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9131U -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9131U
CN220469131U CN202321927512.3U CN202321927512U CN220469131U CN 220469131 U CN220469131 U CN 220469131U CN 202321927512 U CN202321927512 U CN 202321927512U CN 220469131 U CN220469131 U CN 220469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elastic sleeve
mounting hole
structural member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75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智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anxing Machinery Joi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75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9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9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9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弹性套筒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弹性套筒沿自身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沿第一段指向第三段的方向,弹性套筒具有第一段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收缩口;沿第三段指向第一段的方向,弹性套筒具有第三段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收缩口;第一段及第三段的外径均小于第二段的外径,第二段用以在弹性套筒插入第一结构件时与第一结构件连接配合。这样,弹性套筒从安装孔的顶端移动至底端,下移过程中因为第一段及第三段的外径较小,不会与安装孔孔壁上发生挤压形变,保护弹性套筒被分隔为多瓣后的形变根部,防止弹性套筒的形变根部被挤压形变后断裂,提高弹性套筒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连接结构是一种常用结构,连接结构可以将两个部件进行连接。在一些连接结构中,连接杆上会套装弹性套筒,并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收缩与待连接件配合连接。并且,弹性套筒上开设有若干收缩开口,以使弹性套筒具有收缩形变的弹力。
然而,弹性套筒在套入待连接件的安装孔的过程中,弹性套筒受到径向挤压而产生形变,形变过程中弹性套筒轴向的上下两端作为形变根部,弹性套筒被收缩开口分隔后的多瓣绕形变根部内外收缩和扩张,形变根部强度较低,而形变根部在安装过程中受到挤压容易断裂损坏,影响弹性套筒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弹性套筒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一种弹性套筒,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所述弹性套筒沿自身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
沿所述第一段指向所述第三段的方向,所述弹性套筒具有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收缩口;沿所述第三段指向所述第一段的方向,所述弹性套筒具有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收缩口;
其中,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三段的外径均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二段用以在所述弹性套筒插入所述第一结构件时与所述第一结构件连接配合。
上述弹性套筒的第一段及第三段的外径均小于第二段的外径,第二段用以在弹性套筒插入第一结构时与第一结构件连接配合。这样,弹性套筒逐渐套入安装孔的过程中,弹性套筒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依次从安装孔的顶端移动至底端,下移过程中因为弹性套筒的第一段及第三段的外径较小,不会与安装孔孔壁上发生挤压形变,保护弹性套筒被分隔为多瓣后的形变根部,防止弹性套筒的形变根部被挤压形变后发生断裂等情况,提高弹性套筒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件具有供所述弹性套筒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套筒包括筒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筒体部沿自身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底部、中部及顶部,所述连接部至少设于所述中部外周上并形成所述第二段;
所述第二段借助于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中部外周上并形成所述第二段,所述底部和所述顶部均未设置所述连接部并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包括沿自身轴向排布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
所述中部和所述底部的外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部,且所述中部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底部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顶部未设置所述连接部;
所述底部外周的所述连接部用以在所述弹性套筒插入所述安装孔时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连接配合,所述中部外周的所述连接部用以在所述弹性套筒插入所述安装孔时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壁连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侧壁设有第一齿牙;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筒体部外周且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对应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二连接部借助于所述第二齿牙和所述第一齿牙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所述安装孔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齿牙都具有背向所述筒体部的所述第一端的指向平面;其中:
每一所述指向平面沿所述筒体部的径向延伸;或,
每一所述指向平面朝向所述第一端偏斜延伸,且每一所述指向平面与所述筒体部的径向之间夹角为a,其中0°<a≤10°;或,
每一所述指向平面朝向所述第二端偏斜延伸,且每一所述指向平面与所述筒体部的径向之间夹角为b,其中0°<b≤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被构造为螺纹齿牙或环形齿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弹性套筒的周向,所述第一收缩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收缩开口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收缩开口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收缩开口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筒体部的长度。
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上述弹性套筒;以及
连接杆,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接的第四段与第五段,所述第四段用以与第二结构件螺接;所述弹性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五段。
一种建筑连接系统,包括:
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上开设有安装孔;
第二结构件;以及
上述连接结构,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二结构件螺接,所述弹性套筒套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连接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建筑连接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建筑连接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弹性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齿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齿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第二齿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弹性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弹性套筒的俯视图;
图9为图6所示弹性套筒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连接结构;10、连接杆;12、第四段;14、第五段;30、弹性套筒;32、第一段;34、第二段;36、第三段;37、筒体部;371、底部;373、中部;375、顶部;38、连接部;381、第二齿牙;39、指向平面;42、第一收缩开口;44、第二收缩开口;200、第一结构件;210、安装孔;211、第一孔段;213、第二孔段;215、第一齿牙;300、第二结构件;400、建筑连接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连接结构是一种常用结构,连接结构可以将两个部件进行连接。在一些连接结构中,连接杆上会套装弹性套筒,并通过弹性套筒的弹性收缩与待连接件配合连接。
传统的弹性套筒一般设置为筒状,且在弹性套筒上开设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开口,来使弹性套筒能够在自身径向上弹性收缩。传统的弹性套筒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弹性套筒外周的齿牙与待连接件上安装孔内壁上的齿牙配合来进行轴向限位配合,保证抗拔效果。但是,弹性套筒逐渐进入安装孔内时,弹性套筒的下端从安装孔的顶端移动至底端,全程都会被齿牙挤压形变,弹性套筒的下端受力较为集中,容易发生断裂等情况,进而会影响弹性套筒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连接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的连接结构中弹性母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从增加弹性套筒下端强度出发,设计了一种连接结构,使得弹性套筒最脆弱的下端不在安装过程中全程参与形变挤压,减少弹性套筒下端受到的挤压,保护弹性套筒的下端,进而提高弹性套筒的使用寿命。
参阅图1-图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结构100,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第一结构上开设有安装孔210。连接结构100包括连接杆10和弹性套筒30,沿弹性套筒30的轴向,弹性套筒30具依次连接的第一段32、第二段34及第三段36,连接杆10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接的第四段12和第五段14,弹性套筒30套设于第五段14外,第四段12与第二结构件300配接,弹性套筒30插入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内。其中,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的外径小于第二段34的外径,第二段34用于在弹性套筒30插入第一结构件200时与第一结构件200连接配合。
也就是说,连接结构100包括连接杆10和弹性套筒30,弹性套筒30套设于连接杆10的第五段14外,连接杆10的第四段12与第二结构件300配接,弹性套筒30套设于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内,如此通过连接结构100连接起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第一段32指向第三段36的方向,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收缩开口42;沿第三段36指向第一段32的方向,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三段36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收缩口。这样,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和第三段36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收缩开口42和第二收缩开口44,第一收缩开口42和第二收缩开口44在弹性套筒30的周向上错位设置,并且第一收缩开口42和第二收缩开口44在弹性套筒30的轴向上不贯穿弹性套筒30设置,如此通过第一收缩开口42及第二收缩开口44将弹性套筒30分为相互间隔的多瓣,第一段32所在一端及第三段36所在一端为弹性套筒30分隔后多瓣的形变根部,使弹性套筒30具备了可收缩的弹性,弹性套筒30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向内收缩形变。
并且,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的外径均小于第二段34的外径,第二段34用以在弹性套筒30插入第一结构时与第一结构件200连接配合。这样,弹性套筒30逐渐套入安装孔210的过程中,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第二段34及第三段36依次从安装孔210的顶端移动至底端,下移过程中因为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的外径较小,不会与安装孔210孔壁上发生挤压形变,保护弹性套筒30被分隔为多瓣后的形变根部,防止弹性套筒30的形变根部被挤压形变后发生断裂等情况,提高弹性套筒3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弹性套筒30与连接杆10的第一段3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为弹性套筒30的收缩提供了空间,从而保证弹性套筒30能够顺利地插入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结构件200具有供弹性套筒30插入的安装孔210,弹性套筒30包括筒体部37和连接部38,筒体部37沿自身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底部371、中部373及顶部375,连接部38至少设于中部373外周上并形成第二段34,第二段34借助于连接部38连接于安装孔210的侧壁。也就是说,通过至少在筒体部37的中部373上设置连接部38来形成第二段34,在安装弹性套筒30的过程中,进入安装孔210的第二段34通过连接部38与安装孔210的内壁挤压配接,进而配接弹性套筒30与第一结构件200。
具体到一实施例中,连接部38设于筒体部37中部373的外周上并形成第二段34,底部371和顶部375均未设置连接部38并分别形成第一段32和第三段36,如此仅在筒体部37的中部373上设置连接部38,不在筒体部37的底部371和顶部375上设置连接部38,使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的外径均小于第二段34的外径,以保护弹性套筒30形变过程中的形变根部,提高弹性套筒30的使用寿命。
具体到另一实施例中,安装孔210包括沿自身轴向排布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211和第二孔段213,第一孔段211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213的直径,即安装孔210为阶梯形孔。在弹性套筒30中,中部373和底部371的外周均设置有连接部38,且中部373的连接部38的外径,大于底部371的连接部38的外径,如此使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的外径小于第二段34的外径。并且,筒体部37的顶部375未设置连接,使弹性套筒30的第三段36的外径小于第二段34的外径。
筒体部37的底部371外周的连接部38用以在弹性套筒30插入安装孔210时与第一孔段211的内壁连接配合,筒体部37的中部373外周的连接部38用以在弹性套筒30插入安装孔210时与第二孔段213的内壁连接配合,如此使弹性套筒30与第一孔段211及第二孔段213的内壁连接配合。并且,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的外径均小于第二段34的外径,在安装过程中第一段32仅在进入第一孔段211时参与挤压形变,不会全程被挤压形变,减小第一段32受到的挤压力;另外,第三段36的外径较小,与第二孔段213之间具有间距,不会受到挤压力。如此,保护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防止弹性筒体的弹性根部受到挤压后产生裂痕,提高弹性套筒3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结构件200具有供弹性套筒30插入的安装孔210,安装孔21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牙215。连接部38包括设于筒体部37外周且与第一齿牙215相对应的第二齿牙381,连接部38借助于第二齿牙381和第一齿牙215连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的内壁。如此,弹性套筒30在插入安装孔210的过程中,第一齿牙215和第二齿牙381相互挤压,弹性套筒30在齿牙的挤压下收缩形变且反弹,使第一齿牙215和第二齿牙381相互啮合,如此将连接部38配接到安装孔210的内壁上。
参阅图4-图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每一第二齿牙381都具有背向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的指向平面39。可以理解地,第二齿牙381背向弹性套筒30底部371的顶面为指向平面39,指向平面39的延伸方向为第二齿牙381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每一指向平面39沿筒体部37的径向延伸。
请参阅图4,在实际应用时,第一齿牙215一般沿安装孔210的径向延伸设置。当每一指向平面39沿筒体部37的径向延伸时,则每一第二齿牙381的延伸方向都较为贴合筒体部37的径向。此时,第一齿牙215与第二齿牙38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因此弹性套筒30在插入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时,第二齿牙381与第一齿牙215的碰撞挤压的程度较为适中。这使得弹性套筒30插入安装孔210时不会过于困难,并且在第一结构件200或弹性套筒30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齿牙215与第二齿牙381之间的连接强度也较为适中,从而使得弹性套筒30与第一结构件200之间的连接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
请参阅图5,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一指向平面39朝向第一端偏斜延伸,且每一指向平面39与筒体部37的径向之间夹角为a,其中0°<a≤10°。
每一第二齿牙381的指向平面39朝向第一端偏斜,而每一第一齿牙215一般沿安装孔210的径向延伸设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套筒30在插入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时,第二齿牙381与第一齿牙215的碰撞挤压的程度较小,这使得弹性套筒30能够相对容易的插入安装孔210内进行安装,使得弹性套筒30的安装更为方便。但是这也使得在第一结构件200或弹性套筒30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齿牙215与第二齿牙381之间的连接强度也相对较低,从而使得弹性套筒30与第一结构件200之间的连接能够承受的冲击有限,因此每一指向平面39朝向第一端偏斜的角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弹性套筒30与第一结构件200之间的连接不稳定。
一般而言,每一指向平面39与筒体部37的径向之间夹角应当小于等于10°。当每一指向平面39与筒体部37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10°时,第二齿牙381与第一齿牙215的碰撞挤压的程度较小,弹性套筒30的安装较为方便,并且第一齿牙215与第二齿牙381之间的连接强度也不会过低,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6,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每一指向平面39朝向第二端偏斜延伸,且每一指向平面39与筒体部37的径向之间夹角为b,其中0°<b≤30°。
每一第二齿牙381的指向平面39朝向第二端偏斜,而每一第一齿牙215一般沿安装孔210的径向延伸设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套筒30在插入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时,第二齿牙381与第一齿牙215的碰撞挤压的程度较大,这使得弹性套筒30插入安装孔210内进行安装会相对困难,弹性套筒30的安装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这也使得在第一结构件200或弹性套筒30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齿牙215与第二齿牙381之间的连接强度也相对较高,从而使得弹性套筒30与第一结构件200之间的连接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因此每一指向平面39朝向第二端偏斜的角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弹性套筒30安装过于困难或者无法安装。
在实际应用时,每一指向平面39与筒体部37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应当小于等于30度。当每一指向平面39与筒体部37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时,第二齿牙381与第一齿牙215的碰撞挤压的程度不会过大,弹性套筒30能够完成安装,并且第一齿牙215与第二齿牙381之间的连接强度会相对较大,能够满足相对更多的使用需求。
第二齿牙381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中的侧重不同,因此弹性套筒30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与选择。
请参阅图6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8包括第二齿牙381,第二齿牙381被构造为螺纹齿牙或环形齿牙。
在弹性套筒30插入第一结构件200时,连接部38会伸入第一结构件200内的安装孔210内并与安装孔210的侧壁连接。在具体应用时,连接部38包括螺纹齿牙或环形齿牙,当弹性套筒30插入第一结构件200时,齿牙能够与安装孔210的侧壁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结构件200与弹性套筒30的连接更加稳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收缩开口42和第二收缩开口44在弹性套筒30轴向上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弹性套筒30的长度,使弹性套筒30在自身轴向上整体均具有收缩弹性,以便于弹性套筒30插入安装孔210内。
参阅图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弹性套筒30的周向,第一收缩开口42的宽度大于第二收缩开口44的宽度。由于在弹性套筒30掺入第一结构件200的安装孔210的过程中,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的一端需要进入安装孔210的深度更深,受到的收缩压力和时间较长,因此需要更大的收缩能力。
特别是,当弹性套筒30外周具有齿牙时,弹性套筒30会反复收缩再回弹,弹性套筒30的底部371收缩再回弹的次数明显多于顶部375,因此需要使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的一端具有更好的弹性。进而,在弹性套筒30的周向上,第一收缩开口42的宽度大于第二收缩开口44的宽度,为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的一端提供更多的形变收缩空间,提高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一端的弹性。
参阅图8-图9,可选地,第一收缩开口42的数量大于第二收缩开口44的数量,如此使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的一端具有较多的收缩空间,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的一端弹性更好,以便于弹性套筒30插入安装孔210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弹性套筒30。弹性套筒30具依次连接的第一段32、第二段34及第三段36,沿第一段32指向第三段36的方向,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一段32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收缩口;沿第三段36指向第一段32的方向,弹性套筒30具有第三段36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收缩口。这样,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和第三段36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收缩开口42和第二收缩开口44,第一收缩开口42和第二收缩开口44在弹性套筒30的周向上错位设置,并且第一收缩开口42和第二收缩开口44在弹性套筒30的轴向上不贯穿弹性套筒30设置,如此通过第一收缩开口42及第二收缩开口44将弹性套筒30分为相互间隔的多瓣,第一段32所在一端及第三段36所在一端为弹性套筒30分隔后多瓣的形变根部,使弹性套筒30具备了可收缩的弹性,弹性套筒30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向内收缩形变。
并且,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的外径均小于第二段34的外径,第二段34用以在弹性套筒30插入第一结构时与第一结构件200连接配合。这样,弹性套筒30逐渐套入安装孔210的过程中,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第二段34及第三段36依次从安装孔210的顶端移动至底端,下移过程中因为弹性套筒30的第一段32及第三段36的外径较小,不会与安装孔210孔壁上发生挤压形变,保护弹性套筒30被分隔为多瓣后的形变根部,防止弹性套筒30的形变根部被挤压形变后发生断裂等情况,提高弹性套筒3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连接系统400,包括第一结构件200、第二结构件300及连接结构100,第一结构件200上开设有安装孔210,连接杆10的第四段12与第二结构件300螺接,弹性套筒30设于安装孔210内,弹性套筒30的第二段34与安装孔210的内壁连接配合。
这样,连接结构100的一端通过第四段12与第二结构件300进行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套筒30与第一结构件200进行连接,以将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通过连接结构100进行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弹性套筒,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筒沿自身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
沿所述第一段指向所述第三段的方向,所述弹性套筒具有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收缩口;沿所述第三段指向所述第一段的方向,所述弹性套筒具有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开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收缩口;
其中,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三段的外径均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二段用以在所述弹性套筒插入所述第一结构件时与所述第一结构件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具有供所述弹性套筒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套筒包括筒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筒体部沿自身轴向具有依次连接的底部、中部及顶部,所述连接部至少设于所述中部外周上并形成所述第二段;
所述第二段借助于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中部外周上并形成所述第二段,所述底部和所述顶部均未设置所述连接部并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沿自身轴向排布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
所述中部和所述底部的外周均设置有所述连接部,且所述中部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底部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顶部未设置所述连接部;
所述底部外周的所述连接部用以在所述弹性套筒插入所述安装孔时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连接配合,所述中部外周的所述连接部用以在所述弹性套筒插入所述安装孔时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壁连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设有第一齿牙;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筒体部外周且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对应的第二齿牙,所述连接部借助于所述第二齿牙和所述第一齿牙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所述安装孔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齿牙都具有背向所述筒体部的所述第一段的指向平面;其中:
每一所述指向平面沿所述筒体部的径向延伸;或,
每一所述指向平面朝向所述第一段偏斜延伸,且每一所述指向平面与所述筒体部的径向之间夹角为a,其中0°<a≤10°;或,
每一所述指向平面朝向所述第二段偏斜延伸,且每一所述指向平面与所述筒体部的径向之间夹角为b,其中0°<b≤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被构造为螺纹齿牙或环形齿牙。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弹性套筒的周向,所述第一收缩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收缩口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套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收缩口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收缩口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套筒的长度。
10.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套筒;以及
连接杆,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接的第四段与第五段,所述第四段用于与第二结构件螺接;所述弹性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五段。
11.一种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上开设有安装孔;
第二结构件;以及
上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二结构件螺接,所述弹性套筒套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连接配合。
CN202321927512.3U 2023-07-20 2023-07-20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Active CN220469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7512.3U CN220469131U (zh) 2023-07-20 2023-07-20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7512.3U CN220469131U (zh) 2023-07-20 2023-07-20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9131U true CN220469131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8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7512.3U Active CN220469131U (zh) 2023-07-20 2023-07-20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9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8180A (en) Connector for tube of small diameter
KR930000503B1 (ko) 세경 배관 접속용 커넥터
CA2103409C (en) Coaxial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conduit
CN101479892B (zh) 压缩连接器
US8632360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collapsible portion
US7665772B2 (en) Metallic cutting ring
EP1918625A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hoses
US4997216A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small diameter pipe
AU658295B2 (en) Connector for optical fiber
US20040239110A1 (en) Support sleeve for use in a tube coupling and a coupling housing for use together with said sleeve
US20100127437A1 (en) Tolerance Eliminating Assembly Retainer
EP3916284A1 (en) Quick connector locking structure for air brake system pipeline of commercial vehicle
CN220469131U (zh)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CN220318790U (zh) 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CN116529442A (zh) 多软管装置
CN220565437U (zh)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CN220488007U (zh) 弹性套筒及连接结构
CN116927351A (zh) 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JP2008540973A (ja) カップリングアセンブリー
CN116856558A (zh) 弹性套筒、连接结构及建筑连接系统
CN117052758A (zh) 弹性套筒及连接结构
CN219282168U (zh) 连接母件及连接结构
CN216768692U (zh) 一种管件插接自锁连接结构
CN220707034U (zh) 一种套筒型材连接结构
JP4693543B2 (ja) 鞘管接続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