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3323U -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3323U
CN218843323U CN202223324789.5U CN202223324789U CN218843323U CN 218843323 U CN218843323 U CN 218843323U CN 202223324789 U CN202223324789 U CN 202223324789U CN 218843323 U CN218843323 U CN 218843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limiting
prefabricated
se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47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智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47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3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3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3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预制件包括预制主体、预埋件、连接套筒及限位结构。预制主体沿第一方向预制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预埋件连接于第一孔的侧壁,连接套筒连接于第二孔的侧壁,连接套筒具有与第一孔相连通且两端开口的的安装腔。预埋件包括插入连接套筒的插入部分。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限制插入部分沿径向的移动,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限制插入部分沿轴向的移动。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对伸入连接套筒内的预埋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预埋件与连接套筒连接,因此预制主体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时常需要将两个预制件进行连接。此时通常会在两个预制件内分别预制连接结构,从而通过预制的连接结构完成连接。但是在传统的预制件中,预制件与其内预制安装的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这导致两个预制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的相互连接也会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预制件与其内预制安装的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导致两个预制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的相互连接也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
预制主体,沿第一方向预制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预埋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孔的侧壁;
连接套筒,连接于所述第二孔的侧壁,所述连接套筒具有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且两端开口的的安装腔;所述预埋件包括自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开口插入所述连接套筒的插入部分;以及
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插入部分和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之间,以限制所述插入部分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径向的移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以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插入部分沿所述连接套筒的轴向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沿其轴向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孔的限位段,且沿所述第一孔指向所述第二孔的方向,所述限位段的内径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与所述限位段的内侧壁相适配的环形锚具,所述环形锚具设于所述预埋件的所述插入部分和所述限位段的内侧壁之间,以对所述预埋件形成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径向的抵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锚具朝向所述预埋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防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限位段沿所述连接套筒的轴向远离所述第一孔的一侧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内侧设有第一螺纹;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一螺纹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紧固件借助于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连接段连接,以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于所述预埋件的所述插入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抵接部分和筒状部分;所述抵接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于所述预埋件的所述插入部分;
所述筒状部分连接于所述抵接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预埋件的一侧;
所述筒状部分的外侧设有所述第二螺纹,所述筒状部分的内侧设有用以与连接件连接的转接螺纹。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建筑连接系统,所述建筑连接系统包括:
两个如上所述的预制件,两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相对设置;以及
连接件,一端伸入其中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内,另一端伸入另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内,所述连接件用于将两个所述连接套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以及沿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
所述连接杆位于两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其中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于另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壁;或所述第二限位件呈筒状,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其中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另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可拆卸地套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沿其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
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对应所述外螺纹设有内螺纹,以与所述第一段螺接;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段,以被限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限位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设有配合面,且所述配合面位于所述第二套筒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
所述限位部具有朝向所述配合面的限位面,所述配合面和所述限位面被构造为能够沿所述连接杆的径向彼此抵接。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预制主体内预制安装有预埋件及连接套筒,并且在连接套筒内设置有限位结构,从而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对伸入连接套筒内的预埋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预埋件与连接套筒连接,因此预制主体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稳定。
第一限位件设于插入部分和连接套筒的安装腔的侧壁之间,从而使得插入部分无法沿连接套筒的径向的移动。并且第二限位件可以与第一限位件配合,使得插入部分无法沿连接套筒的轴向的移动,如此从多个方向限制插入部分的活动,使得预埋件与连接套筒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套筒与预制主体更加紧密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建筑连接系统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建筑连接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94761390000041
Figure BDA000399476139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建筑领域中,时常需要将两个预制件进行连接。此时通常会在两个预制件内分别预制连接结构,从而通过预制的连接结构完成连接。但是在传统的预制件中,预制件与其内预制安装的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这导致两个预制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的相互连接也会不稳定。
本申请的发明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预制件与其内的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的原因是两者相互之间缺少连接关系。虽然连接结构是预制安装于预制件内,但是连接结构因为需要与外界连接,因此连接结构需要有一端露出至预制件的外侧,而这影响了连接结构与预制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员从加强预制件与连接结构之间连接关系的思路出发,提出一种预制件。
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预制件,旨在解决预制件与其内预制安装的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导致两个预制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的相互连接也不稳定的问题。图1至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预制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出的预制件1包括预制主体12、预埋件13、连接套筒11及限位结构14。预制主体12沿第一方向N预制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预埋件13连接于第一孔的侧壁,连接套筒11连接于第二孔的侧壁,连接套筒11具有与第一孔相连通且两端开口的的安装腔111。预埋件13包括自安装腔111的一侧开口插入连接套筒11的插入部分131。
限位结构14包括第一限位件141及第二限位件142,第一限位件141设于插入部分131和安装腔111的侧壁之间,以限制插入部分131沿连接套筒11的径向的移动,第二限位件142用以与第一限位件141配合,以限制插入部分131沿连接套筒11的轴向的移动。
在本申请中,第一方向N为相对方向,第一方向N实际可以为预埋件13的轴线方向或者连接套筒11的轴向。预埋件13在实际应用时一般为钢筋,当然预埋件13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预制主体12内预制安装有预埋件13及连接套筒11,并且在连接套筒11内设置有限位结构14,从而通过第一限位件141与第二限位件142对伸入连接套筒11内的预埋件13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预埋件13与连接套筒11连接,因此预制主体12与连接套筒11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稳定。
第一限位件141设于插入部分131和连接套筒11的安装腔111的侧壁之间,从而使得插入部分131无法沿连接套筒11的径向的移动。并且第二限位件142可以与第一限位件141配合,使得插入部分131无法沿连接套筒11的轴向的移动,如此从多个方向限制插入部分131的活动,使得预埋件13与连接套筒11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套筒11与预制主体12更加紧密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套筒11沿其轴向具有靠近第一孔的限位段112,且沿第一孔指向第二孔的方向,限位段112的内径逐渐增大。第一限位件141包括与限位段112的内侧壁相适配的环形锚具141a,环形锚具141a设于预埋件13的插入部分131和限位段112的内侧壁之间,以对预埋件13形成沿连接套筒11的径向的抵紧力。
环形锚具141a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套设在插入部分131上,并将环形锚具141a安装在插入部分131与限位段112的内侧壁之间,因此环形锚具141a能够限制预埋件13在连接套筒11径向的活动。并且环形锚具141a一般沿其轴向设置有开口,从而使得环形锚具141a具有一定的收缩空间,使得环形锚具141a在安装时能够沿其径向进行一定的收缩。当环形锚具141a在安装时完成收缩后,环形锚具141a可以对预埋件13施加一个沿连接套筒11径向的抵紧力,从而限制预埋件13的活动。环形锚具141a通过将预埋件13限制固定在连接套筒11内,从而使得预埋件13与连接套筒11间接连接,从而加强连接套筒11与预制主体12的连接关系,使得预制件1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锚具141a朝向预埋件13的一侧设有沿第一方向N间隔设置的多个防滑凸起。环形锚具141a在与预埋件13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起,多个防滑凸起能够增加环形锚具141a与预埋件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预埋件13与环形锚具141a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套筒11还包括连接于限位段112沿连接套筒11的轴向远离第一孔的一侧的连接段113,连接段113的内侧设有第一螺纹1131。第二限位件142包括紧固件142a,紧固件142a的外侧对应第一螺纹1131设有第二螺纹1423,紧固件142a借助于第一螺纹1131和第二螺纹1423与连接段113连接,以沿第一方向N抵接于预埋件13的插入部分131。
紧固件142a通过第二螺纹1423与连接套筒11内的第一螺纹1131螺接,从而使得紧固件142a能够螺旋进入连接套筒11内。紧固件142a从连接段113进入连接套筒11内,并通过螺旋靠近插入部分131,并与插入部分131抵接,从而限制预埋件13的活动。当预埋件13朝向连接段113活动时,紧固件142a会限制预埋件13的活动,当预埋件13朝向远离连接段113的方向活动时,环形锚具141a通过自身对预制件1的抵紧力能够限制预埋件13的活动。紧固件142a与环形锚具141a相互配合对预埋件13在多个方向上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连接套筒11与预制主体12的连接更加稳定,如此使得预制件1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142a包括抵接部分1421和筒状部分1422,抵接部分1421沿第一方向N抵接于预埋件13的插入部分131。筒状部分1422连接于抵接部分1421沿第一方向N远离预埋件13的一侧,筒状部分1422的外侧设有第二螺纹1423,筒状部分1422的内侧设有用以与连接件2连接的转接螺纹1424。
在具体应用时,两个预制件1可通过与连接件2分别连接,从而进行相互连接。连接件2的一端会伸入其中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内并与其连接,另一端伸入另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内并与其连接,从而将两个预制件1连接。一般来说,连接套筒11通过安装腔111内的螺纹与连接件2外部的螺纹螺接,但是在不同的预制件1中,连接套筒11的安装腔111的尺寸可能不同,因此这使得预制件1需要与不同尺寸的连接件2连接,这使得建筑连接系统100中需要设置多种不同尺寸的连接件2,导致成本增加。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2a包括抵接部分1421和筒状部分1422,抵接部分1421将预埋件13抵紧,而筒状部分1422内设置有转接螺纹1424,从而使得连接件2不需要直接与第一螺纹1131螺接,而是可以通过转接螺纹1424转接于紧固件142a。因此,通过在预制件1中设置不同紧固件142a就能使得不同尺寸的连接套筒11与固定尺寸的连接件2连接,从而只需要设置一种连接件2,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建筑连接系统100,建筑连接系统100包括两个如上任意一实施例中所说的预制件1及连接件2。两个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相对设置,连接件2的一端伸入其中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内,另一端伸入另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内,连接件2用于将两个连接套筒11连接。
每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内设置有第一螺纹1131,连接件2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螺纹1131对应的另一螺纹,从而使得连接件2的两端在分别伸入两个连接套筒11内时可与两个连接套筒11分别螺接。两个预制件1通过连接件2实现了连接,并且因为两个预制件1内部的连接结构与预制主体12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这使得两个预制件1之间的连接也较为稳定。
连接件2包括连接杆21、以及沿连接杆21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而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连接杆21位于两个预制件1的第二限位件142之间,且连接杆21的一端借助于第一套筒22连接于其中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的内侧壁,连接杆21的另一端借助于第二套筒23连接于另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的内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可拆卸安装于连接杆21上,并且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从而使得第一套筒22能够连接于其中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的内侧壁,第二套筒23能够连接于另一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的内侧壁。
不同的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可能存在不同,因此连接不同的预制件1时需要使用不同的连接件2。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从而使得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上的连接部不同,从而与不同的连接套筒11连接。也就是说,连接件2通过更换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能够与不同的连接套筒11适配连接,避免频繁更换连接件2,减少了生产与应用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142呈筒状,且连接杆21的一端借助于第一套筒22连接于其中一预制件1的第二限位件142的内侧壁,连接杆21的一端借助于第一套筒22连接于另一预制件1的第二限位件142的内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14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转接螺纹1424,这使得连接件2可以通过第二限位件142与连接套筒11连接,而不是一定要与连接套筒11直接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二限位件142,从而使得第二限位件142能够与不同的连接套筒11连接,而每一的第二限位件142内的转接螺纹1424可以相同,从而使得连接件2维持原样也能与不同的连接套筒11连接。因此当连接套筒11不同时,预制件1只需要对应更换第二限位件142,而连接件2不再需要更换,从而减少了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分别可拆卸地套装于连接杆21上。不同的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可能存在不同,因此连接不同的预制件1时需要使用不同的连接件2。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从而使得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上的连接部不同,从而与不同的连接套筒11连接。也就是说,连接件2通过更换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能够与不同的连接套筒11适配连接,避免频繁更换连接件2,减少了生产与应用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21沿其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12与第二段213,第一段212上设有外螺纹212a,第二段213远离第一段21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211。第一套筒22内部对应外螺纹212a设有内螺纹221,以与第一段212螺接。第二套筒23套设于第二段213,以被限位于第一套筒22与限位部211之间。
在具体安装时,组装人员需要先将第二套筒23从第一段212套至连接杆21上,并使第二套筒23活动至第二段213上,再将第一套筒22螺接至第一段212,从而将第二套筒23限位至第二段213。当需要更换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时,只需要先将第一套筒22与第二套筒23依次卸下就能完成拆卸。要说明的是,限位部211能够配合第一套筒22对第二套筒23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第二套筒23沿连接杆21的轴线方向无法活动,从而使得第二套筒23同样能够与预制件1稳定连接。
此外。第二套筒23可设为弹性结构,从而使得第二套筒23沿连接杆21的径向弹性收缩。因此可以在第二套筒23的外侧设置普通齿牙,并通过第二套筒23自身的弹性形变使得第二套筒23能够挤入连接套筒11内,从而与连接套筒11内的齿牙咬合。此时,连接件2在安装时,只需要先将第一套筒22与一个预制件1螺接,再将第二套筒23插入另一预制件1内就能完成安装,操作十分简单。
具体的,第二套筒23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外部设置齿牙,再在侧壁上开设收缩开口,收缩开口沿第二套筒23的径向贯通第二套筒23,从而使得第二套筒23在其径向上具有收缩空间,能够进行弹性收缩。当然,第二套筒23可以直接设置为波纹弹簧,波纹弹簧自身就能沿其径向进行收缩,无需进行额外的改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筒23靠近限位部211的一端设有配合面231,且配合面231位于第二套筒23朝向连接杆21的一侧。限位部211具有朝向配合面231的限位面211a,配合面231和限位面211a被构造为能够沿连接杆21的径向彼此抵接。
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预制件1的连接套筒11内,从而将两个预制件1分别连接。当两个预制件1受到外力时,两个预制件1需要避免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分离,因此需要避免第二套筒23自预制件1拔出。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23上设置有配合面231,而限位部211上设置有与配合面231对应的限位面211a。当第二套筒23受到朝向预制件1外的外力时,限位面211a会抵推配合面231,从而使得第二套筒23朝向对应的连接套筒11的侧壁弹性扩张,从而使得第二套筒23与连接套筒11的连接更加紧密,如此增强了第二套筒23的抗拔能力和建筑连接系统100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主体,沿第一方向预制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预埋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孔的侧壁;
连接套筒,连接于所述第二孔的侧壁,所述连接套筒具有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且两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预埋件包括自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开口插入所述连接套筒的插入部分;以及
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插入部分和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之间,以限制所述插入部分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径向的移动,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以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插入部分沿所述连接套筒的轴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沿其轴向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孔的限位段,且沿所述第一孔指向所述第二孔的方向,所述限位段的内径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与所述限位段的内侧壁相适配的环形锚具,所述环形锚具设于所述预埋件的所述插入部分和所述限位段的内侧壁之间,以对所述预埋件形成沿所述连接套筒的径向的抵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锚具朝向所述预埋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防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限位段沿所述连接套筒的轴向远离所述第一孔的一侧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内侧设有第一螺纹;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外侧对应所述第一螺纹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紧固件借助于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连接段连接,以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于所述预埋件的所述插入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抵接部分和筒状部分;所述抵接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于所述预埋件的所述插入部分;
所述筒状部分连接于所述抵接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预埋件的一侧;
所述筒状部分的外侧设有所述第二螺纹,所述筒状部分的内侧设有用以与连接件连接的转接螺纹。
6.一种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件,两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相对设置;以及
连接件,一端伸入其中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内,另一端伸入另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内,所述连接件用于将两个所述连接套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以及沿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
所述连接杆位于两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其中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于另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壁;或所述第二限位件呈筒状,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其中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另一所述预制件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可拆卸地套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沿其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
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对应所述外螺纹设有内螺纹,以与所述第一段螺接;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段,以被限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限位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设有配合面,且所述配合面位于所述第二套筒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
所述限位部具有朝向所述配合面的限位面,所述配合面和所述限位面被构造为能够沿所述连接杆的径向彼此抵接。
CN202223324789.5U 2022-12-12 2022-12-12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Active CN218843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4789.5U CN218843323U (zh) 2022-12-12 2022-12-12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4789.5U CN218843323U (zh) 2022-12-12 2022-12-12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3323U true CN218843323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3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4789.5U Active CN218843323U (zh) 2022-12-12 2022-12-12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3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8816B1 (ko) 철근 이음용 커플러
US2008010824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ocking system
EP1918595A1 (en) Controlled shear bolt assembly
KR101160999B1 (ko) 철근이음구
US20120195681A1 (en) Steel bar connector
CN218843323U (zh)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CN115928872A (zh) 预制件及建筑连接系统
CN106981777B (zh) 一种卡钉曲槽锁紧组件及使用该锁紧组件的连接器组件
CN202182273U (zh) 具有锚定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CN212303810U (zh) 电池包及车辆
EP2713089B1 (en) Spigot-and-socket pipe joint with anchoring structure and insta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1275698B (zh) 一种管子连接器
WO2013009004A1 (ko) 풀림방지 너트
CN210034067U (zh) 连接组件和塔筒
CN213952719U (zh) 组合式接驳结构
US20220275817A1 (en) Connection assembly
US20220412487A1 (en) Pipe Coupling
CN206141847U (zh) 无人机及其连接组件
KR101768820B1 (ko) 나선철근과 이형철근 이음용 커플러 제조방법
CN216828811U (zh) 一种钻头钻孔深度限位器
CN216951196U (zh) 爪子螺栓
CN214460333U (zh) 一种建筑用连接结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CN220469131U (zh)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CN217682693U (zh) 螺接紧固件
CN117431931A (zh) 一种快速连接组件及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