(4)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液管(21)与空压机(4)的排液口连接,以向空压机(4)通冷却液。
CN202222602811.1U 2022-09-29 2022-09-29 空压机检测台 Active CN218844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2811.1U CN218844561U (zh) 2022-09-29 2022-09-29 空压机检测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2811.1U CN218844561U (zh) 2022-09-29 2022-09-29 空压机检测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4561U true CN218844561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2811.1U Active CN218844561U (zh) 2022-09-29 2022-09-29 空压机检测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4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6318A (zh) 一种两级气悬浮离心式空压机综合性能试验台
CN209743218U (zh) 一种两级气悬浮离心式空压机综合性能试验台
CN218844561U (zh) 空压机检测台
CN116625700A (zh) 一种变循环核心机外涵排气收集测量系统
CN211116547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空压机测试装置
CN210461143U (zh) 一种两级气悬浮离心式空压机气动性能试验台
CN213748560U (zh) 空气源热泵冷暖机组的测试装置
CN214066499U (zh) 一种流量流阻试验台
CN2198602Y (zh) 风管泄漏试验仪
CN202177492U (zh) 汽轮机凝汽器检漏工具
CN113310634B (zh) 燃气轮机的机匣气密性检测的方法及组件
CN201289424Y (zh) 管壳式换热器的泄漏检测装置
CN214426975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自动标定装置及系统
CN217403513U (zh) 一种双壁管流量测量装置
CN215726274U (zh) 基于不同工作原理的双标准表法水流量标准装置
CN113588279A (zh) 一种用于测量增材制造部件内部通道通畅性的设备
CN219497847U (zh) 一种阴极测试系统
CN217585979U (zh) 一种水表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系统
CN220871798U (zh) 一种尾排气体探测结构
CN210051518U (zh) 一种叶轮进风效率的检测工装和检测装置
CN215065101U (zh) 一种火电厂阀门内漏检测装置
CN216116610U (zh) 一种气水换热器精准检漏系统
CN220036906U (zh) 一种燃料电池空压机性能测试系统的循环水利用装置
CN213180533U (zh) 一种漏氢量监测装置
CN219574329U (zh) 一种测试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